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326章 斗法盛会(一)

我的诡异人生 第1326章 斗法盛会(一)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0:29 来源:泡书吧

丹加立在苏午身后,明艳得摄人心魄的面孔上,似有淡淡笑意,她美目之中,眼波流转,与江莺莺对视了一个刹那,便从江莺莺身上挪开了目光,转而看向江莺莺身后,那见得门口情形,起身而来的井上晴子。

井上晴子身形不及丹加那样高挑。

但她曾居于东流岛‘征夷大将军’之位,执掌东流岛许多岁月,长期的养尊处优,颐指气使,自然令她养出了一种威严而稳重的气势,如今面对丹加颇具侵略性的目光,晴子亦毫不示弱,昂首直视着丹加,将弱弱地低下头去的江莺莺护在了自己身后。

那一袭绿衣裙的女子迎着晴子的目光,神色依旧没有变化。

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晴子,于晴子威严沉凝的气势之下,也不受丝毫影响,她像是天边漫卷而来的流云,慵懒地俯视着世间万物的生生灭灭,又似是大日映照下的璀璨雪山,本来高不可攀。

只是这美丽女子与晴子对视了一个刹那,晴子心中便警铃大作,有种遭逢大敌的感觉自心间乍然而起——此般感觉,比她面对平灵子时,都不知道强烈了多少倍!

“尊者……”

那甜得叫晴子直皱眉头的声音一时响起,她看到对面的女子檀口轻启,向阿布君开声言语:“这个女子是谁?”

“一位东流岛的故人。”苏午如是应道。

“倭女?”丹加眼波轻动,面上那般淡淡的笑意似乎有转浓的趋势,又似乎一瞬间消散尽了。

晴子被丹加这个称呼激得粉面微红——

从此女眉眼上来看,亦不似是汉家女,又在这里神气什么?!

她一念及此,正要反唇相讥,房室内忽然响起一阵轻咳声,那阵刻意发出的咳嗽声搅扰了房门口的诡异气氛,陶祖的声音在咳声之后跟着响起:“那个苏午啊……这次进宫可有甚么收效啊?”

众人顺着声音朝陶祖看去,陶祖忙朝江莺莺与晴子挤眉弄眼,同时在二人心头留下念头:“那女子了不得!

你俩暂且莫与她争执甚么,纵然嘴上争执能赢,想来也是打不过她的。

打不过她,便会劳动老夫替你们出头,老夫替你们出头,那小午子必定要出手拦阻——到时候大家都闹将起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是过意不去!

快回来,快回来,先忍这一时罢!”

晴子听得连那位仙人都如此言语,心中更加丧气,她一时未有动作。江莺莺却牵着她的衣角,将她带回了房室里。

苏午借此时机,带着丹加、卓玛尊胜走入禅房中。

陶祖向苏午扬了扬眉毛,一副‘你欠我一个大人情’的模样,苏午面无表情,在牌桌对面盘腿坐下,向陶祖说道:“而今前往宫中,应了那玄宗皇帝一个要求,当下须与佛道二门斗法一场。

我须借此打开局面。

佛门且不必避忌甚么——只说道门,参与此次斗法的道门之中,有茅山宗一位名作‘叶法善’的宗师,是以需要与祖师商议一二,届时需不需要收一收手,叫道门输得不是那般难堪?”

“叶法善?

今下茅山宗执牛耳者,不是那个名叫‘李含光’的么?

