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322章 禁军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22章 禁军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除了地方之外,就是中央的各个职务了。

这方面主要任务是拱卫中央,当然是汉帝重视的所在,同时也是各位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等希望把握的地方,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首先是除了太尉、大将军等之外最高的武官,也是中枢保卫最高长官,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三公九卿基本上还是没什么变化的,光禄勋丁宫也是原本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光禄勋。

《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卫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郊祀之事,掌三献。丞一人,比千石。”

光禄勋总领宫内一切,属官多,机构庞大,其属官秩位也很高。光禄勋除和其他九卿一样设有丞以外,其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另外期门、羽林也归其管辖。此外,还有光禄掾、光禄主事和主簿等官。

这其中有很多属于汉末三国的本土人员,有些鲍鸿都没听说过,这里且不多说,就说因为召唤、乱入的关系发生变动的,以及一些权臣、家族发力推动的各种新的职务等等。

光禄勋麾下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三署,三署是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称。宫廷中的卫士除虎贲、羽林外,其他都属三署。而三署郎之中,年龄在五十以上的属五官署,其他郎官则分属左右署。

不过,三署郎虽然名义上是宫廷卫士,但其实并非军职,其取士的途径也是通过郡国的举孝廉(孝廉即孝子廉吏)。而士大夫也将担任郎官作为登上仕途的捷径,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军功和武艺,也不用出外作战。汉朝京城之中先前只有南北军才可算是真正地军队。

五官中郎将陈纪,正如刚刚所说,这个官职更主要的是士大夫担任,不去多说。

此外,去年黄巾没爆发之前,皇甫嵩、朱儁就是左右中郎将,后来讨伐黄巾有功才升迁,这个不说,因为接下来南北军等扩建,这边还是以文士为主。

所以三署下面的一堆官员都没必要多说,光禄勋下面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南军那些人。

先说南军的建制改变:

汉武帝时,于南军新设两支天子侍卫禁兵,一曰“建章营骑”,二曰“期门骑”,后改称“羽林”、“虎贲”。羽林、虎贲皆以中郎将为长官。

“建章营骑”以其卫守建章宫,后更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武帝又取阵亡将士子弟于羽林骑中扶养,别成一支曰“羽林孤儿”。

“期门骑”,取“皇帝微行,期诸殿门”之义,汉平帝时更名为“虎贲骑”,取“若虎贲兽”,“贲”者奔也,如虎奔驱攫兽而噬,言其勐烈。

这次刘宏直接爆发,按照对应的规模扩张到了八支队伍,分别是羽林、虎贲、建章、期门、神威、神策、神机、神武。

羽林中郎将吕布

虎贲中郎将王越

建章中郎将袁基(袁绍、袁术族兄)

期门中郎将王甫(复活的中常侍)

神威中郎将吕布

神策中郎将岑彭

神机中郎将杜茂

神武中郎将冯异

吕布、王越不用说,完全是实力保障拿来当亲卫用的。而建章军和期门军则是由原本的羽林、虎贲分拨出来的,算是直接就有本身的战力,一个交给袁家,算是士人那边的交代,一个交到宦官那边。

至于另外四队则是全新建制,需要自己去挑选士卒训练等等,所以安排名将过来。毕竟是复活过的人,基础对汉室的忠诚度还在,更何况在皇宫大内,相互牵制,也很难出什么花样。

另一方面,这个基础建制训练出来,也不仅仅是拱卫天子,拉出去作为骨架子再填上一堆的乡勇,弄个万余的精锐轻而易举。

当年皇甫嵩拉着北军五校也不过数千人马,跑到三河招募一批乡勇填进去,分分钟就成了和‘百万’黄巾对抗的精锐。

毕竟,带兵这个东西,有精锐老兵的骨架子安排到军队的每个‘队伍’里面,做队率带着新兵不崩溃就行,等到厮杀了几次,新兵也就学会该怎么在战场上保命了。

所以说,哪怕是你云台名将,对于这种安排也没啥好说的,不服气?还是做这个侍卫队长不满?你特么不服去和卫青、霍去病说啊,人家拉着羽林就能出去怼匈奴,你做不到你哔哔啥?

下面说北军,?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五校尉秩均为比二千石,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汉及汉后各代,常有其例。

当然,现在恢复武帝时期的八校规模,扩张和其他比起来倒比较正常了。

即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

中垒校尉本为中尉的属官,武帝时从中尉下分出而升为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专掌位于长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两汉时的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校尉本身主要是宗室担任,而这次选拔的则是秩千石的军司马之类的官职,负责训练等事务,也就是前面说的靠演武来选拔人才。

中垒司马尚师徒

屯骑司马高顺

步兵司马袁朗

越骑司马徐京

长水司马马勥、马劲

胡骑司马滕戣、滕戡

射声司马史文恭

虎贲司马杜壆

这一批毕竟不是主将,倒是没啥大不了的。一方面就是豫州算是平民的‘纪山五虎’等人不甘寂寞,还是跑出来报效国家了。

另一方面,树大根深的袁家、杨家等不屑于此,鲍鸿和董卓倒是都甩了个人过来。

对于史文恭,那没啥好说的,毕竟射杀了晁盖,去射声做军司马或者类似教头之类也算是他教师的本职,不过这个属于朝廷编制,当然又完全不一样了。不过,原著之中史文恭倒是没和纪山五虎接触过,这次算是同事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发展。

反倒是新设立的西园八校尉,整体情况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至于更下层的官员,也有很多平民、寒门出身,也算是一次比较大的革新。不过,在这个时候,世家大族也不能明目张胆的阻挠这个事情,毕竟说一句危急存亡也不为过,其中政治博弈不去多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