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327章 斗法盛会(二)

我的诡异人生 第1327章 斗法盛会(二)

作者:白刃斩春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40:29 来源:泡书吧

印知脑后莲花开了又落,最终散化开去,在殿外阳光映照下,他脑后倏忽浮现了一道明光灿灿的顶轮!

而将一身誓愿修行尽皆送于印知的几个老僧,尽皆形容枯槁,在原地坐化。

佛门一日坐化四位高僧大德。

印知白马出长安。

——

长安城内,诸部不良人频频而动,扑向长安城外,远赴雍凉各地,他们将在暗中记录这一场斗法,为佛道诸脉计算功筹,于此次斗法之中胜出者,必将于第一次更新过后的‘玄门榜’上,获得一个显眼名次!

而随着晨间朝议结束以后,‘玄门榜’首次张贴于长安城内外各处人流密集的显眼位置。

更多的玄门榜,通传天下各地!

——

玄门榜首:无。

玄门榜第二:慧沼禅师。

法相宗第三代宗师‘慧沼禅师’,继承师祖玄奘、师父窥基之衣钵,译经无数,通悉内外,性意练达,已然身成‘十七地’中第十五地‘菩萨地’,度有余涅盘以后,成‘小乘佛’,渡‘无余涅盘’后,身即佛陀!

玄门榜第三:含光子。

李含光师事自魏晋生人‘常静帧’,常静帧乃茅山复兴中祖,至今虽隐于山野之间,但长生住世!

含光得中祖授法,自身禀赋更异乎常人,云游天下,修行途中,偶得‘灵文金记’,携天理变化之妙,宗万法造化之本,被群道尊为‘万法宗长’!

玄门榜第四:天野叟。

无人能知天野叟之真名姓,只李含光曾称一次修行入梦以后,忽于梦中观见‘无休无止、无始无终之大河’,滔滔大河之上,有一老叟立于浮木之上,正于河中垂钓。

李含光自问不能渡过那般大河,而天野叟却能乘浮木而游长河,可见修为之精妙,暂列玄门榜第四。

玄门榜第五:吕翁。

吕翁其人真名为何,尚未能探知。然其留下一卷《九真玉书》、一道《纯阳金丹决》于终南山之阳,后有名‘卢生’者,寻访终南山,在钟南山上人家借宿之时,于梦中得授此二卷真经。卢生梦醒以后,主人家准备的黄粱饭恰好蒸熟,因此‘黄粱一梦’,卢生创下道门‘天仙派’,门中弟子菁英众多,跻身天下道门前五之列。

玄门榜第六:神秀。

神秀和尚,北禅宗创始僧,弘忍弟子。

神龙二年之时,神秀入灭。

然至‘先天’年间,神秀和尚遗下佛骨舍利化光尘倾散,彼时嵩山震动,山中梵唱四十九日不绝,其后有北禅宗嵩山寺方丈‘法智’者,深入山中寻查佛唱根源,乃于嵩山龙脉之中,见神秀盘坐于龙首,为法智讲述诸般妙法,助法智一息踏入第十二地‘修所成地’。

玄门榜第七:李淳风。

玄门榜第八:汉道士钟某。

玄门榜第九:张果。

……

临近正午之时,雍州地界里,名作‘大原’的城池中。

城门内外的告示栏上,张贴地那一张张早已画迹斑驳的缉捕告示被官兵撕扯了下来,继而有一道道阔大的朱字榜单被张贴在了告示栏上。

官府时常张贴告示于此,来往行人们早已见怪不怪,根本懒得留心那告示上的内容哪怕一眼。

然而此次情况又与以往不同。

只见这次官兵们张贴好了几张朱字榜单以后,便各自提着一面响锣敲打了起来,锣声聒噪,终于惹得来往人们朝告示那边投去了几眼目光。

这时候,一青衣小吏背着双手,在官兵扈从之下,捋着颌下的山羊胡,昂首挺胸地道:“诸位!

