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13章 还生病就说明生活条件还是不够好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快,再给我煮一锅薤叶芸香凉茶,记得用不韦县带回来的不周山雪水,千万别煮江水。”

“还有,给我背上多洒点驱虫花露,船舱四角的樟脑也换一批,你们的衣服也该煮一煮了,千万不能把看不见的虱螨带到舱里!见蚊子就拍死!拍完了记得洗!”

李素声嘶气喘地烦躁着,额头上盖着洁白干净的细麻布巾,体虚气弱地躺在荫凉的船舱里歇息。

旁边的亲兵无不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不扇风怕李素热,扇风狠了又怕李素伤汗。

眼明手快的典韦更是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仔细戒备着周围,手里拿着一个类似于竹席片的硬扇,看到飞虫靠近李素一丈之内就出手拍死。

四月底的热带,烈日当空悬着,泼洒出毒辣辣的酷热光芒,蒸得泸水两岸的树木上都蒸腾起一股沙尘烟雾一般的虫云,但船队依然坚定而飞速地顺流而下,丝毫不受虫云的影响,甚至因此而愈发赶时间——

可以设想一下,夏天在江南的树林里都可以看到成团的蚊子和小飞虫,而在热带地区只会比江南水乡更酷烈十倍,虫子远看如云雾,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古人认为的瘴疠之气,有一小部分就是如云的细小飞虫。

李素是四月初最终告别关羽、高顺,离开永昌郡,四月中旬抵达滇池县。他心中对于南中人说的“春季桃花瘴”还是很敬畏的,但想了想觉得春季应该是农历的一到三月,四月份算是初夏了。

所以在滇池之畔休息调养熬到四月下旬,总算从牧麻县再次登上船队,顺流而下,觉得这个时间节点跟历史上诸葛亮的“五月渡泸”也差不多了,不至于有危险,最多难受一点。

昆明县令孟信为此劝过李素,说了春夏之交泸水毒气还是比较厉害的,请李素慎重,非要走的话可以考虑陆路,也就是走味县的山路。

但思之再三,让人算了算里程,走山路不但要绕,全程要八百多里才能回到朱提县,连车都不能坐,只能骑马加牵马步行,要走小半个月,而且到了朱提还不算完,要回犍为郡还有好远的陆路。

真要是在雨林里熬半个多月,还不知有多少热带病呢。

相比之下,还是再相信一次科学,相信花露水加樟脑和注意卫生足以抵抗传说中的泸水毒气吧。

好歹水路回程是顺流而下,不划船不升帆光靠漂都能日行两三百里,再撑撑篙橹、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稍微加加速,一天四百多里也是可期的。

缩短时间,才是最大的控制变数。

而另一方面,李素之所以急着回去,除了避暑,更多是担心抓不住北方乃至外部世界的变数——他原计划是今年2月底就回到成都的,有大把时间处理这个春天和夏天发生的军政大事。如今已经192年了,董卓毫无疑问就是今年被王允干掉的。虽然现在多多少少会被蝴蝶效应影响,但李素的最优选择还是确保己方做好准备、随时应变。

要怪也只能怪李素没有发明轿子这种可以在崎岖路上通行无阻又荫凉的奢侈品,这个时代只有类似于滑竿的“肩舆”,也就是跟后世有钱人登泰山黄山时让挑山工扛着走的、不带顶棚的简易轿。

《汉书》载会稽太守严助,受汉武帝与太尉田蚡之命平定闽越之乱,要从会稽(绍兴)去东瓯(温州),因为浙南山区崎岖难行,所以砍竹子做了敞篷舆轿出征。

而带轿厢、有凉席顶面的完全体轿子,一直到唐宋时候才出现呢。

汉朝人要么坐车要么骑马,在平原上没毛病,到了山地不能通车时,那些体弱的文官就苦不堪言了。

“真羡慕明清那些到云南上任的巡抚、总督,能坐着轿子让人从昭通抬到曲靖再抬到昆明,一千多里山路都靠轿夫扛着还减震,真是奴隶主一样的享受啊。

不行,回到成都之后,一定要让人把腐朽的带顶棚轿子发明出来,夏天晒着太阳翻山谁受得了。当然平原上能坐车还是坐车,轿子发明出来也不一定要用,只有山路才坐,毕竟我也不是什么非要苛待士卒的恶魔嘛。”

