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84章 逐渐迪化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84章 逐渐迪化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好风,烟波渺茫,浩浩汤汤,云梦大观,果然不凡。可惜当年孙使君当长沙太守时,我还不曾出仕,竟于今日长沙郡让于他人之手,才得见此景致。”

得李素召见后,周瑜带着一行同僚、随从,登山巴丘,沿途不免眺望观景,周瑜心中遂有如此感慨。

他毕竟年轻,十九岁,还没游历过太多地方,作为淮南人士,竟然连大海都没见过,原本见过的最为烟波浩渺的景致,就是在长江边上,或者是合淝边上的巢湖。

汉末的洞庭湖还是云梦泽,规模比巢湖大好多倍,登高远眺,视野确实非常震撼。

一旁一个三十来岁的都尉级武官,职衔算是跟周瑜平级,闻言也是冷哼不服:“我当初就说,使君缺粮直接抢就是了,怎能为了钱粮将长沙之地让与他人?

飞地有什么好担心的,大不了连豫章郡江夏郡一起抢过来,打通一片,不就不是飞地了么!连俺老家零陵郡都能打回来!”

这名都尉正是黄盖,也是孙坚手下唯一一位他当长沙太守时招募的将领。黄盖籍贯零陵,孙坚平区星之乱的时候,也打到过零陵、桂阳境内追剿区星残部,黄盖就是那时候从军的。

相比于程普、韩当那些孙坚讨黄巾时就跟随的幽州将领,黄盖算是周瑜来之前,孙坚军中最习水战的了。这次孙坚派周瑜来长沙进行外交交涉,考虑到黄盖最熟悉当地情况,就派他带兵来护航,与周瑜一文一武搭档。

过去这半年多来的征战中,尤其是渡江攻打周昕,黄盖也颇立了一些功勋,升至都尉。只不过他是武夫出身,没有仕途基础,要一刀一枪搏杀上来。

而周瑜出身世家,起步就是十八岁察举征辟当居巢县长,一年内从县长到都尉,所以此时此刻两人已经是官职平级了。

再过几年,周瑜只会愈发高升,远远把黄盖甩在身后,这就是科班出身的好处。

而黄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当然对孙坚出卖长沙的行径是比较有怨气的,谁不想衣锦还乡呢。卖了长沙,黄盖就永远打不回老家去了,只能帮出身吴郡的孙坚打回孙坚老家。

周瑜心里对这点门清,语气平和地劝阻:“公覆不要怨言了,长沙之事,那是使君亲自决定的,并不是我挑唆。而且袁术刘表都不是易于之辈,使君刚刚崛起,岂能因小失大树敌过多?”

黄盖见周瑜又拿孙坚压他,冷笑一声:“怕只怕某些人挑唆主公卖了长沙,说是能外结强援,最后却被人耍了——人家就跟你一锤子买卖,现在拿着真金白银再来进货,都不肯卖给我军,反而只跟其他诸侯做生意。

刘备、李素向来狡诈,这半年才卖给我们几千匹锦?他们只能产那么多?剩下的还不是卖给刘表、袁术,让他们倒卖赚取差价,获取钱粮充实军力!”

原来,孙坚此次之所以派了一拨水军过来护送商船队交涉,就是因为孙坚阵营是知道李素的蜀锦产量,也知道李素这儿还有其他不少好东西的。

四月底的时候,孙坚来进货的船队被挡回去了,孙坚就开始怀疑李素是玩“均势政策”,不希望荆吴之地有一家独大,所以在钱粮上制衡刘表、袁术、孙坚三方。这次再来,就让周瑜好好摸摸底细。

周瑜脸一黑,黄盖指责他对联刘的外交工作做得不好、没能为孙坚换取长期的钱粮贸易利益,要是不能给个解释,周瑜在孙坚阵营里,未来对外交路线的话语权也会大大降低。

周瑜一咬牙:“放心,我们不就是来干这个的,今天定然要让李素给我们一个解释!”

周瑜黄盖争吵之间,巴丘山也爬完了,湖景也看够了,周瑜登上巴丘楼顶,李素已经摇扇摆茶酒招待。

……

周瑜肚子里正憋着一股被黄盖质疑的气,所以见到李素的时候,态度也比较生硬。

“右将军!别来无恙!瑜自问跟你还算是够朋友,之前拿咱周家的名声,在孙使君面前担保,说汉中王与右将军和我家使君,同为讨董诸侯中最赤心忠于朝廷的盟友。

长沙郡既然守不住,交给汉中王治下,必有长久之利以报我。你们就是这么对待盟友的么?我们拿钱来买锦,你们还阻隔商路,封禁长江。

我们今日来,也是先礼后兵。若是贵军再限制出货数量和速度,我们可就只有以水师扮演将贼,截杀贵军卖给刘表和袁术的商船队了!我这是拿右将军当朋友,才直言不讳的!”

因为周瑜态度不太好,所以他背后的黄盖也是怒目按刀而立。可惜黄盖的威慑力显然不足,因为李素身后,典韦和甘宁看到黄盖瞪眼的样子,也反瞪回去,两人都按着铁戟。

说句实话,李素虽然智商高卓,但他还真没想到周瑜这个不速之客,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来的。

啥?就因为老子不发货,你要发动战争?