而今圣人治天下诡的具体方略,朝中贵人们已经商议出来了!

圣人立‘玄门’,包罗天下僧道诸派、万种法脉,而其中‘玄门都领袖’,将扛鼎‘玄门都领袖’之重任,总摄天下诸般能人异士,平四海之诡祸,压制天下群诡,还人间以清平世界,奠定盛世之根基……”

来往行人们听得那青衣小吏所言,原本被‘圣人治天下诡’这几个字吸引去了注意力,渐渐聚集到了青衣小吏身周,然而那青衣小吏此时却偏偏不提究竟谁来承当‘玄门都领袖’大位,反而在彼地高谈阔论,说一些没用的言辞,于是人们顿觉扫兴,在一片嘘声中又要各自散去。

青衣小吏见状大急,再不敢卖弄文采,连忙截断那些还未吐出口的锦绣之言,转而直接道:“圣人以‘玄门’治天下诡,究竟谁来担负玄门都领袖,谁能领袖群伦?

答案便在这张‘玄门榜’上!

圣人立‘玄门榜’,张贴于诸大城池、重镇人流聚集,人烟稠密之地,令这道榜单上的豪杰们代表各自背后法脉,相互斗法,决出高低,排列名次——如此于三月之后,能居于玄门榜第一者,便是当之无愧的玄门都领袖!

诸位再看!

今下这玄门榜前十之列,都有哪些豪杰人物?

如茅山宗‘李含光’、法相宗‘慧沼禅师’,皆在榜上前十之列,若令这般人物相互争出高下,分辨高低,他们当不当得起‘玄门都领袖’之位?”

这青衣小吏着实有些口才,连番言语之下,终于留住了那些觉得扫兴欲要脱离的百姓,不仅如此,往来商旅、贩夫走卒闻听其言,亦被其话语吸引,纷纷聚集在告示栏前。

告示栏下百姓越聚越多,一时间人头攒动。

有几人牵马挤入人群中,人们的吵嚷声、牲畜的嘶嚎声顿时响作一团。

“俺倒是听过李含光的大名咧——

这是将要成仙的人啊,也来争这玄门都领袖之位?”

“传说慧沼禅师在龙原城遇到过‘天罗刹’,他念了几句经,就变成了大菩萨,把那天罗刹压到了龙原城的城墙下边——这样神僧若能作玄门都领袖,带着天下玄门能人到处降妖除魔,这是咱们老百姓的幸事啊!”

“圣人真是英明啊,圣人真有办法!”

“看来这天马上就要变了啊!”

“保不齐俺们老死以前,还能过上几天没有诡灾祸乱的日子?”

围观百姓们在青衣小吏的解说之下,一时都激动起来,他们叫嚷的声音越发喧闹。

而青衣小吏于众多百姓簇拥之中,受这鼎沸人声冲击,面上笑容反而越来越浓——他最喜欢这样场合,最爱在这般场合高谈阔论:“何止是李含光这样近仙人物,慧沼这样的高僧大德?

诸位可知‘天野叟’,可知‘张果老’,可知‘李淳风’?

这些人物,便是连李含光、慧沼禅师都难望其项背的真神仙、真大能,他们亦在这玄门榜上!

今下玄门榜第一次放榜,虽然粗列了名次,但做得终究不甚精细。不过随着这些豪杰人物彼此之间斗法次数越多,名字必然愈来愈精准。

以此玄门榜单,不止能吸引诸般法脉之中的风流人物,说不得能引来那些真正的神仙人物下凡来——如若是引来若天野叟、神秀僧、李淳风一般的神仙人物做这‘玄门都领袖’,那才是咱们百姓之福,才是苍生之福,社稷之福啊!”

