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丞相退休欢送会

第222章 丞相退休欢送会

田千秋一听,呵呵一笑道:“既然你诚心询问,我便不藏私。今上思绪天马行空,异于常人。其吩咐之事,即便不理解,照办便是,丞相的劝谏封驳之权,你便当不存在吧。”

御史大夫一听,先是一愣,接着思索了一番,刘进所幸所做,倒是果然如丞相田千秋所言。

御史大夫这才正衣冠,神色严肃对丞相田千秋拜道:“桑弘羊谢丞相教诲。”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便不和你多聊了,告辞。”

“告辞。”

两人方才告别。

而外朝朝议结束,其内朝的领导班子刘进尚未选派呢。

首先是内朝的关键职位尚书令。

尚书令掌文书,处理奏章之权,由其负责。

职位仅千石,然皇帝想看什么,会看什么,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他全部都掌握着,自然权力极众。

这等职位,刘进自然要选择心腹之人担任。

张安世从汉武帝时期便在刘进身边做治书,刘进也用的顺手了,自然不准备再换了。

但尚书令仅千石,其不足酬谢其这么多年忙前忙后的功劳苦劳。

自然为其加官为光禄大夫。

至于自己父亲的奉车都尉卫山,刘进想着等未来霍光的京兆尹腾出来之后,由其接任。

除此之外,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左右前后将军、侍中、给事中等官吏也属于内朝官员。

然除后将军商丘成外,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左右前将军等都未曾设置。

刘进也不准备现在就设下谁来任职这些官员,他得考察一番,毕竟事关决策,因此,当是宁缺毋滥。

这一番调整,并不太多,毕竟初登大宝,很多事情还不熟悉,一些规则都还未搞懂,这时候搞大动作,说不好听的,若是漏了怯,以后服众都要困难两三分。

前世,作为一名干部,管理学的课程可没少上了。

他知晓,一个人的权威除了他自身所在的位置之外,还有人格魅力、专业能力素质等。

因此,在刘进自觉自己的人格魅力、专业能力素质等并未得到众人的认同之前,他还是曹随萧规的好。

当然,这也并未代表刘进什么都不做。

原琅琊王治书,现光禄大夫、尚书令张安世刚刚上任,刘进就给其安排了一个工作。

那就是让他将整个国家的人口、田产、郡县、城市等相关的数据全部整理一番,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报至他处。

他得掌握整个国家的大体情况,方才方便施政。

张安世得刘进安排,便安排人开始搜集相应的数据去了。

当然,张安世手头不仅仅这么一个工作,还有一个昭告天下丞相田千秋退休的诏书也是由他进行起草的。

好在尚书台还有不少人,便是张安世忙不过来,还有几个能帮忙的。

张安世将已经起草完毕的诏书放置在刘进的桌前,拱手对刘进拜道:“陛下,诏书已经起草完毕,请陛下过目。”

“嗯。”刘进点点头,将诏书拿起来,浏览了一下,内容上引经据典不少,夸赞之词洋溢在纸张,显得丞相田千秋功盖一世。

刘进想了一下,有点过了,拿起笔,涂抹了部分内容,删除了部分吹嘘的有点过头的部分,递给了张安世道:“伱且拿出正式行文后,安排安排,向各郡县昭告吧。”

“唯。”张安世拱手拜道,接着方才接过诏书。

刘进接着问道:“此前令你搜集的数据,可曾收集齐全了?”

