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50章 刘曹对决-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50章 刘曹对决-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曹军前方久攻不下、士气衰退、出现脱节,终于迎来了马超和黄忠的包抄分割反击。

真到了这一刻,曹操除了短暂的心脏剧烈缩放,瞳孔瞪大,随后反而麻木释然了。

看着己方进攻士卒被疯狂切割包围歼灭,曹操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刘备会觉得他今天打赢了么?他会不会觉得我军虚弱、虽众而不足惧,追出防线?如果刘备追出来,就还有戏!

不能跟拥有大量神臂弩的敌军在预设阵地打进攻战!要让刘备来攻我的阵线!这样他才会前后军脱节!强弩无法及时支援前军!”

怀着这个念头,曹操亲自拔出宝剑,大喊喝令周遭士卒列好枪阵,并且让左右翼也尽快变阵,准备迎接黄忠马超围歼曹军前军后、膨胀到反冲曹军后阵。

可惜,还是因为曹军太多,新兵比例太高,部队反应很是迟缓。曹操连连要求各阵由攻转守,列好长枪兵刺猬阵对抗冲击,还是有好几个万人级别的阵势没来得及转变。

十几万人的一线正面战场,有些方阵在变阵,有些方阵还在前进,脚步凌乱。

对面的马超把胶着在防线上的几股曹军侧击围歼后,信心满满,直接就挟着大胜后高涨爆棚的士气,往那些进退两难的曹军枪阵冲去。

中军的刘备其实还挺冷静,关键是他身边一起观战的鲁肃等文官比较冷静,一度急切地想劝刘备下令拉住冲动的马超。

但谁让刘备军也同样存在军阵太大、人数太多,指挥传令迟缓的问题。二十多万人呢,挤在几十里的战场上,哪能如臂使指?

所以,就算刘备这边鸣金停止追击,鸣金的声音接力都得接两盏茶的工夫呢。

至少一刻钟之内,马超是拉不回来的,只能任由前方将领自由发挥,打仗这种事情,一旦打得热血上头,根本不可能微操。

好在对面的一部分曹军,确实看上去是有可乘之机,马超顺势裹挟乱杀,居然被他在半刻多钟之内,接连冲垮曹军两三个万人级别的枪兵方阵——

这些方阵都是指挥上出现了混乱,两翼的友军在后退或者列阵,他们还在前进,或者有部分人前进部分人想列阵,陷入了步调不一致。

这才导致马超杀到面前的时候,也只有第一排长枪兵仓促排好了整齐的枪口对外架势,后面的根本没有稳固住。被马超找到缺口冲垮前排后,才彻底崩溃。

好在,曹军各阵与各阵之间留的空档还是足够大,还有甬道,稍稍损失了几个军阵后,利用他们争取到的时间,其他阵已经做好了防备。

马超热血上头继续冲,这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泥潭,而且后面的刘备主力一直没有追出防线,身边军官们这时候也才给马超带来了充分的情报,陛下要求的是适度追击,不能深入。

马超总算稍稍冷静下来,奋死左右搏杀,又杀伤了至少相当于己方损失三五倍的敌军,成功脱战而走。曹军谨慎的虎豹骑也来不及集结,根本无法也不敢追马超,眼睁睁看着他乱杀后退走。

当然,马超这场冲动,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少的,至少两千多骑的汉军精锐骑兵,轻骑重骑都有,就这样死伤陷在了曹军阵中。

因为汉军没有全面挤压、逼退曹军,曹军暂时掌握了东侧的战场。所以哪怕有数百汉军铁甲骑兵只是被击坠马没有致命重伤,也逃不出来,被曹军数十倍的长枪手围住攒刺,最后全部死在阵中。

换言之,如果刘备当时为了救援马超,全军突击压上,把战场控制权夺过来,那至少可以多救一千多条汉军骑兵伤兵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坠马失去机动力后被补刀。

但刘备很清楚,为了几十万人的整体损失压到最低,不能冲动。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曹操真心溃逃,他们就追。只要曹操还保持了战力、士气和建制,那就是相持!

哪怕刘备不清楚,鲁肃和法正也能劝住刘备,让他清楚。

汉军只要有一天时间,就能在平原上挖出简易的壕沟矮墙防御工事,始终不跟曹军打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野战!己方有工兵之利为什么不用!

何况,时间在刘备这边,原本再有十多天,刘备就可以多得到九万援军,从南北东三面包抄曹操。

现在曹军要是再被重创、消耗,后方愈发虚弱,汉军其他路援军赶来的速度也能加快,沿途遭到的抵抗和迟滞拖延也会更小。刘备拖就是了!

急于求战的,应该始终是曹操这一方!

