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白银的铜矿(二)二更

红色帝国1924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白银的铜矿(二)二更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铜矿的发现让李卫国乃至整个中央高层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意味着什么。

只要熟知枪支的人都知道,枪支所用的子弹弹壳都是用铜制造的,所以这个规模不小的铜矿被发现也就意味着**的兵工厂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子弹。在这之前**的生产的子弹铜来源基本就是从苏联进口的,再加上本地的一些小铜矿,对于拥有数十万军队的**来说,铜矿依旧很缺乏。

为了节省资源,根据地之前还打算利用用完的子弹壳进行复装,但想到复装子弹的缺点,李卫国就没有采纳,最多可以把子弹回收,重新冶炼,然后再生产出新的子弹壳。

并不是所有的子弹都是用铜的,后世的共和国以及俄罗斯则是采用了钢壳子弹,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是采用的黄铜制造的子弹,那是让中**迷羡慕嫉妒恨的节奏。

用铜做子弹的原因就是因为铜加工容易,气密性好,而且软,撞击后变形,对人体的伤害也特别大。

美国人用铜,而且还是黄铜做子弹的原因,主要是美国自己本来就是产铜大国,旁边的加拿大也是一样,而且美国的后花园,南美洲更是拥有全球最大的铜矿,所以美**队可以非常奢侈的用黄铜制造的子弹。

美国是产铜大国,中国同样也是,不过中国用铜的地方太多了,哪都需要铜,若是军队采用铜制子弹,战争时期就会受制于人。加上中国不缺钢,钢的成本又低,所以中国建国后就开始研制钢制子弹,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我们军队里面的子弹基本都是钢制的。

当然李卫国不是没有想过像后世共和国采用钢壳子弹,但是钢壳子弹那是那么容易生产出来的,而且前期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太多了。现在李卫国也只是让兵工厂的人,没事去尝试研制一下钢壳子弹,做做技术积累,毕竟研究型人才还是不足,想到段时间研发出来还真有点困难。

钢制子弹造不出来,李卫国只能寻求继续造铜制子弹了。中国的铜矿大多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安徽等地,而在目前**所控制的区域内只有甘肃白银这个地方有。

其他近点的也有不少,新疆有一个,可惜不是自己的地盘;西康省的昌都(现在属西藏)也有铜矿,除了不是自己地盘,在那开采个铜矿也太难了;河套平原也有铜矿,可是储量不大。倒是山西的中条山也有铜矿分布,可是也不算自己的地盘。

对于甘肃白银有铜矿,李卫国早就知道,所以在占领西北后,就想方设法去找铜矿,但是找了这么久也就现在才找到。

即便是寒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卫国也坐着汽车,赶到了白银火焰山地区,因为铜矿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在发现有铜矿后,白银的驻军就派出了一个营的骑兵开始在周围巡逻,在看到有车队来了之后,都纷纷敬礼。

此时在火焰山地区的一个平地,一个临时的营地里有着十来顶帐篷在那里竖立着,帐篷上还有着不少的雪,不过这会儿有人正在清理。他们看到有着数辆汽车来到营地面前,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出来迎接。

在李卫国下车后,只见他快速的来到迎接的队伍面前,握着为首的一个接近五十岁、头发已经泛白的老头,激动地说道。

“李院长,太感谢你了!这次你的团队勘探出来的结果,给特区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李副主席,你这严重了,我李四光作为地质方面的研究者,为祖国勘探矿产是理所当然的!”

没人这个老头,就是着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是被李卫国、周恩莱等不少**党员,废了很大的功夫从国民党手中给抢过来的,为了他**派去的说客都好几波,在抗战爆发后,他才答应**的要求前来西北考察、并勘探矿产。

不过在西北待了一段时间后,李四光就喜欢上了这里,并答应了李卫国的邀请出任兰州大学地质系的教授,以及**西北政府地质研究所的所长。

现在李四光进行勘探的团队就是他之前的学生再加上兰州大学地质系的学生,而且为了方便李四光等人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李卫国特批给配了数辆汽车,以及一些士兵、还有医生保护,毕竟勘探是一件挺危险的事。

可见李卫国对李四光等人的重视,这也是为什么李四光肯留在西北,并把自己家人还有学生都叫过来的原因。因为西北对他这种人才非常的重视,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李四光留下这也是一个原因。

“李院长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勘探情况,照理说像这么大的矿产应该还有不少伴生矿吧?”李卫国知道这里有铜矿,具体的储量他也不记得,还有什么伴生矿产他更不知道了。

“看样子副主席对矿产还是有点了解。

副主席您说的没错,这次在白银发现的铜矿的确含有大量的伴生矿。这里的铜矿储量初步探明应该有100万吨以上,在我国算是一个非常大的铜矿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伴生矿有金、银、黄铁矿、硫、铅、锌等伴生矿的存在。其中具有价值的就是金银的伴生矿了,不过金的伴生矿不多,银的伴生矿倒是不少,估计得有上千吨,具体的储量还得经过更仔细的探查。”

像李四光这种技术型人才,最忌讳的就是夸大其词,所以他说的数据都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有些他没有确定的东西,他也不会乱说。

听见有上千吨银的存在,李卫国心里那叫开心啊,这可是能给**带来很多的财富,这个金属矿的发现也就能让**的财政变的更富裕了。

“看来甘肃也不是所谓的矿产贫瘠之地,我相信甘肃、陕西等地还会有更多的矿产的,这都得麻烦李院长和你的团队去勘探。

而且院长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可以的话以后这种勘探的工作都让下面的学生去完成,你就在一旁指导就行。你可是我们当好不容易请过来的地质专家,你的身体不容马虎!”