嗯,严格来说也不算发动战争,而是“你不发货,我就发放私掠许可证”。

李素还没笑,甘宁先忍不住笑了:“哈哈哈,周都尉好雅兴,自从甘某执掌巴丘江防以来,还真没听说这长江之上有哪家**开张的。你若是愿意,尽管试试,甘某很想知道这世上有没有**能逃脱某的手心。”

“兴霸,不必无礼。”李素谈笑着制止,但也不会责怪,他知道甘宁这是“锦帆贼”的兽血又开始沸腾了。

周瑜在水贼的祖宗面前威胁要动用水贼,难怪甘宁忍不住。

周瑜听了甘宁的话,也阴阳怪气地赞道:“原先曾经江湖传言,甘校尉锦帆贼之名威震长江,瑜还不敢相信。现在看来,流言果然不假,失敬失敬!”

甘宁得意一笑:“原来某锦帆贼之名,连吴会之地都传遍了么?那还真是威震长江了,多谢告知。”

周瑜脸色一黑:这人没有羞耻之心的么?当众揭破他曾经为贼的履历,居然丝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果然不是累世簪缨的门阀子弟啊,荣辱不分!

周瑜也懒得再跟荣誉感三观不正的人纠缠,转向李素,硬的不行来软的,好言好语聊合作,希望李素给个准信,承诺优先给孙坚供货。

李素本来就没跟刘表、袁术合作,都是孙坚周瑜自己脑补出来的。

虽然孙家到了孙权时忒不是东西,但有一说一孙坚孙策人品还行,暂时远交近攻表面兄弟一下也没毛病。这父子俩暴力是暴力了一点,但玩心计方面容易被盟友利用。

所以,李素也愿意跟周瑜保持友好。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李素:“公瑾有所不知,我们和孙使君的友好合作,是非常有诚意的。目前不能给你们供货更多蜀锦,也是事出有因——我愿意看在公瑾你的面子上,承诺不优先给刘表和袁术供货。

不过。听你刚才的话,这宽幅蜀锦之利,恐怕不止三亿五千万钱吧。是不是你们出货的时候,实际上卖得比我们作价的多得多,所以才心心念念还想掏钱进货?还有,如今即将秋收,之前那笔钱粮,应该是能撑到秋粮下来的。

贵军急于筹钱,莫非是战事不顺?如今江东局面如何?不要掩饰,我对朋友向来知无不言,你们若有诚意,就该坦诚相告,一切就还有得谈。”

既然周瑜自己脑补迪化,李素趁机无本套点情报也好。

黄盖想阻止周瑜泄露军情,但周瑜想的更远,他还以为李素早有准备、另有情报来源,是考验他的诚意,所以就实话实说了:

“右将军所料,也相去不远。宽幅蜀锦初期的售价获利,确实远超预期。当初贵军给的是七千钱一匹作价。我军出货的时候,最初的十分之一,因为稀缺,一度卖到万钱以上的出货价——

主要是袁术买的。袁术此人极为奢侈,当时在年初一场酒宴上,见了我家使君的“无缝天衣”锦袍,大为艳羡。不辞高价,给全家上下买了千余匹,人人裁制无缝锦袍,许昌城内一时竞为豪奢。

不过后来价钱就回落了些,扣掉运费,如今每匹的贩运纯利,也不过千钱。我军钱粮本来足够支持,只是因为今年丹阳、吴郡、会稽都被战火波及,而且就是在春夏两季交战,百姓田亩多有荒废,粮价高涨。我军才不得不多寻财源,力争从江夏、豫章也近些粮米安民。

但我军在战场上,进展已经颇多。

虽然我军至今仍然围攻秣陵城不下,周昕仍然死守不退。另外,伪扬州刺史刘繇也在吴郡太守许贡接应下,南渡长江,到吴县驻节。许贡、严白虎、王朗等辈士气大振。

不过,刘繇虽到,却也只是给三贼帮倒忙罢了。许贡、严白虎与王朗原本是不敢主动出战的,因刘繇的抵达,士民之气大振、山越蛮兵归附者亦甚多,他们在刘繇催逼下,自以为我军已师老兵疲,居然胆敢进攻我军围困秣陵的主力。

五月时,被伯符与我,在太湖乌程大败三贼联军!王朗退回会稽,许贡淹死太湖之中,严白虎逃得性命,退往山中。半个月前,我军刚刚拿下吴县,如今浙江以北,尽在我家使君之手,汉中王与我家使君联手,共分刘表之地,岂不美哉。

何况汉中王身为汉室宗亲翘楚,碍于名声,不好对其他外镇宗亲下毒手,正好假手于人,我军杀了听从李傕伪命的刘繇,也不脏了你们的手。”

李素一开始一直眯着眼听取对方诚恳相告的情报,但听到这儿忍不住打断了:“住口!汉中王仁义,怎会与杀害外镇宗室之人合作。你们要是敢杀刘繇,汉中王将来北伐成功后,腾出手来定然为那些被残杀的宗室报仇!不光是你们,还有杀害了陈王刘宠的袁术狗贼!”

周瑜意识到有些话不能说出来,哪怕没外人也不适合说,连忙改口:“是是是,瑜失言了,刘繇只是被李傕郭汜利用,我们就算破之,也只能是以大义感召,让他重新幡然悔悟。”

嘴上这么说,周瑜内心却在吐槽:虚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