老夫在这和尚庙里都听到了与那李含光有关的传闻,称此人受法‘灵文金记’,已有羽化登仙之势。

这个‘叶法善’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陶祖好奇地向苏午问道。

苏午摇了摇头,道:“天下法脉众多,而今朝廷亦并不刻意压制某一法脉,是以一时有百家争鸣之相,当下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是以玄宗皇帝身边虽然汇集了一批佛道二门的高真大德,但并不能将天下精鹰一网打尽,有些法脉高人与执政者意见相左,是以处于隐于山水市井之间的状态。

如那茅山大宗师李含光、佛门法相宗慧沼和尚等等,都在此列。

这位叶法善,在茅山宗内,亦被尊为‘宗师’,也算是茅山宗的头面人物,只是其在茅山宗内地位,应当也不如李含光那样,独具一格。”

“那就随便罢,也不是甚么重要人物。”陶祖干脆地摇了摇头,道,“想尔今已复苏,虽不知何地,但‘大汉道士’将出天下,道门若仍只顾争权夺利,竞相在皇帝面前做红人,倾覆也不过是在旦夕而已。

此时正需有人打醒天下群道。

如若打不醒他们,就把他们火并了,也好过他们自己反应过来,才发现形势不对,却为时已晚之时要好。

你就适合做那个火并天下道门的人。”

陶祖一副看好苏午的表情。

苏午神色僵了僵,又道:“先前大雁塔顶似有邪祟降临,不知祖师在此地可曾发现?”

“未曾发现。

当时忙着运筹心识,计算方略,并未察觉到鬼祟隐入塔中。”陶祖摇了摇头,令他需要‘计算方略,运筹心识’之事,想来就是桌上这一张张麻将牌了,他转眼看向洪仁坤,“你呢?”

洪仁坤亦摇了摇头:“令你我二人心识都察觉不到的存在,层次俨然已经超越你我二者。”

“确实如此。”苏午神色严峻地点了点头,“我虽未知那个恐怖存在是否真正降临于大唐长安,但曾与之交手,在其尚未苏醒,只散溢气韵的情况之下,仍旧艰难挣脱局势,逃得性命。

那恐怖存在系密藏域之本源。

其被密藏人称作‘鲁母’。

系由西王母斩杀无数天诡尸体堆积,拼凑而成的一道恐怖厉诡——鲁母与金母相互纠缠,二者双双陷入沉寂之中。

但鲁母一直在筹谋复苏自身,降临世间。

它今下或已与大雁塔下某个事物纠缠了起来,借此推动自身的再一次复苏——我需要祖师与洪兄潜入大雁塔中,追索鲁母隐踪!”

苏午说过话,取出了那道‘金母心旌’——厉诡刑杀法性:“此即金母心旌,乃是金母用以斩杀天诡的‘天之五厉’演化下的众多心旌之一。”

陶祖坐正了身形,盯着那道厉诡刑杀法性看了刹那,抬眼向苏午回答道:“好,我与洪仁坤这便过去。”

“我先前回来时,看到了张方,赠给了他一道护身符。

祖师与洪兄可以借助那道护身符,悄无声息隐入大雁塔内。”苏午又道。

陶祖与洪仁坤点了点头,未说其他。

众人商定诸事,陶祖、洪仁坤二者身形倏忽隐遁而去,循着苏午留给张方的正气符,前去大雁塔内寻索张方的身形。

而苏午带着江莺莺、晴子、丹加、卓玛尊胜四女在天明之时,离开了慈恩寺院。

慈恩寺正门外,早有一列马车原地等候。

苏午一行人乘上马上,车驾穿过长安城,直往数百里外的凉州、雍州之地疾驰而去。

——

“本宗先前已有弟子赶赴凉州、雍州之地消灭鬼祟,几日来也陆续传回了消息。

凉州、雍州之地连月大旱,诸方异人聚集于此,企图寻索出两地大旱的原因,最终各方异人在两地之间的名山‘老龙山’上发现,老龙山主龙筋断裂,在老龙山上形成了一道极深的沟壑,山下几个村庄百姓,尽皆不见影踪,而那道沟壑之内,频频传出浓重恶臭,被疑山下诸村百姓,尽葬身于那道截断龙筋的沟壑之中。

我等若往雍凉之地去,当以探查老龙山之异状为第一目标。”

