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殿下 > 第 327 章 灯灭之一三一

殿下 第 327 章 灯灭之一三一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9:54:2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殿下

正文第三二七章

荣烺是知道祖母好像不大喜欢唐家族长的,她想见唐族长的事还是跟祖母提了一句。

“找唐琼请教教导族人的事?”郑太后错愕的端起茶忘了吃,“你从哪儿听说唐琼会教导族人的?”

“开封时听郑澜说的,赵族长也说唐族长教导族人有方。”

“这绝对是被骗了呀。”郑太后摇头感叹,“年轻人还是很容易被骗的。”

“可我把二十年的春闱榜单看了看,唐家科举出仕的子弟就有十多人,可见他家的确人才不断。”

“有唐琼这样的人做族长,有志气的人哪怕为了不在老家受他□□都得玩儿命读书。”郑太后直接断言,“如果世上还有完全不值一见的人,就是唐琼了。”

“这怎么会呢?我看唐太太与阿葵都为人很好。”

“那跟唐琼有什么关系呢?”

“要是唐族长不好,唐太太怎么会嫁给他做妻子呢?”

“人难保年轻就一时糊涂,识人不清。”

荣烺笑,“我看唐太太是夫妻很恩爱的模样。阿葵也是又能干又谦逊的人。”

“你要知道,阿烺,要是家里有个不成材的人,难免其他人就得拼命努力做个好人了。”

荣烺笑个不停,悄悄跟祖母打听,“祖母你怎么跟唐族长结下的梁子啊?你们年纪相当,怎么没成为朋友呢?”

“我本来就不喜欢那种成天趾高气昂的家伙。也不知哪儿来的那种冲天气焰,反正不是正常人,仗着三分姿色,还把阿陈娶走了。”

可见朋友与朋友丈夫对郑太后完全是两回事。

“唐族长肯定也有优点的吧?”

“讨人厌绝对算一样。”

如同郑太后对唐族长的评价,唐族长听说晚上的蟹是宫中赏赐,持螯感慨,“我一想到万寿宫,蟹都不香了。”

“要觉不香,就少吃两个。”唐太太瞪他,“一把年纪,孩子们都在,嘴上留德吧。”

“诚实就是最大美德。”

公主殿下想见自家祖父的事,唐葵原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祖父竟然与太后娘娘交恶么?

她试着跟祖父一提,祖父当即拒绝,“我才不去。”

“为何?”唐葵给祖父将烫好的酒斟满,“公主可好了,特别聪明灵巧,还对祖父你特别景仰。”

唐族长不信,“你不会叫宫里人骗了吧?傻丫头,你还小,万寿宫的话一句都不必信。”

“可我看太后娘娘又温和又慈善。”

“看,被骗了吧!”

“想见祖父的不是太后娘娘,是公主殿下啊。”

“公主就是万寿宫一手养大的,肯定一模一样。”唐族长摇头,“我再没见过比万寿宫更乏味的人了。阿葵你竟然还跟公主相处的不错?”

“公主殿下那么好,而且,对祖父您的评价特别高。说您治家有方,是有德行的长者。”

“这种恭维功夫在宫中都算不及格的。”

一直默默吃螃蟹的长孙唐朱忽然说,“公主为何要恭维祖父您呢?要说治家有方,天下不逊于咱家的肯定还有很多。”

至于德行,亲孙子唐朱都不敢这样撒这样的弥天大谎。

唐朱问妹妹,“公主殿下不会道听途说误会了吧?”

接着后脑勺挨了一记折扇,唐族长怒,“你祖父我难道不是治家有方,是有德行的长者?”

唐朱气苦,那些修桥铺路、周济族人的事哪样不是祖母做的。心下再次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明年必要高中,坚决离祖父远远的。

唐葵笑,“哥,很多人都喜欢祖父的。我看即便帝都城中,咱们蜀地茶酒也有一席之地。祖父,你是不是与太后娘娘有旧隙啊?”

“谈不上,我们就是彼此不喜欢。”

“那你更要见一见公主殿下了。太后娘娘将公主殿下视作掌珠一般。您想啊,要是您能令公主殿下敬服,公主殿下必在太后娘娘面前说您好话。”唐葵久在祖父身边,对祖父性情还是十分了解的,她微微一笑,“那样的话,太后娘娘就得从最喜欢的孩子嘴里听到对您高山仰止一样的评价,这对于一向不喜欢您的太后娘娘来说,肯定是世上最令人郁闷的事了。”

唐朱目瞪口呆的看向他妹:这是什么歪理。

就见祖父开怀大笑,满饮一盏美酒,“此话有理。”

不过唐族长坚决不进宫,唐葵知道祖父总有些怪癖,既劝不动,只能请公主殿下到家中作客了。唐家的至交安公府李家姑娘是公主宴上宾,与公主相熟,唐葵请教过李姑娘后,在家备好酒宴,招待公主殿下。

荣烺倒挺愿意去朋友家作客,尤其唐族长信中言,宫中规矩繁琐,草民久居乡野有所荒疏,公主殿下宽厚不计较,却惟恐不能尽吐胸中意,失相见之情。草民于家备香茗美酒,以待殿下驾临。

荣烺给祖母看唐族长的信,“这不挺正常的。”

“他这是不想进宫给我行礼。”

“那祖母你干脆召唐族长进宫,让他给你磕两个大头。”

“我还没这么闲。”

荣烺笑,“祖母你要不介意,那我就受邀过去瞧瞧。”

“你是公主,岂能受这等蒙骗。你召唐琼进宫,他敢不来?”

