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23章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大宋泼皮 第223章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翌日。

一大早,常知县便迎着寒风,赶往益都郡。

既是投诚,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更何况,投诚之后的待遇,还需争取一番。

所以,他必须亲自去一趟益都。

如今从临淄去益都,很少有人走官道了,都是走水路,顺流而下,只需两个时辰便到了。

韩桢也命人将淄水码头扩建了一番,又修了一条宽厚平坦的大道直通郡城。

清晨出发,中午时分,常知县就坐着马车驶入郡城之中。

他有段时日没来郡城了,上一次来,还是去岁年节时,来府衙叙职考核。

坐在温暖的车厢内,常知县将窗帘掀开一道缝隙,打量着郡城的变化。

寒冷的天气,并未阻碍百姓的热情。

只见街道上行人如织,商铺大门洞开,路边支起一个又一个小摊。

街角处,偶有一两个乞丐缩在那里,身前摆放着一个破碗。

做了这么多年的知县,常知县深知,想要了解一地民生,不要看人口多少,农田几何,只需看百姓的精神面貌就能得知。

毕竟,繁华的假象可以伪造,唯独发自内心的精神面貌伪造不了。

比起去岁来时,郡城百姓精神好了数倍,嬉笑怒骂间透着蓬勃的朝气。

胥吏整顿了,苛捐杂税取缔了,欺行霸市的泼皮和帮派也没了,甚至就连郡城外盘踞多年的匪寇,都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连串的改变,让郡城百姓由内而外的感到轻松,压在肩头的担子,忽然之间没了一大半,就连走路都比以往轻快了几分。

至于乞丐,这就没法子了。

不管多繁华,多富庶的地区,都会有乞丐,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是懒,不想劳作,不想被拘束,只想过不劳而获,天作被地当床的日子。

事实上,韩桢已经将郡城中的乞丐清理过一遍了。

上了年纪或天生残缺的人,安排一份扫大街,看空房这类清闲的活计。

至于那些手脚健全的乞丐,上个户籍,发些口粮和纸衣,安置到乡下开荒种田。

没种子没农具,没问题,府衙借给你。

担心还不起?

没关系,可以分期付款,且不收一文钱利息。

反正就是一句话,物尽其用。

即便如此,还是有些乞丐赖在城里不走。

对这种懒人,韩桢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抓进牢里除了浪费粮食之外,毫无用处。

总不能全杀了吧,那他还要不要名声了?

所以只得放任不管,任由其自生自灭。

“知县,到府衙了。”

不知不觉间,马车来到府衙门前。

听到车夫的提醒,常知县回过神,应了一声后,掀开门帘走下车。

迎面而来的寒风,让他打了个哆嗦。

整理了一番仪容,常知县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来到府衙门前。

值差的皂吏认出了他,满脸堆笑道:“见过常知县。”

常知县没端架子,轻笑道:“本官此番前来有要事与县长商议,劳烦通报一声。”

“常知县稍待片刻,卑下这就去通报。”

皂吏说着转身走进府衙通报。

不多时,便又折返回来:“常知县,县长有请!”

“有劳了。”

常知县微微颔首,抬脚迈入府衙大门。

一进大堂,就见韩桢主动迎上前,笑容满面道:“常知县,久等了!”

常知县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姿态放的很低,躬身作揖,面带歉意道:“县长恕罪,实是家中琐事太多,昨日处理好之后,便立刻动身,马不停蹄的赶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双方心里都有数。

但有些话,心里知道就行,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讲。

“能来就好!”

韩桢微微一笑,握住他作揖的双手,将其扶起。

招呼常知县坐下后,韩桢吩咐道:“来人,上茶!”

很快,一名小吏端来一杯热茶:“常知县,请用茶。”

接过热茶,常知县抿了一口,默默在心中整理思绪。

投诚的态度到了,接下来该谈谈待遇了。

他常玉坤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也有七情六欲。

退一步万说,你韩桢不给好处,大家伙凭什么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造反?

是不是这个理?

他聂东是闲着没事干吗?

不就是觉得,跟着伱韩桢造反有前途,比躲在深山里开荒种田要好么。

他刘锜放着小衙内不做,跟你当反贼,是脑子犯痴傻了?

凭一腔热血,还是知遇之恩?

这世上的芸芸众生,永远绕不开两个字,名利。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这个货字,可谓是道尽了本质。

这些浅显的道理,韩桢自然心知肚明。

他率先开口,打破沉默道:“家人可安顿好了?”

闻言,常知县放下茶盏,如实答道:“下官昨日已修书一封回老家,命贱内贱卖田产、商铺,带上家人日夜兼程赶往益都。估摸着,再也半个月应当能赶到。”“目前官位紧缺,暂时先委屈常知县继续在临淄县任职,待到年后再另作安排。”

韩桢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先前咱们约定好的分红,依旧有效,往后兴许会更多。”

不止是常知县的分红没有取消,赵霆、刘宓的分红同样没有,韩桢心中隐隐有一个计划,是关于官员贪腐问题的。

常知县沉默不语,心中咀嚼韩桢开出的条件。

片刻后,他抚须轻笑道:“多谢县长抬爱!”