李素在船上一边为病情郁闷,一边已经在琢磨如何更好地避免生活中的受苦了。

他觉得这是他应得的,就像诸葛亮还能独树一帜坐四轮车呢,他提前坐轿子不过分。

……

起航三天之后,四月二十五日,李素一行的船队就回到了朱提郡的堂琅县。朱提郡守庞羲在码头迎接,还希望李素如果身体不适在朱提盘桓几日。

但李素拒绝了,他只想在盛夏来临前尽快到北方避暑,所以谢过了庞羲的好意、收下了庞羲让人准备的补给品,尤其是新鲜纯净的山泉水和新鲜水果,还有一些新鲜烹制的肉食。

庞羲似乎已经摸清了李素对于去炎热地方出差时的招待要求,很仔细地献宝说:“都督尽管放心享用,所有的果品都是今天才摘下来刚刚洗净的。牛、鸭也都是今天早上刚刚宰杀放血洗净后立刻烹煮的,绝对新鲜,食盒都用纱橱罩着呢。”

李素摆摆手:“你倒是用心,不就为我一口吃喝么,不用这么破费折腾——你知道我的船今天到?以后准备羊肉也是可以的,耕牛不必随便宰杀。”

庞羲卖弄道:“哪里,我怎敢窥伺都督行程,只是大致知道——这些东西,我已准备了三天三次了,前两次都赏赐散给士卒了。南中盛夏虚火旺,都督还是身体为重,少吃羊肉,牛都是不巧被貊兽咬死的。”

原来是知道李素要北返,他就天天准备一批补给品在这儿候着,李素没来的话就自己吃。

李素点点头:“以后把心思放在治理地方上就好,别看朱提郡这地方原本穷困,将来泸水商路会一年比一年繁荣,不出三五年,朱提就可以和犍为一样富庶了。你干得不错,可以一直当太守。”

这家伙,功课还是做得足,都打听好了李素“夏天上火不吃羊肉”的养生习惯了,所以找刚被咬死的牛送菜。

而禽肉也特地选了鸭子,显然是看中了鸭子清凉去火的药性,这个时代还没有笋干老鸭煲这种烧法,所以庞羲上供的老鸭煲是用新鲜竹笋炖的。

……

航行太快也有航行太快的麻烦,尽管从堂琅县略作补给后再次起航、又三天后他就回到了犍为郡治江阳。

但因为天气变化太快,水土不服缺乏适应,李素原本不太重的热带病倒是还病恹恹地维持着,但他却陆续患上了严重的感冒、腹泻,好几种单独来看都不严重的毛病夹杂到了一起,他彻底病得不能起床了,必须找名医调理。

幸亏最后这几天的饮食调养还算清淡,吃的荤菜都是貊兽咬死的冷切牛肉,喝着貊口夺食的竹笋炖的老鸭汤,没什么油腻,腹泻后连牛肉都停了,总算是把李素身体素质的底子护住了。

千万别觉得这种情况有夸张,而是热带病对北方人确实杀伤力太大了,李素的船队总规模在千人左右,一共有七八十条船,从牧麻顺流而下六天,就病倒了两三百人,居然还有十几个病死了。李素已经很体恤下情注意卫生工作,只是普通士兵的条件肯定不能跟李素比。

“咳咳咳……看来是欲速则不达啊,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董贼被王允干掉了,算了,也不急,反正没到出兵的时候呢,真有意外,子敬就在汉中,总会想办法处置的。还是好好养病吧。”

进了江阳县城之后,李素就让全部卫兵都放假休养,有病治病,传染病的全部分类隔离居住。他自己也准备好好躺几天。他还吩咐把自己饮食中的其他荤腥都撤了,每天让熬小米粥,最多加点竹笋老鸭汤。

犍为太守陈实亲自关照好好伺候,还每天来探视病情、传递消息,说些喜讯让李素高兴。

“都督真乃国之栋梁,渡泸远征深入不毛,不避瘴疠,为朝廷收复数个久不归王化的边蛮之郡,实在堪称为臣者楷模。”