“阿葵已经亲自跟我道过歉了,说她在家里苦劝他祖父,唐族长都不愿进宫。说不知因何缘故,似乎你们彼此不大欣赏对方。”

荣烺笑眯眯地合上唐族长的信,“阿葵还怪委婉的,什么叫不欣赏啊。明明就是彼此性情不投嘛。”

“谁会与那种人性情相投?”

“唐太太呀。”

“阿陈兴许是上辈子欠了他大债,今生来还。”

反正宫中重阳节无需荣烺忙碌,她便受邀去了唐府。唐家自然阖府出迎,荣烺见到唐族长时当真惊艳了一下子。

唐族长绝对年纪不轻,唐太太都鬓生白发,不料唐族长仍是发漆如墨,他身量魁伟,尽管脸上已有皱纹,但那种如岳如渊的气度,全不见一丝老态。

五官骨相更是好到不得了,可想而知年轻时必是一位出众的美男子。

难怪连祖母都说仗三分姿色……

荣烺令大家免礼,直接就说,“我对族长倾慕已久,那日见到尊夫人与阿葵,还在想族长当是何等风采,果然风度仪表无一不好。”

唐族长心下略得瑟,想这位公主殿下倒比她那冷冰冰的祖母有眼光的多,嘴上谦逊,“殿下过誉,不过区区皮相罢了。”侧身请公主先行。

“相由心生嘛。”荣烺踏入唐家大门。

这里是唐家在帝都的宅子,唐家历史更在郑家之上,不过,与荣烺想像中大族的豪奢不同,唐宅虽精致雅蕴,却并不算豪阔。

而且,与寻常人家中轴为正的院落布局不同,唐家正中是一处大花园,几个院落亭轩都是依花园而建。

喝茶、赏景、闲叙后,荣烺与唐族长单独在花石旁的敞轩说话。唐族长已经弄明白公主殿下是从哪儿听闻他的名声了,“子珉那小子啊,嗯,他笛子当世第一。不过,郑家小子更有趣,说话一本正经,竟然是个君子。”

“郑澜本来就是君子,他人品出众。”

唐族长唇角一翘,呷口茶,“嗯,兴许是旁支缘故。”

“这是什么意思?”荣烺与郑家一向要好,“郑家嫡支难道不好?”

“草民哪儿敢说不好,又不是不要命了。”唐族长奇怪,“不过公主殿下不会认为,人人都觉着他家很好吧?”

“可阿葵不是刚与阿徽定下亲事么?你们两家关系应该不错才是。”

“错。我跟郑家关系很一般。”唐族长道,“两家联姻是内子的决定,如果让我做主,我是不会与郑家做姻亲的。”

“那合着,你在家做不了主啊?”

“嗯,我家这些事都是内子决定。而且,阿葵似乎也不反对。”唐族长摇头,自言自语,“也还好吧。暂时只能这样。”

荣烺瞪圆眼睛: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暂时,难道以后还打算毁婚?

唐族长,“殿下怎么不问我对郑家的评价。”

“这还用问么,肯定不是好话。”荣烺说,“我也认识郑家很多年,估计等你说完,我就完全不想再跟你说话了。所以还是暂时不问的好。”

唐族长放声大笑。

荣烺也笑了,“难道不是这个理?”

好吧,虽然不能光明正大批判一下郑家。

唐族长颌首,端正神态,“殿下所来,是为了向我询问管理家族的事,对么?”

“嗯。我看唐家绵延数百年,想来必有过人之处。”荣烺也只能如此生硬的转移话题。

“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其实唐家也有很多支脉没落,也有许多族人不肖,殿下觉着我家好似几百年大族,其实光嫡支就断绝过十次以上,嫡宗无子或是被旁支夺宗,都不稀罕。”

“这样啊。”

“是啊。”唐族长好笑,“难不成您还真以为唐家有神仙保佑,与旁的家族不同?”

“我认识的唐家人都不错。”

“因为您是公主,能入您眼的,多少总有些过人处。这就好比人在路上走路,看到牡丹,情不自禁便会流连。若是杂草,谁会在意呢?”

“那你做族长这许多年,有没有什么心得?”

“心得啊。”唐族长苦思冥想,很想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可惜他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只得道,“我一般不太在意他们,随他们自己。反正不论做官还是做别的,总是要读一点书的,所以把族学安排好,问题基本就不大了。”

“有没有族人做恶呢?”

“当然会有。一般查到就出族,官府如何判是官府的事。他们估算一下,大约是觉着划不来,作恶的不多。”

“那有没有避免作恶的办法呢?”

