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51章 牛大了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51章 牛大了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真讲岳飞的情况其实也是乐毅的加强版,一样的没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联系,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不过,岳飞的问题主要是性格方面而不是政治方面,这也是两者修正内容的区别所在。

岳飞还没出,看到的是系统内部岳飞的属性——统率100,武力98,智力90,政治72。

修正后岳飞化名满仲满江红——统率99,武力99,智力92,政治85。

虽然统率看似只削弱了一点,但是其实这一点就是天差地别。因为在资料库里面或者说在整个系统之中就没有破百的概念,所以晋级超一流顶级水平的名将都是以100表达,就像隋唐前几个都是100,其中的差距也是不小的。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智力政治上的加分以及他性格上的转变对他来说不知道是提升还是削弱,这个要见到真人才知道了。

下一个是六花阵对应的李靖了。

卫国景武公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

灭亡四大政权第一个,江南箫铣政权,总兵力40万至50万李靖称9月大雨连连,长江洪水爆长,再其他将领不同意的情况下,李靖毅然决定冒洪水强渡长江,抓住箫铣并未防备的机会,灭亡江南箫铣政权,顺路攻取越南,老挝。

灭亡四大政权第二个,东方辅公拓政权,总兵力亦40万至50万。

李靖出兵灭亡四大政权第三个,东突厥颉利可汗政权,总兵力数十万。李靖抓住突厥大雪天气,仅率3000人从山西出发,星夜直奔内蒙古,直捣颉利老巢,使颉利吓的认为唐军主力到来,几十万大军被这3000人打的落荒而逃跑.后来颉利愿意投降,并与唐使者签定协议,切李世民已经同意,但是李靖直意要称这机会去生擒颉利可汗,并说当年韩信灭齐就牺牲掉了郦其食.李靖带兵袭击颉利可汗,并且比韩信强的是,李靖把唐朝使者全部保住了,生擒颉利灭亡东突厥。

灭亡四大政权,青藏土谷浑,兵力数十万,并联其他数个少数民族政权李靖带大部队在青藏高原上长途奔袭6000里,最后将士因粮草不够,饮马血而充饥,将土故浑纳入唐朝统治。

李靖兵法,名扬世界卫公锥形阵,现代战争仍然在使用行引方阵,撤退阵现代战争仍然在使用。李靖的纵队战术理论为法国拿破伦最为推崇拿破伦历次战争都在使用。卫公兵法在宋朝为7大朝廷教科书之一。

李靖一生作战无败绩,战败一百余万军队,东西南北扫荡近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长江以南,蒙古大草园,青海高原,江浙全部是他平定的卫公兵法名扬于世。被两次想杀他的李渊称为“比古之白韩卫霍,有过之而无不及”李靖还是丞相,当时在唐朝官员中有句流行的话“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总的来说,李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系统在削弱他统率能力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方面贾谊弥补,总的来说这一波是亏的。

系统资料库李靖属性——统率100,武力78,智力96,政治88。

修正后的李靖化名陆襄陆军镜——统率99,武力82,智力98,政治94。

单单从结果来说,这个李靖化身算是乐毅那个修正之后的加强版了,至于具体表现那就还是看实际情况了。

再下来是却月阵对应的刘裕。

之前系统说过刘裕在军事方面对应却月阵的地方,具体说他究竟如何能为,鲍鸿却是依旧没多大的概念。

总的来说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

他先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林邑国全境归附。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

同时,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废除苛法,赈济穷人,减轻人民负担,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又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李贽则直接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近代文学家鲁迅说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君主。田余庆则将刘裕视为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认为门阀政治终结于刘裕之手。刘裕代晋之后,门阀士族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政治力量。

却月阵方面算是加持在统率上,仅凭这一点,统率能力就在一流高段。

而在武力方面,纵观刘裕一生,大小战斗百余次,以少胜多的战斗更是比比皆是,且他作战都极为悍勇,屡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不惜躯命。

《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十二月,牢之至吴,而贼缘道屯结,牢之命高祖与数十人,觇贼远近。会遇贼至,众数千人,高祖便进与战。所将人多死,而战意方厉,手奋长刀,所杀伤甚众。“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资治通鉴》

