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一十章 女子可否抛投露面?(二)

此后,又絮絮叨叨许多,一直到即将傍晚,方才放刘据和刘进回去。

回去路上,刘据对刘进道:“进儿,你我走走!”

“唯。”刘进应了一声。

刘据接着侧身对身边保护自己的众人道:“我父子二人要说些话。你等且莫要跟着了。”

众侍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有些迟疑。

刘据面色不善道:“琅琊王是朕的儿子!此大庭广众之下,吾儿还能害我不成!”

众人听此训斥,方才道:“唯。”

众人停住了脚步。

刘据和刘进在宽广的道路之上,边走便聊着,刘进落后刘据半步。

一边走着,刘据一边侧头面色不善的看了一眼刘进道:“朕未曾说过不同意令辛夷继续行医!

你今日此举,颇有些过了。”

刘进一开始有点懵,但紧接着便反应过来,刘据是什么意思了。

定然是令刘据误会了。

当即刘进赌咒发誓,一脸冤屈的对着刘据道:“父皇。儿不是那样的人!绝非是儿专门找的皇祖母,而是皇祖母特意询问的我!我若有半句谎言,便让我天打五雷噼!”

刘据见刘进如此赌咒发誓,当即心中信了,然他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真不是你向太后说的。”

“绝非儿说的。”刘进笃定的说道。

如此,刘据方才放下心来。

两个人又是一阵沉默。

许是沉默是父子之间的标配,尤其是父亲年到中年,而儿子却已经成年的这段时间。

走了老长一段时间,刘据方才再次开口道:“进儿,你此前在朕的殿中,在母后面前。关于辛夷之事,朕尚有一考虑,此前一直颇为犹豫,未曾向你说。

但今日既然允了辛夷可在外作为一个医者行医。

此关乎我刘氏血脉,不得不说。

辛夷在外行医,定然会接触男子,若辛夷私通外人生下非我刘氏子孙,此当如何!”

说此,刘据转过身来,严肃的看着刘进。

说来,谁也不会想着自己的儿媳可能私通外人,但此关乎皇家血脉,甚至皇位,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父亲,更是作为刘家的族长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刘进也怔住了,他从未想过淳于辛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现实中可能存在这种问题么?

必然是存在的!

远了不说,就说始皇帝嬴政的母亲,在始皇帝为皇之后,仍然和嫪毒私通生子。

更近一些,卫太后的姐姐卫少儿,便私通于平阳县吏霍仲孺,生下霍去病,后来,嫁给丞相陈平的孙子、太子詹事陈掌为妻。

这件事虽然残酷,虽然血淋淋,但确实如刘据所想,他不得不考虑。

刘进看着刘据面色严肃的看着自己,心中也开始思索起来。

许久,刘进方才想出来一个不算对策的对策道:“父皇。儿以为可如此,若辛夷仍想在外行医,此后,辛夷所出皆无继承大统之可能。

父皇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刘据稍稍一思考,点点头道:“便如进儿你所言吧。

你且回去问问辛夷意见。

朕以为此或可成为惯例。凡宫中女子向外出成就一番事业,其所出不可继承大统。”

刘进拱手道:“唯。”

两个人一起走着,走了颇远,刘据也将自己心中最大的顾虑说了出来,他便点头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待你出宫当宵禁时刻了。

快些回去吧。”

刘进再次拱手行礼道:“儿告辞。”

刘据点点头,摆摆手。

刘进这才转身离去。

待回到家中,刘进和王翁须交代了几句这段时间带着刘病已前往宫中向太后、皇后问安的事情之后,便给王翁须说了一声便前往了淳于辛夷处。

到淳于辛夷处,淳于辛夷身边人早已经前去通知她去了。

她自然也赶紧前来迎接.

“辛夷见过殿下!”看刘进走过来,淳于辛夷赶紧给刘进行礼。

刘进赶紧扶住淳于辛夷道:“不必多礼。且去屋中说。”

两人一起进入屋子,侍女奉上茶水。

刘进抿了一口,笑吟吟的对淳于辛夷道:“今日在医馆中医治了几个病患?”

