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零六章 匈奴内讧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零六章 匈奴内讧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听此言,该儒生顿时哑口无言。

刘进又扫视了众人一眼。

众人皆未在说话,刘进开口:“诸位可还有其他意见?”

没有人再言语了,见此,刘进开口道:“如此,便如御史大夫所言,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新增监察之事。”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刘进的事儿是完了,但是其他人的事情尚未完成。

见刘进农业改革之事讨论完毕,那大鸿胪苏武则开口道:“殿下,臣有匈奴信报。”

众人一听,皆是望向苏武。

苏武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臣接匈奴信报。匈奴内部发生变故。

狐鹿姑单于之前,匈奴在位者乃且鞮侯单于,鞮侯单于病故。

众人皆拥立左贤王先贤掸之父为单于。

然左贤王先贤掸之父,自觉不能胜任单于之位,即位不久主动让位于其弟。

其弟便是狐鹿姑单于,先贤掸之父改任左贤王。

此后,先贤掸之父先狐鹿姑单于而死,先贤掸继任左贤之位。

先贤掸之父在时,曾与狐鹿姑单于约定,在狐鹿姑单于百年,便立先贤掸为单于。

然臣今日得知一消息,狐鹿姑单于欲令其子为单于,因此废先贤掸为日逐王;

匈奴内部皆议论纷纷。

唉,只是可以啊!”

说到此,苏武遗憾的叹息一声。

刘进听此,不禁疑问道:“此匈奴内部交接不稳,大鸿胪为何叹息?”

苏武开口道:“左贤王母族我颇为熟悉,此前多有联系,且其族人多有欲投靠大汉者。

且其部落之中有我大汉密探,身兼重大使命,此前若非上官桀不听号令,私自攻伐左贤王部,恐怕借此机会,便可对先贤掸进行拉拢,即便不能令先贤掸投降我大汉,亦可令匈奴严重分化。

然这一切终究是功亏一篑了!”

听到这话,刘进心中也极为惋惜,上官桀不遵诏令,所产生的影响竟然延续至今。

众人听此,也觉得颇为遗憾,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着。

待讨论一番后,刘进皱眉道:“诸位,好了,莫要谈论此事了。

大鸿胪既然提出此事,诸位且说说当如何行事,为我大汉牟利。”

典属国常惠起身道:“殿下。臣曾与大鸿胪困于匈奴十数年。

对匈奴情况颇为了解。

狐鹿姑单于所亲重之人,有这样几个。

其一便是母阏氏,为狐鹿姑单于母;

其二便是狐鹿姑单于异母弟左大都尉;

其三便是我大汉叛徒卫律。

此三人,母阏氏与卫律关系尚可。

左大都尉其能力颇强。

除单于庭外,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皆颇为独立。

我以为可用间,离间三人之关系,令匈奴各部因立储之事,挑拨离间,分裂匈奴。

如此一来,我大汉可不费一兵一卒,虚弱匈奴。”

众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然有的人在典属国常惠说到“立储之事”的时候还偷偷瞄了两眼刘进。

匈奴立储一地鸡毛,而大汉也是不遑多让,至今嫡长子刘进都尚未成为太子呢。

当然,众人一个个的也仅仅是在心中想的,谁也不敢说。

当然,这扯远了,但仅仅就典属国之言,却是极有操作性的。

刘进问了一句:“诸位,其他人可还有何意见?”

众人一听,皆摇了摇头。

刘进点点头对典属国道:“此策,你整理一份,与匈奴信报一同报陛下处。

诸位,此事孤当强调一番,此涉及我大汉对匈奴策略之重大机密,诸位回去后,定要严守秘密,若情报泄露,休怪孤手段狠辣!”

众人一听,纷纷应道:“唯。”

大策定下,具体当如何执行这便由具体的负责部门执行便可了,因此便未在往下讨论当怎么离间。

之后又有将作大匠讨论皇陵的选址建设、奉常讨论的祭祀之事、廷尉讨论的近期的死刑审核诸多事情。

待讨论完毕,时候便不晚了。

刘进最后又问了医生:“诸位!可还有其他事?”

众人相互看了看,没有人说话。

刘进便点点头道:“且下朝吧!”

