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25章 死硬分子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325章 死硬分子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必须强调一点,在演义里,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事迹,被处理成了关羽筑堰蓄水、淹了曹军和樊城城墙。

而在《三国志》、《后汉书》上,只是当年汉水上游霖雨不断、水位自然暴涨,才有后面这一切。

在初读者看来,似乎演义的形象更为神勇、也更多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谋略”。但知兵之人就能看出,借势天时地利所需的功底,丝毫不亚于人为制造水灾。

说个最简单的道理,当时曹仁就被围在樊城里,他可是在荆州驻防多年的,而且汉水就是他城门口的河,他为什么没有准备好船只呢?他为什么不能提醒于禁、与之协同呢?

或者说于禁为什么没能提前扎营高处,大水来的时候只淹了他却没淹到关羽呢?关羽为什么水一来就能立刻章法有度地全军水陆切换自如、完全没有受害呢?

这都是用兵的功底,几十年的淫浸和经验总结。

此时此刻的陈仓战场,情况也是一样。

李素的有些伏笔,因为太遥远而不能说、不能提醒,比如五年前他在陈仓筑城时搞的豆腐渣工程。

所以关羽排兵布阵的时候,是按照“城墙质量过关,正常按部就班需要多久浸泡加轰击才能砸开”来预算战役时间的,没有把豆腐渣这个变量算进去。

但关羽用兵十年的老练和习惯性地留后手预备队,让他在突发情况出现后,立刻做出了调整,抓住了战机,这才有了如今的效果。

运气还是要的,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这一世关羽用兵十年,经验资历未必比后世初镇荆州时差,因为工作经验这种东西不是纯粹堆年份的,也要看这些年里参与了什么大项目。比如历史上刘备初投刘表那七年“髀肉复生”的闲散日子,对能力提升其实就没多大帮助。

……

关羽的船队利落地顺着城墙缺口冲进去后,很快就发现城内被淹没的区域也不是很大,南北宽度不过两三里地,东西纵深只有一里多,也就是东南角一个角,占整座陈仓城八分之一的面积。

毕竟陈仓的主城区,是早在西汉之前就选址的,当时就在高处,哪怕西汉水入渭,也淹不到。现在河道复归,当然也就只能淹淹扩张的新城。

但城墙被冲破砸塌,带来的混乱与士气打击,远不是实际受淹面积可以衡量的。

因为事出突然,关羽入城的时候,陈仓一万五千人守军当中,还有足足八千人在西侧城墙上防守、或者是作为预备队在城西的营地内待命,城东发生了什么一时间也不知道。

关羽的部队受限于船只的数量,只有两百多条小船,每船可以运载十几个士兵,所以第一批只有四千步卒趁着水势冲进城内。关羽非常有魄力地让全部船只冲滩、士兵们跳下来巷战列阵,抢夺城内的府衙和粮仓武库等要害。

城内沿街巡逻的张济军预备队,每处不过数百人,遇到关羽的部队几乎是一触即溃。

有些勇敢的还想拿着弓箭到水边跟船上的汉军对射,但很快就被压制了,一如于禁想组织士兵在河堤上与战船对射一样愚蠢。

关羽的小船虽然不像带船舱和射击孔的专业战船那样防护效果好,但好歹也是有三尺高的船舷的。

他带来的士兵们,都掌握了基本的水战战术动作,跟岸上的弓箭手对射时知道如何蹲姿射击、利用船舷至少能减少七八成的被弹面积。相比之下张济的弓箭手都是直接站在街上射的,一点掩体都没有,杀伤效率差距当然明显了。

累计灭了千余人的城内巡逻队后,府衙仓库全部被占领,关羽命令道:“让各军在西门、东门主街两侧放火,陷阵营跟我去南门!船队立刻回去接第二批部队入城!”

士兵们立刻执行命令,这显然是假装要打开西门、但实际上却进攻南门。因为西门还有八千人,南门却只有两千多,士兵人数还不如关羽已经入城的部队多。

至于东南角外的缺口,虽然可以源源不断冲进来,但水太深了,一米五的水无法徒涉翻越,船不够的情况下要小半个时辰才能运一批部队。

相比之下南门虽然也有积水,但才一尺多深,踩着水就进来了。

到了这一刻,城内的西凉兵也已经充分反应过来,西门内的营地里,足有三四千人的预备队开始往府衙武库反扑,但关羽的人依托高大的建筑防守,弓弩轮射严谨,很轻松就挡住了,搏杀进入了胶着状态。

关羽一方只留了一千多人防守这些位置,倒也无法击退或者歼灭反扑的西凉军,但顶住他们几个时辰是绝无问题的。随着放火扰乱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反扑的西凉军很快就陷入了没头苍蝇一样的状态。

关羽带着一个陷阵营、数百弩手,沿着城中主街杀往南门,很快扑上城楼、斩关落锁。城门冲开吊桥放下,外面大军踩着一尺深的水一拥而入。

仗打到了这一刻,南城墙上还在负隅顽抗的一千余人,在几名曲军侯的带领下成建制地选择了投降——之所以不是负责城门防务的军司马带队投降,当然是因为军司马已经在城楼上被关羽一刀剁了。

