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97章 日韩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97章 日韩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还有这一号人物啊?”鲍鸿却是惊讶道,他倒是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类的事情,但是说卢生是什么鬼,鲍鸿就完全不知道了。

“前朝乱入第三名武将,吴国大臣,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统率85,武力87,智力70,政治68。”

夫概,姬姓,吴王诸樊之子,吴王阖闾之弟。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率军围攻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蔡在危急中向吴求救。吴国遂打起兴师救蔡的旗号,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境。

吴军先锋夫概对吴王阖闾说:“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阖闾不允。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

囊瓦所属残军战败后,由苏延率领向部城方向溃退。孙武指挥吴军实施了战略追击,到清水追上了楚军。阖闾正要下令攻击,夫概又以孙子兵法所言的“半渡而去之”来阻止了阖闾。阖闾接受了夫概的建议,待楚军半渡清发水时,才发起攻击,因而大败楚军。

阖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攻入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吴王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

秦国由于害怕吴国强大对其不利,又因楚臣申包胥于秦庭不思饮食,哭泣七日,求秦国出兵救楚,秦出兵后,与楚军会合于稷,而后在沂大败夫概,夫概畏罪不敢见阖闾,于是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溪,号为堂溪氏。

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

“别和我讲这么遥远的典故好吧!”鲍鸿无奈道,“我记得老早不是说纣王的兄弟是那个什么朝鲜的祖先嘛?这个夫概又跑过去干嘛?”

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的庶兄箕子在武王伐纣后,被武王封于朝鲜,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所统治之古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和古代朝鲜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历史、思想文化史上。其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平壤,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值得注意的是,箕子朝鲜是周的诸侯国,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即朝鲜侯,并不是今日韩国的历史政权。

“而我前面说的很清楚,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系统解释道,“你要清楚里面的区别,夫概的后人并不是一下子就迁徙到朝鲜的,早期他们是在扶余,所以这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箕子朝鲜的灭亡,在秦末民变潮中,有一个名叫卫满的燕人,也率领1000多名部属,来到了朝鲜半岛。后来正是他灭亡了已经衰落的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前后存在近90年,于公元前108年被汉武帝所灭。汉朝在卫氏朝鲜旧地置郡统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乐浪文化”。

“不对啊!”鲍鸿忽然开口说道,“我算是看出点苗头了,又是日本的,又是朝鲜半岛的,你这是在刻意给离我远的地方安排人物?”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系统哈哈笑道,“我的确是在考虑给日本安排些人过去。不过,你也玩过三国志吧?知道日本那鬼地方在这个时期有什么势力吧?这个时候插人进去,造成的结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什么?邪马台那个女王什么的?”鲍鸿疑惑道。

所谓“邪马台国”目前被国际权威学术界一致认为是日本国家的起源。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汉光武帝刘秀赐予倭国使者金印的记载。

在晋朝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用了约两千字的篇幅介绍了三国时代倭国的情况。这里提到了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很大的女王国叫作“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小国。统治该国的女王就是“卑弥呼”。书中记载道,邪马台国虽然历代也以男人为王,但是在连续六七十年的战乱之后,他们拥立了卑弥呼担任女王。卑弥呼擅长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纪虽然很大却没有结婚,只有弟弟辅佐朝政。卑弥呼为王以来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见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宫闱。

据记载,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朝见魏帝曹睿。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包括铜镜百枚在内的礼物若干。邪马台国与另一个由男王统治的狗奴国向来不和,她特地再次派遣使者来到魏国求助。魏帝派出使者表示支持邪马台国,但是狗奴国对魏帝的檄文却似乎并不在意。在长期的战争中,卑弥呼去世了。邪马台国拥立了一名男性为王,但是国中却引起大乱,只好再度拥立卑弥呼一族的女性“台与”为女王,这才平息了内乱。

公元三二六年,台与再度派遣使者来到中国。此时三国时代已经结束,晋朝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往后,邪马台国就从中国的史书中失去了踪影。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一般认为是在九州岛说较有力,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倭国或邪马台国在日本列岛的九州岛的东北部。

“也就是说,现在日本的本土势力就是这个鬼?”鲍鸿笑着询问道。

“你以为?”系统疑惑道,“你不会认为三国游戏里面那个什么都是编的吧?”

“好吧!你厉害!我文盲……”鲍鸿无奈道,“直接乱入吧,我看看你要怎么作!”

“独孤信植入身份为乌桓勇士。”

“赵鼎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孙恩植入身份为刚刚航行到日本岛的海盗。”

“汪直植入身份为孙恩同伙。”

“阁应元植入身份为大汉地方官吏。”

“冯锡范植入身份为交州地方土人。”

“徐福、卢生乱入到日本。”

“夫概乱入到扶余。”

系统完成乱入的安排,鲍鸿感觉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这边居然又没轮到。

“对了,宇文成都他们已经被带过来,进入检测范围,所以这个也发生爆表了!”系统继续说道。

“所以呢?”鲍鸿冷笑道,“你这次给日本、朝鲜送人来没够,还要继续下去吗?”

