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三百七十章 晋西事变(二)

红色帝国1924 第三百七十章 晋西事变(二)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西安,一条大街上有着一个比较大的武馆,叫作叶氏咏春拳。这家武馆在西安可谓是赫赫有名,比其他的一些武馆要大不少,而且招收的弟子也多。

不过行内人都知道这个咏春拳武馆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肯定免不了后面有后台在那撑着。这个社会就像这样,无论你想干什么都得有着后台,不然你干不下去。而这座武馆的后台就是李卫国或者说是八路军,因为武馆的馆长叶问是军队的武术教练,还跟八路军最精锐的小部队--特战队有着很深的关系。

照理说,在**的地盘上,应该不会出现武馆这种私人性质团体存在的,其实这也得益于西安这个城市的存在。

虽然因为抗战爆发的原因,**也很少阶级斗争什么的了,而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对于私营经济的管理就所有放松,允许出现规模不大的私人经济,以此来活跃市场,增加特区政府的税收。

不过像兰州、汉中、安康等地,虽然有着不少个体商户,但是规模不大,也都是一些小酒楼、米铺等。但是西安不一样,**对这里只是从军队、政府人事任免等方面下手,对于经济只是在维持市场稳定,没有过多的限制,也正是因为这样,西安的发展就很快。

不过中央也有人提出,这样会动摇他们的根基,建议限制一下,别让当地的反动力量壮大。不过中央碍于这样会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加大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乱纪的事。

此时武馆里面,叶问的练功房,此时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对抗。

一方是用着数量并且精湛的咏春拳在迎敌,另一方则是用着非常实用的格斗技术,虽然后者招式凌乱,但是其招招直逼要害,让使用咏春拳的那人也在不断地化解对方凌厉的攻击。

噗噗噗

凌厉的拳风不断地在屋里响起,那精彩的进攻与反进攻的招式,让旁人看得如痴如醉,都被这激烈的对抗的吸引住了。

“总司令!有急电!”此时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在外面响起,然后就看见一个士兵跑了进来,不过看着屋内的情况,他想打断却被旁边的李忠给制止了。

而来人的动静,也让正在激烈对打的二人注意到了,双方的动作也就慢了下来。

“总司令,你貌似要工作了!”只见叶问用手挡过李卫国的一次肘击,笑着说道,不过语气却不是很平和,显然是打斗也花费了他不少力气。

“叶师傅还是这么厉害,我这么凌厉的进攻,叶师傅都能轻松的化解下来!佩服!我中华的传统武术果然博大精深!”只见李卫国用着习武人的那套礼节,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此时二人已经分开了,这时旁边的人连忙递上来湿毛巾,让他们擦擦头上的汗。这么激烈的运动,二人身上早已大汗淋漓,洗澡肯定不现实,只能说先擦擦汗。

见这位总司令这么行礼,叶问也不敢托大,连忙客气地回答道,“其实若真论生死决斗,我估计这会已经倒下了!”

“叶师傅说笑了,比武切磋而已,何来生死决斗!今天看样子我是没法久待了,后面有机会我们再切磋!”李卫国拱了拱手便告辞道。

“总司令,我送你出去吧!”

“我们就不用这么客气了,又不是陌生人见面!”

虽然李卫国这么说,但叶问还是把李卫国送到了大门口,在对方上车后,他才回武馆。此时的武馆里面,那些学徒在院子里念着一些基础的招式,显然是刚刚加入武馆的。

“师傅,没想到总司令的武术也这么好,实在有点不敢相信!”叶问旁边一个年轻的男子感慨道。

“总司令那个不叫武术,而是军队的一个杀人技。他们的招式,招招致命,因为在战场上,不是敌死,就是自己死,跟我们的所学的武术还是不一样的。”叶问淡淡地解释道。

“不过我们的武术显然在面对这种对手的时候,岂不是很吃亏?”

“吃亏?那只能说明你学艺不精!别看我们的招式都是死的,但是你要你学好了,能灵活运用之后,那就不一样了。俗话说,招是死的,人是活的!

看样子你就是平时没有好好听,给我打半小时的摆桩去!”

“是!”

“有什么事?”此时坐在车上的李卫国,这才问起正事,刚才那地方肯定不适合商讨跟军队或者政治有关的。

“总司令,刚刚兰州传来电报,说是总司令您跟主席通个电话,说有事与您商讨!”这时李忠这才把电报拿出来,递给了正在擦汗的李卫国的,他的脸上此时还是红红的,副驾驶的李忠都能感受到其一股热气。

“主席找我有事?”听到是主席找,李卫国有点奇怪,难道发生什么大事了吗?这才刚好有空回一次家,难道又得忙了?

既然是主席找,虽然不知道什么事,李卫国还是很快回到自己的家中,来到书房里,拨通了专线电话。

嘟嘟,很快电话就通了,“我是李卫国,给我转主席家里!”

“好的总司令,请稍等!”电话里传来转接员的声音。

“你好,卫国!”不一会儿主席那比较浑厚的声音就从电话里传来。

“主席,听说您找我有事?这刚出门,听到你找就立马回来了,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李卫国好奇地问道。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阎锡山那里的事,你应该有所了解吧?”主席说道。

听到阎锡山几个字,李卫国眼皮一跳,便带着玩味的笑容问道,“难道是阎锡山打算动手了?”