说别的,或许淳于辛夷不怎么提得起兴趣,但言及此,淳于辛夷却兴奋起来,对刘进说起来,一共几个病患,病患分别是什么症状,她淳于辛夷又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他们用的什么药。

刘进含笑看着,甚至都有些不忍心给淳于辛夷说了。

但刘进知道,这种两难的选择,她必须要面对。

待淳于辛夷意犹未尽的说完,刘进脸上的笑容收起来,淳于辛夷道:“辛夷,且看向我。”

淳于辛夷看刘进神情变得如此严肃,刚刚眉飞色舞说了一统,脸上的笑容还没消呢,便有些不安,结结巴巴的说道:“怎,怎么了?今日我,我听流言,有人已经给陛下上书弹劾殿下此事情了。可,可是陛下不允许妾身在外行医?”

接着,淳于辛夷赶紧强行挤出笑容对刘进道:“没,没关系。便是不行医,我便在府中一样,也一样。就是……”

看淳于辛夷如此强颜欢笑的样子,刘进心中更不好受了,耐心的说着:“辛夷,你且先别说吧,听我说,听我说。”

淳于辛夷这才停住,看向刘进。

刘进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确实有人向陛下上书,就你在外行医一事弹劾我。”

听到这话,淳于辛夷脸色一下变的煞白。

刘进接着说道:“但我向陛下辩解了一番。”

“怎样?”淳于辛夷面带一丝希望的问道。

刘进道:“我也不瞒你。父皇对此事是乐见其成的。但出于对刘氏血脉的纯正考虑,他对你在外行医为病患治病,设下了条件。”

“陛下说了什么条件?”淳于辛夷拽着刘进的衣衫道。

刘进叹息一声道:“陛下说,若你在外为医者为病患治病,此后如你所处便断绝了继承大统之可能。”

听此,淳于辛夷身体一下僵硬了一些。

接着便未再说话,抿着嘴沉默了起来。

此关乎自己的后嗣,淳于辛夷不得不考虑。

刘进见淳于辛夷如此,也并未催促,而是静静的等待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淳于辛夷抿了一下嘴唇说道:“殿下,妾身已经决定了,后嗣断了继承大统的可能就断了吧。

待日后,有了子嗣便令其继承我这一身医术的衣钵便好了。”

见淳于辛夷如此想得开,刘进也是松了一口气道:“辛夷你如此想,我便如实向父皇回复。

父皇曾言,其后便褒奖你行为,以鼓励女子投身社会生产之中。”

淳于辛夷又恢复了往常的冷静,嘴角带着一丝温和的笑容道:“我也不过是一普通女子罢了。不必如此。”

刘进却一把将淳于辛夷揽住,开口说道:“作为孤的女人,你可不普通,你医术高超,所行乃是积德行善之事;你为病患而不顾私,便是后世子嗣继承大统之机会也能放弃;你澹泊名利,于父皇褒奖也极为澹然。

便是你觉得自己是一普通女子,孤也以为你也是那独一不二的普通。”

听到这话,淳于辛夷,抬头看了刘进一眼,忍不住往他怀中再钻了钻。

是夜,刘进便留宿在淳于辛夷处。

淳于辛夷对刘进又一次手把手教学,检查了一番之前房中术的教学成果,又对刘进亲身示范了一番。

第二日,刘进便给刘据了一个答复,说淳于辛夷还是愿意作为一个医者,即便是丧失后嗣的继承大统的权利也可以忍受。

既然如此,刘据便没说什么,非但没有对淳于辛夷的行为进行任何的批评,反倒是在全国下诏对弹劾淳于辛夷行医的奏疏进行大肆批判了一番,并对淳于辛夷从淳于意到淳于缇萦再到淳于辛夷进行了一番褒奖。

尤其是着重在淳于缇萦和淳于辛夷上,特别褒奖了她们身为女子,却并不顾忌世俗的偏见,坚定的走在行医路上,医治了无数病患。

此诏书一出,大汉上下皆为震动,议论纷纷,尤其是不少儒者更是痛心疾首,甚至怒斥刘据为昏君。

而许多劳动女子却大受振奋,且暗暗发誓,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份不逊色与男子的成绩来。

至于平头百姓,只是在口头上议论刘据的诏书好还是不好,便接着不再理会,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去了。

至于刘进,则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为何一定要鼓励女子劳作?

