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绥宁会战(三)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四十三章 绥宁会战(三)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我们暂时得知的是,日军第26师团以及日军第十师团的步兵第八旅团、以及第十师团的骑兵联队、还有一个伪蒙军骑兵师接近三万人。暂时没有发现重武器的踪迹。

日军110师团也到了包头,相信过段时间就出现在绥西。

不过日军第109师团正驻扎在包头和归绥,应该是防备骑兵第二军以及第六纵队的。”

陈更想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

“第四师团呢?那支部队在哪?”

李卫国突然想到什么,便问着旁边的陈更。

“你说第四师团?我也很奇怪,开战到现在,差不多快十天了,日军大部分军队都到了归绥、包头一线,就是这个第四师团还在集宁(今乌兰察布),具体什么原因我们也不清楚。”

陈更也是一脸疑惑的说道,这跟日军的习惯明显不符,前线早已跟傅作义的部队打起来,但是居然还有一支甲种师团还在后方墨迹。

“不奇怪!这个师团在日本那里是出了名的,我就不明白日军怎么把这个师团派了过来,拍一个乙种师团也比派第四师团的作用大吧!”

听到第四师团果然这样,李卫国也就放心了。

“怎么?你对第四师团很了解?”陈更好奇道。

“很了解算不上,还是知道一点第四师团的事!这个师团也叫作‘大阪师团’,因为它的士兵基本来自日本大阪地区。

虽然他是一个甲种师团,也是建立很早的一个老牌师团,但实际战斗力赶日军其他的甲种师团还是差不少。因为这个师团信奉的原则不是武士道精神,而是‘保命第一’!”

李卫国说到这,也不禁有点乐。

“保命第一?这在日本军队里岂不是一个奇葩!”

“没错,就是一个奇葩。现在对我们发起侵略的日军,在战斗顺利的时候都喜欢说‘武运长久’;不顺利的时候,就喜欢说‘九段坂见’,因为日本的靖国神社就在九段坂。

而这个第四师团在临别的时候都喜欢说‘御身大切’,翻译过来就是保重身体或者保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前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当过这个师团的师团长。”

李卫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第四师团的说了一下,虽然不全,但对于一点都不知道的陈更来说,却是听得很惊讶。

“那日军派这支部队来干什么?送死?”陈更疑惑道。

“送死倒不至于,这支部队可是很擅长保命的。之前彭老总那里闹得太厉害,所以关东军趁机把他打发到华北方面军来了,估计日军现在的司令官杉山元大将想到这也是一个甲种师团,也不想浪费军队,便把他派了过来。”

李卫国解释道。

“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有点期待这次战斗跟这个第四师团练练了。”

陈更笑着说道。

其实李卫国没说错,此时的日军第四师团正在集体生病,因为他们听说了要打仗。本来第四师团就是最早一批出发的军队,同批的第十师团现在都在前线作战了,但是第四师团却还在集宁这个离着前线差不多500公里外的县城里.

而为了让这些士兵尽快‘康复’,日军的几个联队长亲自坐镇问诊室,给‘生病’的士兵问诊。有着联队长亲自诊断,第四师团的士兵这才开始准备出发,至于什么时候能到前线就不好说了。

“首长,飞机还有一会儿就降落了!”

在陈更与李卫国的交谈中,专机也抵达了银川城外的机场上空,很快飞机就降落在了银川机场。

在李卫国的专机降落之后,不少歼1战斗机也纷纷从天空中降落下来,整个机场都充满了螺旋桨和发动机的声音。

那些地勤人员,都在忙碌的安排那些降落的飞机进入计划的停机坪,把降落跑道腾出来,好让天上的飞机降落下来。不过八路军的空军毕竟还是刚刚起步,加上准备不足,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的情况,幸好没有出安全事故。

因为随着第一航空旅的进驻,前线的几个机场都装满了作战的战斗机,作为宁夏最大的机场,银川机场也不例外。

之前八路军的重点主要在陕西、山西,对于宁夏这边并不怎么重视,除了一个装备一般的守备师和一个骑兵旅没有其他什么部队。飞机方面也只是一些侦察机,而且数量也不多,这也就造成对飞机场的需求不大。

因为八路军没有想过日军会从河套平原打过来,之前有着一个傅作义,再加上第二骑兵军的牵制,鬼子也就只能在绥东一带待着,对宁夏也就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所以八路军对于宁夏的军事建设力度就不是很大,就说眼前的银川城,城墙并不高,根本扛不住重炮的轰炸。在李卫国进入银川城的时候,还有很多士兵工人,正在用混凝土加固城墙,城外也是在修建防御工事。

啪,

进了指挥部,李卫国把手套接下来扔在了桌上,这玩意戴着太久,让他觉不舒服,所以还不如不戴。而且屋里要比外面暖和不少,在进了屋之后,李卫国和陈更等人便把身上的扣子松了几颗,透会气,人也比在外面随意不少。

“老陈,你这次打算怎么打?”

李卫国来到地图面前,问着一旁正在喝水的陈更。

“能怎么打?先把战场往外移,在临河、磴口等地节节阻击,先给后面的部队争取时间,我的意思是最后在银川附近打一场大仗,来决定这次战役的胜负。”

只见陈更来到地图面前,用着指挥棒,最后在银川附近划了一个大大的圈。日军这次无非就是想占领西北甘肃等地,但是由于时间因素,陈更并不能把战场完全放在根据地以外,而宁夏平原再往后退就是兰州和河西走廊,所以把主战场放在宁夏是最合适的。

“想法不错,不过记得让晋绥军区跟你这边配合作战,那样这里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还可以跟傅作义联系,他应该不希望一直待在狼山那种地方吧。”

李卫国补充道。

“这是肯定的,所以这就需要前线的部队给后方部队的集结争取时间。”陈更认真地说道。

“前线是哪支部队?”

