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453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大明嫡长子 第453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45:18 来源:泡书吧

八十万亩的田产是赎回来了,四成二的干股,纸面有420万两的银子也付出去了,当然了,是付明年的利银。

如果这时候海外出什么事,朱厚照决定造大船、建水师,去收拾南洋的小国,以及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不知道朝堂之上又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朱厚照心中多少有些好奇,中原王朝历史上,应当还没有过这一幕。

满朝的文臣还会觉得那是穷兵黩武吗?

不好讲。

反正现事已经这么办了,毕竟平均下来的田价不到五两,有点坑,但梅可甲也没有办法,皇帝不愿意把自己的干股降到50%以下,所以越到后面,他手里的‘商品’就越少,只得降价,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愿意。

尤其是哪边一旦抓了个什么人,那一天的生意就能好上不少。

正德二年四月,奉皇帝旨意,大明南洋公司京师设立总部,正儿八经挂到墙上的牌子呢,名字里又多了三个字,是为:股份制。

写的很一目了然,这是以多人拥有股份为制度的新型公司。

位置就靠着正阳门,正阳门里,和不夜城算是隔着正阳门相望。

之后梅可甲像是有什么神通一番,不断的门口张榜公示一些制度。

其一,股份制公司所有有股份的人员,称为公司股东,占股超过百分之一的,可以向公司董事会提写建议,而董事会必须给予书面答复。董事会成员由皇帝任命。

其二,梅可甲作为这家股份制公司的总理,负责日常一切之事物,每年度向董事会述职。

就像各地官员向皇帝述职,梅可甲现也要述职。

述职就要讲清楚,过去一年的成绩、问题,未来的隐忧和应对措施。

其三,三年之内,股东之间的股份不得售出、相互交易,允许放弃。

这样一来,其实朱厚照不知不觉中干了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把股份制企业成功引入了这个时代的大明,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开辟了新方向。

之后聪明的商人必然也会模彷这种模式来成立民间的公司。到时候官府可以跟上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以鼓励、规范为主。

这种格局之下,当皇帝设置议题,讨论如何进一步扩大海贸的时候,嘿,朝廷上下都变得关心了起来。

比如说,市舶司只有三处,是不是要增设?

西洋诸国除了要丝绸、瓷器,他们还要不要别的?大明物产丰富,什么好东西没有?

便仅是丝绸这一样,桑田是不是可以多置、生丝是不是可以多产?

再延伸开来,借用原先商人边疆进行商屯的例子,咱可不可以到南洋找块地,置桑田,养蚕缫丝,然后省去运,直接卖给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那块地怎么来?是租是买还是……?

“……织机是不是可以改良?”

朱厚照大殿之上,朗声问出这个问题。

“织机改良?”

“如何改良?”

……

下面交头接耳讨论的声音一直不停。

“朕也只是提个方向,比如说原先的织机一天织丝五百匹,经过改良以后能不能织六百匹?具体的数朕不知道,只是这么一说。除了丝绸,其他的也可以依此类推。”

“再有,商船能否造得大一点儿?或者有没有船匠能改良风帆?使得行进速度快一点儿?这样运输的成本降下来,也是一个办法。”

毕竟海上漂一个月和两个月,那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皇帝的提法很有启发,

是的呀,做生意嘛,还有很多办法。

比如说能不能再把丝绸卖得贵一点?差的丝绸咱不说,上等的丝绸那就是要提价。

总之这下梅可甲有得烦了,很多人明年过得潇不潇洒就得看他,估摸着少不了人给他提建议。

“陛下,公司内部也是有这样的赏罚之道的,臣已经下了内部悬赏令,八百料、一千料的大船,只要造得出来,臣不会吝啬、相信陛下也不会舍不得一些奖金。至于织机……先前倒是忽略了,下去以后,也一并提醒工匠好了。”

“梅总理,这可不能瞎忽略,正德三年是复套之年,没了海贸的银子,陛下的国策怎么推行?”

