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色帝国1924 > 第六百三十章 尔虞我诈的德黑兰(五)

红色帝国1924 第六百三十章 尔虞我诈的德黑兰(五)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14:19 来源:泡书吧

见老蒋居然放弃了这么一个机会,罗斯福等人大感意外。这白送的领土都不要,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不过既然见中方对琉球不感兴趣,罗斯福也就没继续谈下去,开始转向其他问题。

至于丘吉尔和斯大林心里则不断在嘲笑老蒋的无知,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都没抓住,这样的人居然能当一国领袖,中国看样子也就这样,不必太过担心。而丘吉尔等英国代表当面则是要放心不少,中国连琉球都不要,看样子对于缅甸估计也没太多想法,拿他们的担忧也就没有必要了。

看见众人一副意外的表情,老蒋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一个好机会。不过他之所以婉拒琉球的原因无非有这么三个:一是,国民党政府方面在国内草拟的谈判内容并没有包含琉球,众人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讨论;二是,老蒋此次来德黑兰,主要是为了争东北、台湾以及澎湖列岛,最多加上个外蒙,认为这些足够了。连西藏、云南、香港澳门的事都没有讨论;三是,老蒋认为日本是亚洲强国,他怕得到琉球后,日本日后跟中国扯皮,中日两国再接新怨。

也就是这三个原因,所以老蒋便放弃了对琉球索取主权的想法。

旁边的商震等人也很惊讶,不过既然委员长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也就没提不同意见,而老蒋则是因为面子问题,也没再提及。他也怕这是美国故意这么的,可能会用东北跟苏联交换,所以才把琉球给他。

要是罗斯福知道老蒋的想法,估计得无语死。我可是真打算把琉球给你,当然也不是白给,你给几十万军队给我,跟着我的部队一起拿下琉球等地。那时候,一个小小的琉球算什么,给你就行了,我只要日本本土就可以。

要是李卫国知道这事,绝对会破口大卖。琉球啊,这都不要,真以为日本在战后还能像战前一样啊,即便是强国也是一个被阉掉的强国,还怕他干什么。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你居然给白白浪费了,以后想要把琉球收回来,那得千难万难了。

可惜像这种会议,**方面现在没资格参与,不然琉球,肯定能拿回来。谁叫现在国民党是执政党,**方面只能这么干看着,现在肯定不适合打内战。当然这件事,老蒋也绝对不会在公众场合说出来,免得给**落下一个把柄。

会议最后,还是谈了一下外蒙,苏联和中国也发生过激烈的讨论,不过并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反正中美提出让外蒙人民自己决断,苏联就是不同意,最后这个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只要不影响反法西斯大局,美国人也不想过多干涉。

最后几方也都达成了默契,就看那支所谓的外蒙军队能否顺利进入外蒙,夺回控制权。而至于有关方的**,则是被这四家给联手卖了,而这一切,**并不知情。

本来老蒋等人还提过关于战后日本的战败赔款问题,不过却因为斯大林的搅合而暂时搁置了。没办法苏联也想要战争赔款,不过另外三国不干,你都没参加对日作战,还想要战争赔款,想的太美了。最后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前再商量赔款问题,免得现在谈不到一块,还影响对日、对德作战事宜。

这个会议只是初步讨论,像什么具体的对德作战和对日作战问题,都害得细谈,而且几个领导人也得私下谈些事,最后拿出一个几方都认可的方案出来。然后再把方案拟出来,几方领导人签个字,然后发表就算搞定。

后面老蒋跟罗斯福私下再次会谈的时候,罗斯福再次提了把琉球归还给中国,老蒋再次婉拒,这让罗斯福彻底明白老蒋真的对琉球不感兴趣,之后也就不再提及此事。

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四国首脑在英国大使馆举行了一次聚会,聚会上也都充满了尔虞我诈,中英苏三国都在那互掐,幸好老蒋有着宋美龄在一旁相助才没有吃太多亏,至于罗斯福,其他三国都有意无意的没有把美国牵扯进来。互掐的焦点无非是欧洲第二战场、外蒙、东北问题、战后日本的处置,还有远征军在缅甸的事。

至于为什么在英国大使馆举行这次宴会,其实也很简单。英国人这次的代表团有六七百人,除了军人政客,还有大量的厨师;最少的是中国,只带了几十个人,没有很多厨师一说,而且都没有自己的大使馆。

经过激烈的争辩和妥协之后,为期六天的德黑兰四国会议终于达成了让四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即《美、中、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美、苏、英三国德黑兰宣言》。

两份宣言分别针对日本和德国,并分别达成了一份对日、对德日后作战的协议。

当然最后四国还达成了一份《德黑兰会议--四国关于伊朗问题的宣言》,也就是肯定伊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并答应给予经济援助什么的。这跟中国没什么关系,都是其他三国主导,中国只是在这份宣言上签了字,仅此而已。

这次会议虽然达成了两份协议,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波兰问题、第二战场具体开辟时间、外蒙问题、对日本和德国战后处置问题。而且会议上斯大林流露出对东北的野心,也让后面的反法西斯战争充满了很多变数。

四国都知道,这次会议只是开始,后面随着战争的结束,再次召开一场会议很有必要。特别是作为四国之外的第五大力量,也就是中国两大实力派的另外一股力量,**并没有参加此次会议。

但罗斯福知道,以现在**的实力,要是战后的一些事情不考虑**的因素肯定是很难实现的。就像外蒙和东北,现在**的进攻速度已经超过他们的预料,甚至北方的对日战斗可能还要比南方以及太平洋的战斗更先结束。

