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26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326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陈仓城墙被攻破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六午后,所以城内的争夺厮杀结束、张济的尸体被找到时,已经是入夜时分了。

部队根本没时间为胜利庆功,就在混乱中肃清、灭火,整整乱了一夜,才算彻底控制住全城局势。

百姓的死伤,肯定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夺路而逃的小股西凉兵难免脱掉盔甲伪装成百姓,试图掩藏身份,一旦走不脱就会狗急跳墙。汉军神经过敏了也会误杀无辜——这是受限于时代通讯条件的,不以军阀是否仁义爱民为转移。

哪怕张济死了,城内的西凉军残部也并非个个都知道张济之死是真相。就算知道了,也会有愚昧无知的士兵们害怕被杀俘或者遣送去南方、一辈子无法回西凉老家,而仅仅因为思乡想要武力突围逃亡。

整场战役到最后西凉人全部放下武器为止,总共杀了五六千人之多。

刘备和李素这些人,当然不用亲临战场,关羽攻城的时候,他们还在西南方五十里外的大散关镇守、遥控战场。

这并不是怯懦,而是为了不给敌人可乘之机。越是位高权重,亲征的时候越是没必要亲临一线,在散关已经足够鼓舞士气了。

刘备是半夜时分,得到前线的探马回报,说关羽已经拿下城池杀了张济。刘备兴奋不已,第二天卯时初刻就让亲随的护卫部队用过朝食。

然后带着两千骑兵护卫,跟李素、荀攸一起出发,骑了一个半时辰的马,辰时末刻进了陈仓城,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积水都还没褪去,显然关羽还没时间搭理这些工作。

“云长攻势如此迅猛,当真可喜可贺,今日应该大宴众将,庆祝北伐旗开得胜。”刘备看着一处处冒烟的废墟,心情着实不错。

“大王,入城式还是不必了吧?庆功宴可以有,但也不能耽误正事儿,依臣之见,眼下需要的是尽快疏浚好陈仓东侧城壕与渭水之间的接口,把西汉水形成的淤湖排进渭水。然后清出城内府库的钱粮、清点损失,立刻安民恢复春耕——

按例二月初二百姓就该开始春耕了,我们攻城是在春耕开始前一天,现在已经过去五天。一般春耕开始的日子如果耽误一个节气,那就严重影响收成了。我们最多也就七八天时间修复河道。

我认为,陈仓城内可以缴获的存粮,未必够大军额外吃多久,我军的粮草主要还是得靠西汉水河道运过来,一直到秋收之前,还是要依赖汉中存粮为主。”

刘备数学不好,心中对钱粮账目没概念,闻言才收敛一些:“是么?那就依伯雅的,陈仓那么快攻破,云长不是应该缴获了大批张济的余粮才对?公达,你也去清点一下府库,理清账目再说,要实打实的。”

荀攸连忙领命,跟李素分头去安置民政。

李素也不含糊,立刻带着几千士兵坐着船顺流现场勘测,还让士兵们在方圆几里被淹了的地上拿竹竿子测量每个点的水位深度,统计成表登记在一张专门的地图上。

中午时分,李素已经看出这一路上哪些点水最深,然后连缀起来,在地图上规划出了一条河道——后面几天,就让俘虏和百姓集中挖掘这些点,挖出一段排水渠,将来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西汉水末段的河道。

毕竟平地上不像秦岭山里,三百多年下来地都积平了,已经看不出河道,不专门挖深的下场就是到处沼泽。

地图上还标了一批点水深也比较深,但是与河道距离较选,李素就规划成蓄水池、以及与主河道相连的天然支流灌渠。

具体施工方法,就是把已经比较深的地方继续挖深、挖出来的土堆积在旁边稍微浅一点的地方,把那些田地堆得高出水面。

这样修出来的河道,会占用一些原本的良田,让耕地总面积有所损失,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而且这种修法也不是完全有害无利,至少修好之后的田地灌溉会更加充分,基本上每一块田都可以近距离邻接水渠,只要河流不干枯,哪怕几个月不下雨也能扛住。

历史上兴平元年的关中,有地震、旱、蝗三重大灾,李素倒是记不得那么多历史细节,他前世看书比较观其大略。但后来证明,他在陈仓、郿县附近这样挖河导流西汉水,居然对后来的旱情灾害有所缓解,那也是因祸得福歪打正着了,并非他的本意。

他的本意只是想借着西汉水改善汉中回关中的运输条件、同时大大地借一下刘邦托梦的谶纬祥瑞,鼓舞士气。修河属于弥补积德的补偿措施,毕竟因为他改道河流淹了一些田地,不善后的话造成民生问题,就太缺德了。

李素做完规划的同时,荀攸也在初七这天中午,把陈仓粮仓里的存储情况清点出来了,把真实账目送交到刘备关羽面前。

刘备正在让人筹备庆功酒宴呢,拿到账的时候也是心里凉了半截:

“张济的存粮原本就只够一万人吃半年?这不可能吧?他在陈仓的守军就有一万五千人,就算七月份秋收立刻吃新粮,二月初到七月初只有五个月,那也只能养活一万两千多士卒,难道张济还克扣战兵的口粮、不给西凉军吃饱?”

