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97章 灵渠谷奇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97章 灵渠谷奇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打内战的一大特征,就是很容易出现“主将被斩首行动后,下面的小兵很快就成批投降”的局面。

毕竟大家都还是顶着大汉朝的旗帜,只是派系不同,我骂你从贼,你骂我国贼,一旦主将完蛋了,下面的小兵又没文化不懂诸侯各方谁占大义,也不知道继续为谁而战,也就一哄而降。

当然了,如果进攻一方的部队非常残暴,在当地造成了很多屠戮,或者是掳掠百姓、强拉壮丁提供后勤,那还是会激起本地人自发自觉抵抗到底的。

比如历史上曹操打徐州时屠城后导致的徐州本地人自发反抗、乃至刚平定马超后不久就逼着关中百姓运粮去汉中、导致关中民变,乃至差不多原因的宛城民变,都是“官都投降了、被杀了,但民自发坚持抵抗”的典型。

只是刘备军进入荆南以来,并无害民举措,所以那种特殊情况也就跟他无关了。

赵云免了零陵、桂阳百姓初平四年的税,还温和推进租庸调试点,直接拿相当于税钱的价码买蛇药,老百姓和普通郡兵还抵抗个屁。

随着鲍隆被杀、他带出城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舂陵、泠道等地很快被收复,刘度几乎是在听说了鲍隆死讯的那一刻,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可惜赵云没有足够兵力第一时间分兵去追,后来即使派了,也已经有些晚。刘度的人是化整为零分开好几个方向逃的,根本不知道追谁,也就只能作罢。

赵云在当地花了五六天时间清扫地方、安抚百姓,梳理分拣俘虏,忙活到八月底。

拿下的地区,相当于后世湖南永州的宁远、江华等县。而刘度逃到了临贺,也就是后世的广西贺州。

……

在逃跑的半路上,距离临贺县城还有近百里时,刘度遇到了一队援军,他当时几乎如惊弓之鸟,还以为是被赵云的追兵绕路堵截了,吓得想遣散身边还残余的两三千人,再一头扎进五岭山区。

最后还是对方表明了身份,才让他住腿。

“来者可是零陵刘府君麾下兵马?主将何人,快快出来答话,目前零陵战况如何?我乃交州张使君麾下都尉张怿,奉命增援零陵!”

一听说是援军张怿,刘度确认了一下,才失魂落魄地出面相认、把臂叹息:“原来是张贤侄,唉,愚叔今日沦落至此,零陵之地只剩这临贺数县了,兵马也大多溃散。只求张使君收留我家人,不要再为我与赵云开启战端了。”

刘度这番话,倒是已经很有自知之明,他就是想保住家产,当个富家翁了,地盘大小已经无所谓。

而他之所以跟那个名叫张怿的年轻将领说话语气熟络,是因为张怿是前任零陵太守张羡的儿子——三年前张羡为关羽所杀,后来刘度接任零陵太守,张羡的族人就南逃投奔了张津。

张津看在张怿有点傀儡价值,才给他一点官职留用,还妄想着“有朝一日利用张怿在零陵、长沙等地的人脉,杀回荆南,跨有交州和荆南”。

不了解张津这位交州刺史的人,或许会对张津的狂妄有所迷茫——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逼的?

但只要了解了张津的历史业绩,也就不会觉得他的狂妄奇怪了。因为历史上张津作为兵微将寡的交州长官,就是锲而不舍主动进攻刘表治下的荆南地区的,跟刘表打了三四年,最后还是因为连年主动进攻还屡战屡败、激起了部将对于白给送人头行径的强烈不满,最后被他自己的部将反叛杀了。

而且,这张津也是以清谈名士出身著称的,江湖地位还不低。他五年前担任过大将军何进的幕僚,连袁绍能劝何进召外兵进京诛杀宦官,都是张津帮忙引荐的,也就是说他是袁绍投靠何进的中介人。

以何进、袁绍的脾气推想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知道张津是个什么货了。他也就是命好,在何进被杀之后,居然被董卓外放出来当交州刺史,也没被任何人清算,安安稳稳当了三四年刺史。

张津对于以战争手段扩大地盘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人菜瘾大。

这一次,他派了张怿、区景等部将,还纠集了几个肯为他所用的太守,包括苍梧太守来达、南海太守虎旗,本来是准备等赵云“日久粮尽、师老兵疲”之后全面反击救援刘度的。但刘度败得太快了,他至少也要拿住五岭山区的临贺等县,确保赵云被阻碍在岭北。

