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204章 改元

大明嫡长子 第204章 改元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古代历次皇帝登基都是没什么看头的,因为通常这时候是先皇刚去,嗣皇帝为表孝顺,不会大张旗鼓的操办自己登基大典,即便有钟吕乐器摆放,也都是‘陈而不作’。

内阁这个时候要把一应事务撑起来,而这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把名分勘定。

朱厚照身子瘫软,刘健便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令左右扶他到往常弘治皇帝才能坐的主位龙椅上坐下,相互之间使个颜色,袍子一撩便跪下,

“微臣参见皇上!”

眼见朱厚照还是没动静,刘健又说:“一月前,孝肃贞皇后薨逝,眼下先皇又龙驭宾天,前后尚不及一月。臣知陛下悲痛万分,但此时人心浮动,国不可一如无君,陛下应以国事为重,力行登基。只有这名分定了,四方宵小才不敢铤而走险。”

朱厚照吸了吸鼻子,“刘阁老听旨。”

“微臣接旨。”

“如今最为重要的是先皇的丧礼,命你率内阁,合六部九卿主官,组成临时治丧专班,负责先皇丧礼一应事务。”

治丧专班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是头一回听说,但新皇心情悲痛,又是第一次下旨,不管怎么说,不同意见不能在这个时候讲。

“微臣遵旨。”

“萧敬。”朱厚照又叫那个老太监。

“奴婢在。”

“你仍然守候先皇灵堂,注意约束各宦官、宫女,任何人不得在此时侵扰父皇!否则定斩不饶!”

“张永!”

“奴婢在!”这个家伙一直跟在他们左右。

“命你率腾骧左卫、羽林左卫、右卫在京中维护治安,确保国丧期间,天子脚下各方安定,若真有宵小在这个时间点作奸犯科,即刻捉拿,以不敬先皇之罪论斩!”

“是!”

朱厚照从座位上站起来,“刚刚刘阁老说的对,朝廷在一个月之间先后痛失先太皇太后和先皇,连遭逆事之下,说不定就会有些人心怀歹意,以为朝廷此刻无人了!现在就是要告诉他们,紫禁城,朱家,还有朕!”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话间的时候,六部九卿中其他主官也都到了,毕竟六部就是建在皇城的边上。

“启禀陛下,还有一件事。”刘健执礼说:“反正各部主官也在,微臣几人是否先将先皇的庙号和陛下的年号议定。”

给已逝皇帝上庙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宜。

“朕的年号……”朱厚照也不和他们客气了,“就用‘正德’二字,《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颖达疏:“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朕想取其中‘正己以治民’之意。”

一般来说这是个内阁几位大学士一起拟定的。但新皇帝自己勘定年号,也不能说不行。况且,这个名字起的也没什么不好。

是没什么不好,但是谢迁这个时候提醒,“陛下,正德这一年号为西夏崇宗李乾顺用过。”

朱厚照一愣,这他哪里知道?

特么的历史上这名字也是你们这帮人拟出来的呀。

“朕不能用吗?”

“当然能用。”

“当然能用就用,明年改为正德元年。你们赶紧为大行皇帝拟议庙号。朕要去看看母后。”

张皇后啊,

现在是朱厚照唯一的亲人了。

新老皇帝的更替在男人看来是权力的转移,朝局的变化。女人在这个年代是附属品,哪怕是皇后,她的心情似乎也不被关注。

朱厚照见到她的时候,两个人像互相的救命稻草,不用说什么就先抱在了一起,明明各自伤心,却又要相互安慰注意身体。

张皇后现在也就剩这么个儿子了,她捧着儿子的脸颊,眼睛已经哭红肿,“照儿要坚强起来,以后这天下的万千臣民就都指着你了。若是有什么委屈了,就到母后这里,母后听你说。”

弘治皇帝身体不好,但张皇后的身体还是可以的,她还要再活几十年。

“母后你怎么样?”

这么一问,张皇后眼泪也扑漱漱得往下掉,手中擦了擦鼻子说,“母后也没别的,就是想你父皇……”

朱厚照有些神情恍忽,他还记得就在这坤宁宫,弘治皇帝和他们一起坐在这儿笑呢。

晃了晃脑袋,他把这些情绪甩出去,又怀抱着张皇后,“以后我侍奉着母后。”

“皇儿,当年延龄和鹤龄各有一个女儿,母后想把她们接进宫里来。”

“好,这事儿,儿子让司礼监的陈荣去办。”

……

这个时候朱厚照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叙温情,找他的人太多,哪怕是尚衣监都要寻过来。因为新皇帝和老皇帝的身材不一样,所穿的龙袍自然也就不一样。而且这玩意儿还不能提前定制。

所以现在务必需要朱厚照腾出点时间,把身材量一量。

另外,还得搬家……

但朱厚照觉得自己换地方睡不着,就吩咐暂时先不要。

奉天殿。

内阁和六部九卿最后议处,大行皇帝庙号为孝宗,谥号为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嗣皇帝对此没有异议,照准执行。

