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膳堂。王重看着站在桉板前,穿着围裙,拿着菜刀,正的傅卫军和隋东,还有在一旁指点的王阳,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王重不知道王阳是怎么和沉默还有傅卫军他们说的,这两个小子虽然厨艺稀烂,炒出来的菜瞧着也不咋的,但至少能入口,并没有到连糖和盐都分不清的地步。而且傅卫军这小子虽然不能说话,听力也有问题,不戴助听器根本听不见声音,但也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小子能够做起事情来比王阳和隋东都多了一份专注。若是他这份专注能够坚持下去的话,在厨艺这条道上,还真能学出点什么东西来。王重走了过去,拍了拍傅卫军的肩膀,冲着傅卫军打了几个手势,傅卫军点点头,放下菜刀退到一旁,调了调挂在耳边的助听器,认真的听和看着王重的指点。“刀工是厨艺很大的一个加分项,很多食材的加工,都能让食材更好的吸收调料和配菜的味道,形成独特的口味,切菜快慢与否,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菜刀拿在手里,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这就跟武侠小说里说的那些收发随心的武林高手是一样的,你有十分力,用力的同时还得收着一部分力,首先要保证不会伤到自己······”先是几句老生常谈的理论,然后就是实际性的操作指点,不同于第一天给傅卫军等人展示的将一块儿媳妇切成如头发般的细丝,最近一段时间王重讲的都是一些实用性的东西。虽然是一起开始学习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傅卫军的进度明显比隋东要快,是以王重时不时的就会加以指点。当老师的,也不是人人都是圣人,尤其是在教学上,对于有天赋又勤奋的学生总是会更偏爱一些。傅卫军的天赋只能说是一般,对于做菜,并未过人的天分,但他的勤奋和专注,却也可以算是天赋的一种。正如在人们看来木讷甚至还有几分愚笨的郭靖,同样没什么过人的天赋,可其刻在骨子里,并且贯穿了一生的坚韧和过人的毅力,却是他成为堪比五绝,最后甚至超过五绝的根本。有些人,纵使天资横溢,纵使各种资源予取予求,成就依然有限,可有些人,天资寻常,资源也有限,可凭着九十九分的汗水,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却同样能够取得不菲的成绩。傅卫军和隋东起初心里还有些不大情愿,他们之所以来吉膳堂,无非是不忍心看到沉默梨花带雨,伤心欲绝的样子,不想再让沉默为他们担心。可没想到来到吉膳堂之后,才真正发现王重的厉害,王重的厨艺好这是他们亲自体验过无数回的,可当王重在他们面前,将一块儿豆腐切成发丝般纤细的豆腐丝,豆腐丝在水中散开,丝丝缕缕如团如簇之时,也彻底震撼到了他们。那么柔弱脆嫩的豆腐,几乎一碰就碎,被切成头发般的细丝。现如今连傅卫军和隋东都进了吉膳堂,剧情已经改变了不少。傅卫军不能说话,但耳朵要是带上助听器的话,也能听得见,而且王重也是懂手语的,所以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没有任何障碍。正应了那句老话,上天为你关了一扇窗,势必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专注和勤奋,便是上天为傅卫军开的另外一扇窗。一个星期后,王重挖来的大厨终于到岗了,大厨做的一手地道的东北菜,还会鲁菜,而且做的颇为地道。早年间,清王朝被推翻,民国成立,各地军阀混战,天灾**,日子过得艰难,大厨的祖上就从鲁省一路北上,跟着几个老乡一块儿闯关东,那时因为战乱在家乡活不下去出关闯荡的不胜枚举。大厨的祖上因着一手不错的厨艺,倒是挣了不少家业,可惜后来小鬼子入侵,二鬼子横行,家业也就慢慢败落了,不过因着手艺不错,倒是勉强带着家人活了下来。这大师傅之所以愿意从国营单位来到王重的吉膳堂,除了因为国营单位效益越来越差,王重给的待遇不低之外,还跟王重那让他钦佩不已的厨艺有关。这位叫做朱建国的大师傅不过四十岁,震荡壮年,身形不算特别高大,挺着个大将军肚,连脸都是圆的,两只手臂甚是粗壮,是常年颠锅抡勺练就的‘麒麟臂’。朱建国除了自己过来之外,还带了两个徒弟,一个二十出头,是朱建国的本家侄子,跟着朱建国两年了,刀工练得似模似样,颠锅也练了小半年。朱建国对侄子的要求比较高,除了刀工之外,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传授侄子本事,一方面是为了磨磨侄子的性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侄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毕竟朱建国真正的本事是鲁菜,而鲁菜对刀工的要求不可谓不高。而朱建国之所以愿意来吉膳堂,就是因为在知道王重的厨艺过后,王重答应收朱建国的侄儿做徒弟。还有一个是朱建国自己的徒弟,跟了朱建国六年,天赋虽然一般,但胜在为人忠厚老实,也肯用功,对朱建国也一直很敬重。有了朱建国师徒三人加入,王重的工作大大减少,在亲身指点了朱建国半个月以后,后厨的工作中心,也从王重转移到了朱建国师两人身上。而王重也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即将开始的新店装修之上。眼瞅着时间一日日过去,元旦就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过去,沉默迎来了寒假,迎着假期的到来,新年的临近,许许多多去南方打工的人也陆续回到了桦林,吉膳堂的生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火爆起来。人们下馆子吃饭,除了图方便之外,更加看重味道。好在王重早有准备,元旦刚过就和房东签好了新的合同,带着从小峰那里过来的七八个年轻人,几天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