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314章 瓶灌之法

我的诡异人生 第1314章 瓶灌之法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0:29 来源:泡书吧

“你往平康坊去,究竟是为了在彼地观看‘相扑角抵之戏’,还是为了去看一看今时的妓寨青楼?”苏午放下手中的海碗,斜乜了陶祖一眼,开口问道。

陶祖浑不在意地道:“若看过相扑之后还有闲暇,去逛一逛也好。”

“是啊,逛一逛也好。”洪仁坤跟着附和道。

闷头吃着馄饨的张方此时也抬起头来,他讪讪笑着,也想附和二者的言语,但看了一下苏午的神色,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地闭了嘴。

江莺莺看了看陶祖、洪仁坤满脸泰然的神色,忍不住吃吃地笑了几声。

“也好,去看一看也罢。”

苏午放下银钱,对陶祖等人的要求做了回应。

平康坊妓寨青楼林立,乃是长安城诸坊中最有名的红灯区不假,但是此坊中也不只有青楼妓寨,种种娱乐场所皆聚集在平康坊中。

往彼处去,不一定就要逛青楼。

众人从食摊前离开,再度出发,去往慈恩寺。

他们一路游逛,终于在午后到达了慈恩寺。

大慈恩寺系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的一座愿寺,自玄奘西行取得梵地真经,回到长安以后,便在慈恩寺中又修筑了一座佛塔,名作‘大雁塔’。至到后世,‘大雁塔’的声名比之慈恩寺更盛。

大雁塔经历过武周时期以后,至今时正有十层之高。

苏午等人立在慈恩寺山门之外,便能看到巍巍山门高墙之后,耸立于碧空之下的泥黄佛塔塔尖。

此时,慈恩寺山门前人群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置身于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苏午不时就能听到一阵欢呼声:“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三藏大师功德无量!”

“大师慈悲!”

“多谢大师为我灌顶!

大师慈悲,一定能成佛!”

……

人群里爆发出的一阵阵欢呼称赞之声,正提示了苏午,他今下算是来对了地方——金刚智随吐蕃使臣队伍一路而来,昨日才拜见过玄宗皇帝,今时就开始为信众佛徒施以‘灌顶’。

为传扬密宗声名,他亦可谓是兢兢业业,马不停蹄了。

当下慈恩寺山门前之所以聚集如此众多的百姓,正是因为金刚智当下走出了寺院,亲自为信众佛徒‘灌顶’,并扬言要在此间百姓之中,挑选出几位深有佛缘的弟子!

是以,苏午在当下的人群里,不仅看到了贩夫走卒、商贾之类,更见到有些穿着僧衣的僧侣,这些僧侣同样混在人群里,伸长了脖子往那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的位置看去,不时大声诵念两句经文,希望以此法引起金刚三藏的注意,能被其收在门下!

金刚三藏昨日面见过圣人,单是这一点成就,已超越了当下九成九的僧侣道士。

尤其是在圣人欲治天下诡的背影之下,他能蒙圣人召见,且在圣人跟前展示过调伏魔鬼之法门,还得圣人指定了大慈恩寺作为居所——诸般迹象已经表明,‘金刚三藏’平步青云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这样一位马上就要大红大紫的僧侣要开门收徒,应者景从却是再正常不过。

此时如能拜在金刚三藏门下,不说也如金刚三藏一般大红大紫,但此后声名富贵跟着滚滚而来,却已是显而易见!

对于许多僧侣而言,成佛成圣毕竟太过遥远,能求得一世荣华富贵显然更重要些。

苏午已知当下情况,也未有跟着人群继续朝那‘金刚三藏’跟前去挤。

他站在此处,性意转动之下,已经看到了‘金刚三藏’那边的情况。

金刚三藏肤色黑黄,鹰钩鼻,头顶一层漆黑寸发微微起卷,嘴唇上留着两撇同样有些蜷曲地胡须。

这般长相,就是梵地人的长相。

精莲亦自梵地至吐蕃传法,同样是这样长相。

这位名作‘金刚智’的僧侣,亦是自梵地而来,在吐蕃名声大噪之后,携好大盛名,往大唐来传法。

此时,金刚智低垂眉眼,神色平和慈悲。

他一手托着一琉璃宝瓶,半透明的宝瓶之内,并没有任何液体存在,但他手掌收摄之间,四下虚空中便似变成了被水浸润的海绵一样,随着他的手势,缓缓渗出净水,被他收入琉璃宝瓶中。

不多时,那琉璃宝瓶已经半满,他便抬手对跟前等候的百姓示意。

那唐人早见过了其他人是怎么承接这‘增福灌顶’的,当下也学着其他人一般,垂下头去,躬着身,双手合十,嘴里不断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便在这宣诵佛号声中,琉璃宝瓶倏忽倒悬——

瓶中净水倾注而下,流过那个唐人的发髻、脖颈,在他周身各处浇淋过一遍。

水液虽自其周身浇灌而下,但其头顶发丝不湿、皮肤,衣衫尽皆干燥如初,直至最后,一股昏黄腐臭的浊水从其鞋子底下渗出,缓缓渗进了地面。

围观诸多唐人,见此一幕,无不惊叹出声。

哪怕此般情景他们先前已见过许多遍,如今再看一遍,仍旧觉得匪夷所思。

金刚智此时收起琉璃宝瓶,在周围百姓惊叹声中,面露笑容,看着那受过灌顶的唐人开声说道:“你身有五浊之气,而今受得‘天水’灌顶,当有‘身轻如燕,神智清明’之感。

此后数月以内,无有厄运纠缠,可得一时福报。”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人喜不自禁,他确实感觉到自己身体轻盈了许多,眼睛看向周围,觉得周围情景更清亮真实了不少。

此种种迹象,皆令他相信,自己已得了福报!