青衣小吏口中唾沫横飞,将榜上那些仅存于传闻之中的人物的事迹、风闻也都一一与百姓们讲说了个遍。

百姓们早被他吸引去了注意力,此下听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倒也不觉得不耐烦,有时听其说到精彩处,人群里都禁不住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叫好声。

苏午带着丹加、江莺莺等五女,牵马走入人群中。

周围众人的高谈阔论不止,丝毫未被这牵马而来的几人分薄一丝注意力——在苏午性意覆盖之下,于周围百姓眼中,他们几个只是相貌平平的寻常本地人罢了。苏午目光往告示栏中张贴的榜单上扫过,便记下了如今位列玄门榜前五百者的具体名姓。

他倒也未就此离开,而是等候丹加、江莺莺、平灵子几女也都细细看过了榜单以后,方才带着众人牵马走出了人群,往大原城中客栈缓步行去。

丹加一袭艳红衣裙,牵着马与苏午并列而行。

她偏头看着苏午,向苏午出声问道:“那告示上,有如李淳风、神秀这样早已明确陨亡了的,只是后来又似偶现形迹,模棱两可,也有如天野叟、吕翁、汉道士钟某一样,本来也未在人间留下具体事迹,只是有一二传说留存于世间的……

这样人物,也能登得玄门榜吗?而且他们依旧位居前列,尊者反而被排在了百四十八名。

如此‘玄门榜’岂不是过于儿戏?

尊者先前说,那唐朝皇帝立此玄门榜,令诸脉道魁争锋斗法,可如天野叟一般人物,是否真正存在都尚且存疑,若他们并不存在,久未现身,岂不是谁也无法与他们斗法,也就无从赢了他们,位居他们之上吗?”

丹加眼睛明亮,性识如清泉潺潺流入苏午心神之间。

她身后几女,只能见她偏头望着苏午,却听不到她与苏午的交流言语声——晴子见此情状,暗暗握紧了腰侧的长刀。

晴子腰侧悬着两柄长刀,一作鬼切,一作‘雷池’。

雷池乃苏午先前所铸‘半极上’之刃,鬼切则为他收缴而来的战利品,后来为晴子寻得,一直随身携带。

苏午在晴子握刀之时,偶觉身后有针刺之感,他面上表情没有变化,直接开声说道:“将诸多传说人物、亦或是生死未明的前朝人物列于玄门榜上,玄宗皇帝大抵有两重用意。

一者,若这些传说人物、生死未明人物真正还留存于世间,他们或因此榜按捺不住,会显出形迹,助力各自法脉夺得玄门榜首之位。

二来,此亦是一种障眼法。

如果争斗到了最后,有令玄宗皇帝不满意者,反而成为玄门榜首,他亦可以那些传说人物来搪塞对方,以此解释给天下人,最终令自己中意之辈成为玄门都领袖。”

他顿了顿,接着道:“玄门榜上罗列上这诸般人物,反倒也说明,今时大唐亦不能确定那些传说人物是否真正存留于世间。

此反倒说明了,这些人遗留下来的传说,其实是真正留有些线索、形迹的,正因为留下了线索,影迹,才令大唐不能完全将这些人排除在外……”

“那这样看的话,争与不争的结果难道不是都一样的吗?

反正到了最后,谁来做玄门都领袖,还得看那个皇上的意思。”江莺莺蹙着眉,小声言语着。

丹加、井上晴子、平灵子、卓玛尊胜俱将目光投向了她。

她迎着四女的目光,顿时知道自己说了一句蠢话,一下子涨红了脸。

苏午笑了笑,为莺莺解释了几句:“倒也并非如此,纵然唐皇中意某人,某人在榜上名次若太过低微,不能跻身前十之列的话,他想指其为玄门都领袖,也是有心无力。

毕竟玄门榜告示天下,若最终公然将名次低微之人提拔作玄门都领袖,朝廷便将失信于天下百姓,于朝廷威信而言,此将是一次绝大危机。”

“我明白了……”

江莺莺垂着头,羞愧难当,恨不能把头埋进地缝里去。

丹加唇角含笑,转回身去,向苏午说道:“尊者此来雍凉之地,想要如何解决此地灾患?

