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四十二章 绥宁会战(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四十二章 绥宁会战(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文白(张治中的字),你这个时候也不忘帮**说话,不太合适吧!现在这么好的一个削弱**的机会,我们何必去插手,等日军和**打成两败俱伤不挺好吗?”

听到张治中的话,旁边何应钦也不禁出言开着玩笑说道,但其中的讽刺意味也很明显,暗指张治中‘亲共’。要知道老蒋对于**可是一直不喜欢的,对于自己部下的出现亲共的,哪怕是抗战时期,他也会打压或者处置。

“敬之兄,我也是就事论事而已,你何必这么逮着不放。万一**没打过,河西走廊的通道被封闭了,你说怎么办?是你带着部队打回广州,还是东南沿海某个城市啊?”

对于何应钦带刺的话,张治中也不会不反击,不然就真的坐实了他的立场有问题。

“敬之、文白,你们二人就别争了,之前开会还没争够是吗?我现在是让你们理性分析一下,我们后面该采取的决策,而不是听你们又在我的办公室吵。”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会议让老蒋很烦这种争吵,所以此时听到二人的又开始针锋相对,便不禁开口制止道。

在看见老蒋开口了,何应钦、张治中也就不在说话,各自站在一旁。

“德邻,你说说你的看法!”老蒋问着一旁刚才没有开口的李宗仁,对方一脸无所谓的站在那里,好像是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观点。

“是。委员长,其实我的看法还是参与其中!傅作义现在是我们在西北唯一的钉子,此战他肯定会被牵涉其中,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那样我们在西北就没有代言人。

这让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看,对我们都没有好处,而且还有苏联援助通道在那摆着。我的建议是增援傅作义部,或者让傅作义部暂避,坐看八路军与日军大战,然后伺机对日军发起进攻。

而且刚才文白说的我也有一点看法,那就是我们即便是想援助,**也不一定会让我们把势力伸过去。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河南、山西的部队做好准备,看时局如何发展,然后再作安排!”

李宗仁慢慢的说道,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人(除了张治中)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好计策。先不着急插手,到时候等**自己求到头上来,岂不是很好。

其实李宗仁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看到了老蒋不想帮**度过这次难关,而且相信**不会坐看河西走廊被占领,到时候一场血战在所难免。而打完这场大战,**不死也得脱层皮。

“就按德邻说的这么办,让傅作义放弃现在的城池,退守更西边的山区,具体情况让他自己决定!”

老蒋对于李宗仁所提建议也很满意,便这么吩咐了。只是张治中听了之后,觉得有点失望,这个时候,国民党这边还在计较这些,难道党派之争真的比国家安危重要吗?

在众人离开老蒋的办公室后,李宗仁来到了有点失落的张治中身边,“文白兄,你还在为刚才我提的那个建议感到不满?”

“德邻,我就不信你看不出来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你怎么会给委员长提这么一个建议?万一真的坏事发生,到时候我们就是党国的罪人!”

此时老将不再,附近也就他们二人,张治中便不客气地说道,显然也有点不满。

“文白兄,你没看出委员长其实本来就不想插手吗?而且你也别担心这次**的事,我来见委员长之前,就已经得知**在陕西、山西的军队已经开始西调。

而且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已经回到兰州,亲自坐镇这次战斗。兰州是**的大本营,这次八路军肯定会拼死血战不让日军进攻到兰州的。而且虽然都是中**队,但是八路军毕竟是党国之患,所以文白你以后还是少说些偏**的,委员长听多了肯定也不会舒服的。

好自为之吧,我先走了!”

李宗仁对着张治中全说了一会儿,然后就笑着上了自己的车,很快发动机的声音就想起,李宗仁的车就在黑色的尾气排放中离开了老蒋的府邸。

在李宗仁的车走了后,排放的尾气在风中慢慢变淡,并消失在视线里,只有难闻的气味在空气中飘荡。而李宗仁走了后,张治中仍然在台阶上站着,脑海里想着刚才的李宗仁所说的那番话,一会儿过后,便摇了摇头,上了自己的车。

不过他的车不是回他住的地方,而是往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去了。

此时绥远五原县,傅作义的指挥部,他正与一众手下激烈的讨论如何应对日军的大举进攻。虽然日军这次的主要进攻对象是**的西北根据地,但是傅作义的部队刚好卡在鬼子和**的中间,所以日本人也不介意搂草打兔子,顺便把傅作义的部队给解决了。

去年年初绥远才打了一场大仗,要不是八路军的帮忙,绥西此时已经被日军给占领了。为了能在绥西待下去,傅作义选择跟**合作,经过一年的时间的修生养息,他的部队也初具战斗力了,35军的三个师也都满编了,骑兵第六军也新增了一个步兵师,再加上绥西的一些守备部队,现在傅作义的手下大概有七万多人,实力也算不错了,起码面临一个日军丙种师团进攻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现在问题大了,日军派了五个师团以及其他不少部队展开进攻,他根本打不过。此时国府那边也没有什么决断,肩负守土之责的他,在日军的进攻面前只能奋起抵抗。

此时在乌拉特前旗方向,他的部队已经和日军的前锋部队交上了火,但是对于是否坚持,他的手下也在争论。本来就是军人,说话也都很直,虽然争到最理解的时候没有掏枪,但是拍桌子是常有的事。

“我觉得就不该坚守,鬼子这么多,明显不是针对我们的,我们何必为**挡住这些鬼子呢!”

