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五十八章 白银铜矿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五十八章 白银铜矿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李东,你们一定得加强西安的城防,特别是防空方面,还有。。。。”

这天李卫国正在与李东等人商量军务的时候,一封电报打断了他!

“李忠,有什么大事吗?”

突然被打断,李卫国的心情也不是多好,就问着一旁的警卫员李忠。

“首长,兰州传来消息,出了点事!抗大的黄克功团长因爱生恨,把一个女学员给杀了,现在兰州那边闹得沸沸扬扬地,中央发电报让首长你速回兰州!”李忠也看到了李卫国的不高兴,不过想到电报里的内容,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不止李卫国,李东等人也感到很诧异。

黄克功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出名的,李卫国听到这个名字便立即想起来历史上的黄克功事件。不是他不去想办法阻止这些惨案的发生,主要他作为一个集团军副总司令一天操心的事也太多,也就想不起这种小事,更何况还是一个团长一类的人物。

这事一出,李卫国在兰州就暂时待不下去了,中央都发电报来让他回兰州了,可见这件事的影响很大。他简单的把西安的一些事交代了一下,就带着随身的警卫部队连夜坐火车回到了兰州。

李卫国猜的没错,就当他赶回兰州的时候,这个事在兰州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八路军团长逼婚杀人’这件事也给**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这件事上面也只是定了性,具体的审判这事交给了特区政府的高级法院,而且为了证明在此件事情上,**是保持公正公开的态度,直接弄成了一个审判大会。

结局其实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最后在审判长宣布立即执行死刑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惋惜。

而老毛此时则是在与李卫国,在远处看着快要落幕的审判大会!

“主席,你也尽力了,毕竟这件事黄克功做的太冲动,已经无法挽回!”

李卫国看着旁边的这位神色有点低沉,不禁劝道,毕竟这也是‘挥泪斩马谡’。

“卫国,我知道你的好意,但这件事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他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怪不了谁!不过从这件事,我们也的看出我们这段时间忽视了对广大干部的思想教育,应该引起重视!”

主席就是主席,看事情看的也比较远。

“其实有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卫国,你也学会了卖关子,有什么事就说吧!”老毛认真地说道。

“就是有关于这个‘258团’的规矩,我觉得可以改改了,毕竟这个要求有点高,很多情投意合的干部因为没达到这个要求,而无法结婚,有点不够人性化!

而且我听下面的人反映,那些干部为了结婚,相亲经常是瞒着女方,而且男女双方都还没怎么交往就谈婚论嫁,这样其实很容易出事,黄克功这个事,就是因为催婚不成,所以我们应该有所改变,毕竟结婚也是一个自愿的。强扭的瓜不甜,到头来,也容易出现感情问题。”

对于历史上‘258团’的政策,还有在相亲过程中的强制行为,李卫国一直觉得不太合适,现在就趁着这个机会纠正这个规定中的不足之处!

“你说的我也知道,可是这些干部很多都在前线打仗,哪有时间去谈恋爱,所以我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卫国你有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吗?”

黄克功的事情也让老毛在反思一些之前的政策,李卫国说的没错,谈恋爱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若是强迫那就容易出现问题。黄克功就是强迫刘茜跟他结婚,结果对面没答应,这才出了这事。

见老毛问及看法,李卫国何尝不知道那也是迫不得已,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的特定背景决定的。很多八路军乃至后面的解放军将领,出生贫穷,年龄不大就跟着gcd闹革命,而且还是游击战流动性大,安家也困难。

这中东征西战的情况一直到解放战争才有所改变,不过这些干部都40岁左右的老男人了,要不就是离异,要不就是单身,你让他去找人家年轻女子谈恋爱,他也得会呀。

“主席,我觉得‘258团’的标准可以降低,八年党龄还是的是团长以上这个的确有点高,我看可以降到营级或者党龄以及军龄上降到五年,后面这两个只要达成一样就算符合条件。

还有在恋爱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央应该出台一些意见,倡导恋爱自由,不允许强制性恋爱,对于那种采取强制恋爱的党员干部给予处分或者撤职来震慑。

考虑到我们的干部也不会谈恋爱,我们可以在各大学校以及社会上宣传,鼓励她们自愿报名去参加我们组织的相亲活动。我们做的就是搭一个桥,后面成不成是他们的事。如果真的遇到那种找不到对象的干部,党组织再出面解决吧!”

李卫国对于这个解决结婚的事,把前世共和国解决解放军士兵的方法,就是鼓励适婚年龄的女子去参加军队组织的相亲。

“卫国,你这方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发现你这个方法也是漏洞百出,这个只适用于后方的战士吧,前线的广大指战员怎么办?区别对待可是会引起前线军队里面出面其他想法的!

