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09章 梁纲你过来啊!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09章 梁纲你过来啊!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或许在智商处于人类平均水平的人看来,既然李素都意外得知了“乐就的首级价值被他自己作得值钱了许多倍”,那他肯定会把这个消息传遍全军、鼓舞士气、宣布赏格,让大家在攻打淯阳城的时候更加战意高涨。

可惜,李素和诸葛亮这对老阴哔师徒的处事风格,显然不能用常理来揣摩。

这不,得知乐就人头价值之后的整整五天,高顺依然蒙在鼓里,每天按部就班以保存实力的试探性进攻为主、一副长期围城消耗的姿态,一切以珍惜己方士兵的生命、减少攻坚伤亡为第一要义。

一直慢吞吞围城消耗到三月十九,这天收兵之后,一直话不多的高顺才忍不住来找李素,向他确认一个消息。

“右将军,某今日督战,从赵将军的斥候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乐就便是当初伊阙关之战的弑君者?右将军您为此已经代大王开下赏格?

说都尉以下斩获乐就首级者,视原有官阶高低、立封校尉或者中郎将,封亭侯。原官职都尉以上者,立封杂号将军,封乡侯——可有此事?我……我不是贪图赏赐,就是问问。”

李素当时正在吃晚饭,跟诸葛亮一起吃的,一边吃一边在那儿师徒俩谈笑风生。听高顺来求证,他也随和地承认:“居然被你知道了,确有此事。”

高顺脸色一变:“右将军这是刻意瞒着属下?属下身负督战攻城之责,居然知道这个赏格比赵将军的斥候还晚。右将军若是不信任我,尽管让他人负责围城攻城便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何必如此!”

高顺也不完全是贪图升官封赏,他这是觉得自己的受信任程度受到了一定的侮辱,领导居然不告诉他情况。

李素闻言微微一笑,啪地展开折扇扇了两下,用扇面压了压高顺的肩膀,示意对方坐下也吃喝一些:“高使君稍安勿躁,子龙派出的斥候先得到这个消息,也不奇怪,因为这个赏格本来就只是在我心中酝酿,我不光没告诉你,也没告诉子龙兴霸,又何谈对谁尤其不信任呢?”

(注:高顺目前最高的官职是滇州防御使,比军职的校尉值钱,所以李素称他使君)

高顺听说李素谁都没告诉,这才有些尴尬,顺势以认错的态度诚恳追问:

“原来如此,右将军对自己人从无虚言,属下怎敢不信?可既然谁都没说过,这些消息又是哪儿来的,我听得言之凿凿。”

旁边的诸葛亮看李师卖关子,有点同情高顺,就直接揭开了谜底:“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我们是故意先散播给敌军,让敌军误以为我们得知了乐就的首级值钱后,会疯狂猛攻淯阳、数日之内拿下、全歼敌军。

所以,这赏格确实还没对自己人宣布呢。子龙将军得到的消息,应该是他近日抓获的梁纲军斥候口中拷问出来的吧。

我们这个消息,就是重点散播给梁纲和其他袁术军西线将领听的,让他们好更加上赶一些快点来,别犹豫观望、等我军‘久顿兵坚城之下,承其敝’。

梁纲知道了之后,肯定会进一步加大侦查力度,可结果所有的侦查淯阳情况的斥候都被子龙将军截杀了,他的主力不就乖乖来让我们围点打援了么。”

高顺听完,才彻底解开心结,同时心中微微有点寒意:

看来这个诸葛令史也不得了啊,原先听说他在朝堂之上,做治学官、历/史官、外交官,都颇有奇谋妙算之建树。

没想到初临战阵,参谋指挥,也有如此才能。若是假以时日,怕不是又一个右将军一般的奇才,难怪右将军如此看重他。

(注:这里的“历史官”中间加分隔号是因为历官和史官是两种官。掌历法星象天文的灵台令就是历官,太史令才是史官。)

……

连高顺这种自己人都被李素和诸葛亮骗了,梁纲乐就这些外人当然就更加中计无疑了。

毕竟拿“三国志14”的数据类比一下,这俩货智力值也就在五六十的水平,哪怕是十七岁从没指挥过打仗的诸葛亮,一样骗起来轻轻松松。

梁纲在穰城观望了五天,听说淯阳那边的情况越来越危急。加上连后方宛城的部分谋士都被“淯阳的激烈战况”骗了,也误以为淯阳已经无比危急,再不救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连突围都突围不了。

宛城那边便接连派人来催督梁纲出战,至少是截断李素军的淯水粮道,这让梁纲不得不出战了。

好在,经过这五天的等待酝酿,梁纲也自然而然想到了怎么在战船不如甘宁的情况下,断其淯水粮道——他如甘宁预料的一样,选择了火攻。

三月二十当天,梁纲找来手下一个部将,名叫惠衢,琅琊人,交代了一下战术:

