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71章 自绝退路的周瑜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71章 自绝退路的周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话分两头。自从袁绍军从今年六月开始转守为攻后,似乎天下诸侯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拉扯到了河北战区。

此后大约一个月内,周瑜和曹操也渐渐回过味儿来,彻底意识到了他们真的是被李素利用、欺骗了袁绍——

之前李素演得那么逼真,似乎他前压到牛渚、当涂一线的水军,真的是个个都由南方精锐兵源组成,完全不存在水土不服、水性不佳等问题。

可结果呢?河北那边袁绍刚攻入野王、沁水,李素这儿就彻底转入相持,躲避六月和七月前半段的酷暑炎热。

周瑜一开始觉得李素可能也就是扛不住三伏天最热的那一段,过了三伏后就会恢复进攻。可真相却是李素一直熬到了三伏过完后整整半个月都没动手。

而且,李素对周瑜和曹操的欺骗和示弱,还不仅仅在江南战场。在江北淮南战场上,李素的骗术愈发变本加厉——

自从六月初,“王平”和“无当飞军”袭取了淮南和庐江位于大别山区的那几个县后,曹操就派了夏侯渊带领四万精兵去了汝南郡、帮袁绍协防大别山区北麓沿线。夏侯渊下属还有乐进徐璆等部将和幕僚。

可结果呢?夏侯渊刚到汝南,就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状态,四万大军在这种关键时刻闲置静坐,完全没发挥出支援其他战场的价值。

刚开始半个月,夏侯渊也嫌天气热,懒得进山搜索。不过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份,夏侯渊也有点坐不住,试图反攻了一下大别山深处的安丰县等地。

但是因为地形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夏侯渊空有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也没能进取,而是被沙摩柯和昆明孟氏的部队袭扰得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退出群山。

不是夏侯渊将才不足战力不行,而是曹操的部队至今为止山地战经验积累确实匮乏。

不过,夏侯渊的尝试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因为交战中难免双方都有惨烈的死伤和俘虏,夏侯渊虽然没夺取山区城池,也至少抓了几百个战俘。

稍微一审问,哪怕俘虏尽量不说真话,夏侯渊还是发现这些人大多是武陵蛮和南中蛮夷,不是板楯蛮和青羌叟,夏侯渊也就怀疑所谓的王平估计是不在,无当飞军也未必是正牌的。

……

夏侯渊心怀疑惑、越打越不对劲的同时,江南战场的周瑜也不是没想到要求证。

六月底的时候,周瑜还觉得“李素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军中疫病热病蔓延、失去了战斗力”,见李素不主动进攻,周瑜就趁对方貌似松懈、组织了一两次小规模夜袭纵火行动,想翻盘捞回一些本钱。

不过周瑜的这些纵火尝试,显然是都被李素严密地防住了。毕竟他的小船都分得比较散,没有连环船,火攻攻艨艟斗舰没有意义。

而五牙战舰虽然巨大、烧一条就够本,但李素已经把所有五牙战舰的水线装甲包了铁皮,这一点黄盖当初就吃过亏了,根本烧不到。

周瑜这次是改良了火攻部队、多配属了飞火神鸦和用投石车丢麻油陶罐制作的简易燃烧弹,才敢再尝试动手的,他想的就是把引火物直接绕过水线装甲丢到五牙战舰甲板上。

可惜,火攻部队规模和战力都不够,周瑜也不敢全军赌一把。火攻船不是半途被汉军水师的外围轻快艨艟拦截,就是逼近后被撞沉。能够密集投掷麻油火罐和飞火神鸦的机会太少、密度太低。

所以依然被李素每天在甲板上涂满泥浆的损管操作和消防部署给灭了。

在这两次火攻尝试中,周瑜还真没预料到李素敢那么大胆、直接让艨艟撞击和接舷搏杀来拦截火攻船,而且汉军水兵上上下下也那么用命,对于李素的命令丝毫没有怀疑地贯彻执行了。

因为周瑜觉得:正常情况下,火攻船都是全船放火直接往上冲的,用麻油火罐和飞火神鸦的反而是少数,发射出去的载具载不了多少引火燃料。

汉军的艨艟直接撞拦火攻船,不怕直接提前点火同归于尽么?那些汉军水兵怎么会这么英勇呢?