因为在他的设想之中,未来进入资本主义,定然需要太多太多的劳动力了。

然而,目前大汉的人口却严重不足,若是妇女不能以个体的身份进入社会中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定然会拖慢刘进所设想的进度。

此事按下不表,大司农近些时日在各郡巡查颇有一些成果了。

首先揪出来一批不法粮商,其次顺藤摸瓜,揪出来不少不法官员,最后,没收的资产又令大汉的国库变得从未有过的充盈。

而此时时间也已经到了十月末了,太仓闭仓的时间便已经到了。

各地太仓的相关数据均已经报上来了。

今年太仓的收储工作相较于往年竟然要多出两三倍。

当然,花费也是不菲,今年花费的钱财也要比往年多上四五倍。

这些多花出来的钱多是弥补了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带来的差价,倒也是无可厚非。

当然,数据是陆陆续续报上来的,要想知道详细的数据,还得等到正旦时候,各郡国上记吏上报各郡的数据。

距离正旦还有两个月,这两个月倒是事端颇少,平平安安便到了正旦。

这一年乃是刘据当皇帝的第三年,也是刘据第一个年号的第二年,始元二年。

如往常一般,正旦这一日,依照惯例当舞傩驱邪、祭祀太庙并各郡国上记吏上报相关数据。

各郡国上记吏这一天均是喜气洋洋的。

因为几乎每一个郡国各项数据都好看的不能再好看了。

事后,大司农针对各郡国的情况进行了一番统计,这统计送至皇帝刘据的桌头上的时候,高兴的的皇帝刘据哈哈哈大笑。

他怎么可能不高兴。平均各郡国的情况,整个大汉的人口数增长了十分之一,粮食产量增长了四成多,耕地增加了得有一万万亩。

这些都还没有算上各地世家大族隐匿藏匿的人口、田产。

这等成绩,不能说前无古人吧,至少刘据能够拍着胸脯自豪的宣称自己没有辱没祖宗!

当然,其中农业改革自然是功不可没的!

原本大司农赵过在献上代田法的时候,尚未封侯,然而在大司农赵过协助之下,大汉的各项数据都已经这个程度了,若是再不封侯,怎么说得过去?

当即在正旦假日结束之后的第一天,刘据便令众人商议给大司农赵过封侯之事。

至于刘进则开始有点发愁起来。

根据报上来的数据,太仓的粮食竟然今年有点爆表了。

得想办法或者卖出去,或者使用了他,不然就要浪费掉了。

当然,这事儿说来也得大司农操心。

但大司农赵过此时沉浸在封侯的快乐之中,拿这东西去让大司农败兴着实说不过去。

然说不过去,事情该考虑的还得考虑。

在大司农被刘据承诺封侯的第二天,刘进便前往了大司农府上。

这一次,刘进并未提前通知,且大司农吩咐过,若是以后刘进前来,便可不必禀报。

因此,刘进便直接向大司农府殿中去了。

早有人先刘进一步通知了在府上的大司农赵过。

赵过自然慌忙前来迎接刘进。

刘进看赵过从屋子里面出来迎接自己,还没等赵过给自己见礼,刘进便笑吟吟的对赵过拱手道:“恭喜大司农,此番终于得偿所愿封侯!”

大司农赵过显然是心情极佳,对刘进的恭喜哈哈哈笑着,向刘进行礼道:“若非琅琊王鼎力支持。我岂能取得今日之功劳,又岂能得尝所愿被封侯?

我当多谢殿下才是。”

刘进摆摆手笑吟吟的说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从一旁协助罢了。”

大司农笑着:“殿下谦虚了。莫要在此说了,且去屋中说。”

进屋,奉上茶水,两人坐下。

刘进便直接开口道:“大司农,说来如此喜事,不当叨扰你。但此时不得不说。太仓爆仓,当处置一部分粮食。大司农怎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