这是尊者第一次与他们斗法,不能叫他们看轻了。

他们各有根基,失败一次也没甚么关系。

可尊者此次若是失败了,想要完成尊者‘天下无诡’的构想,怕是要困难许多……

尊者想做甚么,想怎么做?丹加都会为尊者拼尽全力。”

“初次斗法,不需你们帮忙。”苏午迎着丹加湖泊一般的双眼,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先去寻一间客店来住。待到我探得此间旱灾根源之后,再行决定该如何解决此地灾患。”

“阿布君施展法门的时候,那些人或许会来捣乱。”晴子向苏午说道。

苏午点了点头:“我知。”

一行人在大原城选了一处较干净些的客栈,定了一间上房,暂且住下。

玄宗皇帝给了诸僧道三日时间,以解决雍凉之地的旱灾,苏午则觉得一日即可将诸事解决干净,倒不用再浪费两日,空耗时间。

几人前来大原之时,并未刻意掩盖行藏。

如此也是为了给暗中蛰伏的不良人,记录这次斗法的机会。

便在苏午带着五女回房不久以后,便有一伙人订了苏午等人隔壁的房间。

“那几人虽然将自身掩饰得很好,但他们身上还是偶有诡韵流露,他们并非寻常之辈,是唐皇派来跟踪、记录接下来的斗法的不良人吗?”平灵子回身闭拢了房门,转回身来,神色安静地与众人说道。

卓玛端来了房中的铜镜,丹加伸出青葱玉指,在铜镜上轻轻一点——

她性意覆盖之下,隔壁房中情景,尽皆显映在了那面铜镜之上。

隔壁房间内。

其貌不扬的几人各自卸下行囊,一边端着杯盏喝水,一边与同伴们热切的议论着。

他们议论的声音,亦从铜镜中传了出来。

“这位灶王神教的魁首,究竟是甚么来头?

身边跟着的女子,一个个俱是天姿国色,人间少见——圣人着‘阴司’的同僚,多加留意那被灶王神教魁首带出宫去的两女……此二女来历神秘,为何会与灶王神教的这位魁首表现得如此亲密?”

“圣人正值年富力强之时,该不会也看上了那两个女子罢?”

“你在此间议论圣人,我可要去告你了!”

“诶,别,别!

待会儿我请你喝一碗此间青楼花魁的洗脚水如何?”

“好哇!我看你是一点悔过之心都没有,必须在‘阳司’里参你一本,告你议论圣人之罪!”

……

苏午看着铜镜中映现出的隔壁房间内,那几人的议论,与身边众女说道:“阴阳二司,系不良人‘十都’之中的两个机构。

阳司主不良人之升迁任免、赏罚之职,阴司则主不良人谋划诸事,策划种种行动之职。

这一伙人,倒确实是不良人。

——不必惊动他们,他们应该就是此次前来记录‘雍凉斗法’的不良人了。”

众女各自点头答应。

丹加收拢性意,铜镜上映现出的景象倏忽消散无踪。

苏午盘坐在坐垫上,闭上了眼睛,内心回想了一下那些不良人的对话——玄宗皇帝莫非着阴司留意丹加与卓玛尊胜两人,是因为二人自吐蕃神玉之中显身,他忌惮二女可能与则天大成皇帝有关联?

还是,他动了别的心思?

‘杨太真’曾为寿王妃,后被玄宗皇帝一眼看中,直接迎入宫中——这却是有实例的。

苏午暗暗皱眉,对玄宗皇帝更多了几分提防。

片刻之后,他收拢心神,心脏之处的东流岛本源神气韵沉入地脉之中,盘亘交织于大原城下的龙脉水脉,发散出一缕缕触须,与苏午的本源神气韵倏忽相连,他借这丰沛地脉壮养体魄之时,亦将心神通过此间龙脉外放了出去,顷刻之间,周游雍凉二地名山大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