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02章 就像打游戏一样看属性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跟诸葛瑾他们透了气,让他们好有个当太守的思想准备后,李府的这场满月酒宴席也差不多到散的时候了。

所有人都喝得有点多了,李素喝了一盏醒酒汤,才亲自起身送客出门。府门口的马车队就排了好几十辆,整整一刻钟才散完。

李素回屋,也顾不上跟妻子叙话了,就让婢女放水,泡了个澡然后安歇了。

喝过酒不能久泡,尤其要防止醉了之后溺在浴池里,更要防止呕吐时呛到气管。所以哪怕李素平时不让婢女全程扶着他,今晚也得多盯着点。

泡完之后,他很谨慎地让绣瑟一晚别睡,带着另外两个婢女,警醒点儿坐在他床边看着他睡——李素是非常贪生怕死的,他知道有些人喝多了喝高兴了,存在万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可能性,会在睡着的时候呕吐醒不过来,呛到气管导致胃酸酒精混合物烧伤气管,甚至形成吸入性肺炎。

所以他叮嘱绣瑟千万别睡,始终要保持有两个婢女同时清醒状态看着他,万一听他睡梦中咳得厉害或者有别的异动,立刻把他强行喊醒,同时把他身体翻过来、上半身悬空俯卧架着、拍背顺气助呕。

李素府上伺候主人的那几个心腹婢女,可是个个连心脏按摩人工呼吸这些急救手段,都被李素调教过的。

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一夜无话,李素安安稳稳没有发生意外,倒是值夜的婢女们都顶着黑眼圈,等李素第二天一早舒舒坦坦醒了,才敢回去休息。

洗漱过后,早餐只是清粥小菜,是蔡琰亲自吩咐的,看来也是很了解夫君了,知道昨夜喝大了吃多了油腻。

一边吃,蔡琰一边跟他聊些昨晚女眷席上听到的事儿。

蔡琰提起:“昨晚等开席的时候,王妃趁我单独陪她,跟我说了些不着调的话,我用汉室成法劝她持重,别多想……夫君,你支持我吧?没做错吧?”

李素夹着一筷子腌芥菜,听得没头没脑的:“什么呢?”

蔡琰挥挥手,让伺候早餐的婢女们退下,只留下周樱可以帮李素夹菜,这才说道:“王妃暗示我,说生了女儿也不妨,世子刘永才年长我们家半年,想……我就说:汉室成法,不可与煊赫权贵联姻,以防外戚。

这话说得其实也僭越了,大王只是大王,谈什么‘外戚’呢。但几年之后的事情谁知道?说不定到时候就要小心谨慎,咱也要放着盛极一时,升无可升,给子孙后人也留点努力的空间。”

李素淅淅嗦嗦喝了两口粥,放下筷子点点头:“说得不错,就这?”

蔡琰:“我还说,妾略懂故事,遍观史册,煊赫权门为外戚,易生不便。然以贩夫市井为外戚,亦有不登大雅之堂的风险。所以前世史载,最好的就是落魄贵族,这些人有修养,不会小家子气,又没有娘家势力。不过我也是用闲聊的口吻说的,让王妃别往心里去,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李素淡然一笑:“王妃肯定对你的态度很感激吧。”

蔡琰也微微有些得意:“确实,王妃连连暗赞,说我们家知进退,说的都是金玉良言。而且,让女儿嫁给刘永有什么好的,咱家还缺富贵么?夫家势大,必然要卷入争宠,还不如嫁给稍微寒门一些的,到时候说不定男方都不敢多纳妾。”

蔡琰这句话也是随口而说,不过周樱倒是有些尴尬,脸色一红,往后退了半步。蔡琰也意识到空气氛围不对,头也不回,回手一把拉住周樱的袖子:

“妹妹不必多心,我们蔡家的家世,还不至于让夫君怕得罪我娘家人而不敢纳妾呢,他是真的重情不好色。至今才纳了一个,还是我待产的时候,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个话是送命题,再客气周樱也不接话,只是善意笑笑。

李素不理这些女人间的废话,只是肯定了蔡琰的见识:“没错,那我就放心了。”

