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傅介子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四十三章 傅介子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第243章 傅介子

很多内容张安世自然不敢定夺,但写信的如同鹅毛大雪一般往《大汉日报》报社递送,张安世自然也不敢怠慢,自然要及时将相关材料送至刘进处。

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其本身便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对于《大汉日报》报社收到的信件,刘进自然也非常重视。

因此他特意组织中朝的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议郎等在宣室殿聚集准备商讨一番此事。

看着中朝一个颇为年轻的脸庞,刘进心中想着:“恐怕未来这群人便是大汉的柱石了。”

看众人聚齐,刘进也没多废话,直接进入主题道:“诸位。《大众日报》报社收到的来信诸位都可曾看了?”

“看了,看了。”

众人纷纷应道。

刘进继续问道:“诸位以为朕当如何?”

这时候一嘴角尚有一丝青色绒毛的小年轻站起来对刘进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不重视。

昔日尧帝对百姓细细询问,故知晓百姓之疾苦。舜帝听数家之言,故无能治水之辈不能蒙蔽圣贤。

而秦胡亥偏听偏信宦官赵高之言,望夷宫中被屠戮。

今《大汉日报》乃倾听百姓心声之所。

百姓皆讨论此人才选拔考核内容之事,臣以为或可择众者而从之!”

刘进一听这话,心中感慨一句,还是年轻人,不成熟啊。

《大汉日报》报社收到的信件其众者为何?

乃是建议刘进修改考试内容。

这考试能容能修改吗?

自然是不可能修改的,若是修改了怎么能够达到最大公约数的公平?怎么选拔出来真正可用的人才?

要知道,刘进并非要的是一批有天才设想出谋划策的人,他更想要的是能实实在在干事的人。

无论是算学、公文,只要有这两点基础,稍加培训便可几乎胜任目前所有的官职缺口。

至于他们的进步,那自然是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而且退一步而言,很多时候有天才设想出谋划策之人也不见得能用。

如汉文帝时候的贾谊一般。

贾谊有真才实学吗?

自然是有的,21岁便被委任为博士,出任博士期间,汉文帝出题讨论,针对大汉的情况,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之后又连续上奏献上了《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谏铸钱疏》等。

分别提出了严格按照礼乐制度,维护皇帝尊严、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抑商、上疏讨论禁止私人铢钱,甚至部分内容还明目张胆的提及削藩。

不少奏疏深得汉文帝之心。

然这样一个有才学,有水平之人,为何一直未得到汉文帝重用?

盖因贾谊他不懂政治。

他的主张太超前了,太激进的,反对力量太大了,斥责的声音太多了。

或者说纸上谈兵有一套,然却根本不会考虑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分析。

尤其是其甚至还提出“列侯悉就国”,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这样的措施。

更是太过尖锐了。

他也不想想汉文帝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他汉文帝能当上皇帝乃是陈平、周勃、灌婴等一批跟着汉高祖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干掉诸吕后将他扶上位的。

贾谊这奏疏是让当时刚执政两年的皇帝硬刚刚将自己扶上位的勋贵集团啊!

但凡汉文帝有点脑子,他都得将这样的铁憨憨撵走。

而眼前这小年轻有才学吗?

自然是有的,不然胡须刚刚青便担任了太中大夫。

然如年轻的贾谊一样,不懂政治。

不懂政治的人,便是有大才,刘进觉得也终究是定时炸弹,终不可用。

刘进瞥了其一眼道:“朕以为考试内容不可更改。诸位且说说,若是不变更考试内容,当如何平息此舆情。”

另外有一人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距离初次人才考核选拔尚有数月时间。

众学子提议变更考核内容不过是觉得好多知识完全陌生,无法体现出他们的水平。

臣以为当普及相应知识令众学子在数月学习。

如此一来,众人皆无基础,所学内容皆一致,定然能选拔出才思敏捷之辈。”

刘进一听,眼前一亮,点头道:“好!汝叫什么名字。”

此人听此,拱手向刘进拜道:“回禀陛下。臣傅介子。”

“傅介子?”

刘进一听瞪着眼看着他。

在其前世,此人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其人根据刘进所知,在前世汉昭帝时候,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劫掠财物。

傅介子参军立功,提升为官。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为平乐监。

元凤四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安归,另立在汉的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

甚至其行为还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另外一位大外交家班超。

当时班超家贫,常常被官府雇佣抄书。

时间一久,其人颇为劳苦,因此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再之后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经知晓了。

班超乃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

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想到这些事,刘进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傅介子。

只见傅介子身形高大,面容从容无惧色,一看就是一有胆之人。

刘进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人有胆识、有谋略、有武功,是一个难得的可用之才。

可能是历史轨迹发生了变化,因此本应从军为官的他竟然成了刘进中朝的一员。

刘进接着说道:“如此便依照傅介子之策行事。尚书令。”

“臣在此。”张安世躬身拜道。

刘进微微颔首:“拟诏。”

张安世赶紧坐定,拿起毛笔,看着刘进。

刘进沉吟片刻道:“丞相桑弘羊,朕令你整理此次考试内容之范围,划定考试之大纲。

待整理完毕后,依照大纲先后之顺序《大汉日报》开辟新版面,连续数日将大纲刊发其上。并发各郡国,令各郡国传其学子。”

张安世听刘进之言,笔走龙蛇,迅速将刘进所言内容给记录下来。

待记录完毕,张安世又复述了一遍。

刘进点头表示没有错误后,张安世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准备重新书写一番然后走用玺程序发布该诏书。