“回禀陛下,已经搜集大部分了,尚有些水文资料未能搜集齐全。”

刘进点点头道:“且将已经搜集到的资料拿来让朕瞧瞧。”

“唯。”张安世再次应道。

很快,张安世抱着一摞掺杂着竹木简、丝帛书和纸质书的材料费抱过来了。

张安世面带歉意的说道:“陛下,尚未来得及归集,请陛下恕罪。”

刘进不在意的摆摆手道:“无事。你且去忙吧,我独自翻看一番便可。”

这一摞资料有现在的也有以前的,涉及大汉方方面面。

刘进就这样一摞摞的翻看着。

从午间吃过饭,便坐在那里,一直到傍晚天黑时刻。

这一番翻看,刘进自觉收获颇多。

首先是人口。

随着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前期,大汉的人口已经有五千万之多,这也是汉武帝动不动就十万,数十万的大军攻打匈奴的底气所在。

然到汉武帝末期,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待汉武帝《轮台诏》颁布之前,人口已经跌至不足三千万了。

但经过汉武帝末期《轮台诏》的出台,政策转变,以及刘进的父亲刘据在位者两年,约4年的时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再次突破三千万,目前仍然在快速的增长之中。

然后是田地、国土面积、郡国数量、少府、大司农的税赋钱财数量等,刘进也尽皆翻看完毕。

这一番资料看完,对整个大汉帝国,刘进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他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了。

什么“一五”计划、“二五”规划的,刘进此前作为一个下派第一书记,成天学习相关精神,对这一套简直太熟悉不过了。

因此,他已经定好了,上台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编制好大汉版的“一五”计划!

时候已经不早了,在宫中侍从的伺候下,刘进脱衣上了床。

然上床之后,刘进却并未立刻就睡着,脑海之中想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如何起草,该写什么内容。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刘进思索了再思索,寻思了再寻思,最后,刘进终于熬不住,方才闭上眼睡下。

因为刘进的父亲汉孝康帝刘据去世的时间为十一月份,待服完二十七日的丧礼之后,时间很快便到了腊月份。

因此,凑着这个时节,对于丞相田千秋的欢送会刘进索性便与元旦的大朝会一同进行。

这次欢送会,为了酬谢田千秋这么多年在丞相位置上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刘进竟然主动插手欢送会的相关事宜。

元旦的大朝会在前殿进行。

而欢送会,刘进则放在了宣室殿进行。

在宣室殿,刘进专门安排了人弄了大红色的长长的丝帛,在丝帛之上横着写上送别丞相田千秋的话。

至于歌舞表演,刘进专门请乐府中人编排了新的欢送曲目。

除此之外,刘进还遣人秘密找寻到丞相田千秋曾经任职长陵令、高寝郎、大鸿胪及丞相时期的老同事老下属前来,并令他们写下在各自任上的功绩。

最后,刘进亲自操刀,写了一番送别的讲话。

这一日,正旦,舞傩完毕,众人依照惯例在前殿集会,并宣布改元之事,并依照惯例进行赐宴。

此前,朝中众人已经商议下新的年号了。

其年号为开元元年。

在汉武帝之前,并未有“年号”制度,自汉武帝开始,他建立的年号制度。

刘进的父亲刘据乃是第二个使用年号制度的人,而刘进则是第三个。

宣布改元完毕,依照惯例赐宴后,谒者令众人移步前往宣室殿。

众人有些纳闷是有什么事。

然刘进都吩咐,众人自然是不敢违背的,纷纷前往了宣室殿。

还没到宣室殿,众人老远就看到宣室殿和平日不一样了。

之间宣室殿宽大的殿门上,一条喜庆的长形红色绸布被悬挂在殿门上头正中央。

若是被后世的人看到,定然觉得见怪不怪了,不就是横幅么,创城搞活动的时候,满大街都是。

然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东西,众人均觉得十分新奇,对着那横幅指指点点的。

众人再走近一些,发现横幅之上竟然还有字,上书:“欢送丞相田千秋功成身退”。

待田千秋看清楚,当即激动的热泪盈眶。

众人也皆是羡慕的看着田千秋,如此荣退,自古以来未曾有之。

然这仅仅是开胃菜,入殿之后,由刘进亲自主持,他开口道:“丞相田千秋在位七载,可谓劳苦功高。今日在此举行欢送仪,一来酬谢丞相田千秋七载奉献;二来也为后来者分享这些年以来的心声见解。

还请丞相上前,为朕及诸卿家说一说。

丞相请来此!”

