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2034章 大乱下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2034章 大乱下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5:38 来源:泡书吧

民间一片混乱自然不假,这些天京师内谣言满天飞,物价飞涨,有的人想出城,找个地方躲避,可是一方面,城外还没有城内安全,一个是流贼一个是建虏,都对京师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京师已经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戒严令,全城封闭,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大家只能被困在京城里,表面原因自然是怕有流贼或者建虏的探子渗透进来,或者内外勾结,历史上这种例子可是屡见不鲜。其实最深层的原因是朝廷觉得人心难测,官员和民众的心已经乱了,真到了敌军来临的时候,这些人如果不严加管控,搞不好局面会立刻崩溃,鬼知道会不会有人真的开门迎闯王。

今日的朝堂之上,跟民间的气氛完全相反,在京的官员在金銮殿上吵成了一锅粥。因为,今日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真定府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每个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刀斧加身的痛苦,特别是这些官员和富户们,流贼一向干的是杀富济贫的事情,若是进了城,还不知道会把自己怎么样呢?若是如此,他们的出路又在何方?

早上一上朝,已经失势的首辅温体仁便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言论,迁都。以钱谦益、魏藻德等人为首的文官集团立即跳出来反对,大殿之上就像是烧开了的沸水一般,滚动沸腾着。“陛下,臣以为,迁都势在必行。请听臣分析一二,其一,目前,长江以北的领土大部分都没有控制在朝廷的手上,不管是流贼还是建虏,都已经紧逼到京师城下,山东那边的联系已经基本切断,就算不切断,刘泽清手上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他自己也没那个胆子跟建虏流贼硬碰硬,叫他在山东接应一下还可以,让他进入北直隶勤王,悬!其二,南京六部尚在,那里有完整的朝廷体系,祖宗当年设立陪都,臣说句万死的话,其实就是为了今天用的,南京本来就是我大明首都,朝廷迁都去南京,立刻就能恢复运转,连整备的时间都不需要,况且江南的广袤土地还没有被建虏和流贼占领,长江天险本来就是天然的屏障,再加上,再加上,刘毅的青弋军现在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军队,朝廷去了江南,刘毅敢不听皇帝的命令?咱们可以用手中的大义名分调动刘毅,除非他公开造反,否则,皇帝就在南京,他还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按兵不动?”温体仁如是说道。

“温体仁,你说这些话,是何居心,堂堂大明首辅,还没打,就要跑,如此一来,军心民心尽失,后面还怎么弄?大明自立国以来,不管是皇室还是朝廷的性格,都是一个硬字,想当年土木堡之变,宁可另立新帝,也不愿意对异族卑躬屈膝,你现在倒好,仗还没打你就要跑路,你这是置陛下于何地?京师之内,还有强军十几万,外围也还有数万兵马,勤王诏令已经发出去了,就算是刘毅这种反贼在路上拖延故意不来京师,我们还有九边的人马,不错,辽东、蓟镇是没了,可是我们还有宣府、还有大同、还有榆林,这几阵的兵马如果来援助,我们又能得到强军数万,流贼兵力超过百万听起来吓人,实际上这不过是李自成一种惯用的虚张声势的手段,哪次他不是号称百万大军的,退一步说,就算是李自成真的有超过百万兵力,但是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饥民,这些人能有多少战斗力?都是李自成拿来凑数的,朝廷可用之兵不下二十万,一个兵打十个饥民不是问题,以一当十,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温体仁话音刚落,右佥都御史钱谦益立刻拿着笏牌跳了出来,温体仁当年要置钱谦益于死地,两人可谓是血海深仇,不死不休,如今钱谦益好不容易走到了御史头头的位置上,自然不能让温体仁好过了。温体仁刚一抛出自己的方案,钱谦益就立刻站出来反对。虽然温体仁失势,可是毕竟他在首辅的位置上太久了,京官之中门生故吏一大堆,虽然有的人是墙头草两边倒,但还有些铁杆站在温体仁这边,钱谦益一说完,便有人跳出来给温体仁辩护。而钱谦益这边又是御史的大佬,御史们本身就是言官,当然要站出来维护本部门的权威,两边立刻在朝廷上打起了嘴仗,一派表示赞成迁都,一派表示明确反对。崇祯坐在龙椅上,一个头两个大,两派的争吵声让他心神不宁,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废物,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有闲情雅致在朝堂之上争吵,难道他们不知道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刀都快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了吗?

