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汉军还击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李素计划的“我们在云南县和楪榆县之间平整山谷道路,等哀牢夷自己坐不住来挑衅”方案,并没有直接以“引爆双方战事”的方式得以实现。

他大约是二月初五开始,进入楪榆县境内修路的。不过众所周知,云南和楪榆这种边蛮之地,县与县接壤的地方往往是最穷乡僻壤的。

所以哀牢夷足足过了七八天之后,才得到消息,又花了四五天、才做出反应、并派人来现场阻挠,因此双方产生冲突已经是临近二月下旬了。

谁让这两个县的县城与县城之间,就相距二百里,边境线到楪榆县城,也足足有一百四十里(也就是云南县的县城到边境是六十里)。

两县的交界是一道山脉,如今连名字都没有,但后世却是颇为有名,叫“无量山”——看过《天龙八部》的人,对这个地名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在金庸笔下,无量山上有无量剑派和“琅环玉洞”,里面有神仙姐姐的雕像和凌波微步的秘籍。

无量山南北走向,翻过无量山北段余脉的山脊就是楪榆了,东麓山坡上有一条小河,沿着山谷最终蜿蜒流入洱海——而楪榆县城就在洱海的西岸。

祝融氏族的兵马,是在二月二十日上午,到现场阻止施工的。

当时汉军已经把路修过了无量山山脊西侧三十多里地,都是大象踩出来和象碾轧平的简易土路。算算里程,要是再往前修一百十几里,就能通到洱海边了。

因为靠近山脊的路段比较陡峭,所以未来也就只能过过独轮车,过不了牛马的四轮车,否则下坡容易刹不住车。

李素倒是考虑过在靠近山脊的路段,模仿“晴隆二十四拐”那样,把路重新修成N连发卡弯的盘山路以减小坡度。但最终还是因为工程量较大、而且不符合汉朝工匠的施工习惯,也没人会具体设计、勘测,只能放弃。

到时候只能是用牛马车把货拉到无量山脚下、然后换装独轮车翻过无量山、到另一边山脚再换牛马车。尽管多了两道装卸工,好歹也比全程独轮车运货要省一小半运费了。

祝融氏族派来的带兵将领,只是一个小部落的洞主,带了几百号人,首先以阻止施工为主,推搡不让汉兵继续前进,并且喊话:

“此地已是无量山西,自古是哀牢部地界,尔等昆明贼速速退回无量山东!再敢踏前一步,便是侵犯我哀牢领土!”

汉军施工队按照李素的预先吩咐,也不直接杀人,而是坚持施工、互相言语辱骂反驳:

“我等此来只为修路通商,并非用于运兵,何犯之有!我们是要去永昌郡治不韦县通商的,不韦县还是汉人郡守统辖之地,汉人朝廷往不韦县运货有错么!你们再敢阻挠,就是试图围困不韦县为飞地,视为与大汉朝廷为敌!”

哔哔了一会儿之后,果然双方忍不住开始互相斗殴饱以老拳,汉军施工队这边人多,而且似乎是有备而来,肉搏强悍的勇士很多,不一会儿就把哀牢夷的阻挠队伍打得满地找牙。

哀牢夷恼羞成怒,就抽刀开始砍杀。

汉军施工队连忙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先后退,然后纵象猛冲。

也不用杀人兵器,就是用推着轧路碾辊的大象顺着山谷下坡路压过去,一个冲锋就把七八个哀牢兵轧死在象腿和石碾辊下。

哀牢兵一看对方来真的,而且人数更多,连忙屁滚尿流跑回去报信。汉军一边赶着大象追赶解释:“误会,误会,我们不是要杀人,这是施工意外,施工的大象受惊了!”

一路追踩了几里地后,总算控制住了受惊的大象,收兵回去。

五天之后,被彻底激怒的带来洞主一世,就派了手下一个小部落的洞主,带着本部五千精锐战兵,气势汹汹来无量山为死伤的先遣队报仇了。

出兵之前,带来洞主一世也找其他同族部落要求同仇敌忾,但汉军的外交宣传似乎更给力,已经提前让人散布消息,表示无量山事变只是一场施工事故,所以其他哀牢部一时被稳住,都想观望一下,不肯一起出兵,带来洞主只好单干。

另外,尽管祝融氏族的先遣队是被汉军施工象踩死的,带来洞主却没有大规模动用他们的战象部队报复——

主要还是因为无量山区地势太崎岖陡峭了,只适合山地轻步兵大规模作战,而大象最多只能容纳下十几头。他们也知道汉军当中大象也很少,也都是为了修路才派的,无法形成阵型规模。

带来洞主考虑的是“把汉人施工队一锅端全部杀了,破坏掉施工设施,找回这个场子”也就够了,并没有想靠这点人就把汉军全部歼灭。

可惜的是,事情的发展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还以为这是“修路对抗的局部冲突”时,汉军这边的戒备也已经鸟枪换炮。