“城墙被冲塌是因为高祖皇帝显灵啦,天诛羌贼!张都尉韩司马王司马都被斩了,再抗拒天兵肯定不得好死哒!”各种各样导致士气狂泄的悲鸣,在凉州兵种疯狂快速地弥漫。

就算有些人不信,可是看着对面的汉军士兵一个个那么勇猛,士气跟打了鸡血一样高涨,眼神里都闪着必胜信心的得意火光,让与之交战的西凉人莫不胆寒。

原来没见过益州人打仗那么骁勇、士气高涨啊,这是怎么鼓动起来的?难道他们看到的所谓神迹都是真的,才那么热血?当年张角煽动黄巾力士时都没那么高士气吧。

一个时辰之后,城西的八千守军,还剩六千名活口,终于彻底士气崩溃,也成建制投降了。

关羽这才腾出手来,对付东城门城楼上的张济。

张济一直亲自在东墙上督战,城墙被轰塌了缺口后,他还亲自带着弓箭手过来想堵口,看到下面关羽的船只鱼贯涌入,还吩咐居高临下放箭覆盖射击。

陈仓城墙高达四丈,缺口处只有半丈,所以还是有三丈五的落差的,抵近射击的情况下,双方伤亡都不少。

汉军之前为了通过这个缺口,在船上就被射死了超过两三百人,而张济挤在缺口处的弓箭手队,也被汉军反射射死一百余人,主要是因为城墙的断口处不像外立面有垛堞,所以张济的弓箭手也没有掩体,只是占了个高度落差的优势。

不过,随着城内战斗基本结束,张济今天的战果也就停留在这个“堵口射死两三百人”的程度了。

关羽集结了四千士兵、分乘那两百多条船,从西南方向逼近张济最后守卫的城楼,但是躲在弓箭射程之外,并不靠近。关羽自己则是带着主力、从刚刚攻破的北城门往东绕、绕到城墙东北角后,从北往南沿着城墙掩杀。

张济腹背受敌,最后的三千嫡系老兵,也很快折损惨重,只剩下两千人。

“将军,敌军都控制全城了,还是我军十倍,要不投降了吧,打不下去了!”都尉张先满头是血地拿着一把断剑,一边抹血一边跟张济哀告。

张济面如死灰:“我可是拒绝了关羽的劝降条件的,而且咱凉州人怎么能相信刘备开出的条件,我有杀吴兰、程畿之仇,绣儿还射了刘备一箭,投降了也是死无葬身之地。”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张先:“可再打下去也是个死,弟兄们白白送死,说不定就要哗变了。”

张济一咬牙:“前面不是说还有几个木筏么?让你们出城去打关羽装投石机的土台你们不敢,现在拿来给我突围总行吧?选几百个最得力的弟兄,跳下城去爬上木筏,我们北渡渭河,专挑小路走,只要能过了陇山,跟绣儿和文和会合,就还能回极西北之地当土皇帝!”

求生的**,让张济直到这一刻都不放弃回武威郡老家割据的念头。因为他毕竟还有一万多兵马在侄儿手上,只要人能活着回到大西北,还能过风光日子。

他当然也不忘给愿意保护他突围的军官们人人许愿,只要活着回到武都郡,人人官升一级、赏赐相当于三年军饷俸禄的金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许诺,还真募集到了两百人的心腹精锐,分乘一批用木柱临时扎的木筏,跳城逃亡,至于城里的家眷当然都不要了。

可惜的是,这样的突围显然效果不佳。出城的路上就被城头的汉军弓箭手放箭送行,死了几十个,好不容易划到城外的东北角,即将进入渭河,后面的汉军战船又追了上来。

小船的速度自然比木筏要快,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追上的。张济心中焦急,拿着鞭子猛抽让士兵们快划,结果一急之下用力不匀、木筏底部又撞到了河堤形成的暗礁,直接翻了。

对岸的赵云也早就看到了情况,所以派船来堵截,双方七手八脚拿着长矛往翻船的位置乱捅,想把尸体叉上来,插了一刻钟,才找齐了木筏上的尸首——好多人也不是被捅死的,而是被长矛插到的时候已经淹死了。

所有尸体都被拖回城内,关羽看了一下,拖过一个女人过来辨认:“说,谁是张济?认出来就饶你不死。”

那女人自然是被张济抛弃的妻妾邹氏,爬过来辨认了一会儿,指着一个没有穿盔甲的尸体说:“这便是亡夫。”

关羽还不信:“他?此人只是穿着皮甲,怎么能是张济?莫非有诈?”

邹氏磕头求饶:“怎敢欺瞒,张……张济出生戈壁,不谙水性,可能是怕穿着铁甲渡河落水容易淹死吧,我知道他有穿皮甲涉水的习惯的。”

关羽挑着尸体,往旁边的军法官那儿一丢:“拖下去,枭首示众。这就是负隅顽抗到最后的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