然而此时刘进忽然一想,既然考试大纲都可在《大汉日报》上刊登,那不如在《大汉日报》刊登包括物理学在内的一些科学知识,培育大汉的科学思维。

想干就干,刘进当即对尚书令兼《大汉日报》总负责人的张安世道:“安世。大汉日报朕以为当新设一版面,你与朕之表兄史高接触一番,由浅及深,刊登一下物理学之理论。”

“唯。”张安世应道。

如此事情算是安排完毕了。

刘进遣散众人,独留傅介子一个人。

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傅介子,纷纷和刘进道别。

待众人离开,刘进方才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傅介子道:“傅介子。介绍一下自己,令朕了解了解。”

“唯。”傅介子拱手对刘进道,“回禀陛下。臣北地人,昔日曾随重合侯马通北击匈奴。后累功升迁至太仆御马监。

光禄勋马通对臣偏爱有加,在其任光禄勋后,调任臣入光禄勋中为议郎。

今日蒙得陛下恩典,得以参加政事。”

刘进微微颔首,继续问道:“听汝之言未曾治学?”

傅介子继续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当博览群书,不可拘泥于门户之见,故未曾拜师。”

听这话,刘进对傅介子倒是越来越欣赏了,继续奏对道:“朕登基以来已经许久,不知介子可有何教朕?”

傅介子一听惶恐道:“陛下巡大河、定远景、行考成、兴农事、出报刊,今又兴科举。

此皆前无来者之事,臣岂敢教陛下。

但臣从军数年,对边境之事尚有些认知,勉强可谈些粗陋的见解罢了。”

傅介子谦虚的不像话。

这匈奴历来是大汉的心腹大患,刘进的父亲刘据时,匈奴犯边,刘据携孝武皇帝《轮台诏》休养生息之功,兵分三路攻伐匈奴。

然终究因太仆上官桀不遵号令,未尽全功。

但此后匈奴舔舐伤口,且狐鹿姑单于死后,为单于之位,匈奴内讧,截至如今,匈奴未曾再有犯边之事。

然打虎不死,后患无穷。

匈奴虽然未有动作,但大汉内部皆知晓匈奴定然会有卷土重来,再次犯边的那一天。

刘进虽然定下了通过在边境建设铁路,进行快速军用物质的运送以支撑大汉对匈奴打一场灭国之战的策略。

然他还是希望听一听傅介子对应匈奴之策。

刘进点点头道:“介子且说。”

傅介子一听,神情振奋了一下,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神采道:“陛下,臣曾随重合侯马通征讨匈奴。

在匈奴境内征战之时,臣便发觉匈奴各部各自为战,互不统属。

此后任议郎,臣接触了更多匈奴消息,发现匈奴各部裂痕更是扩大不少。”

刘进微微颔首,认真倾听着傅介子的言语。

傅介子继续说道:“因此,臣以为当行各种手段,扩大匈奴各部之裂痕。”

刘进欣赏的点点头。

这傅介子肚里果然有点货,竟然在战场之上以及作为议郎的只言片语便能看得出这一点。

近些时日,刘进收到秘报,西域右贤王及右谷蠡王等因恐惧新单于对他们不利,有投降大汉的打算。

然消息真假尚未得到验证,但其中也充分说明了匈奴各部如今确实裂痕已经极为严重了。

然傅介子紧接着却开口道:“然,匈奴单于庭依旧是匈奴最为强盛之部落。且掌握名器,仍然可号令诸部。

待稍稍弥合其裂痕后,定然侵犯我大汉疆土。

若想一劳永逸。

臣以为当正面击垮匈奴,灭其单于庭。”

刘进再次不自觉的点点头。

傅介子继续说道:“然击垮匈奴并非易事。

最好可四面夹击。匈奴北部,越往北越是苦寒之地,便是匈奴亦不易生存。

因此北部可不设夹击。

但东南西当设夹击。”

刘进一听皱起眉头。

傅介子继续介绍道:“陛下,匈奴东部为乌桓。继续往东则为我大汉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

若行夹击,匈奴定然不可往东逃窜。

匈奴南面为我大汉,乃是我大汉出兵主力所在。

因此,若与匈奴决战,匈奴定然有且仅有一个去处,便是往西逃窜。

因此陛下,西域当是我大汉重点防范地区。”

刘进听此,皱起的眉头方才舒展开来,按照刘进上一世的历史,匈奴还真的是往西逃窜,甚至在数个世纪攻伐至欧洲大西洋、波罗的海、多瑙河等地。

傅介子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刘进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

刘进点着头,傅介子继续说道:“孝武皇帝时,自张骞初通西域,我大汉方知晓西域之情况,并行攻略之事。

如今西域大大小小诸国有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等三十六国。”

傅介子熟稔的介绍着西域的情况,明显对于西域的研究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进看向傅介子的眼神更加欣赏了。

傅介子继续说道:“然西域诸国并非完全听从我大汉号令。部分小国首鼠两端,部分小国更是唯匈奴马首是瞻。

臣以为若防范匈奴向西逃窜,当彻底整合西域诸国,三面夹击,如此如瓮中捉鳖,定可一举将匈奴剿灭。

陛下,粗陋之言,如有不足之处,还请陛下原谅。”

如此,傅介子面对刘进的单独见面的进言算是完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