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323章 补充人才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23章 补充人才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再说鲍鸿自己,要知道虽然说看起来也就是汉室安排下来的地方官什么的,这其中的政治博弈却是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要惊险。

鲍鸿麾下虽然智囊团规模庞大,能力强悍,但是最大的限制却在于鲍鸿在高层的人脉并不强。当然,能够混上两千石的右扶风大吏,也不是说没有人脉,只是和别人比起来却要差了,毕竟这一次三公九卿之类的都是赤膊上阵给自家人弄官职,可见一斑。

所以说,这个时候,虽然说鲍鸿这边斩将点和歼敌点并没有增长很多,但是在胜绩点和败绩点方面却有庞大的收获。

目前的数额是各自五六百多的点数,还是因为到后来每次斗智斗勇获得的胜负点数已经很少的关系,不然这么多职务的博弈,每个都是100点的胜负,那直接要刷爆了。

而且之前打完仗一直各种事情忙起来,也就进行了一次召唤,弄出个徐光启就没弄,还有很多斩将、歼敌也没用呢。

既然点数刷起来了,自然是要进行召唤的。就说现在的局势,鲍鸿的人马分到各个地方,也不是很多,赶紧召唤之后再进行安排调配。

“宿主使用95胜绩点召唤政治90-100的文官!”

“确认!”

“第一名候选武将,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政治100。”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古往今来少数成功的改革派大佬。

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第二名候选武将,东晋政治家王导,政治96。”

王导平日性情谦和宽厚,心有恻隐仁爱之心,善于体察人情,故能忍让、调剂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处。其为政基本点就是收揽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上面,安置一个皇帝。但是由于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王氏与司马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不可能建立东晋。王导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剂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

实际上很多时候,政治能力本身就是调和群臣,总理阴阳什么的,这个没必要多说。

“第三名候选武将,东晋末政治家刘穆之,政治95。”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死后追赠侍中、司徒、南昌县侯。南朝宋受禅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第四名候选武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政治96。”

朱八八这个就没啥好说的了,纯粹就是直接问你敢不敢用?

“第五名候选武将,北宋宰相韩琦,政治94。”

韩琦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第六名候选武将,唐朝、武周政治家狄仁杰,政治96。”

狄仁杰这个就懒得多说了,鲍鸿表示不是很熟悉,但是大致类型完全了解。

不过,不得不吐槽一下,自从海清天、包青天爆出去以后,就是狄大人蹲候选名单了。

“这还需要选择吗?”鲍鸿不屑道,“我要不选100的那个才有问题好吧,张首辅也就在后开始有点懵逼了,前期一直是能臣好吧!”

“张居正属性——统率56,武力49,智力88,政治100。”

“宿主消耗95胜绩点召唤张居正,植入身份为宿主招募的洛阳士子!”系统自然也没啥好反对的,直接安排下去。

“再来,正好全部用掉,回头安排下去各地发展!”鲍鸿点点头,最近在长安拉到不少没门路的士子填充到中层,或者是进行军中的文化普及等等,反正就是各种收人。

“宿主使用95胜绩点召唤政治90-100的文官!”

“确认!”

“第一名候选武将,隋朝名相苏威,政治91。”

北周至隋朝大臣,曹魏侍中苏则十世孙,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之子,大冢宰宇文护之婿。

隋文帝杨坚即位,以为太子少保,兼纳言、度支尚书,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很有才能,历任要职,力主减轻赋役,并主持修订隋朝法典,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多年。开皇九年,为尚书右仆射,时为“四贵”之一。

讲道理,每个时代也就那么几个顶级的人物,开隋九老爆出来好多个,高颎也已经在鲍鸿麾下,剩下那群政治家也就90-95左右的档次了。

“第二名候选武将,隋唐时期著名政治家裴矩,政治96。”

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

大业年间,裴矩仍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为隋炀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并用计分裂突厥。江都之变后,裴矩又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

裴矩降唐,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检校侍中、民部尚书,封安邑县公,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推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