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20章 永不言败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20章 永不言败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随着汉军车载轻型投石机群的有效、疯狂输出,曹军撑在甬道顶部的树枝,纷纷被碎石砸得七零八落,半干黏结的泥浆块也簌簌而落。

原本可以抵挡弩箭的简易防护层,面对几斤重从天而降的石头砸击惯性动能,根本毫无用处。很快甬道内的曹军就开始惨叫哀嚎,不时有人倒地、手足折断,惨不忍睹。

而且汉军那边,因为车阵的加入战斗,前线可以投入的神臂弩手人数也大大增加,进一步弥补了输出火力的不足。

哪怕壕沟还没彻底挖完、壕沟里能蹲的神臂弩手人数不多。原本多出来没地方找掩体的那部分神臂弩手,现在也可以选择跟着战车推进,然后在战车的厚实木质厢板后面蹲姿放箭。

虽然严格来说,车厢板和壕沟能提供的防护差距还是很远的,曹军军师如果足够果断敏锐,还是可以立刻指挥曹军阵后的固定机位投石机、反击猛砸汉军的投石战车阵。

事实上,郭嘉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反应稍稍慢了一些。在发现自己的甬道被砸得七零八落后,郭嘉立刻勒令曹军后面一道防线的投石机,重点用碎石雨招呼汉军的车阵。

一开始还真砸碎了十几辆目标庞大的、装了轻型投石机的厢战车。

不过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他同样在敏锐观察战场,而且是拿着望远镜观察,反应比郭嘉要快得多。

在发现了投石战车和车后神臂弩手们被针对后,诸葛亮很快心算预估出了曹军投石车反制、寻找目标的效率和速度,意识到曹军校准目标很慢,全凭砲手的模糊经验慢慢瞄。

所以,在发现曹军的石头总算够到汉军前沿车阵后,诸葛亮直接用令旗指挥相关“炮兵阵地”转移,汉军投石战车立刻放下厢板、露出藏在厢板后的马匹,进入了转移模式。

而一旦跑开一段距离、重新找到阵地部署,曹军投石机又要花很久才能找准目标。比投石车对轰的瞄准效率,曹军完全不是汉军对手,这是早就证明了的铁律。

毕竟一方有望楼-望远镜构成的“炮火观察员”反馈体系,另一方完全没有,炮兵对轰怎么打嘛。

郭嘉最后的挣扎,终究是因为技术碾压而化作了徒劳。

曹军甬道彻底被砸毁,后续投入的预备队重新暴露在汉军完全的壕沟抛射强弩箭雨之下,渐渐力不能支。

之前多名曹军战将临场阵亡所导致的恶果,在这种逆境下也彻底暴露了出来。

毕竟打阵地防守战的时候,死个武将还没什么,士兵们还能就地固守。

可是如果需要调度更多预备队投入,而预备队在前进路上又会被凶猛火力打击。这种情况下要指望弹性防御运动战来抗敌,却没有足够权威的武将稳定军心,很容易就会退却。

曹军前后阵很快出现了致命的脱节,好几个反复厮杀争夺中的缺口因为后援乏力,被高顺的步兵主力陆续冲垮,眼看就要产生连锁崩盘的反应。

好在曹军那边掌握战场全局的郭嘉还算果断,见事不可为立刻下令全军放弃防线收缩,然后跟七八天前那次一样、再次丢下了一部分断后阻击的部队不管,直接让主力撤。

但是已经被卖过一次的曹军断后阻击部队,显然不如前一次时那么坚定死守。毕竟军中死士和悍勇忠心的士兵,也就那么多,卖一波少一波,只会越来越颓废。

这一次,郭嘉指挥乐进等将领渐渐退却之后,断后部队只支持了不到半刻钟,就全部投降了,比上一次少坚持了起码一半时间。

这些断后部队里,战死和被践踏掩杀而死的人数比例,也降低了至少一半,活着投降的比例却提高了不止一倍。

汉军攻势比上一次还凶猛,一直冲破了曹军三道防线,才算是被止住。

虽然后续曹军还有纵深防线,但其实没意义了,因为曹操和郭嘉是想不出新的战术来破解诸葛亮的阵地进攻战术的。

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模式,最怕的就是技战术水平的碾压,当然也包括一定的装备碾压。双重组合之下,完全无解。

后续的防线,只是再稍微拖拖时间,战局很快会进入郾城的最后攻城战。

而且更重要的是,外围的汝-澧防线战虽然看似没有攻破任何重要城池,但曹军有生力量被消耗杀戮的损失非常惊人,全军士气也屡次重挫。

前文已述,之前攻破外围两道防线、加上之前的骂阵相持对射,曹军累计损失超过两万。

而今日这一战,曹军光是骑兵的永久折损,就超过了五千人,还有更多的轻伤。夏侯尚夏侯徳派去接应乐进的步军,在野战阶段的损失数也不低于此。

至于后面的防线拉锯绞肉战,因为今天的战斗持续时间更久、双方也都觉得还有希望,所以烈度也强于上一次,曹军光是伤亡、包括撤退时被混乱自相践踏的,就接达到了一万多,还有超过五千名士兵直接跪地投降。

