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490章 科举的土壤 孙权的心思

“那子让觉得我们现在是否要推行科举呢?”

“主公,这有的变革需要雷厉风行,但有的变革需要水到渠成。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降低知识的门槛,提高黎民百姓的识字率,当有足够多的百姓有上升的**之时,科举考试自然就可以随之诞生,至于现阶段,当主公需要某些方面的人才,也可以通过考试进行筛选,不过暂时不要把科举当成唯一的上升渠道。”

这是张谦的答复。

其实无论是两汉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科举,选得都是有名望的人。

只不过现在,有名望的多是世家大族出身;

而后世,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者都不缺乏名望。

许多时候,被人认可是做成事情很大的一个基础。

如果现在就选出一批考试考出来的人才,然后放到地方郡县,此时的县城大多在几户大姓手中,朝廷派出的人才是不被认可的。他们认可的是自己人,东县的子弟去西县,西县的子弟去南县,南县的子弟去东县,互相配合,彼此都能把耕种,收税给做好。

你一个人书读的再好,分考的再高,真当县令的时候,县里的人都不配合?你总不能一个人把所有工作做好吧?

朝廷又不可能给每个县令配五千大军。

科举需要土壤,读书人多了,互相有了认可,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到了郡县自然就有人配合。

后世,要是哪个当朝宰相不是科举出身的,那基本就是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主公,圣贤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子让所言水到渠成之事,已经深有其中之妙了。”简雍赞叹道。

法正也谏言道:“主公,子让之言甚为有理,科举之法不急在一时。曹魏治下,世家林立,加上先前曹操唯才是举,权欲杀戮过甚,所以曹丕迫切与世家改善关系;但关中之地,人口已经远远比不上当初,主公与百姓之间并无隔阂,以主公仁义之名,大可缓缓为之。”

刘备点点头,如果真要实行科举之法,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学堂普及开来,然后降低基础教育的费用,让更多孩子能够参与进来。

刘备这样想着,突然发现,荆州好像已经在干这些事情了。

刘备看了眼张谦,又想了想诸葛亮,脸上不由得呵呵一笑,自己真是瞎操心,吃橘子就完事了!

……

江东。

刘备等人外,同样捧着九品中正制在研究的还有孙权。

论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孙权还要大于刘备。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因为周瑜的过世,孙权已经将军权逐渐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此时,即便周瑜已经松手,但是孙权在发布命令的时候,许多人还是希望周瑜来领导。

这就好像刘备要找诸葛亮办事,结果诸葛亮一直说,要不你去找找子让?他比较能行。

想要先前曹冲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孙权内心久久难安。

不过想到周瑜对江东的忠心,还有多年对自己的照拂,孙权始终不能狠下心。

他决定去找周瑜好好谈一谈,或许让他暂时性的离开江东也可以。

这时,吕壹突然来报。

“主公,周瑜离开柴桑参加了乔国公的寿宴,并且还特意见了公子孙绍,席间对其多有称赞。”

乔国老的寿宴孙权是知道的,在母亲的吩咐下,孙权还派人送来贺礼。

只是一直在柴桑养病的周瑜突然离开是干什么?

还有吕蒙,为什么此时没有来报?

对于君王身边的人才,才能只是排在第二位的,排在首位的永远是忠心。

论忠心,首先当然是要靠自家人。

可是曲沃代翼告诉世人,自家人很多时候更危险。

东汉外戚那么猖獗,可是皇帝还是喜欢重用外戚,为什么?

因为兄终弟及的观念,兄弟才是最大的危险,外戚即便跋扈了一些,但篡权却是难上加难。

孙绍作为孙策的长子,如果不是身逢乱世,他才是孙策最合适的继承人,只是当时的情况,孙策知道,立一个幼主,很可能孙家基业不保,所以才选择了孙权。

孙权知道周瑜不会造反,真要造反,也未必能说服江东上下。

但是周瑜加孙绍,这就不一样了,孙权一下子警惕了起来。

“马上去查清楚,周瑜和孙绍说了些什么,还见了哪些人,另外,凡是周瑜见过的人,都要给我盯紧了。”孙权面色严肃的说道。

吕壹连忙答应,然后又愁眉苦脸的说道:“主公,可是这样一来,这钱和人手都不够啊!”

“你只要给我办好事就行了,钱我会拨给你的,但是你要是把事情给我办砸了,你知道现在外面有多少人想要你的小命的!”

“是是,小的一心为主公办事,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吕壹离开后,孙权找来了步骘,因为娶了步练师的原因,所以步骘也算是孙权可以信任的人。

加上先前派步骘震慑住了士爕,拿下了交趾,所以现在的步骘也算是江东举足轻重的大臣。

孙权找到步骘,告诉他建业城需要重新布防,关键城门一定要换上可靠的人。

“主公是在担心?”

“那刘备在潼关取得胜利,荆州关羽早就对江东虎视眈眈,我怕他趁机沿江而下!”孙权解释道。

步骘点了点头,又说道:“其实主公不必太担心,曹操兵败潼关,在我看来,更像是有意为之,其势力损失并不大,刘备不会蠢到消灭曹丕之前,就对江东动手的。”

“言之有理,只是我一直在为江东思考出路,江东偏居一隅,防守容易,出去困难,孙刘一旦分出胜负,我江东便危在旦夕。江东世家又多被名义金钱所迷惑,我是聚兵易,聚人心难啊!”

“主公是贤明果决之君,自接手江东以来,江东转危为安,欣欣向荣,天下谁不敬佩?”

“子山,这里只有你我两人,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外人眼中,我江东国险民附,可是身为人主,又岂能不知江东之弊呢?”

“在下一片肺腑之言罢了,主公三省吾身,居安思危,实在是让人敬佩。不过主公,江东想要寻求发展,就必须让曹刘之间势如水火,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劝曹丕称帝呢?”

劝曹丕称帝?

孙权已经对曹操使用过这招了。

“主公,曹丕年少,威望不同于曹操,若是主公愿以诸侯国的身份纳贡,恐怕曹丕明知是计,也会甘然受之,到时候,刘备若是再徘徊止步不前,那恐怕就有违他皇叔的身份了!”

孙权虽然自认为是和曹操刘备一起玩的人,此时向一个儿辈称臣,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不过想到忍得胯下辱,方为大丈夫,孙权也决定卧薪尝胆一次。

……

(第六卷,枭雄殁结束。下一卷,天下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