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38章 谈军事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38章 谈军事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那就不说那些远的。”陈平笑道,“要说了解情况,基本上来说咱们只要不偏不倚的了解历史的发展就行了。”

“不错,主要是比较公允的记载来了解这些。”田乞笑道,“这些我们基本上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融会贯通,吃透这些了。”

“既然如此,就先不说政治了。”陈平笑道,“再说军事方面,不知道这些年军事理论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

“说到这个,你没有没有发现过,理论著述会有一些特别的功能?”晏子忽然想到了《晏子春秋》的效果,忍不住开口说道。

“什么?还有这回事?”众人之中,除了事先有所了解的几人,都是非常吃惊,开玩笑,这种事情能不让人吃惊吗。

“拿来试试!”

既然提到了这个事情,那自然免不了要拿出来试一试了。

一试之下,的确是感觉到思维运转更加活络,实在是让人吃惊非常。

这一番尝试,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爆表喽。

“陈平持有《晏子春秋》,智力 3,当前智力103,造成爆表。”

“你烦不烦?都没潜水两分钟呢,就又冒出来干嘛,能不能安稳点啊!”鲍鸿忍不住笑道。

“什么叫烦不烦?我是有正经事的好伐!”系统怒道,你要有意见,那我可以不公布乱入信息啊,等你以后遇到了再说呗。

“别介,您老大还不行吗?”鲍鸿连忙投降,“您还是直接公布把,我服了还不行吗?”

“这还差不多,给我安稳的听着!”系统嘿嘿笑道。

“乱入第一名武将,东晋名将桓温——统率95,武力82,智力89,政治93”

桓温字元子,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后秦、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逼迫朝廷加其九锡,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几个意思?又是一个太上皇?”鲍鸿闻言,实在是无言以对了,杨忠、李虎等等,这是闹哪样啊。

“乱入第二名武将,北宋开国名臣赵普——武力58,统率82,智力97,政治99。”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这厮之前出现在候选名单之中,倒是不用多说。

“乱入第三名武将,唐朝名相魏徵——统率74,武力55,智力95,政治98。”

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宰相、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魏徵所上《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隋唐之中贾家楼结义,大哥大就是魏徵,瓦岗山军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四郑国公。

魏征这个暴脾气的,在唐朝出现算是比较稀罕的。因为经过了五胡乱华之类的坑爹年代,高冒头做诤臣的家伙相对来说是很少的。

不像当代或是更前面,很可说文人的风骨还是很坚挺的。

就像荀彧拦着曹操称王,称衡大喷子之类。

再有就是袁绍麾下那一群,相对来说就不是很擅长变通,老是喜欢直言劝谏。

不过,袁绍这厮也比较不靠谱,顺风的时候,你说什么我都乐的,好话坏话都无所谓。逆风的时候你要不再来这一套,拜拜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魏征自己的水平还是有的。再加上他也不是无脑劝谏,不然也不会从李大到李二都没跪。

“乱入第三名武将,司马昭————统率90,武力75,智力92,政治93。”

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路。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封晋公。

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昭生平与正史相差不大,早年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戏责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中风猝死。数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什么鬼?”鲍鸿闻言,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司马懿那厮刚刚快速成长,后面就让司马昭来填上他的空位了?你这是多么喜欢司马八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