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津(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津(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什么?彭老总,你想打天津?会不会有点冒险?”刚才听到洪麟阁想打北平就已经让李运昌很惊讶了,结果现在彭得淮不打北平,居然打天津,怎么想起了打大城市。

要知道此时的天津市人口并不少,日伪政府大致统计过天津的人口,有着100多万,这是市区的人数。要知道这可时候全国这些大城市人口破百万(市区人口)的并不多,**现在所辖的城市里面,西安最大,也才几十万人而已,这突然要打一个这么大的城市,你能让李运昌不惊讶吗。

“老总,你这是真的这么计划的吗?你想没有即便我们把天津的守军骗到北平去,但是城里还是会有不少日伪军存在,甚至那些洋鬼子的租界军队会不会干涉也说不准。”

旁边的甘思琪倒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当初还在红军时期的时候,对方就敢率着8000红军去打有着3万人防守的长沙城,而且还打下来了,他倒不怀疑彭得淮在攻城上面的能力。

“你们难道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若是打下天津,华北日军必乱,若是日军派其他地方的军队来进攻我们,我们可以跟总部联系,让友军部队进行配合作战。”

彭得淮显然不是临时做的决定,此时的他镇定自若,显然是自己在私下计划很久了。

“可是要真的打天津,甚至占领天津后,那时候整个华北都得乱套,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连锁反应的。”彭少辉也担心的说道。

天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此时最繁华的城市,拥有很多银行,最多的时候有着九国租界。除了这些,那些在民国前期失势的军阀重要,也有很多在天津隐居,这一打会出现什么后果他们都无法想象。

彭少辉甚至想到,若是真的到拿下天津那时候,估计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都得南下对付他们,那时候关东军若是真的南下,对八路军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打仗怎么能胆子那么小,你想过没,若是打下天津,对我们会有什么好处,别老是往坏的当面想,那样你还打什么仗啊!”彭得淮知道他的建议肯定会让一众部下感到惊讶,万一出点大问题下面的人都担心无法承担责任,这就注定他们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

“彭老总,若是简单的反围剿,倒还没什么,你做决定就行。但是这件事事情太大,我觉得这件事还是给总部汇报一下吧,就算是后面让友军配合,也得先给总部知会一声吧!”

见彭得怀挺有自信的,而且真的是想打,甘思琪最后也没再劝阻,而是提出一个这样的建议,看看总部什么意思,免得后面出现什么问题,他们都得承担这个责任。

“既然你们认为必须这样,那就麻烦政委你给总部说一声,看看那边什么看法。”

看着一种人好像都不怎么同意打天津,彭得淮也不可能强行让他们执行自己的命令,只能等着总部的回信。

此时的长治城里,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地方,早前被毁的比较严重,后面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重修。在八路军来了之后,就把这里修缮了一番,拨给了子弹厂生产子弹,也算是合理利用。

由于是子弹厂,所以这里的守备也挺严的,有着一个连的士兵轮流值守,而且外面的牌子写的并不是子弹厂,而是以‘军需xxx厂’来命名的,加上它的位置比较偏,不在主干道上,敌人的间谍也就不会发现这是一个子弹厂了。

此时的子弹厂里忙碌一片,几条子弹生产线正在加紧的生产子弹,都是7.92mm的尖头弹。旁边不远处还有几台子弹复装机,平时八路军士兵打仗留下的那些子弹壳,大多被收集起来,然后上交到总部,并让总部的几台复装机给重新装上火药等。

不过由于知道复装子弹的危害,所以这种子弹一般不是给主力部队使用的,而是给民兵、游击队以及一般的治安队使用,也算是废物利用。

看着眼前那一片黄悠悠的子弹,李卫国一脸满意的表情,虽然这些子弹根本无法满足晋冀鲁豫二十多万军队的消耗,但也可以减轻庞大的后勤压力。

这些子弹生产线,也大多是前线作战缴获的,有一部分是后方机器制造厂制造,然后在运送过来的。经过子弹厂负责人的介绍,现在子弹厂要是原料足够,每天能生产发7.92mm尖弹,8000发复装子弹.

当然这个跟西北几大兵工厂的产量没法比,据38统计出的37年兵工厂生产数据,光子弹一项,西北的兵工厂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年产8000万发子弹的产量。

37年的**军队满打满算也不到40万,也就是意味着每个士兵在整个37年一年间拥有200发子弹,这敢日本人肯定有差距,但是比国民党的平均水平好多了。

据后世统计,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每年生产的子弹在1.4发左右,加上外购的每年也有1.6亿发的样子,也就是每年3亿发子弹,按国民党军队有300万来算,平均每个士兵一年只能拥有100发子弹。

不过随着西北的几大兵工厂逐渐添购了新的机器,加上今年引进了苏联的武器生产线,估计今年的总产量可以达到1.5亿发子弹的产量,可以跟国府每年的平均产量持平。而39年就是一个爆发期了,到时候苏联的生产线吃透之后,估计子弹产量就能突破2.5亿发,甚至更多。

子弹产量代表着一支军队的射击水平有多高,也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历史上的抗战,中国之所以很惨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够的子弹,很多新兵只是知道怎么开枪,肯能就带着5发子弹上了战场,你说这能打得过日本吗,打到后面只能拿人命填。

现在八路军中那些老兵都是从数年的战斗中走过来的,枪法在不断地战斗中练出来的。但是现在新加入的士兵不一样,他们中大多数根本不会打枪,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就需要子弹训练,才能保证他们的战斗力不会拖后腿。

“首长,冀察热军区电报!”