他就是把女儿嫁给新.诸葛恪,也不会嫁给新.刘永的,哪怕新.诸葛恪要过一两年再出生,姐弟恋都没问题。

历史上诸葛瑾不知道怎么搞的,还要七八年才有儿子,不过这一世诸葛瑾已经娶了甄荣,估计快了吧。要是诸葛瑾不争气,只能找关兴张苞或者别的谁联姻了,反正也不用急。

用过早餐,处理完家里的事儿,李素逗女儿稍微玩了一会儿,就准备出门走走,料理公务。休假也休了一个多月了,不能再浪了。

他对女儿也不是很疼爱,这一点跟其他男人很不一样,说明他是真的不在乎繁殖,而且连名字都还没取,很轻松。要是女儿将来敢不服管教或者过于骄纵,他该揍还是要揍的,完全揍得下手。

他不打女人,但自己女儿除外,那是管教,防止害别人。当然将来如果有儿子,他也是一视同仁揍得下手。

……

回到书房,李素整理了一下文牍,正准备出门,回忆起昨晚跟诸葛瑾他们聊的事儿,才想起他还没考察未来益州、滇州的三使人选。如今有闲暇,也该落实一下,报给刘备。

他让主簿邓芝把他要的履历全部送来,还有各种考功文书,他要自己参详一下。顺便他还想起自己当了益州牧之后,个把月休息下来,居然连各种“从事”官也没配齐,就邓芝一个主簿作为直接住手,确实简陋了点。

当初北伐途中,他自己也是跟着刘备当军师当参谋,所以“右将军”的府属官其实都不齐,一时间也没什么大碍。将来李素要正式“开府治政”,就不能这么搞了。

所以他决定这次顺带在益州人才当中,选几个作为他个人开府的班底——这些班底不仅是当益州牧的时候要用,明年他要是调任雍州牧了,甚至再过几年位列三公,也是要跟着走的。

当然这些人选也不一定都固定,比如诸葛瑾现在做蜀郡太守,要是将来资历更深一些,李素用着觉得顺手,也是有可能提拔为李素开府的“长史”,就像杨仪在诸葛亮身边的地位。

真要是这么做了,诸葛瑾的官俸品秩说不定还会降低一些,但相信以诸葛瑾的眼光,肯定知道哪个更有前途。就像诸葛亮当权时期,让杨仪、马谡那些人拿个地方上的太守来换丞相长史、丞相参军那种只有千石甚至六百石的小官,他们都未必肯换。

越在大领导身边才越有前途嘛。

李素还是先公后私,花了一上午琢磨两州三使人选。结合年龄、资历、功绩、才干特性,李素初步筛选出这么一个名单:

益州布政使:许靖

益州观察使:简雍

滇州布政使:李颙(李恢的长辈,过十年八年李恢成熟了可以给李恢,南中地区还是有世官制残留的,这个暂时没办法,为了稳定,不能急着改。等天下太平再调整也来得及)

滇州观察使:顾雍

滇州防御使:高顺

交州布政使:鲁肃

交州防御使:赵云

交州观察使:待定,将来可以从长安朝廷的官员里选一个,以示刘备公正,并无割据之心。

这份名单里,赵云是典型的低配了,人家都已经是四安将军了,才做个州防御使。这么安排,是为了应付其他诸侯,让他们心服口服,无法指责刘备割据。刘备表一个四安将军去做防御使,刘协是很有底气任命的,袁绍袁术曹操都不能说刘协这个任命是刘备威胁下做出的。

鲁肃属于称职,其他诸侯也不好多说,毕竟是长沙太守调去更穷的边州当布政使。这样到时候配一个并非刘备阵营、而是始终跟着皇帝的人来当观察使,外部诸侯干涉就彻底堵住了。

相比之下,益州和滇州本来就是刘备彻底掌握的地盘,在这些地方任命官员不用考虑其他诸侯的外交影响,刘备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赵云这种高官低配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只要交州各郡都被控制住、稳定了,赵云就能再调走另给高位,执掌大军攻打新的地盘。

