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1874章 蠢蠢欲动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1874章 蠢蠢欲动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1:56 来源:泡书吧

“父皇,父皇,请饶老师一命,父皇,他是儿臣的老师啊,儿臣为老师求情!”姚明恭一被拖出殿外,太子朱慈烺坐不住了,立刻拼命磕头,在崇祯面前给自己的老师求情。崇祯气愤道:“你还有脸给那个家伙求情?你也不想想你自己干了什么好事?朕有时候给你看看奏折,是想让你从下面呈上来的奏折中多学习一点东西,有些时候将一些皇家的事情告诉你,也是为了你将来接班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困惑,人总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过来的,可是你呢?朕有没有嘱咐过你,皇家的事情不能外传,姚明恭是怎么知道这么多事情的,是不是你跟他说的。”朱慈烺连忙磕头道:“儿臣错了,是儿臣口风不言,跟老师说了这些事情,但是有时候老师的观点确实新颖,儿臣忍不住跟他分享一些国家大事,请老师指点,针砭时弊。”“你混账,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说,你是太子,难道连这点分寸都没有吗?”崇祯指着他道。

朱慈烺道:“儿臣知错,父皇怎么责罚儿臣都可以,是打儿臣的板子,还是面壁思过,都行,儿臣现在就求父皇一件事情,饶老师一命,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儿臣的老师,老师有难,儿臣不能坐视不理。”朱慈烺有些倔强的盯着崇祯,崇祯虽然对姚明恭极为不满,可是太子求情,足以证明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是一个仁君,能在自己极度愤怒的时候为姚明恭开口,这也需要不小的勇气,可见朱慈烺虽然才十岁,已经有了一定的担当,假以时日,做一个开明的君主还是可以的,但是崇祯要的不是一个仁君,他希望朱慈烺能称为一个霸主,国家局势败坏,一个仁君可以守成,但是现在恐怕需要一个进取的君主。崇祯盯着自己的儿子半晌,脑中也在天人交战,光从姚明恭这个人来说,崇祯是想要杀之而后快的,他甚至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收了刘毅的银子,竟然如此为刘毅说话,他难道不知道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是怎么一回事吗?刘毅现在干的事情不就是藩镇,根本不听朝廷的号令,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手上的军队实在是太恐怖了,人数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非常能打,这样一支军队在大明最富裕的地带,本身就有极强的破坏能力,朝廷对刘毅一忍再忍,不是他不想弄死刘毅,实在是实力不允许。

也不是没有人跟他提出过意见,让他点名刘毅去跟李自成拼命,可是刘毅根本不听自己的,自己不让他出兵,他非要出兵,自己让他出兵,他也可以选择不出兵,或者在路上磨磨蹭蹭或者干脆不痛不痒跟李自成打几仗就成,总之不给朝廷落下口实,这样一来朝廷还真的不好动他,真要是把他逼反了,跟李自成或者皇太极其中任意一方联合,都是崇祯所不能承受的后果。崇祯心里明白,大明现在已经是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是明面上还处于朝廷的领导下,西北四川已经变成了李自成的地盘,江南一带是刘毅的地盘,皇太极在关外威胁九边和辽东,剩下的地方才是朝廷控制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崇祯明白,自己对他们的控制力很弱,左良玉、贺人龙这些人也不听朝廷调遣,秦良玉那边朝廷也很难联系上,毕竟都被这些人给分割成很多块了,所以实际上朝廷的指令能到达的地方只有山东、山西、河南、蓟镇、北直隶一带,崇祯不敢赌,因为他只有一次机会,走错一步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刘毅他们怎么折腾都不要紧,崇祯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保住大明王朝。