烛光下,诸仙门羽士围坐于一室之中,为首的苍老道士‘王据’眼中神光炯炯,出声言语道:“我们化龙派最擅调理天下龙脉,养蛇为蛟,引蛟化龙,若雍凉之地确因老龙山以至两地大旱。

那么此次斗法,化龙派必须拔得头筹。

虽然圣人许诺佛道二门,各得五个魁首席位,但只道门之下,宗派直如天上星辰一般繁多,能排的上号的诸宗派当中,‘化龙派’虽因从龙之功,能居于前十之列,但想要跻身前五,与茅山宗、天师府、众妙宗那般庞然大物相比,却是难上加难。

而今唯有努力竞功,挣得功筹愈多,自道门五魁之中争得一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弟子明白。”群道听得王据教诲,纷纷点头称是。

王据右手边,一中年美髯羽士向王据稽首行礼,而后道:“若是雍凉二地之灾患,确因老龙山龙筋被突生的沟壑截断,自然更好,我们化龙派说甚么都要竞得全功。

可若雍凉二地灾患,分因老龙山之事而起,我们会不会白忙活一场?”

“人算不如天算,万事岂能尽如人意?”王据叹了口气,“我们化龙派毕竟根基浅薄,只能凭借达官显贵的关系,获得些丝情报,加以自己的判断,如众妙宗那般,可以‘探问天息’,把握天地病脉也就简单多了。

如今我所探得情报,亦唯有老龙山一处可能有异而已。”

群道闻言沉默不语。

“而今派谁前去主持老龙山之事?”王据抬起一双眼睛,扫视座下诸弟子,开声问道,“这毕竟是第一场斗法,既需要占据优势,不落下风,亦不能操之过急,将宗派菁英出尽,令人看了笑话。

万有、灵玄、和真……你们三个不必参与此事。

剩下来的,你们师兄弟间好好商量一二,谁来主持此事?”

被王据叫到名字的三个羽士,皆是离他最近的三人,三者虽是他座下弟子,但如今帮他处置诸事,已是他的左膀右臂。

剩余诸道士以眼神交流了一阵,随后,一白面无须的青年道士从群道中站起身来,向王据稽首行礼,平平静静道:“师祖,此次便令孙儿前去罢,为化龙派拔得头筹,竞此全功。”

王据看到那白面清秀道士走出队列,老脸上终于浮现开怀的笑意:“好,这次便叫我的‘明灯道人’前去!”

他对这出列的人选,已是极其满意。

能在这间静室内参与议事的道士,皆是他的亲传弟子,亦是化龙派第二代弟子,此中的第三代弟子,只‘明灯’一人而已!

明灯能参与此次议事,非因王据宠爱他,实因他天资禀赋过人,连圣人都赞王据这个徒孙‘钟灵毓秀,造化玄妙’,可见这明灯道人资质究竟如何,正因为明灯道人资质奇高,甚至曾有过一日一进境的时候,所以王据才更宠爱他,更青眼自己的这个徒孙!

“佛道二门会在此次斗法之中,派出哪几位弟子,我心里大抵是有数的。

只有那自居为‘灶王神教魁首’的人,我却有些看不透,这次明灯你须小心提防此人。”王据取出一道玉符来,交到了明灯手中,“你持此符咒,离开长安以后,先以此符与那‘罗公远’取得联系,届时力有不逮之际,可以请罗公远出手援助。

我与罗公远私交甚笃,这个忙他不会不帮。”

“不必请动罗师相帮,我亦会为本派取得头筹。”明灯神色依旧安静,言辞之间的自心展露无遗。

“拿着。”王据越看越喜爱这个眉清目秀的徒孙,还是将那道玉符强塞进了明灯道人的手中。

……

“众妙宗派了弟子‘神视’前往雍凉之地。

神视者,极擅‘探问天息’,其应能在极短时间之内,得悉雍凉二地大旱的根因。

其众妙玄门修行同样不弱,行云布雨于其而言,非是难事。

化龙派令‘明灯’远赴雍凉。

明灯此人,诸般修行尽皆不弱,尤其得圣人赞叹其钟灵毓秀,造化玄妙,更加不可小觑。

更有茅山宗、天师道、逸鬼门……

而我佛门诸宗派,历来受道门重压,诸宗声势不振,根苗不壮,不能与道门诸派相提并论——此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事实确实如此,由不得我们反驳。”