李素病中也没心情听拍马屁:“咳咳……少说这些没用的,这瘴疠我是再也不想碰了。说到底还是咱不够健壮,云长翼德也遇了瘴疠之气,一个个生龙活虎。”

他内心尽量让自己别去想郭嘉征乌桓染病的事儿,一边暗暗告诫自己将来要更加注重全面、科学的健身。

陈实没拍对马屁,就换了个角度:“都督,还有个喜讯,说来正好让都督宽宽心。还记得贡井乡西边十几里那些废井么?去年夏天您亲自要求往下打的,结果还真被您看准了!您真是眼光不凡、善观风水地理啊。今年开春的时候,那边就有两口废井打出卤水了。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然后工匠们继续按您去年留下的吩咐,一边汲水抽卤一边继续深挖。又挖了两个月,上个月的时候,都出火气了,其中还有一口井像是打穿了地下的大水脉,那卤都不用抽汲了,自己都能喷出地面老高。

如今都在井口形成了一口小池,源源不断能配着火气灶煮盐,一口井就每日喷水数千石,煮盐一千多石啊。就是火气不够用,每天还要分两千多石卤水到贡井那边的火气井煮。”

盐井终于打出自喷井了?每天一千多石,那年产量就是五十万石、六千万汉斤了。按照后世每人每天吃盐6克的营养标准算,一汉斤能吃40天。光这一口井目前的产能,就能额外满足七百万人口的食盐消耗了,继续深挖不知道能不能喷更多。

自贡井盐不愧是后世可以“川盐济楚”的强大存在啊。

李素难得精神一振:“好啊,那就在废井处另设一乡,就叫自喷井乡……嗯,这个喷字不雅,还是叫自流井吧。那边离江阳太远了,也有六七十里呢,我看还是另设一县,就跟贡井乡各取一字,叫自贡县好了。”

陈实这边的井盐种田有如此成绩,也鼓舞了李素的信心,他联想到荀攸和诸葛瑾在蜀郡各县治理内政、推广水力机械和缫丝织锦,一年来肯定也成绩不斐。要不是病还没好,他都想尽快赶回封地亲眼看看了。

李素心中如此想,随口就问陈实:“主公就在成都吧?他最近有没有问起我什么。”

陈实一愣,往北拱了拱手:“主公如今在南郑,开春之后去的,说是要励精图治,以北伐除贼为务,去了汉中,才能砥砺志士之气。”

李素想了想,才回忆起去年出征前跟刘备的对策。当时是李素自己建议刘备:本人北上汉中,摆出汉贼不两立的积极姿态。同时让大军平时继续留在成都平原和南中练兵、实战积累经验,好让汉中盆地的粮食多积攒一些,为将来的北伐省口粮。

李素晃了晃脑袋:“是我病得忘事了,罢了,既如此,我也不急着回成都了,病稍好一些,就继续坐船顺流去江州,走嘉陵江北上汉中吧。”

总要跟刘备交了差,才好回成都享福。

李素就这样又在江阳静养了十天左右,直到五月初九,把热病、感冒和肠胃毛病全部养好了,才继续坐船启航,三天之后就迅速顺流到了江州。

江州因为是蔡邕的治所,李素到了老师和岳父的地盘上,少不了再住两天表示一下尊师和孝道,然后才从长江转入嘉陵江逆流而上。

从江州再往北,船开的就慢得多了,但好在逆流行船更平稳,对于大病初愈的李素倒是更不容易晕船了。开得慢么,累的也是撑篙摇橹的普通士兵,跟李素没关系。

走走停停花了三天到垫江、十天到阆中,二十天后在阳平关外的西关驿弃船登岸,总算在五月底赶到了南郑。

刘备是在李素在西关驿下船时,就得到了快马急报,于是亲自带着鲁肃徐晃等人,想骑马到阳平关外接人。但李素来得快了,所以刘备刚走到沔阳就撞上了李素的队伍。

“贤弟辛苦了,此去南中,可曾被瘴疠病痛困扰?既然回来就好,别的以后再说。”

——

今天一共有三更,请耐心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