“唯!”众人应了一声。

丞相领着众人对刘进拜了一下,便各自散去。

等众人尽皆离开,刘进这才拿着参与朝会的尚书令整理、记载的诸多朝议相关事项,前往未央宫前殿皇帝刘据的寝殿去了。

刘进到达寝殿,守卫寝殿的侍卫赶紧对刘进行礼一番,便前往寝殿去禀报了。

刘进稍等了片刻,侍卫便出来,此侍卫拱手低头对刘进行礼道:“殿下。陛下令你直接前去见他。”

刘进微微颔首,便直接进入了皇帝刘据的寝室之中。

进屋一看,刘据身上还穿着中衣呢,神情颇为萎靡,仔细一稳,刘进依旧能隐约问到一点酒味。

想着中书谒者令的话,刘进对刘据开口道:“父皇。儿言此恐令父皇生气。

但即便是父皇生气,儿也当劝谏父皇一番。

人言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父皇子万民,责任重大,当爱惜自己身体,少喝一些,不可宿醉!”

刘据听此,眉头紧皱,呵斥一声打断了刘进的话:“好了,莫要再说了,朕知道了!”

听刘据呵斥自己,刘进便闭嘴不再说话。

接着,刘据觉得自己语气颇重,却又拉不下脸面道歉,转移话题道:“朕今日身体不佳,令你主持朝会之事,情况如何,且给朕说一说。”

听此,刘进离开将尚书令整理的的朝议所议论的事项递给了刘据,开口说道:“回禀父皇。今日朝议所议之事有此几项。

其一乃是最低粮食收购价格之事,御史大夫桑弘羊补充了些许监察内容;

其二便是匈奴似乎因立储发生了一些事端,大鸿胪赵过、典属国常惠等思虑当抓住机会,离间匈奴各部。

其余讨论如皇陵、赈灾、祭祀等皆如故事便可。”

刘据一边听着,一边翻看刘进给自己的东西。

待刘进说完,他并未停下来,而是将所议之事一一耐心看完后,方才点点头,开口道:“尚可。农业改革之事由你主抓,此关乎大汉国力,且不可懈怠。

匈奴立储之事端,此机会当试一试也可。

然用间终究是小道,征服匈奴终究是要在战场之上将匈奴打服方可!”

刘进一听,点点头道:“父皇所言极是。而自当不敢懈怠。”

说完正事,两个男人竟然无话可说了,破有点陷入尴尬的境地。

见此情况,刘进轻咳一声,躬身对刘据拜道:“父皇。文君尚在月内,儿当陪伴一番。”

刘据点点头道:“且去吧。”

“父皇,儿告辞!”一边道别一边行礼,刘进方才离了未央宫。

从未央宫回到家中,到琅琊王府门口的时候,便有人前去向王翁须禀报去了。

等刘进进入房间后,王翁须便迎上来了,对刘进道:“夫君,你回来了。”

刘进点点头,一边进屋一边问道:“文君及刘槠可还好?”

王翁须一边亲手给刘进脱了外套,一边回答道:“二人均尚好。

我专门令一有经验的奶娘照顾他们娘俩。”

刘进点点头,笑着对王翁须道:“夫人有心了。我且前往文君处看看他们母子。”

王翁须点点头道:“夫君是当去看看。产后女子通常有极为烦躁的一面。

夫君见见文君也定当能接文君烦躁之情。”

刘进一听,心中想了一下,恐怕是产后抑郁。

若真有产后抑郁当然得多关心关心。

刘进点点头道:“我且去了,你且令人准备饭菜,待我看完,便回来吃。”

“唯。”王翁须颇为惊喜。

说罢,刘进便前往了东方文君的住处,等刘进进入东方文君的房间,便看到东方文君竟然准备起身。

刘进赶紧大步走过去,将东方文君制止住:“文君不必起身,你在月内,当静养。”

坐月子的习俗此时便已经有了,当然此时不叫月子,叫月内。

东方文君一听,面带歉意说道:“怠慢殿下了。”

刘进坐在东方文君的床前,抓着东方文君的手道:“你我乃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莫要如此见外。

槠儿这是睡下了?”

