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33章 人事架构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33章 人事架构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1:49 来源:书海阁

事情谈妥之后,在周进的引导下,众人决心对《青年诗刊》的人事架构进行一些调整。

联合发起人名单,除了原有的周进、胡永、贾环、贾兰、贾菌、贾芝等人之外,另外加上了张安世、魏西平、陆秀峰、陆河、钟栅、钟杰、谢希平等人。

张安世、魏西平等人也各自掏出三到五两银子不等,作为《青年诗刊》的启动资金。

以上诸人组成了《青年诗刊》首届编辑委员会,因为魏西平名气最大,在年轻士林之中威望最高,遂由他担任编委会主任。

张安世、陆秀峰、钟栅、周进任编委会副主任。

因诸位大多是国子监生员,平常外出不便,编辑部遂设立在桃花巷周进私宅倒座房内。

为此,周进特意对外书房进行了一番装修,摆放了一张长桌和若干椅子。

周进任编辑部主任,谢希平、胡永任编辑部副主任。

在周进的建议下,魏西平和张安世还决定聘请国子监司业王允、国子监博士宋涛及国子监助教赵光南等三人担任《青年诗刊》顾问。

随后,经过编委会的一致商讨后,决定对诸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工。

由魏西平、钟栅、钟杰负责聘请刊物顾问、发刊词的邀稿以及合作书院或私塾的联系等事宜。

张安世、陆秀峰二人,因为常去美仙院,对于北平城内各大风月场所有所了解,由他俩负责联系各个头牌清倌人,确定‘顺天府诗歌峰会暨首期诗作终审会议’的暖场嘉宾人选。

陆河是富商出身,比较有经济头脑,由他陪同周进,拜访城内各大知名商铺,确定广告投放一事。

谢希平、胡永二人,负责稿件审理和编辑印刷对接事务。

至于贾环、贾兰、贾菌、贾芝等人,一则年龄还小,二则居于公府深宅之中,外出不便,只能让他们几位挂一个空头衔。

若是事情忙起来了,也可以叫贾菌、贾芝做一些跑腿之类的轻省活,更多的事情就不能指望了。

不过,考虑到贾府这个庞然大物,有贾环、贾兰参与,相当于给《青年诗刊》加上了一个官场上的保险圈,众人也无意于将他们二人排斥出去。

魏西平非常满意他所获得的这个编委会主任职务,会议结束后,他还邀请在场诸人,去了国子监附件的状元楼吃了一顿大餐,让周进、胡永也跟着大快朵颐了一回。

正吃得高兴时,锦乡伯府的世子韩奇也来到了状元楼,他是这个酒楼的幕后东家,时常闲了就过来看一看。

韩奇也是国子监生员,他是因父亲锦乡伯的缘故,捐了一个例监。

韩奇虽然在读书方面缺少天赋,但他长袖善舞,善于结交各类人物,为状元楼拉拢了不少生意。

当他得知魏西平、陆秀峰、张安世这些国子监生员之中的风云人物,都围拢着周进谈天说地,把酒言欢时,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什么情况?”韩奇纳闷道,“难道才过去了几个月,周进这厮又搞出了一个新发明新制作不成?”

上次那笔蜂窝煤生意,韩家通过提前霸占西山煤矿,控制上游散煤供应,迄今为止,赚到了数万两银子,且仍然处于不断盈利之中。

朝廷关于进一步推广使用蜂窝煤的公文在顺天府境内颁发之后,社会各界对于蜂窝煤的接受程度大为增强,对于蜂窝煤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这也正是蜂窝煤价格最高的时候。

锦乡伯府背后的状元楼,早就囤积居奇,等到蜂窝煤的概念在北平城中发酵之后,状元楼再将这些散煤零售出去,从中赚取差价。

利用这个间隙,状元楼也赚得盆满钵满。

韩奇通过这笔大生意,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英明果断和商业头脑,让他这个伯府世子的位置更是稳如磐石。