诸僧聚集于一处佛殿之中,听主座大脑袋和尚‘法智’低沉言语。

汇集于此处佛堂中的,非只法智这一位禅宗大德,更有律宗、华严宗、密宗等诸宗派高僧大德。

连初入长安的金刚智都赫然在列。

长安释门大德,可谓尽汇于此。

此时,金刚智伴在‘善无畏’左右,只垂目低眉,根本不作言语——他从身旁善无畏大师身上,时刻感受到一种蓬勃喷发的性意,那性意漫漫而来,令他只能固守自性,不敢与之作丝毫抗衡。

他内心试图将善无畏大师的性意修行,与那位名作张午的尊者作对比,然而却也分不出二者之高下!

“假若已证菩萨地的慧沼禅师在此……必定又是另一番局面!”诸僧沉默之际,有一白须僧神色不甘地说道。

法智瞥了那发声的白须僧一眼,摇了摇头:“慧沼禅师如在此地,我佛门想来再无宁日,只会沦灭得更快。”

白须僧闻言,神色黯然,摇头叹息了起来。

谁让慧沼禅师俗姓‘刘’,谁让慧沼禅师乃是法相宗出身?

一切皆有缘法,半分强求不得。

“佛道二门之争,非只修行分歧,更关乎二门显宗隐宗地位之争,于这场斗法盛会之中胜出者,必将威凌另一方,声势蒸蒸日上,奠下千年显教之根基,反之,则愈发倾颓,出离天下人视线!

是以,这场斗法之会,佛门必须要胜。

而且须要大胜!

而斗法之中,道门对我佛门亦必是手段尽出,更会令我等门下本就薄弱之根苗,不知要耗损多少在此次斗法之中——诸位对此,可有办法杜绝?”法智环视全场,再次出声问道。

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佛门既要在次次斗法之中胜出,竞得全功,更要保存门下根苗,不要耗损在这次斗法当中!

“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出些力,为门下根苗多多遮护了……”又一白眉僧低声说道,“法智师兄,这次便令贫僧门下‘印知’参与斗法罢……

贫僧持戒修行数十年的誓愿,尽交托于印知。

印知修行进境一日千里,当能在此次斗法之中,抢占先机。”

法智闻听白眉僧所言,顿时微微动容。

而那白眉僧话音落地,又有几个老迈的僧侣纷纷点头,各自出声道:“法智师弟,我等皆已老迈,圆寂之日不久矣。

与其圆寂以后,一身修行誓愿尽皆消散成空,不若以结成愿力舍利,传于后人。

此次若令‘印知’参与斗法,我等亦愿将一身愿力结为舍利,传于印知。”

几个老僧如此发声,法智神色肃然,缓缓点了点头,“那便令‘印知’参与此次斗法。”

站在白眉僧身后,一直低眉垂目默不作声的‘印知’走出队列,跪在大殿中央,向群僧行礼,眉清目秀的年轻和尚眼眶微红,悲伤地道:“弟子必不辱使命,重振佛门声名!”

“何必难过?

生死一场,不过空空……”印知的师父——那白眉僧抚了抚年轻和尚头顶戒疤,他眼耳口鼻及至眉心之中,流泻下一股股若金沙般的‘大誓愿力’,滚滚‘大誓愿力’倏忽间钻入印知眼耳口鼻乃至性魂之中,他脑后巍巍誓愿,隐隐聚成一朵莲花!

而后,先前作出承诺的诸老迈僧侣,尽将一身誓愿修行结为舍利,与印知身形相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