就在李卫国在视察的时候,一个士兵拿着一封电报来到李卫国身边。

“怎么了?彭老总那边是有什么事吗?他可是一般不怎么喜欢发电报过来的!”

对于彭得淮的脾气,徐向浅也了解一些,所以看到冀察热军区的电报,才不禁问着正拿着电报看的李卫国,想知道对方到底有什么事。

“没什么,因为一件事,冀察热军区领导层的同志意见不一样,不过那件事你肯定想不到是因为什么!”

李卫国没有明说,反倒是卖起了关子。

“什么事?”

“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彭老总想用这次鬼子的围剿冀东的机会,打一场大的,改变冀东地区现在困境。他想打天津!”

李卫国卖了一会关子,最后才笑着说道。

“什么?他想打天津?这事不小吧,他有那么多军队去打吗?”

听到李卫国的道来,徐向浅也被震惊了,只是李卫国还像个没事人似的。

“你自己看吧,上面写着呢,开始有人提议打北平,被否举了,彭老总则是提出了打天津!”

李卫国把电报递给了徐向浅,很自然地说道。

“这事可不小,天津什么城市,对于日本来说有多重要,彭老总不会不知道吧,他这一打,不管打不打得下来,华北肯定得乱套。这已经到冬天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雪,后面会非常的麻烦的!”

徐向浅是细细的说道,他作为参谋长,考虑问题肯定得全面,毕竟按照参谋长的职责就是负责这些。

“我猜他是故意选的这个时候,平津地区的雪,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而且雪大,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就无法出动,包括战斗机这些出勤也会受到影响。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天津这个城市没有城墙,攻城很容易,就看巷战如何打。加上日军也认为这里是腹地,防守也都比较松懈,所以彭老总才决定这个时候去打天津。”

李卫国大致的猜测着彭得淮为什么打天津的原因,不过他分析也不全,其实彭得淮想打天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在八路军中证明他的实力。

自从三军会师之后,彭得淮他就从军队最高领导层中被挤下来了,因为得跟李卫国等四方面军的腾位置,就成为了一个军团长。后面抗战爆发后,他的部队更是被缩编为师,他也变成了一个师长,心里的失落感也是很大的。

因为他觉得他在八路军中越来越偏离核心领导层后,他便有点失落感,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现在总部面前。

好吧,其实彭得淮想歪了,李卫国作为后来人,知道其能力,能指挥一场数百人的抗美援朝的元帅,能力能差吗?其他人不敢上,为什么他就敢挑起这个大梁。

不过对于他的位置,李卫国也一直头疼呢,放在总部吧,会让他的才能得不到最大发挥,这才不得已让他去了河北、察哈尔一带展开敌后武装。

“卫国,我听你的意思是,不反对他的这个计划?”听着李卫国的叙述,徐向浅,越听越不对。

“没错,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可以让他去试试,万一真的拿下天津了,那岂不是更好。”李卫国淡淡的说道。

“可是到时候肯定会引起日本强烈的反扑的,那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后面的计划?”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武汉会战一结束,你看鬼子在华北的兵力部署,明显是开始针对我们,所以我们也不用那么客气,先把对方的部署打乱再说,我们的计划再跟着局势的变化,在做出改变就行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给冀察热军区发报,就说总部支持彭老总的意见,在他们成功之后,总部会在合适的时候做出策应的。”

李卫国认真地说道,没有给徐向浅再劝说的机会。

冀东抗日根据地,此时日军三路大军已经开始对这里的展开了扫荡,平静了几个月的冀东地区,又开始燃烧着战火了。由于得知总部已经同意了他们的关于有机会的情况下,拿下天津的建议,所以他们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天津而展开的。

彭得淮对于这次反扫荡的战斗,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中部一同意后,他这里就开始了他之前相好的计划开始。

首先,所有部队开始分拆,以团或营为单位分散作战,伺机消耗来犯敌人。为了牵制扫荡的日军,彭得淮留下了大部分抗日联军,以及一些师部直属部队,包括骑兵团、特务团等。

这些部队的人数在6万余人,可战的并有枪的有两万多人,以118师政委甘思琪和参谋长彭少辉、抗日联军高志远为主。他们的目的就是牵制住日军,让日军在冀东根据地来回奔波。

其次,彭得淮率领352旅、抗日联军李运昌的第二路军一部(有枪的那些人,因为熟悉地形),一共一万七千多人。他们则是以团为单位,想办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突进到敌后并重新整军,在时机成熟后就展开对天津的进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那就是吩咐354旅开始集结部队,朝着北平运动,去把敌人的目光吸引到北平去,最好是让天津的守军也出动,那样彭得淮这边压力也就更小了。

这几道命令一下,在奇袭太原之后,有一场经典夺城战役便打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