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58章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58章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这个时候,杨林、杨忠率领左军大队人马赶忙前去支援。

而曹彬等则是率领右军人马负责接应弓箭手有序撤退。

战乱之中,也体现出了汉军的整体素质的确不是黄巾军能比的。薛仁贵领着步兵可以说比较轻松的挡住了黄巾军前进的脚步。

王伯当、谢映登也已经放下了宝弓,换上了长枪,杀入黄巾阵中。

最终,大军顺利撤回城中,黄巾将领也是厉害,居然想要乘着这个机会夺取城门,可惜他们并没有太多决定性的力量,在古冶子、乌获、许褚等人早就在城门口守着了,只等汉军撤入城中,齐齐发力,那几个意图溜进城门的黄巾士卒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被一股巨力挤了出去。

“看来对方将领在基础统兵能力方面还是非常扎实的。”李左车笑道,“每一手应对做的已经是非常到位了,如果换了双方条件相等,这样的应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可惜无论是将校、士卒还是装备等等我们都占据优势,稳扎稳打终究无力回天!”鲍鸿耸耸肩,笑道。

就像大耳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益州一州之地对抗整个中原,最多也就是延缓蜀汉灭亡的时间罢了。

“接下来就看着他们安营扎寨?”鲍鸿疑惑道。

“那当然啊,目的已经达到了,不候着还能干嘛?”李左车笑道,“这一战,咱们的损失没多少,对方虽然最后冲了出来,看起来好像追着我们打,其实会有就被打回去了,士气压根就没有丝毫恢复。”

“哦!”鲍鸿点点头,笑道,“不过,咱们撤退的时候这个有序程度的确是很高,严格有序的交替撤退,才能够保持比较低的伤亡。”

“随着咱们的军队守则教授下去,等到中低层将校都明白这些,那么指挥起来就更加轻松了。因为有些情况,他们预先就能有所准备了!”李左车笑道。

“好了!现在也没什么好看的了!”陈平在一旁开口道,“回去休息休息,准备晚上的出征吧!”

鲍鸿点点头,当下,众人也离开了城头。

鲍鸿自然要去安抚一下士兵,顺带鼓励赞扬一下士卒们的精彩表现等等。

处理完这些,鲍鸿回到府邸之中。

“系统,最近这两天哥忙着好好学习,你那边有啥大事发生没?”鲍鸿笑着招呼道。

“额,我刚想和你说呢!”系统笑道,“爆表算不算大事?”

“怎么莫名其妙又爆表了?”鲍鸿不明所以,“还有,平常爆表你都是鬼哭狼嚎的,怎么这次爆表这么不动声色?”

“号你个鬼!”系统笑道,“要说这个爆表,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奇葩的爆表,简直是笑死我了!”

“孙坚持有《孙子兵法》系统碎片,检测到孙武统率99,持有《孙子兵法》统率 3,系统碎片爆表!”

“???”鲍鸿听到系统读出这条系统提示,完全是一头雾水,你特么说的是什么,完全听不懂好吧!

“你笨啊,前面一个是孙坚手里融合了系统碎片的《孙子兵法》,后面一个则是孙武这两天重新写出来的原稿《孙子兵法》,和那个《晏子春秋》什么的差不多的,是有属性加成的,却没有召唤能力的道具。”系统解释道。

“额,我理一理!”鲍鸿逐字逐句的研究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系统解释的是什么鬼。

“这么说,这类道具还能有两个版本存在?”鲍鸿疑惑道。

“就内容来说,是一样的。功能来说,的确是两个版本!”系统笑道。

“呵呵!我只能说,您老真会玩!”鲍鸿耸耸肩,实在是无言以对。

“那我就公布我们兵圣孙武大神爆表的乱入名单了!”系统笑道。

“等会,孙武的属性呢?他统率没给100?虽然你说他偏重理论,可是给99这样合适吗?”鲍鸿疑惑道。

“孙武——统率99,武力82,智力100,政治90,魅力100。”系统笑道,“魅力属性是针对各家头目设立的,在不动用各种奇怪的手段的基础上就能汇集大量的门徒,魅力自然要满分!”

孙武之所以名声大噪,在于他的理论基础高,而且著作的《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兵法之一,可以称之为兵家鼻祖。但在战绩上,孙武则缺少说服力,一直都是以伍子胥副将、军师的身份参战,比起同时期的吴起来战绩逊色不少。

这个系统早就提过了,现在数据甩出来,鲍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他的人气名望,给个100也行了哇。

“随便吧!”鲍鸿耸耸肩,懒得理会,“还是看看爆表什么鬼了吧!”

