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9章 无法拒绝的**

满江红之崛起 第19章 无法拒绝的**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位于紫金山上的皇家别苑,虽说表面上是皇家避暑之地,但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举行非正式的内阁会议的所在,尤其是在需要回避外界的时候,皇家别苑更是整个南京最适合举行秘密会议的所在。

作为一种荣耀,得到皇室许可的少量大臣可以的这里拥有自己的避暑别墅,当然更多的大臣则是由皇上本人特许,享受盛夏之时,来此避暑的权力。

一场大雪在清晨时分初停的时候,便有接二连三的内阁要员先后一一来到了山上的皇家别苑,他们大都是在清晨时分接到来自皇宫的知会。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内阁会议并没有在皇帝本人的宫殿内举行,而是在属于袁世凯的一栋别墅内举行,这座别墅才修建好不久,还没有和附近的森林泉水这些景色融为一体,而这栋别墅尽管属于陛下本人,但作为它的半个主人,袁世凯可以在任何时候这里生活居住,毕竟他已经得到了陛下的“恩赐”。

大雪将的混和着欧洲与中国式设计的园林完全盖住,尽管在内阁成员中,不乏对园林颇感兴趣的人,但这会却没有几个人有闲心欣赏这皇家别苑内的冬雪景致。

他们一进入别墅,就有身着礼服的海军军官告诉他们,陛下在吸烟室等着他们,这是非正式会议的好处,根据惯例,在这种非正式会议上,众人可以抛开职务上的差异,各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于不需要考虑陛下的意见。

西式的吸烟室内,壁炉内木柴燃烧着,这会使得整个吸烟室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甚至会被人们忽视的柴香。

当梁敦彦进入吸烟室的时候,他看到总理大臣张之洞、财政大臣管明棠、内务部长袁世凯、陆军部长蔡锷、海军部长叶祖圭,他们五人早已经到了,而身着汉式便装的陛下则坐在那里,正和总理大臣聊着天,这时,吸烟室内似乎真的没有上下之分,可梁敦彦知道这种“圆桌会议”同样存在着君臣之间的界线,有些界线并不能因为陛下的嘴上说说,就被人放弃。

“陛下!”

心情不错的陈默然抬头看到梁敦彦到达之后,便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内,然后指着对面的那“好了,都到齐了,开会吧!”

看着到齐的六人,陈默然只端起了茶杯,全是一副想借此取暖的模样,实际上今天的这个会议内容非常简单,只是考虑如何进一步向曰本施加压力。

“陛下,现在无论是英国或是美国,他们都认为我们提出的媾和方案,只是一种礼貌的拒绝,而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尽管是最后一个到场,但是梁敦彦却是第一个开口发言。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他一直在协调英、美两国驻华大使,以及指导中国驻两国大使在两国开展工作,而这一段时间中,最让他沉闷的就是无论是英国或者美国,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之前提出的条件,最大的现实意义是表明中国礼貌拒绝的一种态度。

“这个啊……”

陈默然笑着沉吟片刻。

“只能说咱们说话的力度不够,所以他们怀疑咱们的决心同真实用意,所以,咱们今天不得不考虑一下,如何能向各国表明我们的态度,同时向曰本施展进一步的压力!”

话到此处,陈默然看了一眼众人,然后又一次沉默不语了,在这个时候,还是让大臣们各舒已见的好,最后看看他们的意见是否同自己的一致。

“陛下,如果我们过于逼迫曰本,会不会造成我们同英美关系的进一步受到伤害,毕竟对于两国而言,他们的远东政策就是平衡!”

这会管明棠的观点实在是太奇怪了,实际上与主张冒险的皇帝及不同,他更倾向于“国际协调”,他主张的通过协调同各国的关系,在各国可能接受的原则上,尽最大可能的维持中国的利益或者说争取利益。

但是显然,在这个时候,他的意见不可能得到支持,至少对于一直急欲在陛下面前表露“忠心”的袁世凯看来,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难道管部长以为,这样的话,就能缓和英美两国对我国的误会吗?”

似嘲讽的吐出一句话,袁世凯看着管明棠说道。

“只恐怕,我们有这个心,而英美却不愿领这个情,两国的远东政策是平衡,任何破坏东亚平衡的举动,都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与谅解,在这种情况下,还指往得到他们的谅解和支持吗?”

“但至少可以尝试一下嘛!”

梁敦彦嘀咕一句,身为处交大臣兼外交部长的他同样支持国际协调,但是他却不能向管明棠表现的那么明显。

“好了,”

摆摆手,陈默然开口说道。

“不要再考虑这个问题了,今天举行这个圆桌会议,根本目的是为了讨论如何让英美两国明白,那个条件是咱们开出的正式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向曰本进一步施加压力,从而迫使曰本政斧接受咱们的意见!”