仅凭此一战刘裕就可称的上勇将。

就是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结束晋朝历史,开创刘宋王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这样的人物其实为数不多,然而,这个小名寄奴的刘裕却仿佛并不很出名。

民间对他的兴趣也不高,他在民间的地位,不说远不如三国时的割据势力刘皇叔,甚至不如后唐时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人家还有人给他们画京剧脸谱,还有十三太保传的神乎其神。而刘裕,却仿若一颗流星,匆匆划过,如果不特别注意,就会把他遗忘在记忆深处。

或许有一个可能就是同时代的寂寞无敌手,没有曲折交锋跌宕起伏的传奇性。阮藉曾登上广武城头,俯看古战场,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当然,我这里决没有任何寄奴是竖子之意。我的意思为,在刘裕开始崭头露角的年代,前期的天下豪杰谢安,谢玄,桓温,苻坚,王猛,慕容垂已相应过世或垂垂老矣,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一人三反,何以自立”,被迫自杀。刘裕叱咤风云的年代,正是,南北人才凋零的年代。

而刘裕就如一头恶狼,生活在一群绵羊中,自然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就如打牌,如果抓了一手同花顺,自然是碰到炸弹或者葫芦,这局面才精彩,如果只是碰到对子,则平平无奇,没有噱头可言。刘裕没有棋逢对手的机会,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呢?

在剧情方面也不具有颂唱性,虽说都是卖草鞋起家,看看刘皇叔,那个事业发展的,起起落落,就没有长时间稳定过,好不容易夺了荆州,抢了益州,两个兄弟就先后遇害,皇叔颇重情义,愤而起兵,结果被陆逊一把火把精锐烧残。刘皇叔的一生,可谓可歌可泣,可惊可叹。但正因为这样,才给了民间艺术家丰富的灵感,不辞辛苦的为他立传描画。反观寄奴,除了在初期穷困潦倒,甚至赌博欠债被人绑起来痛打外,自从进了北府军,一人一刀,从此一路高歌,捷报频传。这从个人立功创业来看,自然让人可喜可赞,但从艺术价值看,却找不出惊心动魄的对决,不好下手书写,那就干脆不写了。

所以很明显,不用多说,刘裕的文治武功摆在那里,四维属性也是可以预见的。

还是先说资料库的属性——统率99,武力100,智力85,政治82。

对于资料库里的这种数据,鲍鸿也是无言以对了,甚至鲍鸿怀疑,要不是为了不让他太凶残,是不是直接就要给个双百了?真讲双百也不是不可能的吧。或许慢慢酝酿一段时间,真正出世的时候就真有双百了呢!

再说修正后的刘裕,化名刘永刘却月——统率99,武力99,智力90,政治88。

这坑爹的,毕竟统率方面虽然逆天,但是整什么top5,top10之类的都不会轮到刘裕,所以在这方面干脆没有削弱,在这一点上,统率同样是99的乐毅算是比较惨的,毕竟乐毅伐齐太辉煌了,怎么排也都排在前面,枪打出头鸟,活该被削弱。

刘裕则是仅仅被削弱了一点武力,话来了智力、政治方面的大幅提升,讲道理,这样下来的刘裕,简直就是要逆天了,真不知道还有几个能和他比的。

话说回来,多几个这种全才独当一面,鲍鸿也是欣喜非常的。

言归正传,一堆人都是军神级别的统帅,接下来也要来个其他方面的了。

去掉猜错的,剩下就是最后一个,围魏救赵对应的孙膑!

孙膑,齐国阿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

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在战争观方面,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但是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田单、赵奢、廉颇、李牧、王翦而已。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膑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两次击败魏国帮助齐国成就霸业,并且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为后世留下重要军事理论。历朝历代对于孙膑都有很高的评价。孙膑遭到庞涓陷害失去双足,身体残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最终两次击败庞涓,得以报仇,孙膑身残志坚的精神也得到了后世的称赞。孙膑虽然在军事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班固和曾巩仍批评他鼓励发动战争,最后致使社稷倾覆,国家灭亡。其实也正常,要是他政治水平足够,也不会被庞涓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