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205章 哪路诸侯要坐这个龙椅,试试!

大明嫡长子 第205章 哪路诸侯要坐这个龙椅,试试!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除了王琼、彭泽要启程前往浙江,户部左侍郎兼少府令顾左也有圣恩在身。王琼心里念想着,既然彭泽不与他来往,这个顾左也是皇帝面前的显人,于是托了王鏊的关系从中介绍,以共商浙江之事的名义和顾左一并启程往浙江去。

趁着路上还未解冻,他们也能走得方便些。

顾左这个人也有些怪癖,他爱吃玲珑酒楼的酸菜,这次出京办差,要离开很久,所以就多买了些在马车上带着。

上了马车以后,落下帘子,顾左说道:“德华兄,请见谅。我啊,旁的不怕,就怕出了京吃不到这一口。”

顾左一个侍郎,在朝廷也算是大官了,圣上更是以新机构之首的身份重信于他,没想到竟是这么个人。王琼一时间也是惊讶,但没说什么。

马车晃到城门口的时候,由远及近的有清脆的马蹄声传来,而且还有声音在喊:军报!军报!

“军报?”王琼掀开帘子去看了眼,

只见一匹军马掠着尘烟,迅速的在视线中远去。

“礼卿兄,你听到了吗?”王琼颇为正色的讲,“是军报!”

“鞑靼人又寇边了。”顾左叹息一声,“从弘治十一年开始,鞑靼人几乎每年都会掠边。殿……圣上已经忍了他们几年了。”

王琼前几年不近中央,许多事都是听闻,远不如现在顾左说的真实。

“德华兄,浙江的事可也牵动着西北的战事。”

“浙江?”

顾左收拢袖子,他是少府令,管理的是朝廷的资产,但这些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其实要看在地方的经营情况。

王琼主动要与他结交,顾左也不是没脑子,自然知道一个布政使的能量。

“朝廷要打仗,军需从哪里来?德华兄,你我可得替圣上把这钱袋子给攥紧了。”

王琼皱了皱眉,“朝廷要打仗?朝中诸公,能答应么?”

顾左是韩文一系,韩文又是当年太子府旧邸的铁杆,所以顾左自然不会说两家话,“现在的朝堂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堂了。”

哪里还有什么朝堂诸公,吏部和户部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部堂,当年的太子现在的圣上已经很久没有让人染指过了。

兵部当然也重要,可刘大夏经过打击,实际上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如果要论权势,当今圣上登基尹始,手中的权势就足以掌控朝堂。

“照礼卿兄所言,此事已经十有**?”

顾左也不敢十分确定,“除非……有什么意外,”

权势是没有了,但有些人还能以读书人的傲骨,不计生死的劝谏。

王琼动得则是另外的心思,朝堂上的人怎么争和他没有关系,他是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机会,现在机会自然来了。

就是上疏支持圣上。

只要站得对,仗打不打得赢,他都可以升官。

顾左又提醒说:“一旦朝廷用兵,到时候肯定要江南富庶几省筹集军需粮款。到时候这担子可要落在德华兄的身上了。这一节,要早做准备。”

王琼并不在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切要看圣上的旨意。”

其实在彭泽出京之前,他也听到鞑靼人又寇边的消息。

但他思来想去,还是要上疏劝谏。

路上经过通州,他有同年伍颐年在此为官,特地前来相送。多年好友相逢,胸腔之中的那种报国理想又激发出来,更加坚定了他这种想法。

而这个时候的紫禁城,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安静。

新任皇帝给这些年迈的大臣都设了坐,刚刚那封军报,他们也都相互间传递看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朱厚照抄着手斜靠着椅背,“都看完了,没什么要说的吗?边关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和士兵,他们可都眼巴巴得看着朝廷呢。朝廷总得有个话吧?”

一向有主意的内阁在这个时候也沉默了,什么意思还不明显吗?