倒是你说的那个相亲活动值得推荐,党组织就负责牵线搭桥,剩下的他们自己去解决。”

听到李卫国的提议,老毛是点了头又摇头,要是有合适的方法,他也不会任由现在根据地实行的这套方法了。

“前线的情况特殊,那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只需要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下。但是结婚还是得有上级批准,毕竟还是打仗重要,不能因为结婚生子,而出现无心恋战。

而且为了平衡前线和后方的矛盾,我们可以定期轮换。前线的一些干部,可以定期回到后方进行培训,再把后方的干部调到前方去,这样也能减少那种矛盾。

除此之外,对于在前线作战的一些长久不能回的干部,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的妻子调至前线工作,这样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

李卫国想了一会儿这才慢慢补充之前的话,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卫国,我看你是打算把周雯调到前线去吧,是不是打算方便自己呀!”听到李卫国后面的那几句话,老毛笑着说道,之前阴沉的脸色也就消失了。

“调到前线就算了,她不适合那种工作,我打算让她去西安,刚好她父母我也让人从武汉刚接过来。我常年在外,也得找个亲人陪她吧,不然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也挺辛苦的!”

李卫国没有掩饰,他想把家搬到西安也是计划很久了,虽然西安没有兰州安全,但是起码和前线隔得近,又没有兰州这么冷。

“你说的也对,这个抗战也不知道要打多久,前线也离不开你,若是让弟妹去前线你也舍不得,把家搬到西安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还有卫国,关于党员干部的婚姻这个事,你就别担心了,这个事我会让代英他们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听到李卫国打算把家搬到西安,老毛没有反对。他若不是这个主席倒还无所谓,关键他是,他要搬到西安,就意味着整个中央都得搬到西安去,那样老蒋估计得跳脚。

接下来,李卫国就去了老毛家里,开始跟老毛讨论关于八路军的发展问题。老毛这人让他指挥具体打仗体现不出来他的能力,但是他对于整个局势的分析以及战略的制定那是非常有见解的。

现在的八路军比历史上强了不止一点半点,照搬历史上的发展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也浪费了现在八路军的这么大的优势。

“卫国,对于八路军后面战斗的展开,你是怎么打算的?”对于八路军的发展方向,平时老毛也没少在研究,但他也想听听看李卫国这个统帅是怎么想的。

“现在我军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山西,我们手上的十个师,有七个师都在山西,两个师留守后方,彭师长带着他的那个师去了河北。而且我们还指挥这何柱国的骑兵第二军、孙蔚如的38军、王以哲的67军。

因此山西的格局就显得太小,我的打算是下一步让八路军分出几支部队,分别前往绥远、察哈尔、河北、山东等地,开展敌后根据地。”

除此之外,在山西方面则是保持两到三个师的完整部队,分散开来,以牵制日军的主力,减轻其他部队的压力!”

李卫国一边跟老毛说,一边在地图上指出那些李卫国打算让部队挺进的地方。这倒是让老毛也吃了一惊,李卫国这次的手笔,比他预料的要大。

“卫国,你这是打算直接把八路军分家呀!在我看来山东方面是一个重点的地方,别看现在国民党军队在那有着近百万军队,但是面临日军的进攻,我敢赌他们坚持不了半年就得全线崩溃。

那时候日军就会打通津浦线,南北日军就能相互支援,对我北方根据地则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山东也是人口大省,我们需要在那里去开展敌后活动,壮大我军。你打算让谁去山东?”

老毛不愧是战略家,他说的没错,等日军打通津浦线,山东、江苏到时候就没有国民党军队待的地方了,历史上也就是这样进行的。就是不知道这个时空,那个韩复榘是不是继续不战而逃,有被老蒋给枪毙就不知道了,毕竟事情还没发生。

而且对于韩复渠,李卫国也不觉得有什么救的价值,如果这个时空他继续作死,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怨不得别人。

“我打算让聂荣真的一一五师和吉鸿昌的独立三师去!”李卫国关于山东的人选也是选了半天的,觉得还是这两人去最好。

“卫国,你是打算,趁着国民党军队败走之后,接纳韩复渠等原西北军的残兵?”老毛一听有吉鸿昌,便立刻猜出了李卫国的用意。

“主席说的没错,吉鸿昌毕竟是出自原西北军,在由西北军演化而来的韩复渠、孙连仲等部队中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到时候我们接收他们的溃兵也能方便不少。”

李卫国调吉鸿昌的部队去山东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吉鸿昌毕竟是中途转投过来的高级将领,想要真正得到中央高层的信任还是得靠时间来证明。

安排聂荣真的115师去除了增强在山东的八路军实力,未免不是让中央放心的意思。聂荣真是黄埔教官出生,也是红四方面军出来的党的高级干部,他去山东也能增强八路军对山东的掌控力度。而且以他的资历,他去的话,肯定是山东地区的负责人。

“你这安排倒是挺不错的,荣真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能力这些肯定没有问题的。”

就这样,在老毛与李卫国二人的商讨之下,八路军接下来面临的分家安排也就出来了,只是这些八路军的师长们,暂时不会知道这个事。因为这些安排不是一起执行,而是随着战局的变化,相应的任命才会出炉。

1938年年前有两件事有两件事在西北根据地中央高层影响很大,第一件事就是黄克功事件,这是因为事件的影响恶劣而出名;还有一件事则是好事,那就是特区的地质勘探队在甘肃白银发现了大铜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