今年的李四光已经49岁了,头发都已经泛白,想必也是用脑太多,劳累而至。加上西北地区比较冷,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经常在这种地方到处奔波还是有点不合适的,对身体伤害比较大。

“副主席的想法我明白,不过贵党这么重视我,我也不能什么事也不干。我这身体就是天生注定了到处奔波的命,再说副主席您不是派了这么多医生随行,所以我的身体就不担心了!

而且我也会量力而行,我还想趁着有生之年,多为咱们国家发现一些矿藏,以此来帮助军队消灭小鬼子的军队。”

这个年代的这些科学家,其实很多都挺爱国的,别看现在还有很多也都在科学界小有名气的人在国民党政府工作。那是因为现在的国民党政府毕竟是中央政府,他们的才能在那里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在历史上解放后,这些科学家大多都没有寻着去海峡对岸,而是留在了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祖国强大。这也算是这个年代可爱的人之一,因为他们值得尊敬。

“那就有劳李院长了,不过我希望你能在地质报告上把白银发现的这些矿产的储量给抹掉一个零。现在我国本来就比较羸弱,若是突然出现大型矿产,肯定会引起日本人的注意。

特别是铜矿,为什么我会这么着急需要在根据地找到铜矿,因为它是生产子弹这些战争必备的东西。日军知道了肯定会派飞机过来轰炸,所以把储量缩小到十分之一,也能骗过日本人的间谍。”

李卫国认真地说道,正是他也得跟这位地质学专家商量,毕竟数字作假也会影响他们这些专家的声誉。

听李卫国这么语重心长的说道,李四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好的,这也是形势所逼,我会在我的学术报告中把储量去掉一个零!”

“我知道这种事对于李院长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你放心,等我们力量强大以后,我们就不用在隐瞒了!我们党也会出面给你澄清的,这我可以保证!”

李卫国知道这件事对李四光来说,下决心后会失去什么,所以他采用自己的人格担保。若是他这位boss所说的话,都不能相信,那就没法了。

“我相信您!这里我们就交给你们了,我就是负责勘探,剩下开采的事情就是你们的事了!”

白银的铜矿还有大量伴随银矿的发现,引起了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即便是冬天,特区政府的工业部门没几天就安排人过来修筑厂房,准备开采这里的资源。而且为了保护这里,政府直接派了一个骑兵营过来驻扎,可见之重视。

这个时候整个民国的铜矿年产量也不过700吨,日本的年产量也不到10万吨。

而白银的铜矿储量至少是上百万吨,加上**这边也有现代化的开采冶炼设备,年产万吨的铜是没什么问题的。而对于此时的**军队来说,年产一万吨的铜,暂时是够用的,而且随着产量的提高,**的军队实力也会逐渐增强,因为有足够的子弹了。

除此之外,甘肃、陕西、川东等地的煤、铁、石油资源也有不少,虽然储量在后世看来不大(川东的天然气不算,那可是第二大气都),但对于现在的西北政府来说,肯定够用。特别是甘肃西部和陕西延长的石油,前者倒是适合小规模开采,不过也得靠李四光等人去勘探出具体位置;后者则是离着前线太近了。

延长油田可是有着十亿吨以上的石油储量,这个时候也在进行小规模的开采,日产量也就几吨的样子。若是**在这里突然大规模的开采石油,只有两个下场。

一是日本人会发了疯的派军队过来侵占,谁叫鬼子缺石油,东北那么多石油他也没挖出来;第二个下场就是,日本人没打过来,直接派飞机给你炸了。

两个结果对**都没什么好处,所以李卫国也就没有提出在那里大规模的勘探石油,实在不划算。

山西右玉县,贺隆的120师师部驻扎在这里。作为第一批入晋作战的120师,虽然没有特别显赫的战绩,但是120师的发展却是非常快的。

短短几个月时间,120师就开辟了晋绥根据地,下辖左云、右玉、平鲁、保德、河曲、偏关、清水河、岢岚八座县城,还在大同、怀仁、应县、神池县发展了游击队。兵力也由出发前的2万3千余人,发展到现在的正规军人,游击队4000人,在与日寇的血战中,不仅兵力没有减少,反而还壮大了自己。

由于右玉县城已经属于长城以北了,北面虽有阴山、大青山等山脉阻挡,但冷空气还是能南下,所以此时的右玉县城也在飘着雪,地上也已经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雪。右玉县本就不大,还是处于山区,所以此时的街道上除了偶尔可见八路军巡逻士兵,其他的行人非常的少。

此时,120师师部,贺隆正坐在炕上取暖,并喝着热酒,与他一起的有120师副师长王震,政委周逸群。贺隆和王震喝酒很正常,但是作为政委的周逸群以前可是很少喝酒的,现在也因为这个天气也开始喝着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