所以一天下来,曹军有生力量的损失,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到四万人,比之前二十多天血战的总损失,又高了一半多。

在败而不溃的弹性防御中,这样的折损和放血已经是无法撑住的了。

对面的汉军也有损失,但今天全天的战损交换比,却是打得最好的。

前面那些日子伤亡比大约是一比三到一比四,其中死亡比低于一比六,主要是汉军甲胄好,所以伤员多战死少。

今天因为第一阶段帕提亚式铁甲骑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战损比被陡然拉高。全局的伤亡比跌破了一比五,也就是一个汉军士兵受伤至少有五个曹军士兵受伤。

而死亡比更是拉到了惊人的一比八以上,汉军全天血战下来,直接战死和伤重不治身亡的,不过堪堪两千人。

对面曹军这个数字至少是一万七,一半多都是在崩溃掩杀阶段死的,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曹军的军医医疗条件更差,对于战后感染和瘟疫流行的处置也更简陋、所以重伤员死亡率高很多。

……

一天的血战结束之后,刘曹两军各自收兵回营。

刘备那边少不了重赏诸将,大飨士卒,妥善安顿抚恤伤员。黄忠、陈到、高顺皆有重赏。

黄忠和高顺已经是高级将领,不会因为这么一场战斗就升官,但年轻的陈到还有上升空间,直接就被提拔了一级。

曹军那边,氛围就很是愁云惨淡了。

郭嘉在收拾完焦头烂额的残局摊子之后,郁闷地回到郾城城内,跟曹操商议对策。

郭嘉认为,仗打到这个地步,不管郾城是否守得住,必须从其他防区抽调更多的预备队过来,才好应付豫州前线的绞肉机格局。

而且郾城前线,估计也就是拖拖时间了。这儿的城池并不是很坚固,之前全靠堆人多、有纵深防线、拿预备队打弹性防御、防守反击。

真到了敌军投石机逼到城墙外的时候,郾城这种县城是经不起多少轰的,还指望城内也修一道道墙打巷战,估计能多拖住,但到时候一旦兵败,大部队撤退都成问题。

为了主力的安全,肯定是城墙将破未破之前,就得分批把主力渡汝水撤退了。

曹操听取了郭嘉汇报的战败惨状、了解清楚情况和局面后,也是懊悔不已:

“远观哨探所得的敌情,果然不能全信,谁能想到刘备的骑兵,如今野战冲阵已经强到这种程度了。这样打下去,以后还怎么敢以骑兵对冲。

刘备麾下那些工兵的军纪和战技,也远非我军一开始所设想那样孱弱。刘备会治军呐,居然可以把士卒的恐惧之心压得如此彻底。

我军今日之败,非战之罪,平时练兵和整顿军备器械方面,处处都比不上刘备,到了临战之时,又怎能指望忽然视死如归。”

郭嘉等曹操反思总结完,才殚精竭虑地劝说曹操往前看,现在关键的是下一阶段的部署。

他奏请道:“丞相,眼下当务之急,是必须从冀州或者淮南继续抽调兵马来援。如果青州和兖州能抽兵,那也可以。但青兖留守已经不多,也要提防内部有人以天子名义作乱。

就算冀、淮兵马赶来,估计也撑不到郾城坚守之时了,我军必须做好逐步放弃郾城、逐次分守许昌、上蔡的打算。

郾城这个水运枢纽被突破后,沿着上下游分别深入、还有许昌和上蔡这两个分叉要害,可以阻挡刘备军的粮道深入,也可以拉长刘备的粮道。许昌失则颍川全郡形同彻底沦陷,上蔡失则汝南郡防务必然崩溃。

唯一麻烦的是,到时我军必须有更多的兵马分两处重兵镇守。刘备如果也分兵进攻,那我军就继续相持,如果刘备重点攻击一侧,我军在另一处部署的重兵,可以择机设法破坏刘备粮道。”

郭嘉这是已经在筹划郾城失守之后,下一步重点防御哪儿了。之前守郾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结兵力在一整段集中的防线上。

这儿失守之后,就不得不面临分兵分别守汝水流域河道上下游各一个关键节点了,部队得分成两部分。

而两部分要防止被刘备围点打援、各个击破,也就需要更多的部队。其他各州被牵制更多的人力、竭泽而渔往这儿投送,势不可免。

这事儿还必须提前部署未雨绸缪,因为真等郾城的城防都快撑不住的时候,才跨州调兵过来支援,绝对是来不及的。

曹操也有点绝望了,但他必须走下去,天下只剩两家了,没有人舍得让自己毕生的努力,在最后时刻放弃的。

好不容易熬死了袁绍,还瓜分走了袁绍三分之二的遗产,怎么能输在这种时候!

调节好心态情绪之后,曹操建设性地选择了往前看,虚心讨论:“奉孝以为,我军将优先调遣冀、淮、青何处兵马来援?刘备看似出兵三十万与孤相持于豫,孤不信他在冀州和淮南战场不会有举动!”

郭嘉审慎地说:“属下现在还不敢有定论,不过有几个关键情报,属下觉得若是能确认,就能很快决断出究竟调何处援军分兵为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