“这怎么可能呢?人性既有善,便有恶。恶是不能避免的,端看大小,小恶小惩,大恶大惩。我做族长,只要保证我是家族最强,家族必需听从我的管理,就够了。”

“听你说的好像很简单,又好像不那么简单。”

“大道至简。”

这种云山雾绕的圣人之言,荣烺可是不会接受的。她换个方法问,“你家有族人多少?”

“五服之内一千多,分宗的就不计数了,毕竟人家也不归我管。”

“比我想像中少多了。”

“朝廷规矩,五服之外就要分宗的,殿下难道不知?”

“可你家不是历史特别长么,我还以为怎么也得一两万哪。”

“人多麻烦,没空管那么些人。”

“那你为何来帝都啊?”荣烺觉着很奇怪,听说唐族长三十年前辞官后,尽管家族子弟一直有科举晋身,他自己却再未踏进帝都城一步。

“安国公的情形不大好。”唐族长道,“唐宁远在江南,安国公写信给我,希望我能留在帝都五年。”

这回答已出荣烺意料之外,可更有奇怪之处,“为什么是五年?”

安国公久病,祖母经常赏赐药材,荣烺很清楚这一点。而唐李两家世代交好,安国公膝下一子一女,阿李是认识的,就是安国公的儿子,年纪尚幼,没大见过。凭唐李两家交情,托妻寄子不足为奇。

可为什么要让唐族长留在帝都五年呢?

唐族长眼睛微微眯细了些,看向荣烺,“安国公情形很差,估计很难拖过今年。任何家族,一旦嫡系柔弱,旁支就会有虎视眈眈之人。何况,他家还涉及爵位传承。我们两家很快会有一桩联姻,安国公之女与唐宁之子就要大婚了。”

荣烺略显惊讶,“我倒还没听说。”

“安国公病的太久,我们两家也不打算大办,话到这儿就顺嘴说了。”

豪族联姻是常有之事。

荣烺与安国公府来往不多,如今她既听说了,就不会置之不理,“爵位的事,我回宫跟祖母提一提。安公府曾与国有功,如今安国公儿子尚小,朝廷会扶助功臣之后。”

“谢殿下相援之意。不过,还请殿下不要插手。”唐族长眸光微暖,“这也是安国公的意思。爵位除了显耀的地位,也代表相应的责任。安国公是想待此子长大成人,若是可造就之材,自可袭爵。若顽劣不堪又身负显爵,那就是引祸之兆了。”

因为安国公居病榻多年,荣烺只是些许听闻过他的事,对他真是不太熟。但看安国公居然将世人恨不能视为命根的爵禄传承说放就放,可见此人是真有些过人之处的。

荣烺郑重道,“那此事便先寄下。皇家从不负功臣,我心中会记着此事,还请您将李氏子视为自己儿孙一般教养,待他长大,皇家会给他建立功业的机会。”

唐族长右手拇指无意识的摩挲着中指第一个关节,缓缓道,“殿下之意,草民必会转达。”

荣烺午后告辞后,唐太太令孙子孙女各去歇息,自己与丈夫也回房去了。

唐太太给他倒一碗酽茶,见丈夫在摩挲手指,问,“是有为难之事么?”

唐族长接过茶水,一饮而尽,轻声吁叹,“竟然是与万寿宫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当然是两个人了,难道还能是一个人?”

“你明白我的意思。“唐族长倚着软榻,“我是说,完全不是郑家那种冷冰冰又诡计万端的样子。”

哪怕夫妻多年,唐太太也完全不能理解丈夫与郑家兄姊的不睦,年轻时就不对盘。明明丈夫与林相交情莫逆,当年却也毫不犹豫的站在郑家一方。

如今一样关系不见好转,她与郑家联姻,丈夫竟也不反对。

郑夫人可是自己娘家侄女,想到娘家公爵爵位被那无能的侄子弄没了,唐太太已将亲侄子前陈国公当做死人,她与侄女关系很好,跟丈夫说,“我看阿静的意思,是想让阿衡尚主的。”阿静,郑夫人小名。

“只要不瞎,都能看出来吧。”

唐太太打丈夫手臂一记,“你觉着这事如何?”

“这事值得谈论么?”唐族长道,“尚不尚主,都没关系。我看郑家与公主关系很好,想必已在公主身边占有一席佐臣之位,这不比尚主重要百倍。”

“尚主不是更显亲近么。”

“不,一个明君对郑家比尚主重要百倍。”唐族长喝口蜜水,“郑家啊,哎,很多人可能认为郑家弄权,我倒不这样看。依郑家人的才干,他们其实是最好的王佐之才。不知时运不济还是什么缘故,一直没有能够完全驾驭他们的君主。可他们掌权吧,朝廷虽倒不了,却总让人浑身不适,把个朝廷弄的流派复杂令人头晕。

别把事情搞颠倒了,郑家最需要的不是做驸马,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人能驾驭他们,信任他们,使用他们。”

“公主会是这样的主君么?”

“公主器量尚在万寿宫之上。”

唐族长给出至高评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