说着,刘进便看着东方文君内侧张着小嘴,鼻翼微微颤动,闭着眼睛的刘槠。

此时的刘槠已经不再似刚刚出生时候皱皱巴巴的样子了,全身肌肤柔嫩光滑,小鼻梁、小嘴唇、小眼睛、小耳朵皆是那么的圆润可爱。

令人一看,便忍不住想要亲近。

刘进看着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

正说着,孩子眉头一皱,双手双脚拉伸,还没睁开眼,便“哇哇”哭起来。

听此,东方文君赶紧将其抱起来,抱在怀里,一边晃动一边道:“好孩子,莫哭莫哭。”

此时一旁伺候着的乳娘说道:“夫人,许是二王子饿了。”

说着便上前从东方文君的怀中将孩子接过来。

刘进见此,便对东方文君道:“我在此多有不便,稍候再来看你。”

东方文君不舍的看了刘进一眼,但却是极为通情达理的说道:“殿下不用再来了。你事务繁忙,能抽出时间来看我娘俩一眼,我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刘进一听愧疚的揉了揉东方文君的手,这才离开。

等回到王翁须处,饭菜已经端上来了,看到刘进过来,王翁须赶紧迎上去对刘进问道:“怎么这么早便来了。”

刘进看了一眼道:“我刚到,刘槠便醒了。奶娘便要给孩子喂奶,我见此,自觉不方便,便先回来了。”

王翁须听此,却直接对刘进道:“夫君颇有君子之风。饭菜刚刚上来,不甚丰富,请夫君将就吃一些吧。”

说完,王翁须对身边候着的侍女使了个眼色。

侍女感激上前,将盛放饭菜的容器改盖子打开。

热腾腾的热气从容器中散出来,让香味弥漫在房间之中。

刘进见此,拿起快子道:“快些吃吧。稍候便要凉了。”

说完,夹起菜便吃起来。

待吃完,饭菜残余撤走,两人坐在房间之中开始聊起来。

从府中近些时日的开销和进项到府中前往长乐宫、长秋宫看望皇太后、皇后的一系列诸多事情,王翁须皆是交代了一遍。

然,这些都不是刘进最关心的,刘进最关心的便是刘病已的学业。

刚想问来着,便听得外面惊喜的对刘进喊道:“父亲!”

刘进向外一看,发现是刘病已、刘弗陵二人已经下学了。

而刚刚的喊声便会刘病已喊的。

看到刘病已惊喜的样子,刘进也不禁笑了起来。

然听刘病已大呼小叫的,王翁须却不禁面色沉起来,待其进屋,王翁须便呵斥道:“你乃琅琊王府王子,大呼小叫像是什么样子!”

被王翁须一训斥,刘病已刚刚兴奋的表情一下便消失了。

刘进见此,不禁其身,走到其身边,摸了摸刘病已的脑袋,转头对王翁须道:“孩子尚小,莫要如此呵斥。”

“夫君,病已已经不小了,向他如此大,我便已经给父母帮忙了。他仍然大呼小叫,一点不注意礼节,不注意身份。”

刘弗陵在一旁听着,缩着脑袋,也不敢说话。

刘进知晓,平时在家中的时间颇少,多少还是要依靠王翁须教育孩子呢,当即也对刘病已柔和的说道:“母亲训斥你也是应当,以后切记当行事稳重,知道了么。”

刘病已听此,如小鸡啄米一样不停的点头。

训斥完,刘进刚想问问其学业如何呢,眼角的余光便看到刘弗陵拿着一卷书,其封面隐约写着两个字《力学》。

“这不是表兄史高所编辑的那本刊物么,怎么他这里有一本?”刘进心中有些疑惑。

前些时日,刘进曾在太学讲学,讲的内容其中就有力学的内容。

不少学子也对力学平颇为感兴趣,因此在讲学完毕之后便讨论了一番。

刘进当时觉得众人的观点皆很有开拓性,便拿比记录了众人讨论的内容。

刘进觉得众讨论力学之人皆是有心与力学研究之人。

且力学草创,尚很多人共同努力,便委托刘进的表兄史高创办了一刊物,专刊力学之研究,每一季度出一期。

因近些时日,刘进忙于农业改革之事,并未再关注此事,谁知今日竟然看到刘弗陵手上拿了这么一刊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