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15章 诸葛亮:挖掘技术哪家强,大汉荆州找南阳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跟沮授商议之后,诸葛亮很快又请示了刘备,把自己的思路备案一下,然后就转达给高顺。

让高顺派廖化、宗预带着军中擅长土工作业的士卒猛挖起来,建造反制郭嘉弹性防御防线的进攻型工事。

好在去年秋天的时候,庞统在幽州战场就第一次实战测试了Z型壕,还反馈了一些数据,诸葛亮可以再次磨合优化。

而敌人连这种东西见都没见过,双方信息差非常明显,使用方自然愈发得心应手。

当然去年秋天庞统挖Z型壕的时候,主要是掩蔽弓弩手,没有涉及投石机的部署。

但这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尤其投石车弹道更加高抛,哪怕把投石车藏得低一点,在地上挖个坑把投石车部署进去。

只要四面都是地面,凹陷下去的工事是很难被守军的投石车瞄准击中的。

尤其诸葛亮也没打算让己方突前部署的那些投石车装独头弹,他只要后排投石机独头弹砸墙、前排投石机丢葡萄弹砸人就好。

施工的最初两三天,挖掘推进得非常顺利,因为对面的曹军压根儿看不明白汉军在干什么。

只见汉军在挖地道,而且从距离曹军阵地至少三百步远的地方,就开始挖掘前进。

甚至曹军一开始都没注意到汉军的堑壕是曲折前进的,或者说即使眼睛看到了,因为脑子里的数学知识和几何知识跟不上,脑子也反应不过来“壕沟挖成曲折的有什么好处”。

不是普通士兵反应不过来,是每天巡视防线的郭嘉本人都没反应过来,后方郾城城里的曹操自然也更不懂了。

稍微挖了一阵后,曹军才注意到汉军挖的不是地道,只是壕沟,因为并不是潜在地底下的,是顶部敞开的。但即使注意到这个补充信息之后,他们也没琢磨明白。

没办法,这和智力没关系,只能说数学这东西你不懂就是不懂,再老谋深算的人没学过就是不懂。

曹军上下普遍觉得没问题,最多就是根据防地道战的一般通用性战术,安排了在己方第一道防线后方、深挖长堑以为应对。

也就是跟六年前的官渡之战时那样,都是用过的老招数了。

掘进工作的速度不算慢,大约三五天之内就能挖好交通壕、随后进展到挖横向部署火力点的侧壕。

谁让诸葛亮手下有一支狂挖了三年地的工程兵部队呢,他们挖过南阳运河、炸穿过桐柏山、还修过昆阳城的新式城防体系。

这支队伍是如今华夏大地上、最擅长开地图编辑器的部队了。曾经号称穴地之能天下第一的河北军,真来比挖沟实力,也只能甘拜下风。

可谓是挖掘技术哪家强,大汉荆州找南阳。

……

不过,诸葛亮也考虑到对面的郭嘉毕竟多疑,要是就这么纯挖沟、不同时进行别的试探性推进,不好掩饰己方的真实目的。

所以汉军施工的同时,每天也少不了正面搦战、用原先部署的投石机火力准备猛砸敌军第一道防线、砸出更多的残破缺口,外加双方弓弩对射消耗。

反正这种对轰是双方都要狂烧物资的,而汉军物资绝对够用。荆州益州之富,曹操根本无法想象,源源不断的作战物资从南阳运河运过来,刘备想打什么消耗战就能打什么消耗战。

曹军最初几天还坚持在防线墙后部署弓弩手,以为监视,唯恐汉军耍花招、假装挖地道实则搞别的偷袭。

但因为曹军的弩射程比神臂弩近五十步到一百步,汉军弩手能在射程外输出。

虽然曹军有掩体,弓弩手伤亡不大,但这样被敌人在射程外放风筝白杀还是太伤士气了。

坚持了几天之后,曹军发现汉军没有冲锋强攻的迹象,就循序渐进减少了墙上戒备的弓弩手人数。

郭嘉也知道这样一直挨打不是办法,要想办法偶尔提振一下士气,就想到把投石机突前部署,用碎石葡萄弹轰击汉军神臂弩手。

投石机哪怕用碎石,射程还是比普通弓弩远得多,倒也能够到汉军神臂弩手。

而且汉军神臂弩手都有头盔和胸甲,距离远了之后,哪怕曹军弩箭射中也很难穿甲,杀伤效率极低。只能指望投石机的葡萄弹了。

四月十九这天,曹军第一次用了碎石雨轰汉军弩手阵,汉军猝不及防之下还着实付出了一些伤亡。

但汉军立刻就调整了战术,次日开始诸葛亮让汉军也安排投石车反制,同时让神臂弩手用更分散的阵型,防止被碎石雨覆盖到多个士兵。

汉军投石车不仅质量好射程更远,而且士兵训练有素,诸葛亮给他们配了一套三角函数对应值的弹道表,远近左右该怎么调整都更为迅速,可以根据弹着点校准反馈。

曹军虽然也凭借朴素的经验、知道如何大致调节投石机射击方向,比如射远了就该减配重、近了该加配重,也知道调左右,但这种调节的反馈速度和校准效率,比汉军低太多了。

一个是拿着弹道表的,一个只是心算毛估估。

而且诸葛亮之前这些日子里,也没忘在战场离前线至少四百步开外的位置、建造高峻的望楼,然后让眼神好嗓门大的心腹军官,上望楼当炮火观测员。

用望远镜观察曹军藏在防线墙后的投石机位置,观察己方石头落点偏差,用纸筒喇叭吼给望楼下面的传令兵听、再去指挥投石机兵调整。

这样一套系统下来,曹军的投石车想跟汉军玩对砸,根本不是对手。

两天之内,曹军部署在第一道防线长墙背后的投石车,就损失了超过五十架,这么恐怖的损失速度,让郭嘉很快放弃了对轰,还把前线的恶劣情况汇报给了城内的曹操,恳求进一步的指导和定夺。

