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08章 有历史能抄我就安心了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听李素让诸葛亮出主意,赵云高顺甘宁等人也就当李素是在开玩笑。

毕竟诸葛亮此前仅有的军事闪光点,只是在长安攻城战中,帮助刘备侦查、调度,摸清敌情,这些成绩还是偏技术了一点,容易让人对诸葛亮的战术应变指挥能力产生轻视。

至于诸葛亮给朝廷当灵台令时的那些政绩,就更是纯文官的建树了,那些数学不好的武将老粗根本听都听不懂,自然谈不上尊敬诸葛亮的成绩了。

不过,诸葛亮这些年的书也不是白读的,从兵法,到历史,尤其是战史,系统研究下来之后,自有其心得。

此刻他丝毫不慌,略微想了一会儿,建议道:“梁纲在穰城,不算攻打宛城的必经之路。既然敌军分兵了,那就是给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攻淯阳的乐就就是了。梁纲愿意来救就救,不愿意来救就看着乐就覆灭,然后我们再直扑棘阳、宛城。”

其余诸将听了,表情都微微有些不屑。高顺不肯惹是生非,就没说,甘宁么不太擅长陆战用计,最后只好赵云兜底。

只听赵云中肯地指出:“围点打援,想法是不错,可以避免与穰城敌军交战时的攻坚之苦。可是如果梁纲真的不救乐就,哪怕我们攻下了淯阳,乐就也未必会被我们全歼,他还可以节节撤退,把败兵有序地后撤到棘阳、宛城。

兴霸昨日侦查过,淯阳城紧贴着淯水西北岸,城的东门直接就是临河水门,而淯水在淯阳城外那段,又是河面变窄、水深流急,他们在城头架设床弩、投车,我们的船只是无法在不破城的情况下就通过继续北上的。

所以我们要四面合围淯阳城的难度也会变大,敌军疲敝后包围全歼不容易。梁纲肯定也知道这一点,他就不用急着救乐就。若是他坐视我们一座座淯水沿岸的县城攻过去,师老兵疲、深入敌后之后,再断我们的淯水粮道,如何对敌?”

赵云也是打老了仗了,基本操作非常扎实,一谈到进兵方略先确保自己的粮道安全。

诸葛亮应声回答:“我们的粮道全靠淯水,淯水在宛城段或许会浅狭到可以骑兵徒涉的程度,但是在新野、淯阳还是足够宽深的。我们的战船比袁术军的更加精良,有伊别驾代表刘荆州送来的斗舰。

凭兴霸的水战之能,保护粮船队应该不在话下。就算梁纲派出上万人劫粮,只要他们的船明显比我们差,兴霸紧靠两三千护航水军都能击退。”

诸葛亮铁口直断说袁术军的战船比刘表提供的那些要差,也不是瞎说的,是有真凭实据的。

因为袁术军的船,得能开到宛城,开到淯水上游都不搁浅,所以不能造太大。之前袁术军的占领区,连汉水干流都没摸到,只能是在淯水、丹水这些汉水北侧的支流里活动,那些河小,造的船自然也小。

刘表的战船,设计的时候就是在汉水干流和长江里用的,当然是想造多大就多大,只要你技术和工程实力跟得上,上不封顶。只不过这些大船开不到宛城,可能过了淯阳还没到棘阳,就得返航了,最后一段只能走小船。

而海军是非常吃战船技术的兵种,甘宁带三千人开大船碾压敌人一两万小船都没问题。

定策定到这一步,专门负责水战的甘宁不由有话说了:“我军船大是不假,公平水战,梁纲就是三五倍的人,我也不怕。但楼船斗舰本就不是给淯水这样的小河里用的。

新野、淯阳一带虽然还能行驶,不至搁浅,却也没有多少地方可以腾挪,这几天大船都得沿着中心水最深的航道行驶。若是袁术军利用上游之利,顺水放火船火攻,根本没法闪躲。诸葛令史,别纸上谈兵了。”

诸葛亮果然实战经验还不是很足,被甘宁这么一反驳,居然犹豫了几秒。

没办法,这是现实世界,不是演义世界,实战经验都是要积累的,没有生而知之者——正史上诸葛亮可没有初出茅庐就打赢博望坡之战,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打的。至于演义上的新野之战,更是罗本帮诸葛亮代打的。

诸葛亮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用诚恳的语气商量补救:“甘校尉所言,让亮受益匪浅,不知能不能让军中多伐粗长竹竿,遇到敌军火攻时顶住顺流冲下的火船?”