“十一纵队独立第30师师长许是友,按照他的行军速度也该到临河县了!”

陈更想了一会儿说道。

“原来是他呀!”李卫国听到这个名字,眼角一抬,不禁有点诧然。

许是友之前是129师385旅副旅长,因为他之前在忻口还是晋东南之战、第一次大规模反扫荡的战争中打仗都挺猛,一把大刀那是砍得所向披靡。

历史上八路军高级将领里面,玩刀的比较出名的就三个人,许是友、贺炳炎、秦基伟,前面二人最后是上将军衔,后者则开始是中将,后面晋升为上将。

正因为许是友的之前的战绩不错,所以在这次编制调整中,他成了一个新的师的一把手,也算是晋升了吧。

此时的临河,也就是后世巴彦淖尔市,这个地方在后世那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也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不过此时的临河县,却是还达不到后世的称谓。

临河县地处河套平原,也算是土地肥沃,但民国的这里人口不多,加上交通、气候以及战争原因,发展也不算太好。不过这里因为从31傅作义出任绥远主席之后,便开始有了改观,在任期间大兴水利,才让绥远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起步。

但是在民国时期真正享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时候,历史上是40年以后。也难怪傅作义在新中国成立,会成为水利部长,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时的临河县,早已没有了傅作义部队的存在,城里的百姓也少了不少,偌大的县城此时居然很冷清。

不过许是友可不管这些,直接让部队进城,接管全城防务,根据命令他得在这里阻击敌人两天,然后才能撤退,所以对他也是一个考验。

看着这些进入县城的八路军,城里的百姓便松了一口气,之前国民党部队的撤走,让他们很是担惊受怕,可是他们却不想撤到山里去。直到八路军的到来,他们才知道他们也不是被抛弃的对象,还有人管他们,帮他们守这座县城。

对于八路军,城里的百姓都不陌生,因为他们这里跟不远处八路军占领的磴口县(此时磴口应该属于宁夏)或者更远的银川,都有着贸易往来,所以有一定的了解。

“吩咐下去,让侦察营给我派出去,看看鬼子到哪了?”

临河县县政府,之前傅作义任命的县长早已走了,此时的县政府只有少数不愿意走的在留守。对于八路军的到来,他们也没有不让他们进,反而是积极配合八路军的工作。

“是!”

“等等!”就在面前的人要离去的时候,许是友叫住了他。

“师长,还有什么事吗?”

“给宣传科的人说一声,让他们给城里的百姓通知一下,让他们尽快撤离县城,最好往后面的根据地撤,这个县城我们待不了几天,到时候鬼子来了,他们肯定会遭到鬼子的报复的!”

想到城里的那些百姓,许是友最后补充了一点。

“是!”

有着许是友的命令,独30师的宣传科的士兵就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劝说他们搬家。

咚咚

只见一个士兵敲着一户百姓的木门,上面贴着门神,大红纸上的程咬金和秦琼寄托着他们的期望,旁边还有着一副春联。由于新年刚过,本来开开心心的一个新年就因为鬼子的进攻给搅和了。

城里的虽然有着不少大红灯笼证明这是春节期间,但是冷清的大街以及城楼上正忙着的八路军,让节日的气氛早已消散的无影无踪。他们现在担心的是还能不能活下去,至于春节他们已经不重视了。

咯吱

因为从门缝里看见是八路军,所以里面的百姓大大方方的开了门,对于八路军的品行,他们还是有所耳闻的。

“八路军同志,你们是有什么事吗?还是需要我们帮助什么?”只见一个老汉,打开木门,对着面前的八路军士兵客气的说道。

“老伯,是这么回事。鬼子马上就要打来了,我们师长让我们给你们说一声,早点搬离县城,等打走了鬼子,咱再回来,不然鬼子后面肯定会报复你们的。”

那个八路军同志也很客气的说道,或许是因为这个老汉看着心地还不错吧。

“你们不是来帮我们守县城的吗?有你们在,我们不就很安全吗?”老汉不解道。

“老伯,我们是来首县城的,但是我们的军队人数不多,鬼子人数是我们的几倍,到时候能守多久还不清楚。我们要一走,你们这些城里的百姓肯定就会遭殃,所以为了你们的安全,还是尽快撤离县城,可以到我们的根据地去。”

“是这样啊,还以为你们八路军来了,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八路军同志,不是我们不想撤,只是我老伴身体不好,实在不适合远行。”听到眼前八路军士兵所说,那个老汉还是有点失望,不过也把实情说了出来。

“没事,这个我们可以帮你们,你们只要把东西收拾好就行。”

由于八路军占领了青海、甘肃这些适合养马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八路军也建立不少军马场,这让八路军部队也在开始驮马化。像独立30师除了那些可以乘骑的战马,还有不少驮马,平时都是用来拉弹药等物资的。

因为黄河两岸的地势起伏不大,加上有着公路,所就有不少马车,现在弹药已经拉了过来,除了留下以做备用的,其他的就可以用来帮助这些百姓转移。

“好的!”

听到八路军士兵愿意帮他们搬家,这个老汉也很好心,就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八路军士兵就挨家挨户地敲门,不过有三分之一的房子里面都没有,外面的大门也被上了锁。显然这些人,在几天前就已经离开了这里,去安全的地方躲避战火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