饮水思源,韩奇也对周进这厮,高度关注起来,并安排了一名仆人暗中盯梢,只要周进这边一有什么发明制作,他必然要先下手为强。

周进和魏西平等人来到状元楼里吃酒,便是仆人向他通报的。

那名仆人为了表明自己工作卖力,还特意言道,“他们好像在商量什么大生意,三句话不离投资额、分成比例、劳务收入,等等。”

“什么?”韩奇听后,不由心里有一些着急。

但他也不好意思埋怨周进,毕竟说起上次那个蜂窝煤生意,锦乡伯府赚了数万两银子,周进却只是从他这里拿到了一百多两银子,人家对此不满意,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周进并没有在明面上说什么,可以说对于韩奇以及状元楼,已经是相当给面子了。

“看来我还是有些不地道,做得有些过头了呀。”韩奇自我反省道。

既然赚了数万两银子,再多分给周进几百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呢,绑牢彼此的合作关系,才算是正理呀。

韩奇决定,不管这次能不能中途插入周进的这个项目当中,他都要私下里掏出几百两银子,给周进送一笔大礼,以便改善周进对自己的看法:他韩奇是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合作伙伴的。韩奇从仆人那里听到消息,赶到状元楼时,众人这场酒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钟栅、钟杰兄弟俩因为有一些私事,都已经提前离开了。

魏西平正准备前往柜台那里结账,却被韩奇给拦住了。

“不必了不必了,今天我请。”韩奇拦住了魏西平,大声说道。

“你请没关系,但你得把原因告诉我啊,不然你这个人情,我可不好还你。”魏西平打着酒嗝说道。

在国子监,韩奇和魏西平也有一定交往,彼此都算是熟悉,但也没有熟络到一二十两银子的酒钱,就因为彼此认识,便可以抹去的这种程度。

“是这样的。”韩奇解释道,“我和周进兄弟有一些交往,他头一次来我状元楼吃酒,我怎么好意思让他的朋友掏钱?”

众人闻讯后,都把目光投向了周进,想知道他和韩奇究竟是什么特殊关系,以至于锦乡伯府世子都要这么讨好他。

周进只能以傻笑作为回应,他啥话都不敢说。

魏西平请客吃酒,韩奇愿意掏钱买单,在这种场合下,周进说什么都不对。

他若是对韩奇说,不用客气,那买单的人就是魏西平。

魏西平心里必然会有一些不好的想法,有人帮忙掏钱,你却还拦着,凭什么?

难道就凭你周进和韩奇的关系更好,舍不得让他花钱,却舍得让我花钱?

周进若是对韩奇说,劳您破费啦,那买单的人就是韩奇,谁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他一口菜都没有吃上,一口酒也没有喝上,酒席就结束了,最终却要他来掏钱买单,这也于理不合啊?

不过,周进的尴尬并没有维持太久,韩奇也懒得和魏西平相互礼让。

他直接对状元楼的掌柜说道,“这顿酒席我请了,记在我账上,谁来付钱都不好使,谁付钱都不能收。”

掌柜连忙说道,“好的,好的。”

魏西平见事已如此,也只能罢了。

话说回来,外出吃酒有人帮着掏钱,这也是一件好事啊。他平白省下了一二十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买单的事情解决之后,韩奇随后问道,“不知道周进兄弟最近在忙些什么项目?凭你我之间的良好友谊,应当也邀请我一道参加才是啊。”

周进便将创办《青年诗刊》一事,向韩奇简要介绍了一番。

韩奇一边听着,一边暗中揣摩了一番,感觉办刊一事,貌似没有什么赚头,便有些兴致缺缺起来。

不过,他前面既然把漂亮话说出去了,也不可能当着众人的面立即收回去,他这个锦乡伯府世子的颜面,也是需要用一定金钱来呵护的啊。

话说回来,这也没多少钱。按照周进的说法,大家也都只是各出了三五两银子而已,他韩奇就掏出十两银子参与进来,又值得些什么?