甘宁闻言,几乎是条件反射似地大笑:“用竹竿顶住火船?诸葛令史真是异想天开,自古没听说过这么干的。”

然而,旁边原本一副仲裁者姿态的李素听了,却觉得似乎有搞头——他熟读历史,只要给他从历史上抄答案的机会,就有办法借鉴。

“竹竿顶火船”的操作,知名度也不算很低,都不用很懂历史的人,只要是读过后世通俗读本《上下五千年》这种低端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就能熟知了。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光弼和史思明之间的雒阳之战,李光弼不就是用这招撑住了史思明试图烧毁雒水浮桥的火船么!只不过李光弼怕竹竿本身也燃烧传火,所以特地在竹竿头上包了铁,铁无法燃烧,也就不传火了。

李素现在是防止敌人小船烧到楼船斗舰,道理是一样的。

他立刻打断了甘宁的嘲讽,力挺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兴霸别笑,阿亮这个想法虽然没有先例,咱未必不能严肃讨论完善。

竹竿撑火船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延烧崩断,还是会肆虐。让军中抓紧砍伐数百上千根五丈竹竿,头包铁皮,头部要做钝些,免得铁头直接如矛头扎入火船太深。毕竟淯水河面还不至于完全无处腾挪,真到了那时候,作战时只要以长杆把火船往两岸推就行,争取让火船搁浅自己烧完。”

李素立刻把历史上李光弼的招数又优化了一下。毕竟李光弼是要防止史思明烧浮桥,而浮桥是连接两岸的,没有地方可以腾挪,只能是死撑到火船彻底烧完、自己沉没。

李素要提防的只是火船烧大船,那就打太极一样四两拨千斤往两岸拨开,让出主航道就行了。

甘宁听得目瞪口呆,还以为李素为了扶持得意门生,居然在战术决策上那么不谨慎。但冷静下来想想,似乎也挺刺激挺有新意的,真要是尝试成功了,说不定能写入战史。

甘宁这人素来喜欢装逼出名,不然他少年时也不会拿西川蜀锦当船帆拉风了。一想到战史留名的诱惑,让他也愿意冒险一把。

甘宁挣扎再三,心中暗忖:“可恶,虽然右将军这是在拉偏架偏袒自己的得意门生,不过反正有右将军扛着负责,咱干就是了。成功了咱也战史留名,不成功那也是右将军决策不力,我担什么责任?

再说了,我那些老兄弟都是打老了仗的水上好手。真到了刘表送的这些大船被烧毁的那一刻,无非就是船损失了、运的粮食损失了。弟兄们的性命是不会有危险的,我带着大伙儿跳河游上岸就是。”

甘宁可不像曹操的北方军队那样怕火攻。曹操之所以在赤壁死那么多,关键是北方兵不谙水性,船没了人掉进长江会淹死。

甘宁的兵怎么可能淹得死?船着火了弃船游泳便是,又没有生命危险。

干了!

这么一想,甘宁再无质疑,一脸坏笑地表示诸葛令史和右将军真是奇谋妙算,他愿意试着执行。

诸葛亮看甘宁也答应了这个方案,又心生一计,想到了一条“目前计划执行顺利后的后招”,又跟李素耳语建议了一番,李素也微微点头,做出了处置,表示“这事儿不用急,真等第一阶段按计划顺利实施了,再讨论不迟”。

带个诸葛亮在身边,做参谋预案就是轻松。

……

甘宁都不提意见了,军议自然顺利通过。

第二天开始,也就是三月初八,李素军就分出五千人守新野城,三千人负责运粮以及巡逻河道,剩下三万二全部投入到了攻打淯阳的战斗中。

淯阳距离新野只有五十里,走了一天就到了,初八晚上大军在淯阳西、南两面扎营包围,算是围二缺一:北面因为在敌后,暂时不绕后包围,而城东是淯水河流,也没法包围。

初九开始,汉军打造攻城器械,派出骑兵搜寻截杀斥候,赵云亲自督导的斥候战打得有声有色,一度把淯阳和外界的联系全部切断。

三月十二,第一批重型攻城武器打造完毕后,李素就把试探性攻城的任务交给了高顺——高顺此次带了他自己嫡系的一个陷阵营,还有另一个扩编的陷阵营、原本是部署在荆州的。

以高顺的特长,当然是最擅长打攻坚战了。有两个陷阵营加其他精锐重步兵,执行攻城战任务刚刚人尽其才。他也不一拥而上,而是非常得体地知道如何分摊敌军防守力量、如何火力准备消耗、如何先瓦解城防设施,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慢慢啃掉外围防御。

如此一来,尽管淯阳城短时间并没有多少危险,却也让袁术一方的其他友军担惊受怕起来,唯恐乐就撑了没几天后突然就中招遭毒手了。

赵云越是杀梁纲从穰城方向派过来的斥候,梁纲心里就越担心,越要派斥候给赵云送菜送人头,搞得赵云都吃不下了。

在这种试探性的攻城中,李素军也抓到了一些俘虏——主要是有个别守城战坠城的敌兵未死,打扫战场被拖走了。当然这种是极少数的,更多的是赵云的骑兵部队在截杀敌军信使斥候的时候截到的。那些斥候也不傻,知道被赵云追上不可能逃脱,自然也有选择投降的。

李素因为之前的一些消息渠道(袁涣向刘备透露的),已经知道梁纲和乐就的部队当初参与了绕后攻破伊阙关的战斗,所以他也好奇,抓来俘虏就拷问,想知道当初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结果在审问俘虏的时候,就发现了大鱼信息:一些被俘的袁军中层骑兵军官,老老实实招供说怀帝刘协是被乐就亲手弑君的,乐就还杀了司徒赵温、太仆张义等高官。

李素不由乐了:“呦呵?攻打个淯阳小县,还能逮到一个亲手弑君的贼臣?这乐就有魄力啊,原来明明自己的人头很不值钱,他这是硬作把自己的人头作得值钱了几十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