荀攸也是刚了解到的情况,语气无奈地跟刘备解释:“我也奇怪,所以专门找了一些降将问了,西凉兵生性暴虐,常年都是军饷军粮不足的,一般够吃到五月份,将领就觉得军粮足够安全。

剩下的就让士卒劫掠百姓的夏收蔬菜,萝卜、豆菽之类,与军粮掺杂着煮,勉强混个半饱。从去年开始,李傕郭汜因为扩军无度,关中加凉州一共才三四百万人口,硬要养二十多万军队,还不事生产经常劫掠破坏,早就不够吃了。”

刘备因为192年的五丈原之败,此后一度封关,虽然也能打探到一些关中的军情,但都是大事,而对民生方面的情报没什么了解。直到此刻,才意识到李傕郭汜刮地三尺具体到了什么程度。

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

刘备叹道:“既如此,把庆功宴的规模缩减一些,别大肆铺张了,不然在百姓眼中也不好看,咱此来也是要收拢关中民心的。”

荀攸见他接受谏言,就再多说一点:“大王,军粮方面,还有一些额外不利的情况——张济那点存粮,因为这几日全城多出进水、潮湿浸泡,污水横流,稍有损坏霉烂,加上战乱时互相放火,所以还要折减一个月的损耗。剩下的那部分,也不宜长期存放,应该洗净晾晒,或者洗净之后尽快吃掉。”

粮仓一般是建设在比较高的地方的,而且要确保干燥,所以直接被长时间淹没的可能性不大。但因为城东被淹了,整个城市的排水都成了困难,生活污水都不好排,全城卫生情况急剧恶化肯定是难免的,种种额外损耗也就层出不穷。

刘备听了之后,还没想到如何处置,李素先抢过话头,建议道:“大王,这个倒是好办,把我们从汉中运来的粮食,先腾换存储起来,把那些被浸泡了的陈仓粮库里的先吃。

一万人吃五个月的粮食,让六万大军,加上一万俘虏、再加三万民夫,半个月就吃完了。我们召集百姓疏浚沼泽、整顿灌渠,本来就要给民夫发粮加餐。现在才二月,就算全部做成面饼、熟饭,半个月也馊不掉的。”

刘备:“就这么办吧。”

荀攸见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也建议刘备今早安排文官团队、搭班子建立起地方统治,确保春耕顺利推行。刘备想了想,让人去汉中把钟繇叫来,任命他为右扶风,总揽陈仓乃至将来的郿县等地的民政。

钟繇在刘备阵营内至今还没立什么功劳,他只是胜在年纪老资历久,如今已经四十多岁,比荀攸还老五六岁。当初入蜀时钟繇的官职只是黄门侍郎,品秩是比较低的,代表王允宣旨封刘备为汉中王,遇上李傕郭汜作乱留在汉中也没什么事做。

东汉各地的太守职务当中,河南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四个要比普通太守高半级,秩同九卿,因为这四个地方是京师加“三辅”,相当于直辖市。让钟繇当右扶风,等于九卿级别了。

命令下达之后,李素就开始安排俘虏干活、还组织愿意服役的百姓发放粮食工具开工。

当天晚上,庆功宴就在城内举行,菜色朴素,唯一的亮点是刘备拿出了过年时都没敢拿出来的高度白酒,将领们喝了之后果然赞不绝口,士气高涨。

李素倒是无心喝酒,也不喜欢高度白酒,他只是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和灾害的善后,一边安排水利一边也体察民情,暗中了解陈仓百姓对于这次水灾的看法。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百姓的反响很好,首先是因为最深也不过一米五的水量,不足以淹死人,所以大家最多也就是稍有财物损失。

而另一方面,西汉水之所以改道的原因,百姓当中也都流传遍了,几乎人人都相信了确实是高祖皇帝显灵、再次地龙翻身让西汉水北归。

百姓的想法很朴素:既然读书人都说了,这里三百八十年前本来就是河,《汉书》伤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那就是这三百多年来屯坑的人自己占了河道种田,被淹了也不能怪别人,是天灾无常。

而且水淹发生在春耕开始前,连种子都没损失,也没白干活,无非就是田变少了,也只能接受。

“看来民心还不错,灾害没算在我们头上,救灾倒是算我头上了。”李素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一夜无话。

二月初八,因为昨夜庆功宴的关系,刘备喝多了起得有点晚,结果是被通报军情的关羽喊醒的。

“大哥,去郿县方向的斥候来报,说郿县守将雷叙应该是三天前就得到了陈仓被我军围攻的消息,摆出了戒备的姿态、还在北原渭桥营垒加筑了工事,但没有别的动静。

昨天却有了动静,似乎从长安方面,有大军沿渭水滚滚而来,已经到北原渭桥大营集结了——应该是李傕派来增援张济的部队。”

凭心而论,李傕的援军来得不算慢,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坚固的陈仓要塞六天时间就陷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