就是类似这种大事,内阁可能也很难如皇帝的意。

“都没话?都没话,朕可要说了……”

“陛下。”刘大夏最近还沉浸在先皇去世的哀痛之中,他其实心志已哀,拱了拱手道:“老臣以为似鞑靼寇边事,以往先帝时也曾发生过,如何处置,有成例在先,还望陛下能够择一二以用之。”

“臣也以为,不可妄动。”刘健一向老成持重,对于新皇帝所表现出的锐意,他心中其实是担心,“陛下刚刚登基,正是向天下臣民展现革新气象之时,如果擅起兵戈,一旦战事不利,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李东阳也执礼,“圣上少年登基,且决心除旧布新,当此时本应该大发天兵,驱贼于外。但我大明天下是民穷财尽之局,这个时候要打仗,打赢了则天下凋敝,打输了天下也凋敝,臣恳请陛下为千万百姓计,万不能因一己意气,而误了天下。”

朱厚照脸色沉着,没说什么话。

那边刘大夏又语重心长,“微臣知道圣上于微臣有些许不喜。可臣是大明的兵部尚书,在朝廷一日就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为大明的天下苍生执言。当年,先帝曾也问过,说太宗频频出塞,现在为什么不行?臣回答,多年积弊之下,如今朝廷的将领士马已远不及太宗时期。即便是太宗时期,亦有淇国公胪朐河之战的失败,现如今有些人动辄就说斩敌数千,可这哪里是容易之事呢?臣揣度现在上策只有防守而已!”

“听你们说起来……”朱厚照的眼神扫过众人,“现在这场仗,打了不仅耗费钱财,还容易打败,一旦打败,朕这个新君,皇位都有可能不稳。是不是?”

众臣不说话。

眼看皇帝孤立无援,韩文不管那么许多,硬着头皮道:“陛下,臣以为倒也不能这么说。打仗是会耗费钱财,可这仗也不是陛下要打的,鞑靼人越过长城在我境内烧杀掳掠,多少大明百姓暴露在鞑靼的铁蹄之下,这仗明明是他们逼着咱们打!”

“韩文!”刘大夏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在出兵还是不出兵这个议题上,竟然有士大夫文臣‘叛变’,改为支持皇帝。

他马上手指着韩文,“你想让正统年间之事再现吗?!如此奸臣之语,你怎么能说出口?”

韩文心说今时不同往日,当年你是皇帝宠臣,现在我可是皇帝宠臣,还怕你不成。

“没有人想要让正统之事再现!现在是鞑靼人已经在了,难道我们君臣就在京师龟缩着,当做无事发生?你刘尚书做得到,我可做不到!”

“你!”

“好了。”朱厚照眉头微微一皱,“不准吵。”

众人听皇帝的声音低沉,急忙低头不敢说话。

“刚刚大司马以淇国公举例,其含义是说,当今天下的将士还不如太宗时,所以这仗是很难打得赢的。那朕就想问一句,这仗什么时候能打赢?”

刘大夏马上回复:“如李阁老所言,陛下锐意革新,去除弊政,如今刚刚登基,又如此年少,完全可以积蓄几年力量……”

“听明白朕的问题。朕在问,什么时候能打赢?”

这个问题让众人一愣。

刘健接话说:“只要励精图治,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总有一日大明可以胜过鞑靼。”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那到时候一定可以战胜吗?”皇帝继续问。

“陛下……战事若想取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这帮人,始终不肯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桉。

他们大概就是担心朱厚照真的以三年或者五年为界,到那个时候又是一桩麻烦事。

“不要跟朕绕!”这帮文人最是会玩这嘴上功夫,“刘尚书,朕现在问你,如果你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了,到时候一定就可以打得赢吗?”

“回陛下,可以。”刘大夏咬了咬牙。

“放屁,朕这个不懂战事的都知道,战端一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言胜,你是算命先生不成,敢说到时候就能赢?万一输了呢?”

众人听皇帝讲那两个字,也是脸色一垮。

但人家是皇帝,总不能因为如此就大闹一番,只能先这么听着。

“什么意思?”朱厚照指着闵珪,“比如三年后,闵尚书又觉得打不赢,他又反对,那么朝廷是打还是不打?打仗,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说打不赢,因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正德五年,你们还是可以和朕说,时机不合适,若是不慎,可能打败。朕现在告诉你们,这场仗它不是打得赢打不赢的问题,它是敢不敢打的问题!”

“刘阁老刚刚说,朕是新登基之君,一旦战事不利,恐有不忍言之事。什么不忍言之事?有人兴兵造反?还是咱们自己心中害怕?然后因为这份害怕、担忧,就弃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于不顾!朕今天在这里告诉你们,这场仗,朕下令打!打输了,朕担着。到时候哪路诸侯要是也想坐坐这龙椅,叫他们来试试!”

朱厚照站了起来,带着几分坚毅笃定说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场仗就是你们都不去,我这个皇帝匹马单刀,也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

刘健、李东阳等臣子一听这话大惊失色,皇帝这是要亲征?!

===

到底能不能洗头,我头皮裂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