刘进说着,便请丞相田千秋到宣室殿乍阶之上。

田千秋此时已经感动的老泪纵横了,听得刘进言,他颤颤巍巍的起身,到了那乍阶之上,深呼吸了数次,方才令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许久方才开口道:“诸位,老朽未曾想到老朽辞丞相之位后,陛下竟给老朽如此礼遇恩宠。

老朽自知功绩不足以得此礼遇恩宠,心中惶恐。”

说到这,田千秋转身对刘进深躬到地拜下去。

按照对三公的礼遇,刘进赶紧起身受礼。

待田千秋拜谢完毕,他方才转身继续说道:“老朽任丞相七载。自有些感触当与众同僚说上一说。

其一便是忠君。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诸同僚皆是蒙君赏识,方才走到如今这个位置。

为人当知恩情,此乃做人立身之本。”

众人听此,纷纷点头。

刘进也微微眯着眼,听着丞相田千秋继续说。

接着田千秋继续道:“然,仅有忠而无能,却也不可。诸位乃是身处中枢,其所言所书当影响大汉全国。

因此,诸位行事,不可不慎重,行文,不可不细量。唯有显现其能,方能不出差错。”

也唯有显现其能,诸位方可显现在君眼中,脱颖而出。”

田千秋再次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诸位身处中枢,协助陛下子万民,当心怀为民之心。若心中无民,其施政,损民心,可知覆水难收,待百姓与汝等离心离德,便是汝等灭顶之时。”

众人一听一阵凛然。

刘进也不禁点了点头。

田千秋这一说,便有点后世退休干部欢送会的意思了。

“除此之外,诸位行事当谨慎再三,考虑周全方可行事。若考虑不周,犯下大错,便悔之晚矣。

老朽能教给诸位的便这么多了,万望日后诸位辅政,当尽心尽责,方不辜负君恩。

陛下,我便到此为止吧。”

说完,田千秋看了刘进一眼。

刘进微微颔首道:“刚刚富民侯所言,皆是其任职丞相七载之精髓,诸位当谨遵教诲,有所行动。

好了,时间不早,朕便不多说了,且进行下一项,为丞相奏乐送行!”

刘进使了个眼色。

接着幕帘拉来,一群乐师开始演奏起来。

一群舞女也出列,开始表演起送别的舞蹈。

众人顿时来了兴趣,认真观看起舞蹈来。

待舞蹈结束。

刘进继续道:“诸位,刚刚的曲乐为乐府新编。不知诸位可悦耳否?”

众人岂能说不好听?

对于众人的回应,刘进也未多说,而是道:“富民侯,除以上外,朕尚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

接着刘进拍拍手。

自宣室殿内,一行人出来了。

田千秋瞪着眼,吃惊的看着前来的众人。

众人先是给刘进拜道:“见过陛下。”

“且起身吧。”刘进对众人摆摆手。

众人方才走到田千秋的身边,对田千秋躬身拜道:“赵延寿(甘充国、刘破奴、张应)拜见长陵令(高寝郎、大鸿胪、丞相)。”

四个人四个称呼拜见田千秋。

看着自己在不同时期手下,田千秋惊疑之中带着激动的看着众人。

刘进此时开口道:“诸位,此四人皆是富民侯原下属。吾等令他们讲述一番丞相当年是如何做事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自然是纷纷叫好。

由原长陵令下属先汇报了,其名为赵延寿,开始讲述起田千秋在长陵令上的事情。

刘进一边听一边点头,还时不时的写写画画。

其人讲述的多是田千秋任长陵令后,怎么尊重三老,鼓励农桑、开展兵役训练等等各方面的事迹。

高寝郎的内容也差不多。

到了田千秋大鸿胪时候,内容就更少了。

一直到最后,田千秋任职丞相时候的下属,内容便多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