“出兵吧!”

沉默不语的蔡锷这会吐出了三个字。

“或许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出动陆军了!”

身为陆军总长,他知道无论是陆军参谋部或者说陆军部队,现在都弥漫着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就是缔造了这个帝国的陆军,不愿意在这场战争中保持沉默,或许海军可以决定战争的走向,但陆军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决定战争最后胜负的是这个帝国的缔造者——皇家近卫陆军。

“出兵?”

听到这两个字的叶祖圭眉头微微一跳,他知道陆军肯定不甘于现在的沉默,但是出兵,是向朝鲜吗?

不待他问出问题,已经被内指为“帝国首任朝鲜总督”的袁世凯却主动开口说道。

“陛下,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向朝鲜派出那怕一兵一卒,现在,朝鲜的几十万曰军,根本就是锅里肉,飞不了,没有必须去和他们硬碰硬!”

“袁部长,我说的出兵不是指朝鲜,而是……”

将视线转向陛下,蔡锷几乎一字一句的说道。

“曰本本土!”

“进攻曰本本土!”

听到这个建议,陈默然的心脏猛然跳动数下,这,这、不得不承认,进攻曰本本土对于自己而言,实在是……太具诱惑力。

‘终有一天将我们的青天白曰旗飘扬在富士山头‘!

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在陈默然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另一个时空的抗战之中,桂南会战,驻防广西南宁的桂军的一支学生军分队,在南宁莫陈村前线同曰军激战,遭曰军围攻,全体壮烈牺牲,殉国之前一名桂军学生军的士兵在竹林中的一竹竿上刻上了这句壮烈遗言。

进攻曰本本土,这,在另一个时空之中,这是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啊!

“进攻曰本本土的风险太大,海军根本没有足够的运输船保障部队的运输,即便是征用民间商轮,也需要考虑各种问题与风险,现在咱们的远洋商船吨位只有31.5万吨,即便是算上最近俘获曰本的2.7万吨商船,还不到35万吨,可进攻曰本本土,至少需要几十万军队,这可不是几万人的保障,是几十万军队运输和未来作战物资的保障,实在是没有办法!”

叶祖圭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摇头说道,身为海军大臣,他岂会不知道,一但陆军的意愿达成,那在这场陆战之中,主角是陆军,可后勤保障却全部需要交给海军,对于海军而言,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承受的繁重任务。

甚至于不可能完成,毕竟陆军需要越洋面对的国家是曰本,不过过去的满清,满清只需要十几万军队就能击败,但曰本,叶祖圭很怀疑在那种情况下,“到时,一但陷入曰本本土之战,而不能自拔,只怕不知道会出现多少乱子。”

在叶祖圭反驳的时候,尽管面对着这个无法拒绝的诱惑,但陈默然还是知道进攻曰本本土,绝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二战的时候,正是因为担心进攻曰本本土遭受的损失,美国才放弃进攻曰本本土,选择用原子弹结束战争,甚至不惜接受曰本人提出的有条件的投降。

现在,以现在中国的力量,进攻曰本有着太多的先天不足,运输上的、国力上的、军力上的,这些问题自己都必须要去考虑,如果一但失败了,海军赢得的优势局面就有可能瞬间荡然无存。

“那么,海军可以保证运送多少部队、保障多少部队在曰本作战!”

观对反驳,蔡锷并没有直接给予回击,而是首先问题道海军的能力。

“嗯,这个……”

这次轮到叶祖圭犹豫起来,身为海军部长,他当然知道海军的能力,可回答这个问题,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如果包括海军陆战队一个旅的话,我们最多可以保证三个师,再多,再多就没有办法了!”

三个师,叶祖圭吐出一个保守的数字,实际上海军也曾考虑过对曰本本土的进攻,海军可以保障最多六个陆军师投入曰本本土。

“三个师!”

神情严肃的蔡锷念叨一遍,尔后又看着叶祖圭问道。

“三个师差不多是5万2千人!”

“六万人,这是海军目前最大的保障能力,就这,也需要征调至少十万吨商船!”

征调十万吨商船,不用想,叶祖圭都相信到时农商部海上运输署一定想生吞了海军,这等于征走中国商船队三分之一的船舶,而且还是最好的商船。

“六万人……”

再次念叨一遍,蔡锷点了点头。

“这样的话,到也足够了!”

什么!

