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 > 第394章 七代机模型搞出来了

想要研制第七代战机,难度可想而知。

仅仅是材料上的需求就已经多不胜数。

为了使战机能够在10万米的近太空环境下正常飞行,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要求极高,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是尾翼和机翼需要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密度要极低来减重,同时抗压强度要非常高,可以承受高空薄氧环境下的应力。

这需要使用先进的三维编织技术来提升材料性能。

其次是机身外壳材料,需要一种超高强度的钛合金来抵抗高空强烈的气流撞击。

这种钛合金的配方包含稀有金属,要经过严格控制的热处理工艺才能获得期望的抗压强度。

再者是舱窗材料,要采用特殊的琉璃混合材料,来抵抗高空中的强烈紫外线辐射。这种混合材料非常难以制备,需要精确控制各组分的比例。

动力系统也需要特殊材料。

核聚变反应堆的热交换系统要用到高强度的钼合金,才能承受反应堆的高温高压。

电推进发动机更需要稀有的铱金属来制成离子喷嘴。

可以说,从头到尾,第七代战机对材料的要求严苛至极。

即使拥有完整的设计图纸,但要实现也非常困难。因为空前的环境适应性将对材料性能提出巨大考验。

所以哪怕是赵学成,要研制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战机,也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幸好如今他是担任着种花家重要的武器研制职务,能调动强大的资金与资源支撑。

再加上他此前在机甲研发等项目上的卓越贡献,获得了种花高层的充分信任。

所以政府对他这次提出的第七代战机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赵学成的主持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科研人员和生产制造专家们聚集到了战机研制基地,共同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

他们日以继夜地进行理论探索、材料试制、装备测试、系统仿真等工作,终于在长达一年半的不懈努力下,研制成功了第七代战机的原型机。

整个项目的研发投入高达数十亿元,相关的原材料采购和测试能耗更是天文数字。

仅仅是稀土金属的购买量就高达上千吨。

各项实验与试制设备的精良程度也达到了空前水准。

可以说,第七代战机项目几乎汇集了种花当前最先进的科研力量,展现了种花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今,在长江试验基地的一个实验室内,赵学成正专注地调试着第七代战机的自检程序。这标志着这一项目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架代号为“天鹰号”的第七代战机,由约3000万块高强度钛合金装甲板覆盖其机身表面。

这些装甲板使用了全新设计的球型连接结构,不仅可以进行全向变形,还实现了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效果,大大提高了雷达隐身性能。

机身两侧是独特的X形可变翼设计,可以根据飞行速度的不同在空中实时调整最佳的翼展。

这不仅提升了机动性,也使天马号获得了极快的起降速率,只需要几秒就能完成垂直起飞和降落。

在动力系统方面,天马号装备有一台小型的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为主发动机提供强劲的推力。

同时在尾部还安装了一台特殊的电推进发动机,直接喷射离子来产生前推力,这对于太空环境非常适用。

天马号的全长达到30米,翼展宽度为25米,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0吨。

可谓体型巨大。

但配备的先进动力系统将其推力推重比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获得了惊人的空间动力性能。

在武器系统方面,天马号配置了12枚小型的中程空对空导弹,最大速度可达7马赫,采用红外终端制导,对敌方空中目标具有很强的截获与摧毁能力。

机翼内还内藏一门电磁轨道炮,这种新概念武器拥有每秒百发的极高射速和精准打击能力,既可对空中目标射击,也可进行对地面机群杀伤。

最后,天马号配置的电子对抗系统将其隐身和抗干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它可以释放各种干扰丝和诱饵来迷惑敌方的雷达和红外探测系统,还搭载了主动相控阵雷达,可以实现对敌弹的主动干扰。

这使天马号获得了强大的隐身和电子对抗能力。

相比任何以往的战斗机,天马号最大的革命性创新在于其拥有的宇宙空间作战能力。

它不仅可以在大气层内实现高超音速的持续巡航,还具备突破大气层进入太空的能力,可以在外空环境下进行各种新的作战行动,这对未来的宇宙争夺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这架银白色的未来主义战机在长江实验基地首次问世时,赵学成亲自邀请国防部的高层将领们前来视察。

数名身着军礼服的高级将领走进机库,只见一架造型独特的飞机停在那里,其流线型的机身在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银色光泽。他们都被这前所未见的战机外形惊得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久久无法言语。“这...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七代战机?!”一个上将声音里透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太先进了!这设计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它的气动外形非常独特,真的是具备了空间飞行的能力?”

“对。”赵学成点点头说,“天鹰号的设计理念就是兼具大气层内高超音速飞行和太空飞行两种能力,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蓝色空军制服的司令注意到了什么,他似乎有些疑惑,开口问道:“但这台战机看起来并没有普通飞机那样的起落架,要如何起飞呢?”

赵学成听到这个问题,微微一笑,解释说:“天马号采用了全新的全向矢量喷口设计,可以实现360度的推力向量转向控制,所以它可以直接利用机身底部的推力完成垂直起降,不需要额外的起落架,这也使它获得了超强的机动性。”

“原来如此,太神奇了!”空军司令听完赵学成的说明,连连点头。

“先进的材料,惊人的空间飞行能力,我们的科技竟然能够实现如此大的飞跃!”

在场的各位高级将领们对这场科技突破惊喜不已,纷纷表示要全力支持第七代战机项目的后续研发与发展。

回到研究所,赵学成立即召集科研人员开会,部署天马号项目的后续工作。

他要求优先完成飞行控制系统的调试,以备快速进行试飞检验。

同时,要全力以赴提升核聚变反应堆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这对保障天马号的持续飞行至关重要。

为确保飞行安全,还要增加冗余的关键部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如果进度顺利,两年内要形成小规模的战斗力,以保障国家空间安全。

喜欢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