不能随随便便动刘毅,崇祯倒是想斩了姚明恭解气,可是说起来也不能如此意气用事,姚明恭作为礼部侍郎只是个小角色,在地方上,侍郎是了不得的人物,可是在朝廷内部,侍郎这个级别的人可不少,自己是皇帝,决定他一个侍郎的生死还是可以的。但是他毕竟是太子的老师,自己选定的太子的老师,杀了他等于打了自己的脸,而且朝廷内还有那么多文官谏臣,自己要是处理不好,明天就要被奏折淹没,自己可不想重蹈先祖大礼议的覆辙,毕竟文官们各个伶牙俐齿,对付他们实在是让人头疼,可是若不能处罚姚明恭,自己的威信何在,最起码他这个太子老师的职位不能再担任了。崇祯叹了口气对朱慈烺道:“好吧,这是你第一次在父皇面前为别人求情,父皇给你一个面子,答应你的请求,王承恩。”“奴婢在。”王承恩回答道。“你叫人去追上去,让他们停手,改为二十大板。”崇祯道。“是,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立刻起身,小跑着出了门外,现在就要看刚才的几个侍卫机灵不机灵了,如果他们机灵的话,现在距离午门还远着呢。

崇祯十二年元宵节的早朝,众人知道了昨日姚明恭在午门外被廷杖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皇家并没有对外公布原因,但是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人从宫内知道了姚明恭被廷杖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姚明恭在崇祯面前为刘毅说了好话,所以才受到了廷杖,本来崇祯是要在午门外斩了他的,没想到太子殿下求情,这才躲过了一劫,但是他的太子老师是做不成了,今日因为身上有伤也没有来早朝,估计他这个礼部侍郎的位子被剥夺也是迟早的事情。而崇祯通过这个举动其实是给大臣们宣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许再有人为刘毅和青弋军说话,其实崇祯从锦衣卫那里早就得知,不少御史言官准备联名上折子,就这一次青弋军在九江大破李自成的事情做做文章,说是要朝廷给予刘毅相应的封赏。可是崇祯这么做摆明了就是要将这件事情按下来,朝廷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封赏的事情自然也就没了下文。

朝会上大家好像都很有默契,汇报了大量关于李自成的情况,什么李自成收缩兵力,已经从武昌附近的几个府开始撤退,目前已经退到了湖广的西面,后面十有**会放弃湖广,退到四川和西北去养伤,恢复兵力,朝廷应该能获得一段喘息的时间。又有什么,孙传庭在西安附近练兵已经有了一些成效,这次孙传庭靠着朝廷可怜的一点军费,和自己想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筹措的军费,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命名为秦军,正在加紧训练,日后可能会成为一支决定性的力量,杨嗣昌主政期间迟迟没有进展,已经有御史言官开始弹劾,并且希望能让孙传庭主政西北,担任督师,这样一来西北地区就交给孙传庭了,反正朝廷也连续派了好几个督师,没有取得什么良好的效果,不如就交给孙传庭算了。也有人针对湖广的后续安排提出了意见,比如李自成退出湖广之后,朝廷应该如何重新接手,各地的官员死的死逃的逃,对于死掉的,是不是应该抚恤,逃亡的是不是应该追究责任等等,总之一大堆事情一提,很快就将姚明恭被廷杖的事情压下去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确实没有人对刘毅和青弋军应该得到封赏的事情提出相关建议,朝廷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陛下,您看看,今日的报纸,这。”养心殿内,崇祯正在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头疼,李自成在内地大闹天宫,被刘毅扑灭了之后,刘毅肯定又从李自成那里缴获了不少好处,一反一复,等于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刘毅的实力越来越强,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是尾大不掉了,真叫人头疼。

朝会上针对其他的事情,一番吵闹,让崇祯着实有些发晕,脑子里的神经都在跳动,他正要吩咐王承恩拿一些参茶过来给自己养养神,没想到王承恩却拿着一份报纸进来了。对于青弋军的大江晚报,现在崇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发现这玩意的杀伤力不小,这世界上最有杀伤力的是什么,不是刀剑,而是悠悠众口,朝廷做事要站在大义上,若是失去了大义,则会被万千民众唾骂,而大江晚报就是新军的一柄利器,上面的很多观点很有煽动性,可是崇祯又不能直接将大江晚报封杀,他也没这个能力,所以近期他一直在考虑能不能办一个朝廷自己的报纸,或者将原先的邸报部门扩大,跟刘毅他们针锋相对,至少不要让青弋军牢牢占领道德的制高点,朝廷也需要话语权。崇祯看见王承恩的脸色不对,坐直了身体道:“拿过来让朕看看吧,今天的报纸又有什么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