除此之外,一般这种时候还要赦免犯人,以让天下人有感于新皇帝的恩德,这类常规操作朱厚照也都没想法。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这么一通忙下来,太阳已经落山。

到晚间用膳时,朱厚照这才注意到边上伺候的刘瑾气喘吁吁但精神饱满,笑他是不敢笑了,但是干劲明显比平日里要足些。

一朝天子一朝臣,外臣还不明显,内臣是太明显了。

萧敬这个以往皇帝身边的红人儿,现在就只能在灵堂里,哪儿也出不去。

“刘瑾。”

“奴婢在。”

“从今天起,你去司礼监领个差事,先从秉笔太监开始吧,以往东宫的规矩就是往后宫里的规矩。”

刘瑾日思夜想这句话,真的听到了只觉得自己整个人像被抛上了天空,又无端坠落下来,他大喘着气,哆哆嗦嗦的谢恩,“奴婢叩谢皇爷圣恩!”

“以后不要叫皇爷,不爱听。叫皇上。”

“是!奴婢叩谢皇上天恩!”

“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你不要在宫里闹出什么动静,现在是国丧期间。”

刘瑾点头,“皇上叫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

“你真这么听话?”朱厚照俯下身子,低声说:“今天是特殊的时候,先前和你说过的话怕你忘记,朕,就再和你说一遍。”

“奴婢躬聆圣训。”

说起来他也五十岁了,谨小慎微这么半辈子,眼看要熬出头,心里不知道打量着要做点什么。朱厚照也是要提醒提醒。

“朕新年也才十五岁,放在民间的家庭还是个孩子,就是中举人都嫌小。但你不要当朕是个孩子,天大的事你不瞒我,罪总归轻一分,再小的事你瞒着朕,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你。”

刘瑾身子一抖,“奴婢明白。奴婢就是有十个胆儿也不敢欺瞒皇上。”

“你聪明,轻易是不会惹朕生气的,这是你的本事。如果能实心办事,老实一些,朕保你在宫里富贵长在。另外,今年清明,记得去给魏彬烧点儿纸钱,这是他头一年。”

嗣皇帝的话像一盆水浇在他的头上,

他们这些人,以往被人压,就想着有一天要压别人。

可他们伺候的是这么一个主。

后面的几日,早朝全都取消,朱厚照要领着文武百官祭奠先皇,直到把弘治皇帝的灵柩送往泰陵。

十日后,嗣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并宣布改元正德。首先是祭告天地、宗庙,然后身穿衮服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手掌玉玺,就坐龙椅。

这样,大明朝就迎来了它的新皇帝。

因为两次举办丧礼,眼下都二月了,但弘治十八年的朝政没正儿八经做过。朱厚照受不了这么乱糟糟的,他在殿上那么一站。

刘瑾马上上前,“皇上有旨!”

“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韩文、刑部尚书闵珪、吏部尚书王鏊、礼部尚书林瀚、工部尚书曾鉴,并内阁,大理寺听旨。”

“臣等接旨!”

“正月以来,朝廷连遭两项逆事,朝政多有耽搁,自即日起各部堂官回衙,仔细梳理部务,处理这一月多的积政,七日之后,朕要逐一听取汇报。”

“遵旨!”

新任皇帝不喜欢早朝这个形式,更喜欢早朝后专门负责某项事务的官员去和他禀报事情,而且现在皇帝还搞了一个侍从室。

就在乾清宫。

以往孝宗皇帝习惯住东边儿,朱厚照下令他住西边儿,反正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有的是地方。

平日里召见官员一间、吃饭一间、睡觉一间,这都还嫌多余。

召见官员的一间自然在最外面,进了乾清宫往西一转就是侍从室,里边儿很多东西都被搬走了,现在就是大桌子并着小桌子,再往里就是朱厚照召见官员的地方,这地方有个小门,往里转、往深走就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

新皇帝还下令,如果因政务来拜见的官员太多,就要先到侍从室做个记录,排队。

皇帝本人也能从上面看得出,今天还要见谁。这样有事说事,快进快出,

到了二月上旬时,新皇登基还不满五天,正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忽然之间一批快马入了城之后直送皇城之下,那人大喊:

“西北军报!”

太监不敢耽搁,接了东西也撒了腿的往里边儿跑,一边跑也一边大喊:西北军报!!!

此时宫里面,内阁刚见了新皇,一听有太监这么喊便也懒得回去了。

李东阳连日忙碌下也有些精神萎靡,“先皇刚刚弃天下而去,如今局势还未稳,边疆又起烽烟,国事……艰难如此啊……”

三人面色都不轻松,很多人都还在看当今圣上要怎么当这个皇上,现在一登基竟然有军报,这一旦处置失当,后果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