所以张怿对于刘度的懦弱,也是不以为意,劝说道:“叔父放心,张使君不会委曲求全的。若是一味对赵云退让,就算让我们交州暂时躲过了刘备的征伐侵夺,长久也不会太平的。当年朝廷划分荆、交州界时,就把五岭险要隘口划入荆州地界,防的就是交州割据、成赵佗之势。我们怎能自弃险要呢?那不成了陈孔璋所言的‘手执利刃,授人以柄’了么。”

“手执利刃、授人以柄”这话是当初陈琳喷何进、袁绍的,那是张津一辈子当中介最大的污点,看来这人倒也吸取教训,灰溜溜来交州后,一直谨记在心,经常拿来教训属下。

刘度一想也有道理,只好继续当棋子,反正他现在已经是人在矮檐下,只能低头了。

……

刘度与张怿、来达的固守,当然也让赵云有些为难。

零陵郡全境,不能算彻底收复了,剩下那点最南边的边角地盘,实在是不值钱,可不拿全吧,名声又不好听,搞得刘备还怕张津似的。

但真要进取,也不容易,毕竟是五岭之险,历代岭南割据政权封闭五岭隘口后,荆州就很难打过去了。

在临贺地区以北稍稍盘桓两天,赵云不得不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问下属们的看法,能不能算“彻底全功收兵”。

李严率先表达了持重的姿态:“将军,南岭之险,自始皇帝南平百越、先汉与赵佗对峙之时,便素为人知。张津提前抢占隘口,倒也未必是想反夺零陵、桂阳,或只是担心险要在我军之手,他寝食难安。

既然现在各隘守备严密,非一时可下,不如暂且退兵。若是怕丢了大王颜面,对外只说零陵全境已复。道路隔绝,交州的状况也不会被北人所知。”

赵云原本听李严前半段,倒也觉得没什么,但听完最后这几句后,他就有点不甘心了。

他想起李素走之前,私下里跟他一个人说的一番话:刘备明年要北伐李傕郭汜,所以外交姿态上要演得像是“贪图其他诸侯地盘,而对皇帝不感兴趣,越是要干什么,越要显得在其他方向上用兵”。

刘备让他年底之前必须回成都复命、来年开春由擅守擅安抚地方的鲁肃来接替统治荆南四郡,赵云就越要表现得“我丝毫没有因为要走人而停止攻势”的样子。这样才能在外交请报上更好地配合大局,为北伐制造突然性。

想到这儿,他部分否决了李严的提议:“不行,不要怕花费钱粮兵马,不管是否能攻下岭南,都要大张旗鼓保持攻势。而且对外要让刘表、袁术、孙策都知道我们在猛攻。

沙摩柯,可敢率领本部兵马,在冯乘县与富川县之间的萌渚岭隘口摆开攻势,假装强攻富川、临贺?”

赵云后半句话是指着地图问的,萌渚岭是贺州附近的重要五岭隘口,其西有贺水流过,沿着贺水河谷进攻,就可以到富川和临贺(临贺这个县名就是因为濒临贺江,也就是后世的贺州。)

刚刚立了功得到升迁的沙摩柯当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应声而答:“有何不敢?别说佯攻,就是真攻我也去!”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赵云虚按一下,示意他别鲁莽:“诶,也不可莽撞,刘度、张怿在萌渚岭贺川隘严防死守,不是那么好过的。虽然隘口造在岸边,旁边还有河可以偷越隘口。

但贺川源头就在此处,我军也无法把船筏运过来,走水路得临时扎筏,躲不过守军的耳目的,佯攻就行了。强行小部队突入到敌后,粮道都没法保证。”

沙摩柯显然是不懂兵法,被如此劝说,也只是扫兴地嘟囔了一句:“我们五溪人打仗向来不带粮草,如今秋收时节,山中野果也能让咱活下来。实在不行抢就是了!就不信临贺百姓都躲在城里,野外就没乡村可抢!”

