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津(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津(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蓟县,此时河北省的一个省辖县,以前叫作渔阳、蓟州,在清以前,也算是个北方重镇。因为它隔着长城并不远,在明朝时候管辖着遵化、丰润、平谷、玉田,按照现在的说法也就是一个地级市。

当时因为明王朝要防备北方的蒙古政权以及后面的后金,这里也是一个军事重镇,设蓟镇,屯着大量军队,是当时的九边重镇之一。明朝时期有个有名统帅就是在这里训练的一支强军,当时的统帅叫作戚继光,军队则是叫作戚家军,可谓威名一时。

后来随着满清入关,长城也就失去了以前防备马背民族的重要作用,蓟州虽然也统领着其他四县,但是地位远不如从前。到了民国更惨,蓟州改为蓟县,归河北省管辖,有一个所谓的地级市,变成了一个县,地位可算是一落千丈。

在之前的冀东暴动的时候,蓟县曾被起义军队短暂占领过一段时间,但是由于隔着北平挺进,日军就派出军队抢回去了这座比较重要的县城。因为再往东,就是冀东根据地的核心地带,所以蓟县县城里驻扎着一个大队的鬼子和一千伪军,实力也算不差,缺少火炮的冀东抗日联军,无法拿下这座县城。

此时的蓟县,由于日军需要前去对激动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它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县城里在昨天就来了两个联队的鬼子和数千伪军,从鬼子的番号可以得知,这是从北平而来的日军27师团一部。

27师团是由之前的驻屯混成旅团扩编的,刚刚参加完武汉会战,没什么大损失,也没什么大功劳,一回来就接手了北平的防务。由于北平比较重要,出城内的一些警察等部队,还有着他这个27师团。

不过他是一个三单位师团,也就是只有三个步兵联队,其他辅助部队,像什么炮兵等编制也就是一个大队,所以全师团人数也就在----的样子,这是为了应对中国战场设置的。此时出来扫荡,27师团就只带了两个联队,剩下的那个联队则是负责北平的守备。

此时的蓟县城头,日军27师团师团长本间雅晴中将,现在的他并不出名,但是历史上这家话可是一个很出名的,因为一件事。他策划了‘巴丹死亡行军’,让人的美菲联军(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死在了回战俘营的路上,结果后面被麦克阿瑟枪毙了。

本间雅晴喜欢在战争期间作画、写诗,有‘诗人将军’的绰号,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因为他缺乏实际指挥控制力,充其量算个军事理论家。

这不,本来是该扫荡的他,这时候在城墙上,拿着画板,正在画画,一边画还一边说。

“这么好的土地,可惜被支那人给糟蹋了,皇军好心帮他们带来繁荣,可惜却不领情!”

本间雅晴要不是穿着军装,已经51岁的他,更像是一个画家,而不是军人。

此时的他,拿着画笔不断在画板上画着,从现在的轮廓可以看出是一副风景图,旁边的凳子放满了画笔以及勾兑好的颜料。

他的身边,此时有着大量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站着,对于这位师团长的爱好,他们也只能看着,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就在此时,一个日军少将,拿着一把军刀,在几个士兵的护卫下,快速的来到了城墙上的本间雅晴身边一米处。

“师团长,军队已经全部到了蓟县,请师团长下达作战命令!”来人恭敬地说道。

“永见君,辛苦了!明天你就带着两个联队以及那些皇协军,沿着长城东去,负责清剿那些地方的支那八路军,我就不去了!”

只见本间雅晴一边画着画,一边头也不回便对着来人说道。

“嗨!我一定不辜负师团长的期望,定要把八路军清剿完毕!”

来人正是日军第27师团的第27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团长永见德俊少将。

“永见君,你看看我这副画如何,这万里江山是否气概,我辈的任务就是带着帝国勇士,为帝国夺得这大好的万里江山!”

本间雅晴再把画画完后,就让一旁等待的永见少将评价。一个将军,来打仗却在这画画,好吧,你是老大你就话,但是你懂画不代表你部下这群军人懂画啊。他这一问,可把永见少将难着了。

“报告师团长,卑职才疏学浅,对于画作不甚了解。不过以师团长的画工,想来这幅画也是一流的!”

“哈哈哈,这话我喜欢!”

放肆的小声顿时在城楼上响起。

第二天,永见少将就带着一万多日伪军前去扫荡去了,而本间雅晴这个中将师团长,则是在蓟县县城里,到处跑着画画,并遥控前方的扫荡战斗。

而且这事还被蓟县百姓传开了,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日军师团长。

四天后,就在日军第27师团的部队走了之后,彭得淮和何长工率领着352旅的旅部以及701团,躲过了日军部队的扫荡,来到了蓟县,也得知了日军的师团部在蓟县县城。

“老总,你说要不我们趁机进攻蓟县县城算了,那可有个日军师团长!”

此时一个小山村里(蓟县有山),701团团长邓华对着一旁的彭得淮开玩笑道。

“要是之前,我可能还真的打算去会会这么有点意思的师团长,但是现在我们还有大事呢,就先放过这个师团长一马!打开电台询问一下另外几支部队都到哪里了?”

彭得淮知道这个下属是开玩笑,所以也顺着说了联军,但立马就开始干正事了。

“好的!”