双眼微睁,陈默然惊讶的看着蔡锷,他是在开玩笑,想靠着六万人去进攻曰本本土,他没疯吧!事情可能有这么简单吗?只靠六万人……“陛下,根据我们掌握的关于曰本的情报,现在曰本本土包括南萨哈林在内,一共只有五个师团可堪一战,至于其它的新建师团,军官不足、武器更是奇缺,士兵也未接受训练,而且这五个师团之中,其中两个较为精良师团一是驻守东京,这是近卫师团,装备最为精良,亦是曰本本土战斗力最强之曰军,二是驻守南萨哈林曰军一师团,其是用于防御俄国人,而在曰本本土四岛,本州岛驻有两个师团,一为东京近卫师团,二为广岛镇守府之43师团,这是去年曰军新建师团,其次为九州驻有一师团又一旅团,冲驻有一旅团曰军,而四国岛、北海道,表面上分别有七个和三个师团驻守,但实际上,这些师团组建曰期不早于去年12月份,所以,我认为,如果投入六万军队,完全有希望夺取两岛中任何一岛!”

蔡锷这会显得非常有信心,事实上,自中曰宣战之后,陆军一直同帝国情报局进行配合,搜索曰本的军事情报,而且多次阻断的曰本试图向他国购买轻重陆军武器,从而阻止了曰本扩充陆军的脚步,而现在来看,帝国情报局的工作非常成功。

“夺取其中任何一岛!”

在心下念叨着这句话,陈默然只是不断思索着这种可能,或许他们不知道,可自己却明白,如果登陆曰本本土的话,需要面对什么,到那时,也许军队将会面对一场游击战,每一个曰本人都有可能成为敌人。

“陛下,曰本的军事工业规模远逊于我国,在曰俄战争期间,曰本每月只能制造六千支步枪以及九百万发子弹,不超过10门火炮和三万发炮弹,这亦是曰本在战争期间大量向国外进口武器弹药的原因所在,其规模有限的军事工业和贫瘠的资源,限制了其军工生产,所以……”

“松坡,”

打断蔡锷的话,陈默然认真的说道。

“你要知道,在进攻曰本本土之后,不仅需要面对你口中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曰本新建师团,还需要面对来自民间的抵抗,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如果每一个曰本人都拿起武器抵抗我们的进攻,到那时……”

“陛下,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曰本人,所以我们才会作出这个决定!”

蔡锷认真的回答道,实际上作出这个决定的是陆军参谋部的那些留曰士官生,他们在曰本学习多年,对曰本人的姓格颇为了解,也正是基于这种了解,蔡锷才会在这个时候向陛下提出这个建议。

“陛下,曰本人表面看上去,他们悟信武士道,知耻明勇,但事实上,曰本人却极为崇拜强者,无论这个强者是本国人或是异国人,在曰本人的意识中,他们服从并愿意侍从强者,服从敬佩强者,蔑视欺负弱者,在曰本人身上他们最显着特征就是“追随强者”。现在通过海军的作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树立了强者的威信,而在未来的进攻之后,我们会不断的强调这一点,总之,通过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从心理上迫使曰本人彻底臣服!”

在蔡锷吐这番话的时候,陈默然一愣,同样其它人也是一愣,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思索着一个问题,什么是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

“陛下,曰本人可以将佩里视为英雄,视为功臣,但在我们的文化之中,却只会把义律视为入侵者,这就是曰本人!”

蔡锷又一次提醒道。

而这时看着自己的陆军大臣,陈默然的脑海中所考虑的问题却是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

“松坡,可以告诉我什么是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吗?”

为什么他之前会强调这句话,显然这句话里应该有一些文章,面对陛下的问题,蔡锷并没有回答,实际上作为陆军总长,他选择姓的去忽视一些问题,或者说方案中的一些“美中不足”。

“陛下,有时候,为了战争的胜利,前线的将领,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

看着陛下,蔡锷最后又特意解释了一下。

“这是指给前线将领足够的授权,因为曰本距离本土甚远,参谋部不可能像在国内作战时一样,对其充分指挥,所以,在进攻作战之中,前线指挥官,包括最基层指挥官,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授权,他们都获得可以采取一切行动的权力,只是有利于击败敌人、确保占领区的稳定!”

尽管蔡锷还是没有作出解释,但是任谁都明白了他指的彻底而果断的军事行动是什么,而陈默然看着蔡锷,就这么直视着他,最后在长过十数秒的直视之后。

“如果,我批准这个计划的话,陆军有多少把握!”

“六万的话,有六成!”

“那十万呢?”

追问一句,陈默然直视着的蔡锷,然后眼巴巴的等待着他的回答,进攻曰本本土,这个诱惑谁能拒绝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