但偏偏李素太了解周瑜“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特点了,李素知道,黄盖是怎么完蛋的,黄盖完蛋的教训周瑜不可能不吸取。

在知道汉军五牙战舰有水线装甲包铁皮的情况下,周瑜肯定不会再把精力花在“直接撞击型全船装燃料火船”上,他敢出击肯定是有了别的远程放火投射手段。

所以,李素是把这一点明明白白在军中宣贯彻底了的,让每个执行外围巡逻任务的艨艟队军官都统一思想,意识到这一点。

战斗之前就要跟士兵们讲解,让士兵们不要害怕“敌船点火跟我们缠在一起同归于尽”,让士兵知道这种情况不存在。

士兵们虽然不喜欢用自己的命去冒险尝试,但无奈李素在军中威望太高了,而且历史信用太好。

跟着李司空能从一个胜仗走向另一个胜仗,从军官到士兵都习惯了李司空的料敌如神,所以哪怕要他们冒险把命交给李司空赌一把,他们也能有信心。

上下同欲、万众一心都敢于贴身堵周瑜的纵火船的情况下,这些放火尝试当然都以失败告终,还让周瑜在六月中到七月中这一个月里,额外又折损了几千人规模的敢死队。

……

周瑜和夏侯渊都是不能寸进、却觉得仗越打越不对劲。哪怕依然奈何不了李素,但被李素所骗肯定是真的。

这种怀疑,一直到七月下旬,总算是彻底水落石出、板上钉钉——因为河北战场那边,七月中旬的时候,本该在淮南大别山战场的王平和无当飞军,总算是公开大模大样在河北上党出现了。

也就是关羽带着王平迂回绕后光狼谷、袭破光狼城、斩文丑断张辽后路那次。

那事儿是七月十二发生的,不过消息传到袁绍耳中已经是七月十五,袁绍当时肯定是免不了派了使者痛骂曹操、孙权,让他们为之前在军事情报上的欺骗负责。

虽然袁绍也就过过嘴瘾,这种事情实际上也没法让盟友负责。但不管怎么说,消息传递到曹操那儿大约是七月十八了,再传到周瑜这边,彻底是七月二十几了。

铁证如山,周瑜和夏侯渊都只能承认:这个夏天他们被李素晃了。

不说李素有没有能力拿下他们,但至少李素一开始是真的装作比他真实实力额外强了至少一半(实际上才十二万兵力,还有相当比例的新兵,但假装有十六七万兵力)。还借此拖过了北方兵源不耐南方夏季最炎热时期这个不利阶段。

现在,酷暑终于结束了,士兵们对长江下游的天气和水土也愈发适应了,李素终于在七月底,就展开了对当涂、牛渚一带的周瑜和于禁水军的总攻——

如果对这个时间节点没什么概念的,可以对比一下,张辽是七月中旬被围困、此后断粮道整整四十九日,到九月初二才被关羽全歼其七万人马。

所以,李素开始进攻的时间点,大约就是张辽被围了最初十多天、后面还有一个月零几天需要围。

这段时间,或许不够彻底平定吴越之地,拿不下那些坚城要塞,但野战取得重大突破、对周瑜和于禁的最后有生力量取得重创,还是很轻松的。

这才有了后来袁绍败退时、关羽打通河南尹陆上通道时,惊喜发现李素已经在江南战区取得了重大进展。

周瑜军队唯一在这个夏天的进展,只是他们南面勾结的林邑国趁着酷暑发动了进攻,在六月底之前拿下了九真郡,如今连交趾郡都能攻破了,郡治龙编县最终估计也是撑不住的——

不是汉军战斗力不行,而是汉军的士兵不耐炎热,夏天打仗只能让交州本地的土人参军,久战精锐之师真去不了。

不过林邑国的进展也没干扰到李素的布局和节奏,他知道有些事情担心了也没用,一定要沉住气。

那些南越猴子夏天酷暑时有多猖狂,等到冬天凉快了、北方精锐部队能腾出手去中南半岛的时候,就是那些林邑人哭的时候。

……

七月二十四,(对应公历大约是八月底九月初,天气已经不太热了)前两天难得地刚刚下了一场中雨,酷暑总算是彻底消退。

再往后,虽然还有江南人熟悉的“秋老虎”,能再绵延大约半个月,但只要挑准了刚下完雨的日子进行军事行动,就完全不用担心炎热。

李素为这一天已经修整了将近四十天,当他再次秣马厉兵、利刃出鞘的时候,当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错过任何良机。

这天一早,他的大部分主力战船,全部从之前“暑假”时驻扎的芜湖港拔锚起航,全力往下游压去,直扑牛渚、当涂两处水寨,实施全面进攻。

芜湖距离当涂不过六七十里直线距离、八十里的长江水路(长江流向会扭动,所以比直线距离远),顺流半天可达。

之前相持阶段,李素之所以选择驻扎芜湖,而不是逼得离周瑜太近,也是为了多一点缓冲和准备时间,让周瑜的偷袭反击更加困难。

隔了八十里水路,给前方斥候和巡逻船队预留的告警时间也足够多了,后方主力才能及时反应。

当李素终于总攻的时候,周瑜当然不想在李素挑选的天气应战了。

周瑜对于秋季开战最大的期待,就是等个台风天决战,利用李素的大船重心高、抗风浪还不如小船稳,来搏一把翻盘。

好在李素蛰伏了一个酷暑,倒是没有在当涂和牛渚水寨外围准备好岸基投石机阵地,还得临时登陆立营、设立攻坚前进基地,所以水陆夹攻还得准备三四天的时间。周瑜似乎还有稍稍拖一拖的可能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