曹军第一线阵地被弄得七零八落之后,诸葛亮的壕沟作业基本上完成了。

这天是四月二十四,汉军趁着天亮发起总攻之前的时间,悄悄在距离敌军第一道墙五十步至一百步的横向壕沟里,突前部署了几十架投石机,还有两千弓弩手——

主要是壕沟横向长度还是不够,站不下更多的人,只能先站这么多。

当然,诸葛亮也不会眼看着区区两千弓弩手暴露在敌军近战兵种反冲锋的刀刃之前。汉军还是有大批近战部队随时可以堵上去的。

曹军要是真有胆子让骑兵冲出防线,居高临下近战碾压砍杀壕沟里的神臂弩手,汉军正好求之不得打一场野战。

天亮之后,汉军就开始发动进攻了,而且诸葛亮很阴险,直到此刻他都没打算暴露前方壕沟里的火力,不让敌军意识到“部署到这道突前壕沟里的士兵,可以同时杀伤曹军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上的士兵”。

毕竟敌人要是警觉了,到时候突然出手时的偷袭效果不就下降了嘛。

所以,总攻第一阶段的远程火力准备,诸葛亮依然只调动后方平地阵地上、距离敌军至少两三百步外那些投石车和弩手。

准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汉军两个陷阵营和数千装备灌钢锥枪的步兵,就开始对着防线冲锋。

之前多日的火力准备,防线缺口比最初佯攻又多了数倍,这还是曹军每天夜里重新拿简易夯土修补被砸烂的缺口的前提下。要是曹军不修的话,此刻估计这道防线的墙堑已经半数不存在了。

对面的曹军也严阵以待,按照战术安排迎击,汉军火力疯狂覆盖第一道墙的时候,他们就暂时后退、寻找掩体,汉军近战兵杀上来了,他们才重新投入。

在第二道防线后面观察战况的军师郭嘉,以及负责具体防守指挥的乐进,对于计划的执行都很严谨,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心中总是有一股忐忑。

毕竟高顺前些日子已经这样试探进攻失败过了。现在准备了几天工事,却还用老方法再来一次,这算什么?难道就是刘备相通了?不吝惜人命了、就跟你堆消耗绞肉?

好在,随着近战堵口厮杀愈演愈烈,诸葛亮很快让郭嘉和乐进不用再惴惴不安了。

第二只落地的皮鞋,总比始终不落下来要痛快。

曹军第二道防线的士兵全部蜂拥往前投入的同时,汉军在前沿壕沟里的投石车全部算好射程,以高抛弹道发射碎石雨,两千神臂弩手也抛射覆盖缺口后方。

正在两道防线之间空旷地带冲锋投入的曹军近战部队,在毫无掩体的行进状态下,遭到了当头痛击,因为人堆还挺密集,瞬间惨嗥连连,数以百计的士兵捂着手足倒地哀嚎,或被后面的士兵自相践踏。

汉军大后方、距离前线防线近三百步的弓弩手大部队,也开始前进,想要抢夺第一道防线的墙体。

“弓弩手全力齐射!压住高顺的神臂弩手!投石车对着第一道墙砸!”对面的郭嘉也是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都忍不住亲自下场指挥乐进执行战术动作,可见他也是急了。

原本郭嘉都是坐而论道的,哪会进行这些“弩手前进五十步、投石车砸下一道墙”之类的微操呢。

乐进倒也没有介意,他刚毅冷静地继续执行战术,可惜他无力地发现,同样的招数,能起到的预期效果却跟十天前大相径庭了。

汉军的弩手怎么也压不住,甚至曹军冒险往两军肉搏惨烈的人堆堵口位置、不分敌我乱射乱丢碎石雨,汉军还是有至少数千柄强弩在持续杀伤曹军的后排预备队。

两道防线之间的空旷地带,变成了一个让曹军持续失血的绞肉机。

而这一次,高顺似乎才真正显示出他的意志力水平——十天前佯攻一番就撤,不是高顺死不起人、不敢打硬仗,他只是在测试虚实罢了。真到了有把握总攻的日子,高顺陷阵比谁都坚定。

汉军看上去一点都不急,就这么沉稳消耗,反复拉锯,却显得韧性无比。

曹军终于撑不住了,这么放血放了半个多时辰后,乐进的部队已经无法约束,后排预备队也没有勇气再及时投入。

郭嘉意识到问题,要是这时候再勒令部队反击,怕是最后撑不住的那一刻,会一溃十里,直接把城外从汝水到澧水的防线彻底丢完。

“放弃第一道防线吧,把预备队在第二道……不!第三道,重新稳固部署!让堵口的部队撤下来!”郭嘉审时度势,还是非常果断地让乐进后撤。

曹军很快潮水一般退去,大部分还是有序的,只有殿后部队被白白屠戮裹挟碾压,额外多丢下了近两千具尸体——这些人都是给友军后撤争取时间打阻击的。

汉军趁势猛攻,连续夺取了两道防线,杀伤歼敌累计逾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