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23章 不能降则死耳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323章 不能降则死耳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二月二日一整个上午,张济就如同没头苍蝇似地在陈仓城墙上懵逼转圈巡视,城西的城楼眺望完再去城东城楼眺望。

明明敌人一个兵都没到城下,没有展开攻坚,但张济已经感受到了一张巨大到窒息的包围网,把他团团围住。

渭北营垒人影幢幢,赵云的旗号到处都是。

城西的敌营是离得最近的,因为西边是目前陈仓城最干燥、一点积水都没有的位置。关羽的旗号扎在离城墙只有两三里的地方。

关羽营地后面更远处,大约十几里外,就是陇山渭谷,登高也能眺望到有汉军在沿着山谷削尖木桩、夯土筑垒、当道断路。当然因为太远,只能隐约看见营地看不见旗号,所以张济并不知道那里的守将是严颜。

在发现敌情后,张济就第一时间派出了好几股斥候,试图突围报急,可惜都不知道有没有成功——如果突围出去了,张济也得等援军来了才知道。如果被阻挡杀败了逃回来,他倒是能很快知道。

但问题是,往西去联络郭汜的,全部被关羽和严颜斩杀或者俘获了,一个活口都没突围,也没能逃回来。往北绕街亭、往东去郿县和长安的,更是在赵云的骑兵严密搜杀下石沉大海。

到初二傍晚,张济的直觉告诉他,白天突围报信的大概率是都完蛋了,他还不甘心,在半夜又放出一批骑兵斥候,其中还有不少军中挑选的勇士,去突围送信。

这一次,虽然也没送成,但好歹借着夜幕的掩护,突围骑兵发现情况不对还能快速溜回来。

天亮之前,大约寅时三刻,陆续有七八个灰头土脸带伤的信使骑兵回到城下,城上负责巡视的都尉张先还不敢深夜开门,只好放吊篮坠下去把人拎上来,而那几匹马就只能丢在城外放生不要了。

信使接回来后,张先第一时间送到张济府上,张济果然也是一夜失眠,睡都睡不着,立刻接见了信使,得知赵云封堵非常严密,而且因为被积水阻碍了道路,能走的位置非常少,根本突围不出去。

张济派出了至少五十个斥候送信,活着回来只有七八个,说明剩下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了。

确认完这些噩耗后,张济跌坐在榻上,喃喃自语:“这下麻烦了,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的援军,都没法快速来陈仓增援了,连守郿县的雷叙都未必能增援我。

贾诩误我!李傕误我!口口声声说刘备最快也得再过两三个月才会北伐,还说什么‘按照邸阁屯粮战术,刘备主攻方向会是郿县。而陈仓因运输便利远非汉初可比,不会有人再复制韩信故事’。

呵呵,这东城墙外一片绵延数里的积水哪儿流出来的!刘备都用上舟筏攻城了,这还不是‘韩信故事’!虚则实之虚则实之,虚个屁啊!照着抄都会中计!”

张济越喷越愤怒,想起过去几个月,贾诩和李傕的误判,恨得砸起东西来。因为悔恨,他称呼李傕贾诩时都直接呼其名字,连官职和字都懒得称了。

他旁边的几个文职幕僚大气也不敢出,但内心也在为贾诩的误判而哀悼:这谁想得到嘛?散关道那条河,好像自古就干涸了,只在史书上偶尔提过一笔,上古之时这里是有河的,谁能想到上古的时候的事情今天会复盘?就算贾诩是神仙也想不到啊。

文官们兔死狐悲,难免物伤其类,都不想被武职主将当成甩锅的背锅者。

都尉张先和几个文职幕僚等他稍微发过了一阵火,才委婉劝道:“将军,眼下大事为重,这城池又该如何守御?眼下可要想些除了战事之外的法子?若是遇到刘备派人喊话劝降,又该如何应对?”

张济气不打一处来:“还能这么应对?当然是笼城死守!固守待援!就算信送不出去,最多是拖延些时间,多等三五天,李傕总会知道陈仓被围的,我不信他不救。

刘备不会派使者来的,就算劝降也是虚言诡骗,放弃首鼠两端的幻想吧,好好守城!”

旁边几个幕僚都表面恭顺地答应,内心实则在嘀咕:刘备肯定不会派人劝降?未必吧……

不会答应张济什么好条件,倒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张济虽然不是李傕、郭汜那样的祸害朝廷贼首,原本属于可以赦免的胁从。但张济和他侄儿张绣,还有贾诩前年秋天在五丈原之战杀了吴兰、程畿,还射了刘备一箭,让刘备养了很久的伤,这个仇肯定是要一定程度清算的。

如果是张济主动幡然悔悟、直接投降刘备,说不定刘备为了显示大度,还能“只诛国贼,不问个人恩怨”,但只要开打了、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最后因为战力不敌才想投降,那肯定是说破天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最多是“提前投降免你一死,以免士卒无辜多所死伤”,但想保住地盘和荣华富贵那是痴人说梦。