他让惠衢带着水路火船,去新野以北的淯水分叉口,趁着甘宁的船队刚刚通过岔口、过了一半的时候,惠衢的火船突然顺流冲下,焚烧甘宁粮队,将其截断。

梁纲自己则带着穰城的陆军主力,等火起后甘宁的船队大乱、纷纷弃船登岸逃命时,在岸边冲杀立足未稳的甘宁军,水陆夹击争取把李素军的运粮部队全歼。

惠衢这种无名下将也没什么智谋,只是知道执行命令,听了梁纲的吩咐后,他只是追问了一些如何执行的细节:“将军,对于纵火焚烧的时机和细节,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梁纲的语气颇为恨铁不成钢,一副“老子好歹是个智力五十几的人,你个智力三十几的垃圾真是无能”的语气,责骂道:

“这都要问?不会自己想的么,当然是趁着甘宁的船队过了一半,而且有那些楼船斗舰级别的护航大船通过的时候,让火船一拥而上!

你要知道,这淯水的深水航道并不宽,要是大船进来了,根本没处闪躲。而且白河与淯水分叉河口、略往淯水上游的地方,水量就更少了,你刚好在淯水那一侧支流河口烧沉几艘敌军的大船,说不定能把航道都堵了。

到时候就算淯阳依然会失守,但棘阳、宛城可就安全多了。李素军不能走淯水河道运粮,还怎么攻打远在二百里外的宛城?他还能靠牛车把粮食运到二百里外、再持续围城宛城数月不成?光是陆路牛车的损耗,吃都能吃死李素!”

梁纲其实并不在乎乐就的死活,宛城那些衮衮诸公也不在乎,他们担心的是乐就全军覆没得太彻底,会导致后续守宛城的兵力不足、李素军士气大振乘胜攻击宛城。

梁纲只要能保证李素无力久困宛城,那么就算乐就死了,梁纲也是不会挨处分的。

惠衢似懂非懂,带着水军火船领命而去。

……

六十里的路其实一个白天就能到了,不过为了袭击的最好效果,梁纲还是选择了让士兵们白天先睡一觉、然后半夜开始顺流而下,争取黎明时分抵达新野北郊的淯水分叉口,然后趁着佛晓发起突击——

之所以这么选,也多亏了此前几天梁纲对李素军作息规律的观察。梁纲死了百余个斥候骑兵后,好歹摸到了一条重要的情报:

甘宁和周泰因为过于托大,凡是遇到有粮队起运的日子,会提前一天晚上就把船队停在新野城西的淯水码头上,然后趁着佛晓视野清晰,再北上逆流航行。因为之前甘宁已经发现了,过了新野之后,因为航道水量分流,必须小心翼翼地开大船,晚上行船容易偏航搁浅。

既然摸到了汉军粮队的这个规律,怎么能不多加利用呢!火船烧粮队的时间点,就被选择在了敌军刚刚启航、可以堵死航道的佛晓时分!这样还能避免敌人提前发现梁纲军的靠近,得到最大的突然性!

一想到甘宁睡了一夜,还有点懵逼,刚刚借着晨曦把船队开到三岔河口,梁纲躲在上游支流白河一侧的火船队,就忽然从芦苇荡子里杀出来,顺风顺水往下游冲、一下子扎在甘宁的腰眼子上,捅得甘宁首尾不能相顾,梁纲内心就阵阵窃喜。

三月二十二佛晓,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

甘宁果然带着一条八百人的楼船作为旗舰,还有四条五百人级的斗舰,剩下的则是近战型的艨艟,一共三四千人规模的水兵,护着两千人的运粮队从新野码头启航。

不一会儿,先锋开道的艨艟就通过了淯水三岔河口,很快一艘斗舰也过去了,眼看就轮到了甘宁的旗舰和剩下三艘最大的斗舰通过。

便在此时,早已把梁纲交代的作战计划牢记心中的惠衢,从三岔河口的白河一侧、岸边的芦苇荡中杀出,百余条小船顺流蜂拥而下,靠着顺水带来的速度优势,飞快接近了甘宁。

同时,也顺水点起火来,船上的干柴稻草纷纷引燃,化作了一条条火船。

甘宁眼神一眯,立刻下令:“所有弓弩手左舷压制!长杆手也全部到左舷撑住!”

楼船斗舰上每船至少两三百人一拥而到左舷,长杆手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剩下的都是弓弩手,全部有备而来地严阵以待。

“喀喇——”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包铁竹竿撑住木质船壳、或崩断,或扎穿的闷响,一条条火船全部被杆子抵住,然后如同打太极一样往下游浅滩的方向一拨,有些被拨得偏航了,有些直接被竹竿怼到了浅水区搁浅了。

“不好,甘宁有准备!”惠衢满脑懵逼,梁将军没教过他遇到这种意外情况该怎么应对,他只能继续按部就班让所有火船都冲上去,不管有没有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