至于老蒋,此次会议结束后,也算是拿到了一些想要的东西,但也有点失望。美国答应了中断给**的援助,并且派遣更多的战机帮助中**队反攻日军。不过苏联表露的野心,也让他充满了担忧,特别是可能已经出发的那支所谓‘蒙古人民军队’。

老蒋等人的专机是从德黑兰经印度飞回中国。在中间,还在密支那停过一次,也算是给远在缅甸的远征军给予一些鼓励,让他们能守住国家的生命线,打出中**人的威风。

而作为对罗斯福答应大力援助的报达,他也叮嘱卫立煌,在反击缅甸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魏德迈等人的意见。不过他还是希望求稳,反击缅甸南部可以,但必须把部队给保住,不能损失太大。

回到重庆的老蒋,因为德黑兰的一些事,心情也不算多好,对于即将展开反击的武汉作战也心不在焉。一旁的陈诚却是看出了他的担忧,便试探道,“委员长,你是在为外蒙等地的事情担忧吗?哪些地方现在都被**占据着,有什么事也是他们先扛着,你何必去操心太多。”

老蒋没有说话,旁边的林蔚插话道,“委员长是担心**跟苏联可能狼狈为奸?”

老蒋点了点头,“的确有这个担忧。虽然我们跟**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外蒙却是我国的领土,这**也算是干了一件好事,把这块失地给收回来了。

但这次苏联名义上说是‘蒙古人民军队’,但实际上绝对有一部分苏军在里面。苏联军队的实力,你们也知道,我担心**不一定能够挡住,到时候外蒙很有可能得而复失。”

陈诚这才明白老蒋担心什么,狡猾地说道,“委员长其实不必如此担忧,这件事也很好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件事给捅出去,把民族大义强行加到**的身上,逼着他们跟苏联死磕,让他们没有退路。

以苏联的这次行动可以看出,这次规模不会太小,也不会很大。但以苏军的战斗力,**肯定得投入更多的部队去抵抗。这样就能牵制他们不少力量,只要他们战败,我们就把结果捅出去,丢失国土的罪名,他们甩都甩不掉。即便是他们侥幸赢了,也会付出不少代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不仅这个消息,包括苏联对于新疆、东北的野心都可以说出去,把**架在火上烤。我看他们即便是想跟苏联缓和关系都很难,没有了苏联的支持,在战后,他们拿什么跟我们打。”

老蒋听完不禁大吸了一口冷气,也多看了几眼陈诚,这一招也太毒了。以前**收复新疆和外蒙都没有直面苏军,现在把事情一挑明,他们想置身事外都很难。而且国内的舆论也肯定会沸腾,那些所谓的民主党派估计也会纷纷质问**。而**在舆论的压力下,肯定会在站出来辟谣,表明**在这些事情上的态度。

这是一招很好用的离间计,要是**处理不好,内部都可能出现大问题。老蒋就想看看,老毛等人打算怎么接招。

不过林蔚担忧道,“委员长,要是这件事从我们这泄露出去,肯定会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满?到时候美国方面的压力如何化解?现在我们可是急需美国的援助,得罪美国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老蒋点了点头,“这个消息肯定不能由我们给捅出去,必须让其他势力来,最好是外国人。”

“我觉得可以让借日本人的手。军统在这方面比较有实力,让他们把外蒙以及东北等细节给泄露出去,即便是后面美国人质问,我们完全可以找办法推脱,然后做个样子严查的姿态,美国人也不可能怪罪我们。”陈诚冷冷地说道。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老蒋拍板道,“对了,辞修。武汉的战斗准备的怎么样了?这场战斗我们务必要打赢,武汉不管拿不拿得下来,但是湖北、湖南的领土必须收回来一部分,这样对美国那边才好交差,他们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

这一仗也关乎着党国大业,不得马虎!”

“委员长,你放心!为了这次作战,我和德邻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拿出了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只要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举收复武汉等地并不是什么难事。”陈诚认真道。

“这次战斗,我们将以第2、第5、第6、第10、第22、第33、第34、第37共八个集团军,外加第74军、100军,合计24个军,总共60个师。

这次进攻,我们将从西、南、北三面发起进攻,主攻方向是西边,南北两边是佯攻负责牵制两个方向的日军。在这里有着日军第39、58、116,共3个师团,加上伪军有着将近8万人。我的计划是以第一兵团的第5、第6两个集团军为主力,辅以冯治安的33集团军,从宜昌出发,一部进攻东北方向当阳的日军39师团;一部进攻沙市(今荆州市区)的日军第116师团。

第一兵团有六个军,而且装备精良,清一色美式武器,而且还有一个机械师,想来对付三个师团的日军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诚这么干,也是有着他的打算,杜聿明和宋希濂可不是他的土木系将领,自然把主攻交给他们,他的土木系负责抢功劳就行了。不仅是陈诚,作为第一战区司令官的胡宗南也一样,都打算出工不出力,先让杜聿明等人去打,他们最后再坐收渔翁之利。

别看参加这次进攻的部队有50多万,第一兵团两个集团军占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胡宗南和陈诚的嫡系共三个集团军也占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暂时抱着看戏的态度。

所以此次作战主力,还是得靠何应钦系和桂系。虽然何应钦被老蒋猜忌,不敢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但是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人也都勉强算何应钦系将领。第2集团军和第22集团军则是杂牌军,不受老蒋重视,则是趁机被李宗仁收入囊中。

老蒋听完之后,也点了点头,显然觉得陈诚的方案还算不错,也就批准对方,就按照对方所言实施。本来他把第5、第6两个集团军调回来,就是想作为进攻日军的主力,陈诚这么做其实也就是按照他的意思在执行,自然不会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