“真是运气不好,跟了个跟刘备有深仇的主将,不过也没办法,若非如此,车骑将军怎会放心让我家将军独当一面、镇守右扶风呢。”几个心思活泛的幕僚,已经开始这样想问题了。

张济能脱颖而出,长久被李傕信任镇守右扶风,不就是看在他跟刘备有仇么,算是西凉军中仇恨值第三高的将领,所以哪怕为了自己保命也得死战到底。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

一夜在忐忑和风言风语中度过,城内人心惶惶,不过还没到士气狂泄的程度。

因为直到此刻,守城的西凉军还不知道城东涨水是什么原因,也还没有遭到攻心战,很多人还以为就是一场特别大的春季凌汛爆发、天时异常。

第二天,初三一早,城西方向的关羽大营,旌旗招展,将近两万人的步兵部队全部排开,列阵到城下三箭之地停好。

然后一个陷阵营与数千名弩手突前,另有工兵布置藤牌长盾、遮蔽城头箭矢,准备对射压制。

如前所述,刘备军中,如今也是有一批重装弩手,是穿整片锻铁胸甲、戴钢盔的,正面装甲几乎与赵云的骑兵一样厚实。

这种弩手往往是用于固定火力点,守城的时候方便,甚至就是操作诸葛连弩,野战或者攻城战用得却比较少,因为穿着沉重的盔甲机动性太差,遇到近战冲杀很容易被团灭。

但关羽今天灵活应用,反其道而行之,把这些铁胸甲重弩手列到阵前,也是威慑城头的守军,同时显示“我军军威壮盛,不怕城里的部队出城反冲锋,张济就算开门杀出来也有把握将其全灭”。

张济果然看着惴惴不已,丝毫没考虑派少量骑兵敢死队出城砍杀这些移动不便的弩手。

一番教科书式的工事破坏、突前架盾、弩箭压制之后,关羽身穿玄甲,骑着一匹纯黑色的高大战马来到阵前,在城头弓弩射程之外,一挥手,让一队骂阵的士兵齐声喊话。

“张济小儿听着!你当初追杀我家大王,杀害吴兰、程畿,念在你当时被胁从未久,今日若肯归降、诚心悔过,免去士卒无辜死伤,尚不失为富家翁。

若是死硬顽抗、最终城破,那就是全家鸡犬不留!城内守军也听着,切勿自误!汉中王大军十万,陆续出散关道,此城指日可下!”

张济当然是在城头嘴硬,说了些色厉内荏的狠话。既然谈不拢,那就攻城,关羽破坏了不少城外的羊马墙、拒马陷坑鹿角,没到填城壕的阶段,就退兵走了。

毕竟才第一天攻城,投石车无法从散关道运出来,关羽还需要一些时间就地打造攻城武器,在器械完备之前是不可能死力猛攻的。

收兵之后,张济心中也在琢磨:城东已经一片水淹,深可半丈,宽阔数里,南边还有西南半段没淹,可南门也已经进水。关羽未来的攻城方向,肯定是全力猛攻西门。

所以张济进一步调整了防守士兵,把城中一万五千人的守军,调集了八千人都在城西,三千人在城南,剩余城东城北出门都是水,各自只留两千人。

布置好兵力后,张济考虑到关羽白天的劝降喊话,也想稍微谈谈条件,所以避着部将和文官幕僚,派了一个家中亲信,作为使者,用吊篮坠出城去,到关羽营中谈判。

说实话,张济对于刘备“讲义气,喜欢给兄弟朋友报仇”的名声,还是挺了解的。所以对于“让他保留官爵做个富家翁”的承诺,显然是不敢相信的。

每个统治者自有其特色,曹操可以说“唯才是举”,然后接纳杀了儿子和典韦的张绣归降、一直熬到曹丕的时候才报复,那是曹操隐忍。

刘备就算在李素的劝说下,可以做得非常唯才是举,但他给哥们儿报仇的义气是挡不住的,历史上诸葛亮也没劝住(法正活着也未必劝得住)

加上兵强马壮,犯不着为一个张济这种货色破坏内部凝聚力和主公人设。

所以,只能说是刘备讲义气的人设,在劝降效率这事儿上起了反作用。张济的使者到了关羽营中后,代表张济转述的条件是这样的:

“关将军,我家将军愿意跟贵军谈妥和睦的条件。如果贵军能够暂缓几日攻城,而且让我家将军能将嫡系兵力北渡渭河撤走,而且贵军撤去赵云的骑兵、让出街亭隘口,让我军把守街亭,安然通过撤往武威郡。

我家将军愿意不与李傕、郭汜同心,而是离开右扶风,与我家少将军张绣、宣义将军贾诩合兵,不再踏足关中,不知关将军可否代表汉中王答应?只要防我军走,陈仓城自然是贵军的了。”

关羽摸着长髯,眼都没睁:“放肆!张济杀害我嫂的堂兄,要想活命,唯有交出兵权、给他个秩两千石的闲官,安度晚年,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还想保留兵马、将来再割据一方、危害朝廷不成?

何况还要我军让出街亭要隘,这名义上是确保张济可以翻越陇山撤回西北,可焉知他不是想趁子龙撤围后抢占险要、接应郭汜在陇西的兵马回关中?这条件没有商量,要保住品秩、家财、性命,必须立刻投降!否则等我军攻城器械完备,便是破城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