“怎么?你不服吗?”系统冷笑道,“那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说乱入名单了。”

“哦!我知道宇文拿着普通武器是101,就不要多了!”

“乱入第一名武将,《水浒传》人物,太湖四杰。”

“太湖四杰”。原居住于太湖榆柳庄。在宋江征方腊时,李俊在太湖结识并结义为兄弟。他帮宋江破了苏州城后,告辞回太湖。后与李俊等人一同出海,协助李俊称雄暹罗国。

费保与倪云、卜青、狄成等四条好汉,原来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也就是做强盗。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由占山为王的强盗,在榆柳庄的地方,变成了水匪。

因这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加上他们都是学得了水上功夫,故无人敢来侵扰。一日,混江龙李俊请命到太湖打探水路,带着童威、童猛并两个摇橹的水手,直奔太湖中去,渐进吴江,远见一派渔船。李俊假借买鱼,就靠近了渔船。李俊说要买大鲤鱼,渔家说:随我家里去卖与你。李俊等跟着渔家走进一庄门。那人一声咳嗽,七八条大汉,拿着挠钩,就把李俊等人捉进庄里,绑在桩木上。草厅上作着四条好汉。接下来的做法,与山寨里的强人一样,取心肝做醒酒汤。李俊在浔阳江也曾干过这类似的勾当,不想今日栽到同行手里,伤感之余,说出了自己深敢内疚的话:连累了童威、童猛兄弟。童威、童猛兄弟觉得死在这里也太冤枉了,埋没了大名。

费保等虽是水匪,也特别敬重好义气的人物好汉,听了他们的对话,亲自割断了绳索,动问李俊大名。当李俊表明自己及童氏兄弟的姓名及身份后,费保等四人不但是纳头便拜,而且是齐齐跪下谢罪,,真是好汉惜好汉。虽说是水匪,但是义匪。他们之所以要捉李俊等人,是怕李俊等人是细作,是来探究虚实,要来破坏他们这块安静的乐土。

李俊听了费保的介绍后,非常高兴,以为又为宋江哥哥招来了四位好汉,于是说:“随我去见俺先锋,都保你们做官,待收了方腊,朝廷升用。“谁知费保的回答,大出李俊的意料。费保说:“若是我四个要做官时,方腊手下,也得个统制,做了多时。所以不愿为官,只求快活。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说保我做官时,其实不要。”

费保这一番话,是很有见地的,不愿在方腊手下为官,是他们清楚方腊的造反前途渺茫,最终被灭是早晚的事情;不愿在朝廷为官,是他们目睹社会的贪腐黑暗;但他们又愿帮助宋江去征剿方腊,而且表示是不畏生死,他们这是尽义。他们是尽义而不尽忠的好汉,他们尽江湖之义,朋友之义,正义之义,而不尽朝廷之忠。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每个新兴的成王霸之业者,往往先是许以重诺,给以甜美,让你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打天下。等到天下太平,他坐上王位了,又怕你效仿他去夺取政权,于是就千方百计地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你的头上,让你见不到太平。梁山义军最后的归宿,如费保预料的一样,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费保建议:“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只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以终天年“。这就是要李俊抓住这个“兴“的时候,激流勇退,这即可以逃过“不许将军见太平“之难,又可另谋发展,迎来更“兴“之“兴“。

费保等人,虽说是太湖上一水匪,他的名声远没有宋江大,见识没有卢俊义广,知识没有吴用高,但他的眼光,却比这些梁山领袖们看的都远、都透。李俊在此之前,还是执迷不悟,对消灭方腊后的去向是没有想法的。听了费保这一番话,恍然大悟,难怪他会“倒地便拜“,说出“重蒙教导,指引愚迷,十分全美“的话来。这不是客套,是肺腑之言,对李俊来说真是“指引愚迷“。所以他才发誓:等收伏方腊后,他便带着童威、童猛兄弟来投,“若负今日之言,天实厌之,非为男子也“。也正视因为费保为其“指引愚迷“,李俊才逃过被奸徒杀害的一劫,并且在海外得到更大的发展。

李贽对这一段有如下评价:戴纱帽中,绝少人品,如费保四人不要做官,却有见识。李俊要宋江保他做官,特地当一件事与费保说,正不知费保听之,失声大笑也。人之知量不同如此。“在中国的历史上,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有能耐之人,实在不多。而正如费保所说:“不许将军见太平“的大领导,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已成定律。

不过,这几个家伙在水浒传中并不是鲍鸿关注的重点,鲍鸿看水浒传的时候比较年轻,正是在看古惑仔之类的电视的时候,是以对于打打杀杀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至于说找退路,或者说什么历史的必然性之类的问题,却是还没到那个年龄段。反正等到以后,他就基本上没怎么回过头去翻看《水浒传》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