只见指挥部里,一个声音非常的大。

“我反对,现在国服也没给指示,但鬼子进攻我们事实,我们军队就负责守护绥西,所以我们不能让鬼子占领我们的疆土!”

“那你说,拿什么打?我们军队不足十万,鬼子有着十几万,飞机大炮也非常的多,就我们这点人打几天就会全军覆没。重庆政府什么鸟样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部队打没了,他可不会给咱们补,所以我们应该撤守狼山。”

“我反对。。。。。。”

看着下面的人在那争成一团,傅作义此时头也大了。好在此时一封电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就在一众部下在那争吵的时候,一个士兵拿着一封电报来到指挥部。

“主席(傅作义是绥远主席),重庆方面来电!”

而听到‘重庆’两个字,一众将官都停止了争吵,都看着那一封电报。这个时候重庆方面发电报过来,肯定就是对日军进攻所给他们的指示,只要重庆方面说了,他们这边肯定就不用像现在这么争吵了。

“念吧,让大家都听听!”傅作义吩咐道。

“是!

针对日军入侵一事,军事委员会裁定此乃日军针对**之西北根据地。你部军队实力不敌日军,故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从命令到达时日起,立即率领你部所有将士,往西撤退。

在撤退之时,把一切对战阵有用之物资,尽皆撤走,等日军跟八路军激战之时,你部再寻时机收复失地。

-------中国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

听完重庆的命令后,下面的将领都安静下来了,既然重庆方面都这么说了,作为他们只能执行。

“大家听见了,中央让我们撤退!命令前线的部队依托工事节节阻击,掩护后方撤退。你们下去都开始整军撤退,把能带的物资都带走,我们虽然帮不了八路军,但是也不能资敌。”

傅作义没有多说什么,本来他就不想跟日军在这里决死一战,所以重庆的命令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

“主席,可是。。。”董其武想说什么,但刚开口就被傅作义打断了。

“好了,执行命令吧!”

“是!”

有了傅作义的命令,下面的部队就开始行动了,五原、乌拉特诸旗等地的军队都接到了命令。他们在撤退的时候,也不忘跟城里的和下面乡镇的百姓告知一声,让他们有可能的话也跟着一起走,毕竟鬼子来了之后会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不好说。

好在在绥西这边生活的人,蒙古族不少,很多家里的人都有马匹这些。即便是当地的汉族人,在这些地方生存之下,也都沾染了草原上的一些习俗,马匹也都是很常见的,虽然不一定是战马,但只要能用来拉东西就可以了。

五原城外的一个小乡镇上,这个镇子人口不多,也就几百人,草原上就这样。此时镇子上不少人家都在忙碌着,听着鬼子大军来了,一些担心的百姓都准备开始西迁。

“阿妈,我们怎么又搬家啊?”

此时一个穿着蒙古族服装的小女孩,对着旁边正在忙碌的中年妇女说道。这个妇女照理说年龄不是很大,但由于在这些风沙较多的地方居住,皮肤也不可能像南方人一样被水养着,所以她的皮肤很粗糙。

“鬼子打来了,那些都是恶魔,我们所以要离开这!”旁边的那个女子说道,一边说还一边往马车上搬东西。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结束了以前的游牧生活,但是那些家伙是也都在,所以接到当地军队的通知后,便开始把家里值钱还有生活的必需品开始往车上搬。他们家有两辆马车,还有两匹马,所以搬这些东西问题不大。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一些速度快的,就开始赶着马车,骑着马开始往西边走了。也有不少人并不打算搬走,因为他们觉得太折腾,只要他们把值钱的东西还有家里的女人藏好,也就不怕鬼子了。

在之后的这几天,从五原等地往西的道路上,经常看见拖家带口的队伍,以及军队。这也就意味着,傅作义的部队也已经开始撤退了,日军也开始在绥西长驱直入。

不同于傅作义部队开始撤退,八路军这边则是忙碌一片。由西安开往兰州,再由兰州开往银川的铁路上,不是就能看见飞驰而过的列车。这几天由于军情因素,所有火车都优先拉后方的士兵赶往前线,士兵的大量北运,也让根据地的气氛非常的紧张。

此时甘肃、宁夏两地已经开始戒严,大量的陈旧武器从仓库里拿出来,发放给那些民兵。而各个兵工厂此时也是增加了人手,开始三班倒生产武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武器弹药能支援前线。

而此时的李卫国直接是坐着飞机,从兰州飞到了银川机场。这个时候的飞机飞的都不高,所以在飞机上,李卫国也能看见,下面的公路上,大量的士兵、卡车开始朝银川开着。

“卫国,刚刚接到的消息,傅作义已经率部队撤往西部山区,日军长驱直入,相继占领了乌拉特前旗、五原,现在正朝着临河(今巴彦淖尔)而来。”

飞机上,只见陈更拿着一封电报来到李卫国面前,严肃的说道。

“意料之中,老蒋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削弱我们大好机会,傅作义也不想把他的部队损失在这里,撤退是必然的。命令前线的部队,趁机占领临河,在临河布置第一道防线。

日军是哪支部队知道吗?”

李卫国实现从窗外回来,说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