“八路军前线指挥部以及北方局传来的消息,阎锡山已经打算摊牌了,薄一玻等同志的现在状况也不是很好,我想问问你的看法。”主席认真地说道。

“我的看法就是:既然阎锡山想摊牌,我们何必被动应对,直接主动逼他摊牌,反正只要我们不先出手,我们就不会担起制造摩擦的不好名声。”

两人在电话你就这么认真地商讨着,幸好事情不大,所以也不用让李卫国飞回兰州商讨此事,那样太麻烦。最后的商量结果就是让李卫国全权处理此事,不过主席明确了一点,就是不能背上制造摩擦的坏名头。

李卫国也知道这点,对于国民党即将发起的一次****,李卫国也很期待。历史上八路军实力比现在弱了不止一点半点,即便吃了一些亏,但在很多地方也打退了国民党发起的进攻,现在实力更强的八路军没理由还会继续吃亏。

现在李卫国则是谋划,如何能吃掉晋绥军一部分,让阎锡山这个老油条听话点。按照之前李卫国的计划,是打算趁此机会彻底吃掉晋绥军,不过中央觉得太过了,给阎锡山一点教训就行了,用不着大动肝火。

中央都这么说了,他也就只能作罢,以后再找机会去吃了实力弱小的晋绥军吧!既然是对于晋绥军,李卫国肯定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去对付,所以他便把林博渠、孙德清、王以哲、左权、孙蔚如这些人叫到了一起,开个会看看如何采取行动。

不得不说,老蒋**的那叫真的不遗余力。为了让阎锡山有机会去削弱**的力量,他利用其民国领导人的身份,给阎锡山送了一个神助攻。

1939年5月,重庆政府下达命令,命令卫立煌的中央军进攻运城的日军20师团。而晋绥军负责切断太原至远程的铁路,阻挡日军的增援部队。

老蒋的这一次进攻,是真的进攻,只是顺带给阎锡山提供一个借口而已。

因为这个时空八路军壮大太快,华北的日军都去集中精力对付八路军去了,加上陕西实际上也被八路军所控制,就让中条山远没有历史上那么重要了。历史上之所以中条山有20多万中央军守着的原因,就是怕日本人趁机打过黄河,进攻陕西,从而威胁重庆。

这个时空八路军帮他挡住了日本的兵峰,就算他把中条山的军队全撤了,日本人也很难打到重庆,因为八路军肯定会向绥宁会战一样,拼死反击。当然老蒋也不会放弃中条山这个好地方,不过他觉得20多万精锐(没了38军,只有卫立煌的14军和晋城李家钰的47军算是比较能打的)放在中条山有点浪费,还不如趁机干点事。

主动进攻八路军现在老蒋肯定不会干,因为长江流域还打着仗呢,所以就没打算亲自动手。

此时老蒋选择的时机还真是选的好,起码现在华北日军的日子是抗战以来最不好过的一段时间。上个月绥宁会战刚刚战败,日军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和物资,加上八路军的势力太过强大,日军不得不集中力量对付八路军。对于国民党,日军现在都不怎么进攻了。

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此时卫立煌正与一众将领商量如何攻打运城。

此时的运城,是由日军第20师团防守。这个师团是一个甲种师团,全师团人员共有余人,若加上伪军,则是有着三万多人,分布在运城周边的十几座城池里。

不过对于这20多万中央军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集团军司令或者军长愿意去主动攻打,这不作战会议一开始,就有人不乐意了!

“卫长官,现在日本人好不容易不主动打我们,我们何必去主动进攻,万一没打过,还丢了中条山阵地怎么办?”第五集团军司令官曾万钟便开始大大咧咧的说道,他的第五集团就是镇守中条山的,这么久不打仗,他都习惯了平稳的日子。

“曾司令,你这未战先怯,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呀,你可是一个集团军总司令。作为一个集团军主官,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很影响部队的士气?你若是不打,你可以向委员长说去,只要他老人家允许了,我就不管你的部队了。”

卫立煌毫不客气地说道。他可是战区司令官,若是被一个集团军司令给唬住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卫长官,你别消消气,老曾不是这意思,只是我们的部队装备赶日军着实差不少,而且缺乏攻城的重武器,最主要鬼子还有飞机。

若是真的打,驻扎在临汾等地日军108师团也有可能增援,到时候我们的压力更大,若是一个不小心,很容易把目前的局面给毁掉,岂不是得不偿失!”

一旁的刘茂恩便出来当和事老,并向卫立煌说着一些目前面临的问题。

“刘司令,你以为我不知道这困境吗?可是这是委员长的命令,我们不得不尊崇。但是你们要这么想,我们有着20多万军队,难道打不过只有3万人的左右的日伪军?”卫立煌反问着在座的诸位。

看着卫立煌那看过来的目光,众人纷纷低下了头,显然对于这次战斗没什么把握。不过曾万钟却低声来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在座的都听见了,“胡宗南还坐拥十几万精锐的部队,不是一样没打赢吗?”

听到曾万钟故意抬杠的话,卫立煌非常不满,直接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地说道,“曾万钟!你还能有点军人的样子吗?”

“难道我说错了吗?兰封会战十万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打不过日军一个师团;武汉会战的胡宗南坐拥十几万大军,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丢了武汉的北大门。

别看我们中间也有不少中央军,但是就论装备,我们赶得上桂永清、黄杰、胡宗南他们的部队吗?”

本来这些非嫡系的部队对于那些嫡系部队的拥有好的资源不满,你要能打胜仗还好说,拿着那么好的装备还打败仗,这让他们非嫡系就感到不满了。此时曾万钟不管那么多,就这么大声地说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