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会缺人才吗?
除开国时期外,
不缺!
至少,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种模式能选拔上来的人才,永远不缺。
无论是刘邦集团还是朱元璋集团,都告诉我们,一个县城出来的人才,已经足以治理整个天下了。
那在如此的情况下,人才选拔的意义何在?
在于得民心。
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如果国家权柄仅握在某些人手中,那么剩下的人就会走到这些人的对立面。
所以察举制度,至少要让流离在权力之外的人看到挤进这个圈子的机会,至少明面上要有。
察举制到了末期,新兴的地方豪强看不到机会,就参与了太平道,鼓动了黄巾起义;
科举制一开始仅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黄巢不中后,颂扬了一下菊花,饶你五姓七望百年积累,一样杀个片甲不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我认知的加深,对权力也会更加的向往。
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在实行愚民政策,目的就在于压制百姓的权力上升欲。
而天下一旦太平,人才的积累是非常快的。
权力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科举制度也不能解决所有人的晋升**,但是相对而言,它是最为公平公正,所以也是最为长久的。
刘备在思考张谦的提议。
事实上,在顺帝(刘保,东汉第八位皇帝)时,尚书令左雄就曾进行过考试。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阳嘉元年,太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
不过当时考试的对象是孝廉。
因为孝廉的数量太多,所以左雄建议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而被察举的人要先去公府,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如果成绩太差,那么举荐此人的人也要受到处罚,此法一出,举荐孝廉的数量一下子降了下来。
“子让觉得此法可行乎?”刘备问询道。
“在下初见主公之时,此法不过是可能之举。如今之计,主公已有了试行此策的土壤。再过百年,随着纸张印刷的普及,识字之人的增加,这科举之法,将成为必然。”
“此法与九品中正制度、以及先前的察举制度相比,有何优势?”
“此法与另外两者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公平公正,人之才智,相差仅在毫厘,而且,自古文人相轻,彼此未必服气,但成绩一出,高下便可立判。除经史子集这种客观问题之外,凡是考察文章论述,其杰出者,必先展于人前。”
“其二,之前的察举制度只决定于一时,但科举一事,可从童生开始,童试,乡试,县试,殿试,优中选优,凡能立于朝堂之人皆是身经百战,其才或不能比拟管仲乐毅,但绝不会出现酒囊饭袋之徒。”
虽然感觉很残酷,但是张谦说这话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快感,这种快感就好像是渡过了独木桥之后,站在另一头看别人抢的头破血流一样。
“至于第三吗,这科举之法可以安置大量的人才,而且笔墨纸砚束修等,亦可以用作征税。”
知识是越卷越贵的。
多少人舍不得买件新衣服,可是几万块的辅导班说报就报!
张谦如此想到,他当初可是靠着给中小学生补课赚钱,穷游了不少地方。
说到最后一点,大伙都笑了。
“我总算是知道子让为何能想到设置钱庄,铸造新钱之法了,子让连在思考传道授业之事时都在想着金银之物,佩服佩服!”法正调侃道。
“客气客气!”张谦毫不介意,墙皮厚的跟脸一样,怕这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让若是真爱黄白之物,便是范朱在世,恐怕也比不过子让!”刘备笑着说道。
“是极是极!”简雍附和道:“子让真要赚钱,恐怕单单一个酒字,就要赚取我不少!”
张谦惶恐的说道:“主公,你可不要和宪和一唱一和,就把我爱财这事给抹去了,将来您中兴汉室,那赏钱可是一分也不能少啊!”
“今日之前,我还真以为子让超然物外,不为世俗名利所动呢!这下子,我终于知道子让也非完人了,这让性格狭隘,恩仇必报的我好受了不少。”法正大笑道。
刘备则是表示:“孝直快意恩仇,怎么能说是狭隘呢?不过孝直将来位居公堂之上,那些与凡夫俗子的陈年旧怨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否则,岂不是堕了公卿的威名?”
刘备的话语既是对法正的一种肯定,也是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也给出了将来的承诺,“三公九卿”之一。
法正当然不会顶撞刘备,连连称是。
“至于子让,既然爱财,那将来子让便替我掌管天下财物好了!”
中行行长?
张谦内心“哐当”一下,他喜欢的是真金白银,不是账本上的数字啊!更不想找活干啊!
要不转投曹丕吧?
这时,刘备又问道:“子让只说了科举之利,不知这科举可有其弊?”
“自然有!首先这天下掌握话语权的还是世家大族,读得起书的也是世家大族。世家之人桀骜已久,认为朝廷选才非他们不可,而且还得三征四辟。如果变成了科举制度,那便是士子争相入仕。两者关系更易,世家之人难以接受落差,必然极力反对。”
世家之人怎么涨名望最快?
推官不就!
只要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隐藏人口,当不当官,对于他们,影响真不大。
而只要有了足够的名望,当地官府就不敢欺压到他们头上。
“其二嘛,科举能够选拔人才,可过滤不了奸佞。才和德之间并未一致,若是采用保人制度,乡试之后必须由当地有名望的人提供担保,又未免落入乡选里举的俗套之中。”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品行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孝廉就真的孝,真的廉吗?
只要朝廷里的不是傻子,选上来的人至少明面上不会是大奸大恶之人。
在刘备看来,这点倒不是问题。
“至于第三嘛,一旦实行科举制,这原先的‘孝廉’们,一个个可都要恨不得掐死我了!”
……
喜欢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