五千哀牢夷在沿着山谷攀登无量山主岭的半路上,遇到了孟信带领的五千昆明夷蛮兵在两侧山坡上埋伏,而正面则有高顺带领的两千汉兵“准陷阵营”的堵截。

一番厮杀之后,哀牢军大败,来歼灭施工队的五千人,不但没有摸到汉军施工队一根毛,半路上就几乎覆灭。死伤者达到一千多人,被俘虏两千余人,只有最后一千多人逃了回去。

一场无量山上的挑衅-埋伏战,就直接让祝融氏族折损了近四千青壮,而且都是比较精锐的战兵,质量远非后续临时动员抽壮丁可比的。这也就大大削弱了后续战斗中哀牢夷的总体战斗力。

不过随着这一场重创,双方也算是彻底撕破脸皮,再也不考虑外交妥协和虚与委蛇的可能性,只能真刀真枪狠狠干一仗。

带来洞主收拢败兵之后,再次要求木鹿大王和乌戈大王全力相助,两位蛮王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各自带了族中精锐来会盟,而其他更小的部落都在借口观望,不想趟这个浑水。

三大部族一共掌握五十万哀牢人口、十四万壮丁,按照五丁抽一应该是两万八千兵力,刚损失了四千就只剩两万四。但因为是内线防御战,带来洞主竭泽而渔又强行从自己部族多抽了六千没打过仗的壮丁,凑了三万部队,准备防守楪榆县。

兵力集齐之后,带来洞主与两位蛮王就开始商量这个仗怎么打。

木鹿大王是内心最没有底的一个,他也是一开始就被捆上了祝融氏族的战车,但现在已经稍稍有些动摇了,他就忧虑地说:“汉军与昆明贼联手,虽然兵力不多,但汉人兵甲坚利,除非笼城死守,或者发挥咱的优势在山地险僻之处交锋,否则野战当中我们三个杀一个也未必有把握。”

乌戈大王比木鹿大王有信心,傲然道:“哼,你只会涨汉贼志气!汉贼有铁甲之坚利,我乌戈部有藤甲之固,就算略不及铁甲,但数量远不是汉军铁甲兵可比的!汉军有一两千铁甲就撑死了,我部万人,却有五千副藤甲,一样刀枪不入!堂堂正正野战又何妨!”

这个毕竟是现实世界而非演义,所以乌戈大王也不至于玄幻到认为藤甲远胜铁甲。

只是说两者的防御效果相差不大,但藤甲兵胜在便宜能量产,而且不会生锈能积攒好多年的产量,所以他的部族才能一口气拿出五千藤甲兵,指望用规模堆死汉军的一两千铁甲“准陷阵营”。

吹嘘完藤甲之后,乌戈大王也鼓励同僚道:“你们虽然没有藤甲之利,但你们各部相加、那两三百头战象是吃素的么?之前无量山小战之所以输了,无非是无量山地势崎岖,不适合战象大规模列阵践踏。

既如此,咱就放汉军进来如何?把那李素和关羽放到洱海之滨开阔之地列阵决战,咱就藤甲兵加战象,堂堂正正把汉军践踏踩死全歼!”

木鹿大王想了想:“可是,汉军收服了昆明贼,孟尝麾下也有一百多头战象,我们动用战象的话他们也用,我们的数量倒是接近他两倍,但也不能说此利为我军专有。

另外,要是敌我都出动了战象,乌戈老弟,你那藤甲兵的用武之地也小了——坚甲最怕钝器巨力,甲胄再牢固,被象腿踩到了都是众生平等的。”

乌戈大王:“如果真的敌我都出动战象,那这第一阵肯定不能我上,我们乌戈勇士要作为预备队,等你们双方象兵互冲分出胜负、孟尝狗贼的战象全部被压制杀死,我再亲率藤甲兵冲锋掩杀,可获全胜。”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三人又商量了一番细节,觉得可操作性很强,就决定不再在无量山区设防,直接大踏步后退到楪榆县城示弱,就硬让,把汉军和昆明夷联军放到洱海之滨决战。

……

“都督,关将军,自从前日中伏大败之后,带来洞主已经放弃了防守无量山,一直龟缩退回了楪榆县城,还联络了木鹿大王与乌戈大王的主力一起聚兵楪榆县协防。

根据探查,木鹿大王与乌戈大王的精锐主力都在援军之列,所以敌军中有发现大量浑身着奇怪铠甲的精锐勇士和战象。”

数万人的敌军调动肯定是瞒不住的,所以哀牢夷诸部集结兵力的大致调动情况,很快也被李素的斥候截获了。

已经在无量山驻扎寻找战机等了好几天的李素和关羽,终于觉得可以放心前进了。

“有战象和藤甲兵?还全部聚集到一处了?这是省得我多走路去崇山峻岭的穷地方一个个打,所以集中起来送么?”李素的嘴角,忍不住笑容逐渐变态。

他立刻吩咐:“告知孟信,他只带五千山地步卒随我军助战即可,他那几十头战象,我好意心领了,但是不用带了。”

传令兵立刻去通传,而旁边的关羽听了则是愕然不已:“敌军有战象这种凶猛巨兽,已然难敌,为何我军反而连一点战象都不带了?”

李素:“我怕吓到我们自己的战象。不过放心,我自会有万全准备的。咱也不急着决战,在花几天时间,准备几样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