朱厚照哭笑不得,

喔,这个时候开始拿这个理由催着梅可甲好好干活了。

梅可甲也不忸怩,当庭就说:“臣请朝廷拨银添船、筹建水师!臣一介商人出身,陆上行商,偶尔也会碰到山匪劫货。海上……一样有盗匪,这些人恃凶行恶,咱们以后既然要造更大的船,那便损失不起,一艘船百万两的货物,万一被劫了,臣万死难赎其罪。”

朱厚照显得轻松,“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好些人支支吾吾的,主要是他们中先前反对过。这话总不能立马就反着说吧?人也总是要点脸。

不过这也不急。

等了一会儿,就开始有官员出来表示:“大明是天朝上国,上国国威岂容旁人侵犯?”

“臣附议,那些货物若是被抢,朝廷尚能承受,可千千万万的百姓,辛苦缫的丝却看不到回头钱,那该如何是好?”

“不错,不管是山匪还是海匪,都要让他们惧于朝廷天军!”

……

朱厚照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这种格局之下,一旦真的有银子分到他们手上,那大明大概要化身十六世纪的世界厉鬼了。

“既然如此,内阁会兵部、户部商量个办法吧,看看今年拨银多少为好。朕只提醒一点,做事情要有长远的眼光,比如今年是这个目标,明年是什么?后年呢?对了……”

朱厚照想到一点,“水师是给南洋公司造得,它保护的不仅是朝廷的利益,也保护了其他股东的利益,梅总理,公司也要出一部分钱的。”

梅可甲对这个没什么意见,“微臣领旨。”

朝堂之上一片热闹。

至于那个先前惹皇帝生气的保国公,哪里还有人意他。文臣们本就对贵戚、勋贵不感冒。

人们宁愿去研究为什么皇帝要叫公司也要水师上面出钱。

不过这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正德元年的新科进士邢观,原本是授官观政刑部,后来叫顾左打了招呼要到少府去观政,现碰上京里这件事,已经养不了那么多闲人,更不会他们闲到去观政。

内阁和礼部一道命令。

邢观启程出发,前往宛平县。

四月路边野花已开,月余以来,乡间像是过大年一样,到处喜气洋洋,要饭的老百姓肉眼可见的减少,虽然一个个过得还很惨,将来地里种出来粮食,想天天白米饭管饱、肉蛋不缺更加是不可能。

但每人三亩地,只要伺候好了,至少人不会饿死,平时喝些粥,河里捞些鱼虾,林间捉些野味,勉强度日还是做得到的。

若真能如此,那也是百年不遇的太平盛世了。

“府尊便只是觉得,陛下叫其他股东出钱是因为公平?”

邢观分到了顾人仪的手下,这次和他一起去宛平,两人走路上,休息喝水时,邢观这么问了一句。

顾人仪忙得焦头烂额,实也没空想其他,“不然呢?水师建造耗银极多,自然叫公司出一些。”

“水师建造是很大的用,维持更是一笔大用,若是只有国库出钱,想必过不了几年,便会人人拦着陛下花钱。”

“不对吧,既然花很大,叫公司出钱,岂不会让那些人更加不愿意?”

“不愿意又能怎么办?一船一船的货谁来保?”

……

……

朱厚照也给梅可甲解释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会要求花维持水师的用,也要形成收益和回报。”

梅可甲脸色发白,“那么多银子,臣就是能耐再大怕也有赚不够的一天。”

的确是这样,朱厚照知道。

不过为什么还硬要这样,这大概就超出梅可甲这种商人的理解了。

但其实也不难想到,维持一个部队的用很庞大,一般来说简单的方法是裁军。可现实的利益又会让他们不敢裁军,毕竟这支部队保护着他们的利益,那这种时候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既然有了强大的武力,那就靠战争掠夺。

这个路很不道德,很不好。但接下来西方独霸世界五百年,你不掠夺他,他就掠夺你。而且这帮混蛋这五百年过得多好?最最关键是,咱说的仁义礼智信人家根本不听,你讲再多的礼仪,人家就一句话:你几艘军舰几个兵?

那朱厚照也没办法了,即便欺负别的国家是不道德,但这颗种子他也一样种得心安理得,这叫罪当代,功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