金刚智单手于胸前回礼,随后端着琉璃宝瓶,走向下一个信众佛徒。苏午在人群里观察着金刚智的举动,已知其所收摄之‘天水’从何而来,此般‘天水’,确有消除人身病浊之气,令人身体康健之效用,亦能一时覆盖劫运,令人在短时间内不会遭遇鬼祟。

之所以会有如此效用,盖因‘天水’皆由金刚智性意聚化而成。

其之‘意’修行层次颇高,能够炼虚为实,当下便将性意散在虚空中,而后心念转动之下,聚敛性意,收摄为水滴,为周围唐人灌顶,受了灌顶的唐人,自然五浊一时祛除,且因自身沾染了金刚智的性意,一些小小鬼祟如若冒犯受灌顶者,亦会被金刚智性意吓退。

然若遇到‘凶级’厉诡,此法便不再灵验。

苏午之意游曳在此间,已然推测出‘金刚智’今下性意层次,已至‘如来藏’,此般层次在全天下已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也无怪乎金刚智能成为吐蕃护国神僧,在吐蕃名声大噪。

这位身负如来藏的僧侣,身上因果繁杂,沾染人命数不胜数。

其辗转吐蕃、梵地、狮子国等各处,必然亲手杀戮过不少人命,苏午推测,其在吐蕃为人作灌顶之时,必不如对长安百姓这般舍得‘下本’,或会以种种血腥污秽之‘水’,为人施降灌顶。

之所以能在长安这样慈眉善目,庄严平和,还是因为此间有更大的规矩禁锢着他,让他不敢如对吐蕃百姓一般,对待巨唐之民。

苏午觉得此时施降‘瓶灌’的金刚智颇为有趣,便驻足多看了一会儿。

那金刚智走到两个灰衣的僧侣面前,两个僧侣赶忙双手合十,向金刚智说道:“弟子欲修真乘**,请大师父作弟子引路人!”

二僧神色紧张,看向金刚智的目光亦颇为期待。

他们把话说出口后,周围人群一时寂静下来,都屏息看着这一幕——虽然今天金刚智大师说要在此间百姓之中,收三个弟子于门下,但从早晨直至如今,金刚智大师都未提收徒之言,如此令人怀疑,所谓金刚智大师要在今日收三个徒弟的说法,乃是外人讹传。

当下有僧侣首先出声,请求拜师,倒正好验证这个传言。

金刚智大师听得二僧言语,以收抚二僧脑顶,他的手掌在二僧脑顶摩砂了一阵,苏午的性意亦端详了那只手掌一阵。

这只手掌,想来也摩砂过不少头顶骨作的法器了。

片刻后,金刚智大师放下手掌,依旧令虚空渗出水滴,聚在琉璃宝瓶中,为二僧分别施以瓶灌。

二僧受过瓶灌之后,一时怅然若失。

虽然大师未有明言,但他们已经明白——大师并未从他们身上见到‘佛缘’,不愿收他们作弟子。

围观唐人见金刚智从二僧身畔走过,顿时惋惜声一片。

他们也看出来,二僧没有被金刚智大师收为徒弟的缘法。

这时候,金刚智穿过人群,走向了不远处的另外两个僧侣。这两个僧侣已经满面皱纹、胡须花白,却是两个半百之年的老者了。

他们在长安亦有些名声,周围认识他们的唐人倒也不少。

“大智禅师,大慧禅师!”

“这两位禅师也来了,是为求瓶灌,还是为了拜师而来?”

“他们在城外的云水寺中作住持,难道不比给人作弟子要好?如今还要前来慈恩寺前,应该不是为了向金刚智大师拜师,大抵是有修行困惑,要与金刚智大师请教?

总不可能如我们一般,是为了那增福的瓶灌吧?”

在众多唐人的议论声中,金刚智大师走到大智、大慧二禅师跟前,两个老僧神色亦有些紧张,俱向这位梵地来的神僧合十行礼,口称‘师兄’。

他们对梵地僧这般称呼,倒叫周围唐人相信,他们前来此间的本意,绝不是为了拜金刚智大师为师,应该是真有修行上的困惑,想要与金刚智大师一同探讨。毕竟若是为了拜师的话,此时却不会还以平辈相称金刚智大师。

大智、大慧二禅师的本来目的,确如周围唐人想象的一般。

但此时金刚智一开口,便让他们改换了原本的目的:“两位深有佛缘,与我有师徒之缘法。

何不拜我作师父?

我知二位之困惑,二位之修行,不在‘戒律’中,而在‘密续’内。”

所谓‘戒律’,即是律宗和尚奉持的种种戒字,临戒字或能顿悟,或堕落修行。

而所谓‘密续’,即是密宗传承**。

金刚智当下言语涵义,便是在告诉大智、大慧二僧,二者修行戒律,已经不能有所成就,修行无法精进半分。

然若跟着他来修行密宗法门,当能勇猛精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