“乱入第一名武将,师夷制夷的倡导者,《海国图志》作者魏源——统率71,武力62,智力90,政治94。”

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曾中举人,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另据历代史志及多方搜集的介绍外国的资料,于次年编撰成《海国图志》50卷。该书后几经补充,增补为100卷,约90万字。

《海国图志》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队。

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对清王朝长期夜郎自大,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几个意思?孙武这是爆写过兵书的人?”鲍鸿一看这个情况,就知道系统的算盘。

武术家爆武术家,写书的爆写书的?那前面刘基怎么不是这个调调?

“乱入第二名武将,明代发明家,《神器谱》等作者赵士桢——统率62,武力70,智力87,政治81。”

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人,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专家。他一生中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且善书能诗,还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关于火器(即神器)研制开发、使用训练等方面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人认为他当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相并列。在他研制的所有火器中,最具创新的莫过于“迅雷铳“了。赵士桢的祖父赵性鲁,官至大理寺副,博学多才,工诗词,精书法,曾参加修订《大明会典》。

“你妹哟!火器发明家?这玩意有啥用?”鲍鸿闻言,完全是懵逼了,孙武这个爆表可谓是牛鬼蛇神,魑魅魍魉,乱七八糟。

“乱入第三名武将,北宋文人,《十七史百将传》作者张预——统率60,武力62,智力80,政治72。”

《十七史百将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又称《百将传》、《正百将传》,是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张预(字公立)用了数年时间编写的。他从十七史中选出一百位名将编写他们的传记。此书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思想编写的,后世许多的名将传记都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喂!我说《十七史百将传》也算兵法?你这是要闹哪样?”鲍鸿疑惑道。

“小朋友,你对兵法的分类还不够了解,名将传记就是属于兵书!”系统笑道。

“至于说我知道你要问这个有啥用,虽然现在没有十七史了,但是不代表《百将传》不能成书,甚至成书后有什么效果,都不好说,你可不要小看他哦!”系统嘿嘿笑道。

“我去!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赶紧告诉我!”鲍鸿一听系统的口气,就知道有猫腻,连忙开口追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至少这个相当于所谓兵器谱或者是排行榜什么的,入榜可能会有好处!”系统解释道。

“什么时候成书我也不知道,你别问我!”系统笑道。

“乱入第四名武将,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八阵总述》作者马隆——统率93,武力85,智力91,政治76。”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率众反晋,攻占凉州,晋廷大震。时马隆任司马督,自请招募勇士3000前往收复。武帝准其所请,授他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允其至武库任选兵器,并领三年军资而后出发。十一月,率军西渡温水,秃发树机能领部众数万据险阻遏。马隆改革兵器,作扁箱车。在广阔地带,依八阵图联车为营,插鹿角于车的外围;遇道路狭窄,则将扁箱为木屋置于车上,以挡矢石。

据记载,他还令晋军着皮甲,于道旁累磁石干扰身裹铁甲的鲜卑人行动。如此且战且进,不断获胜。武帝在久未闻马隆军音讯后获得捷报,甚喜,诏授马隆假节、宣威将军。十二月,经大战,斩秃发树机能,克凉州。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兴复。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后死于任上。

马隆勇于创新,在战法和兵器的结合上运用尤为巧妙,故能长距离征战,以少胜多,安定边塞,为尔后晋灭吴解除了后顾之忧。

至于八阵总述,只能说是一本总纲类型的玩意,就比目录介绍详细那么点,勉强称之为兵法,其实没太多实质内容。不过,相对来说,这家伙实战方面就有点虎了。

“乱入第五名武将,南朝刘宋名将《三十六计》作者檀道济——统率97,武力95,智力93,政治82。

檀道济,南朝刘宋将领。汉族,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

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刘义隆八月至建康,即帝位,史称宋文帝。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檀道济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文帝以其前朝重臣,在前朝既已立下功勋,威名甚重,左右的心腹也都身经百战,而他的儿子又都很有才气。所以朝廷对他有疑惧之心。时有人指点著他说:“安知非司马仲达也”,文帝忌惮而杀之。

檀道济被收捕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片刻间便饮光一斛酒,脱帻投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檀道济智勇兼备,处变不惊,屡建奇功。魏人闻檀道济死,都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从此连年伐宋,大有饮马长江之志。文帝自毁万里长城,只时国难思良将,问殷景仁:“谁可继道济?”殷景仁回答:“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文帝:“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

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至于三十六计,自然不用多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