不过,周进却拒绝了韩奇的这个提议。

周进说道,“韩公子想要参与进来,自然是极好的,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我们《青年诗刊》将在首期刊物中,开设一个栏目,评选北平城中十大酒楼,状元楼必然是重点推介对象。如果韩公子也参与进来,做这本刊物的联合发起人和编委会成员,势必会有人怀疑状元楼入选北平城中十大酒楼的公正性。韩公子还不如干脆把这十两银子作为广而告之的费用,用于进一步宣传推广、提升形象,有了《青年诗刊》的加持,或许生意会更上一层楼,也说不一定啊。”

韩奇秒懂,大声笑道,“好好好,你这么一说,我便有些明白了。既然是状元楼的形象推广费用,十两银子哪里足够,我给你一百两,到时候多加印一些出来,面向顺天府境内的各大官办学校、教育机构广泛散发,让北平城中状元楼的名字,传遍天下。”

说完事情之后,天色也快黑了。韩奇便用自己那骚包的朱轮华盖车,将周进、胡永送回家去。

至于魏西平、张安世、陆秀峰等人,都是国子监生员,离此处很近,步行回去也很快,自然不需要用马车相送。

胡永家相对近一些,他先一步下车,看着马车离去之后,胡永还怔怔地站立在那里,不敢相信今天的所见所闻,竟然是真的?

他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曾经在宛平县学的同窗好友,虽然去了国子监就读,但在那里却普普通通,名声一般,和魏西平、张安世、陆秀峰这些名声初显的天之骄子,可以说是想差十万八千里。

因此,那名同窗好友看到周进、胡永找过来后,都不敢带着他们两人直接找到张安世面前,而是看着张安世远远地走过来之后,便给他们俩指了一下人,随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胡永原本以为,张安世这人必然眼高于顶,不肯折节下交,哪里想到,经过周进一通忽悠,他们俩不仅和张安世成为了好朋友,还经过张安世的穿针引线,勾连上了魏西平、陆秀峰等青年才俊。

更为夸张的是,周进一番花言巧语,不仅让魏西平、陆秀峰等人乐意掏钱参与进来,魏西平甚至还请他们在状元楼吃酒。就凭这种关系,他胡永今后在年轻读书人中间,也必定让人不敢小觑啊。

而且,周进还从韩奇这里套现了一百两银子的广告费,有了这么一大笔投入,这本《青年诗刊》创刊成功,可以说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胡永心想,今后跟着周进混下去,未来必定一片光明,前景可期啊。

“永儿,你回来啦?”屋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发老者,他身材瘦削,手中拄着一根拐棍。

“回来了,回来了。”胡永连忙答道。

这名白发老者正是胡永的父亲胡伯庸。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又身体不好,胡永家中的经济情况极为窘迫。

这些年为了支持儿子胡永读书,胡伯庸早已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只剩下了这一个一进四合院,约莫还值五六十两银子,这就是胡永家中的全部资产了。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敢提前做饭,生怕浪费了。你想吃什么,我现在给你做饭去,家中还剩下一些面粉,做馒头和面条都行。”胡伯庸说道。

“父亲不必了。”胡永连忙说道,“我今日跟着周进大哥外出办事,和朋友们在状元楼酒楼吃了一顿,还剩下了一些饭菜,也是周进大哥帮我打包,全部都送给我了。”

胡永把手中的食盒高高地举起,拿给父亲看。

“还有这等好事?”胡伯庸一边接过食盒,一边啧啧感叹道。

状元楼的名头,他也是早就听过了的,年轻时家中经济条件还不错,他也曾去过状元楼和人聚餐,即便是分摊,每人也至少需要花掉五钱银子,虽然当时很肉痛,但却是他人生中,不多的几次高光时刻了。

“这道糖蒸酥酪很不错,我以前吃过。”胡伯庸说道。至于食盒内其他几道菜,他不大认识,便不说了。

胡永推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让父亲尽情享用便是。

胡伯庸等候儿子回家,等待了许久,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听到胡永如此说,他便再不客气,大口吃了起来。

看着父亲吃得如此香甜,又想起周进对自己的特意关照,胡永下定了决心,今后一定要抱住周进这条大腿,或许这便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大机会啊。 「求点赞,求关注,求收藏。」

喜欢重生于红楼末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于红楼末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