王承恩眼见崇祯脸色不对,立刻站出来维持秩序,他也知道,这些天崇祯心力憔悴,整夜整夜睡不着,头发不仅仅是变白,还大把大把的往下掉,王承恩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说整个朝廷谁对皇太极最忠诚,恐怕就是他王承恩了,就连周皇后都比不上他,毕竟他跟崇祯的主仆情分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比拟的。王承恩咳嗽了一声,“肃静!肃静!”他的嗓音本来就尖利,作为掌印太监,他一出声,后面的小黄门们跟着一起喊了出来,钱谦益和温体仁等人这才偃旗息鼓,纷纷退回队伍当中,只是双方人马剑拔弩张,都是怒目而视。

温体仁更是没料到钱谦益这个狗东西这时候敢跳出来跟他作对,这家伙自己想死,可别拉着他们垫背。在温体仁看来,诚然,以前朝廷对刘毅是有大量的敌意,并且刘毅这家伙也是听调不听宣,有反骨。可是人家不是没造反呢不是?从表面上看,他一会打流贼,一会打建虏,是,打完了中军都督府也没闲着,四处抢地盘,可是人家毕竟没有扯旗造反,去了南直隶是有沦为傀儡的风险,可是那又怎么样,自己是首辅,自己完全可以私底下跟刘毅谈谈,只要保证他一定的权力,一定的地位,温体仁不介意让刘毅当个摄政王。而且最重要的是,温体仁是湖州人,浙江那里他的田产地产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浙江目前还不是刘毅的地盘,朝廷去了江南,他温体仁再不济也能在浙江当个富家翁,安享晚年,有刘毅的军队守着长江防线,他李自成还能长翅膀飞过来不成?温体仁的这个提议之所以能得到不少人赞同,正是因为很多人跟他想的一样,特别是东林中的不少人,本来就是江南出来的,江南的田产地产多了去了,留在这里说不定死路一条,去了江南又是一条好汉。

反过来看,钱谦益号称清流雅士,实际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不过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温体仁提出来的说法他就一定要否定掉,否则他怎么能在朝中立足,再者,本来他跟温体仁就有仇,当年差点被温体仁整死,这个仇不报,他钱谦益晚上觉都睡不着。为什么说他钱谦益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就在他当上右佥都御史不久,立刻就纳妾,纳妾的对象还是京城名妓柳如是,若是在以往,这也许会被传为风流美谈,可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大厦将倾,大兵压境,钱谦益还有闲工夫搞这一套,并且还是上任右佥都御史之后立马付诸实施,实在是有伤风化,要不是崇祯和朝廷顾及脸面,不能刚提拔就把人家撸了,而且人家至少在工作上没有犯错,总不能用个纳妾的罪名撸了人家,纳妾在大明也不犯法,只是柳如是跟钱谦益年纪差的太大,有伤风化而已。事已至此,大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崇祯也就当没这回事,这可把钱谦益给显着了,现在走路都带风。

众人安静了下来,崇祯疲惫地开口问道:“众卿对于迁都还有什么意见,可以一个个发表,这里是朝会,不是菜市场,朕不希望再听见聒噪之声,否则大汉将军直接拉出去,重打二十大板。大兵压境,难道你们还有闲情雅致在这里吵闹吗?”崇祯一开口,大家都偃旗息鼓了,见没人说话,崇祯点名道:“魏藻德,你来说说。”魏藻德浑身一震,本来他虽然是新科状元,又是大学士,应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他进入朝廷才多久,也没有自己的势力,其实说白了,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若是写写锦绣文章还是可以的,或者像是当初殿试那样夸夸其谈一番也行。但是真的要问到对朝廷对国家生死存亡的策略,魏藻德可不敢胡乱回答,当官这么些天他也看出来了,朝廷已经糜烂成这个样子,谁不在想法子搞钱,他魏藻德还没尝到搞钱的快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