曹操很想激怒刘备,所以当战场稍稍消停之后,他甚至出言要求止住前方几个军阵中、对马超退却后留下的汉军铁骑的补刀屠戮,或者只要捅成重伤让敌人失去抵抗能力就行。

随后,曹操下令,搜罗了七八百个敌兵的躯体——其中有一部分甚至早就死了,只是躯体还完整。还有些则是重伤动不了的。

然后,曹操让人把这些汉军铁甲骑伤兵/死尸拉到阵前,顶到第一排挨个斩首给汉军看,试图激怒撩拨汉军来营救战友和报仇。

可惜,战场上始终保持了渐渐肃杀的冷漠。随着曹军攻防线部队的溃散、后退、重新收拢,汉军始终那么冷峻,汉军的步兵没有追出防线的。

“这都不追?这都能忍?刘备居然还让他的士卒趁机打扫战场、把第一道壕沟里堆的我军尸首搬走?我军都输了一阵了,刘备居然还不觉得可以和我堂堂正正野战?”

曹操看到眼前的景象,几乎怒满胸膛,悲愤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很显然,汉军把结冰了的壕沟里堆砌的敌尸搬走,这摆明了是告诉曹军:下一波你们再冲上来,想重新夺取壕沟矮墙防线时,需要重新用尸体堆满一遍壕沟底部,来确保防滑!

这坚守之态,已经表现得非常坚决了,完全抵消了曹操阵前斩首敌军铁骑伤员、抢马剥铁甲的挑衅之举对士气的打击。

战场就这样陷入了压抑的相持。双方只剩强弩还在象征性地互射,却没有人再冲锋。时间已经过午,天色只会越来越暗,越来越寒冷,双方却无法打破僵局,后续只有一些零星的试探性进攻。

扎营相持的困难,也开始逐步显现。

汉军之前一天半的时间里,是留在原地的,所以有简易搭一些帐篷宿营。

但总的来说是不够所有士兵睡的,因为当时汉军以挖防线为主,营帐够三分之一人休息就够了,大家都是三班倒施工。如今进入战时间歇,有些人不得不转为预备队、回到武平县过夜。

曹军那边,部分部队可以到鹿邑县休息,或者干脆后军人太多的撤回谯县,战场内曹军控制的县城数量和建筑规模,是占优势的。

但不得不留在野外扎营的那部分曹军,他们的条件只会比汉军更苦。毕竟他们是今天的进攻一方,是主动冲到这处前些日子刚刚被焦土过的战场,之前完全没有营地。

所以,曹军的持久战条件很差,几乎和后世蒙金野狐岭战役时的金军一样,很多人得“着甲僵立雪中”,精气神都会被持续消耗。这也注定了曹操不能一直耗下去。

可是,再退也无处可退了,没有任何意义。

就算可以借助夜色退兵、来防止刘备追击,曹操也得担心“虚则实之”的问题。

毕竟曹军才刚刚相持陷入不利,第一天夜里就后撤,很容易被刘备猜到,然后被大队骑兵追杀。

怎么也得相持两三天、始终不让对方看出异常,甚至击退过敌人一些劫营尝试后,再毫无预兆地后撤,才能做到最神不知鬼不觉。

至少以曹操的多疑,他觉得这都是必须的。

第一夜,就这样在敌不动我不动中度过了。次日一早,曹操就得到了不少噩耗,说是因为营垒建设过慢,一晚上就有数千新兵冻死!

冻伤而战斗力衰减的人数,就更多了,有些士兵明明活着,但手指头或者耳朵都有被冻掉的。

几十万人堆在谯郡西部一小片平原内,附近的枯草木枝全部被砍光了,也不够那么多人生火取暖。帐篷又不够,一晚上就冻死人也就不奇怪了。

汉军那边肯定也有人冻死的,但绝对比曹军少得多,至少他们提前了一天多简易扎营,有够三分之一士兵睡觉数量的帐篷。

大不了挤在一起坐帐篷里取暖,没法躺下,最多是难受点儿,但死人会很少。而且刘备的辖区普及棉花种植比曹操早好多年,棉袄的普及率要高得多。

曹操治下如今仅有山东部分地区(今日照地区)有种棉花织棉布,那点棉花产量全拿来织布改善民生军需了,压根儿不够填充棉袄。

而且曹军拉壮丁那么急,三十多万壮丁不可能有棉袄也不可能有皮革挡风衣物。

除了部队被天候和地理的不利因素疯狂消耗之外,当天上午晚些时候,曹操还接连得到了另一个噩耗。

那是负责南侧右翼的李典,派人送来的,因为李典的部队一早截获了一个沿着涡水而来的己方信使,李典确认身份后,立刻把信使带去由曹操亲自接见。

曹操从信使处得知一个消息,就在两天前,淮南的汉军在李素的带领下,已经走水路攻破了淮河和涡水交汇处的当涂县。

(注:汉朝的当涂县跟现代的不是一个地方,现代的当涂在马鞍山,已经在长江以南了。汉朝的当涂在淮河岸边,相当于今天的安徽蚌埠市。)

而且,这个信使在路上走了一天半,沿着涡水逆流而上赶路近四百里,把信送到。

曹操完全可以推测,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李素肯定没闲着。说不定已经从当涂县进入涡水、逆流而上进攻,拿下了涡水上游一些的谯郡龙亢县。

曹操的后路已经遭到了新的威胁,局势的恶化,简直到了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