赵云脸一黑,愈发坚定了要眼里约束沙摩柯的想法:此人勇则勇矣,就是一不通兵法,二没有军纪,不知道王师不许扰民。只能是带在身边打打阵地战,或者小范围穿插,还是不能放出去大纵深敌后迂回。

眼看李严、沙摩柯等级别高的军官都争论不下、各自被赵云否决了一部分意见,最后还是人微言轻的新人魏延,看没人质疑了,冒险说道:

“将军,若是真想绕过陆路险隘,其实也有现成的道路可用,只是要快,若是稍微迁延数日,恐怕就被张津反应过来、做出提防了。”

赵云倒不是讲究论资排辈的,他就事论事,就给了魏延详细阐述的机会。

魏延拱手行礼,指着地图说道:“咱别走临贺这边了,而是以偏师,迂回到湘江最上游的零陵县,以走舸等小船,从湘江由灵渠入漓江,至始安县再顺流而下,也可直达苍梧郡治广信县。

此路自古是南平百越最容易走的水路,那灵渠就是秦始皇南征百越时,第一次兵败后,强令屠睢所修,始皇帝死前三年渠成、当年百越遂平。我们表面在富川、临贺与敌相持,暗中以一军水路直插苍梧腹地,可成当年屠睢、赵佗之功!”

赵云想了想:“文长倒是读书不少嘛,‘灵渠’之载,哪儿看来的?秦始皇本纪上也没有吧。你年纪轻轻,对岭南地理倒是熟悉。”

魏延尴尬一笑:“将军见笑了,我不过读书有所图,只找与眼下可能要面临的战事相关的史料看,以求能有所启发,其余书皆不曾读。”

魏延显然是个读书功利心非常强的人,带着问题去学习,如果不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那就绝不超前学习、无目的读书。也不知道他是检索了多少史料才找到这么几条有用的。

灵渠是秦朝时候非常有名的大运河,也是历史上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最古运河。因为它位于桂林漓江的源头,和永州湘江的源头之间。同时漓江又是珠江的支流,在苍梧汇入珠江,湘江则在岳阳汇入长江。

灵渠总长只有几十公里,修筑难度却很大,当年秦始皇可是用了十万民夫、一年时间劈开了漓江和湘江的分水岭,然后南平百越。

一直到后世2020年,江西省给中央递交《粤赣运河规划方案》时,破题报告都得从“灵渠年代久远无法通航大船,目前中国缺乏沟通珠江与长江水系的内陆运河”开始写。(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逼站看一个“全景历史地理”的号的最新一期更新,有详细的相关地理分析,我就不上图了)

所以魏延的建议,大方向上是没错的。

但赵云看了地图后,也意识到一些问题:“灵渠是秦始皇时所修,此后四百年不曾增益,能过的船应该很小,若是沿线在我军之手,要陆续往返运粮倒也勉强。但现在是迂回数百里奇袭,首批就要集结投入不少兵力,船少一批一批运的话,难免会被敌军各个击破,也失去了突然性……而且若是船只全部投入,后续要返回运粮,也容易被敌军截获。”

魏延一看有希望,连忙以立军令状的姿态说:“末将不用太多兵马,只当是试一试,在敌后制造混乱。就以几个曲的兵力,每曲六百人顺漓水而下,自带多日行粮。

末将以为岭南诸将未必都像看似这般与穷兵黩武的张津同心。张津以弱强,内部必然怨声载道。只要我军出现在苍梧,未必没有内应动摇。

将军若是在此迁延日久,士卒死伤、钱粮军械靡费,同样不少。何不给末将两三曲兵马试一试?末将愿立军令状,若是不胜……也不需要军法处置了,到时候定然已经战死敌后。麾下士卒,战死也好,暂时留下有用之身虚与委蛇诈降张津也好,死者应该不会太多。

将军在荆南手握那么多兵马,拿一千多人给末将搏一把又有何不可?失败了末将自己赔命就是。赢了,也算末将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不负大王于右将军、伏波将军的期望。”

赵云脸色一沉:“这是什么话!你自己不爱惜性命,难道还不爱惜士卒性命?这种态度我是不会答应的,想出一个兵败了之后还可以带着士卒回来的法子,我才会考虑。

而且,你考虑好了:既然说此大话,如此冒险,就算你把兵带回来,但只要是惨败,我一样要严格执行军法!最多是免你一死。当然若是能完善一下方略,真的赢了,那就直接破格提拔你为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虽然比沙摩柯还低,但毕竟沙摩柯是蛮王的儿子,自己有私兵数千带资进组的。

魏延才当了大半年兵,当曲军侯也才四个月,再升别部司马确实是坐火箭了,如果不是奇功也没那么大赏格。

魏延一咬牙,表示他会再完善一下他的灵渠绕后方案。

——

PS:展开写起来比我估计的要长一些……就这样吧,今天一万多字。但这个支线是写不完了,明天一定写完。还差三天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