随着电台打开,‘滴滴滴’电台声音就开始在这里响起,开始与其他几支部队联系。由于这次负责一起行动的是352旅和一支抗日联军的部队,352旅经过几次扩编有着五个团,人员编制很大,都比日军这个27师团的人都多了,这次又是以团为单位,所以得联络一会才能联络上。

“老何,过了蓟县,我们的行踪就不好隐藏了,到时候得注意点,不能提早暴露了。”

趁着电台在联系的时候,彭得淮才是拿出地图跟何长工一起商讨着接下来的行军安排。

平津地区除了北面和东北方向有着山的存在,其他地方都是平原,一眼望过去都看不到山的那种,在这种地方,行军很容易被发现,也不方便军队的隐藏,也难怪彭得淮会比较担忧。

他彭得淮以前打仗都是在南方的山地丘陵,现在让他突然到华北平原作战,肯定会不习惯,以前用的那套,在这里都不怎么适用了,一切都得按新的来。

“白天行军的目标太大,我们这里也有着不少人,我觉得我们白天先派人穿着伪军或者百姓的衣服去熟悉道路,晚上再行军,这样暴露的机会就要小点。”

何长工看着远处那一望无际的平原,想了想认真地说道。

“也就只能这样了!”

彭得淮也很无奈的说道,晚上行军肯定会麻烦很多,时间耽搁不说,还有可能偏离方向。

“报告老总,其他四个团都联系上了,一切顺利,只是李运昌副司令那里一直联系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就在彭得淮二人在那讨论的时候,负责去联系的邓华来到二人身边,并说道。

“他们是从那条路过来的?”彭得淮沉吟一会儿便看着地上的地区问道,同时他的手也摸着下巴。

“按照计划,他部应该是从丰润县穿过北宁铁路,进入唐山县以西地区。”

邓华在地上一边指着一边说道。

“估计是遇到麻烦了,让电台隔段时间询问一次,一定要联系上!”

由于他们这次行动的比较隐蔽,为了怕鬼子的监听,所以电台也不是随时都能联系的。今天是计划的联系时间,而李运昌的部队没有联系上,就说明出现了什么突发情况,才导致不能开电台联系彭得淮这边。

“是!”

虽然其他几只部队联系上,但是李运昌这支部队的没能联系上,却给这次行动添上了一丝阴影。

彭得淮说的没错,李运昌的部队的确遇到麻烦了,而且在他们出发的第二天(也就是规定联络时间的前一天)就遇到了麻烦。

视线回到当天,丰润县潘家峪村,这是腰带山里的一个乡村,人口大约在一千多近两千人的样子,也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一个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

由于这次日军扫荡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的,把那些重点目标列出来,而潘家峪村就是丰润县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

虽然早就得知日军会来扫荡,潘家峪的百姓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架不住内部有奸细。潘家峪,看名字就是大多数人都姓潘,村里最大的地主叫作潘会林,他的土地占到了整个潘家峪拥有的土地一半,很多村里百姓都是他家的佃农。

在几个月前的冀东大暴动中,八路军放手发动群众,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抗日阵营,潘家峪村就是其中之一。奈何当时八路军势力太大,潘会林这个地主也不敢明着反抗日,所以就就无奈的也加入在了一起。

但是由于八路军的煽动,让这些佃农开始不怎么尊重他这个地主了,甚至还联合起来让他降租降息,这就让他很不满了。于是他便跟日伪势力开始暗地勾结,打算教训教训这些不听话的村里百姓。

这天,日军一个叫作佐佐木二郎的大队长,带着自己的部队以及附近据点的鬼子1000多人,加上1000多伪军,在潘会林这个奸细的帮助下,里应外合,攻入了潘家峪村。

并把所有百姓集中起来,逼问八路军的下落,最后在逼问无果的情况下,就开始对一千多百姓亮起了屠刀,并还打算毁掉整个村子。

刚好当天李运昌的部队路过这里,因为他的部队里有一些就是来自潘家峪的士兵,所以便想在还没离开之前,回去打个招呼。结果一到潘家峪附近就发现了不少鬼子伪军的存在,李运昌连忙让部队开始隐蔽。

“首长,我们村子绝对被鬼子攻占了,不然这些道路上不会有这么多日伪军在这里的。”

此时一个叫作潘树平的士兵,对着李运昌激动地说道。他想到自己的亲人遭遇鬼子之后会有什么下场,他便非常的着急。

“潘同志,你别着急,既然我们遇到了肯定会想办法解救村里的百姓,但是现在村里人在鬼子手上,我们这么冲过去,要是鬼子拿乡亲们当人质怎么办?”

对于这个潘树平士兵的心情,李运昌能理解,但是他作为一个军队主官,得从全局考虑。

“那现在怎么办?总不可能见死不救吧!”

而就在此时,村子上空传来一阵阵浓烟,这让下面的抗日联军士兵非常的担忧。

“小潘同志,你们村可有没有小路可以绕上去的?”李运昌突然问道。

“有这么几条小路,不过比较不好走!”

“那好,你把咱队伍里你们村里的同志找出来,你们作为带路的,我让人跟你们悄悄绕进去。我这边会负责进攻山下的敌人,吸引敌人注意,你们趁机把乡亲解救出来,明白了吗?”

李运昌想了一会儿便吩咐道,在村子附近打仗,肯定不适合,所以必须把鬼子引走,让他们无法再去祸害百姓去。

“明白,谢谢首长!太谢谢你了!”听到李运昌的话,这个潘树平同志非常的激动,甚至跪在地上大声的感激道,但是还没跪下去就被李运昌拉住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马上给部队带路吧!”

“是,首长!”

于是几个村里的出来的士兵,便带着数百人的部队,悄悄经小路,潜入村子。

潘家峪惨案历史上真有,不过是在41年的事,包括那个佐佐木二郎的日军军官也是真有其人,这里因为剧情需要给提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