所以滇州的防御使高顺,资历和官位都比赵云低太多了,这种才是正常防御使该有的资历。高顺好歹也是当初跟着关羽张飞一起平定南中时打过仗的,经过南中气候的历练了,省得再换人需要适应。

明年后年因为皇帝还活着,刘备阵营除了跟西凉军和草原胡人打仗,别的也没有需要用兵的地方。所以明年能捞到作战任务的,也就是凉州牧关羽和掌管骑兵的马超,加上河东的徐晃为主,高顺本就闲置,去当一州防御使也不错。

名单里的顾雍和李恢家族就不用解释了,至于最后的许靖和简雍,也是分别看在这两人的官场资历和跟随刘备的心腹程度、年资久远的份上。

许靖是当初在朝中接替蔡邕外放巴郡太守后的职位的,董卓时期就是周毖的副手,这样的吉祥物当布政使很能压场子。

监察官员则需要受刘备信任的,简雍虽然没什么大功劳,好歹混了这么多年年限,刘备发小出身,查漏补缺与民休息还是可以的。

……

全部商定之后(李素自己脑子里跟自己商的),李素把这份名单暂时放在一边,顺手料理他自己的开府幕僚。

以至于蔡琰很惊讶地发现,他本来说好了今天要出门去视察都江堰、看看诸葛瑾说的那些“织机水车工匠产能过剩”情况,结果居然到了午饭的时候还在家里。

不过蔡琰也知道,夫君这人有一出没一出的,经常心血来潮,也不多问,就让后厨给李素端午膳到书房。李素拿来就吃,也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还在府里应该跟妻子同食。

吃过之后,又忙了个把时辰,李素把自己所需的直系幕僚大致理了出来。

选个人幕僚时,比给朝廷选三使、选太守,那可容易省心太多了。

主要是李素终于可以凭借主观好恶来决定人才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李素喜欢凭心情办事,赏罚由心,而是他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先知先觉了。

给朝廷选太守的时候,他哪能跟前世打三国游戏那样,看谁能力值高就给谁高官?还不得考虑资历年纪功绩。

而给自己选幕僚完全不用考虑这些,没人能指责他提拔他觉得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得太快。

所以李素就盯着一堆刚刚弱冠之年的年轻人,就看谁名字熟,历史书甚至三国游戏里印象如何,有潜力就拿来用。

“张松居然才19岁?刚刚察举出仕做广汉县丞?拉来做个长……算了,张松这人智力不错,但历史上毕竟卖了刘璋,虽然这一世不太可能卖我,还是做个州牧下属六曹从事之一吧。

嗯让他做益州牧簿曹从事,这人过目不忘,记性很好,先管钱粮账,如果管得好再管州牧的人事考绩副官。而且做个普通六曹从事还不用天天被领导看见,长得丑也不会丑到我。”

李素大笔一挥,把还在当县丞的张松救出苦海,也算是给点机会表现。如果确实忠诚,未来还有更好的前途。

“昨天没法任命当太守的王累,22岁,做个功曹从事应该不错,为人耿直,忠诚度和调和组织关系应该胜任。”

“王甫25岁,之前只是主公的簿曹书佐,没有带去长安,那就升一级,做个兵曹从事好了,以后管右将军府的部队后勤和军需调度。”

“甄尧,没什么本事,不过毕竟是甄家人也20岁了该出仕了,让他当右将军掾吧,历史上他好像是妹妹嫁给袁熙之后,当了袁绍的‘大将军掾’,这种本来就是给亲戚的闲官。”

“王粲几年没见,也18了,让他当个文学从事好了,或者让他兼任主簿,邓芝升任长史或者参军……算了还是先别动了,将来让子瑜当一下我的长史,邓芝当参军。子瑜至少是九卿之才。当蜀郡太守之后当一阵我的长史,就能去当九卿了,未来说不定还有更好前途……”

李素爽快得就像打游戏一样,按照能力属性值高地,直接搂了一批看着顺眼的拉进自己的幕府。谁让他们资历差呢,刘备也给不了他们高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