韩桢微微一笑,补充道:“朱吉也是个人才,当个商人可惜了,我准备让他入商务院任职。”

“下官代元辰多谢县长。”

常知县拱手致谢,随后从袖兜之中,掏出一份折子,起身递过去道:“下官这些年,多少也积攒了一些人脉,这封折子上俱都是下官的至交好友,往后县长兴许能用得上。”

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接过折子,韩桢翻看了几眼。

常知县的这份折子写的格外详细,对方姓名、官职、宗族势力、包括履历都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还有他这些年历任知县的县城情况等等。

合上折子,韩桢神色满意道:“你有心了!”

常知县谦虚道:“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常知县舟车劳顿辛苦了,且在郡城多住两日,与朱员外聚一聚。”韩桢吩咐一句。

“下官先行告退!”

常知县再度躬身一礼,而后转身出了大堂。

目送他离去的背影,韩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常知县拿下,而今还差一个谢鼎。

不过可惜的是,谢鼎与常知县不同,他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作为谢家族长,还背负着谢家百年来,数代人苦心经营的世林声誉,所以断不会轻易站队。

至于曲阜孔家……

呵,届时兵锋所指,孔家自会世修降表!

……

……

随着治下之所逐渐稳定下来后,韩桢也不似最初时那般忙碌,整个人清闲了许多。

除了稳定百姓之外,韩桢把剩下的所有精力与资源,都用在了准备战争之上。

整个青州,如同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在海量金钱的支持下,高速运行着。

一车车粮草,源源不断的自南方各路,或走水路,或走陆路,运到临淄与益都的粮仓之中。

建在淄水河畔的军械工坊,如一头巨兽般,不断吞噬运来的生铁、煤炭、牛皮牛角牛筋等物资。

在水力锻锤日夜不停的捶打下,变成一件件军械,运往军营之中。

火药工坊也开足马力,疯狂运转,除开两县军营日常训练之外,囤积在军械库中的火器也越来越多。

如今,火药工坊增添了不少人手,由原先的一班倒,变成了三班倒。

新增的人手,是韩桢之前托小虫招募来的少年少女。

这些少年少女,都是苦命人,天生残缺。

要么是哑巴,要么是聋子……有些是孤儿,有些则是被父母狠心遗弃。

若无韩桢招募,只怕他们的下场会无比凄惨。

如今这个世道,人心险恶。

一旦被人伢子抓住,打断手脚去乞讨,已经算好的了。

更惨的,会被做成各种奇珍异兽,拱人伢子赚钱。

比如花瓶仙,就是将少女,尤其是十岁以下,身形苗条瘦小的少女,砍去四肢,做成人彘,塞进大号花瓶之中,只露出一个脑袋。

还有一些,会把男人的舌头割掉,缝在刚刚剥下的熊皮之中。

温热的熊血粘性很强,一旦粘在皮肤上,很难在取下来,只能一辈子披着动物的外皮,卖力表演,供人取乐。

自从被招募之后,每天好吃好喝供着,有新衣穿,有玩伴耍,还有先生教他们识字读书。

因此,这些少年少女直把韩桢当成了神仙。

小虫挑选的这些孩子,都比较机灵聪慧,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韩桢就教会了他们如何用拼音日常交流。

一条生产线,肯定是无法满足战争需求的,等到这些少年少女们彻底熟悉,并掌握火药制造之后,韩桢会立即开始建造一个更专业,更正规,也更加庞大的火药工坊。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韩桢才选择教他们拼音。

往后他们之间的交流,就用汉语拼音替代,这样一来,保密性就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毕竟这个世上,除了自己之外,再也没有人能看懂拼音了。

……

时间一晃来到了十一月十二,冬至日。

冬至在宋时,是仅次于元旦的节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无比重视。

《岁时广记》中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

哪怕是贫苦百姓,也会在这一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若实在是穷的没有余钱,那也会想办法,吃上一份馄饨。

冬馄饨、年馎饦,这是宋时的习俗。

而官府的一应大小官吏,会休沐七天。

府邸中,祭拜了先祖后,韩桢与家人们聚在一块吃馄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麻舒窈也来了,还特意带来了亲手包的馄饨。

“夫君,尝尝奴的手艺如何。”

亲手盛了一碗馄饨递过去后,麻舒窈那双满是灵气的大眼睛,期待的看着韩桢。

看着碗中五颜六色的馄饨,韩桢不由挑了挑眉。

见他这副表情,一旁的安娘抿嘴笑道:“二郎不识货,悠悠包的乃是百味馄饨,寻常百姓可吃不到哩!”

经过安娘的解释,韩桢这才明白。

这些馄饨颜色各异,馅料也不同,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颜色越多,喜头便越多。

古代可没有食用色素,因此想要做出不同颜色的馄饨,需得用到许多食材,一般百姓还真负担不起。

“悠悠有心了。”

韩桢微微一笑,握着勺子吃下一个馄饨,旋即赞道:“很好吃,悠悠手艺见涨!”

“夫君喜欢就好。”

得了韩桢的夸奖,麻舒窈脸上顿时荡起一抹笑意。

安娘打趣道:“悠悠莫急,还有一个多月便是年节了,待及笄之后,便能过门了。”

“唔!”

麻舒窈羞红了脸,只是眼中的欢喜却怎么也藏不住。

这时,韩桢说道:“对了,闰娘呢,让她也来吃一些罢。”

安娘答道:“方才祭完祖,闰娘有些乏了,这会儿应是睡下了。”

自打韩张氏挺过了前三个月孕期后,孕吐倒是缓解了不少,但最近却又多了一个毛病,嗜睡。

如今一天要睡好几次,请来张大夫看,说身体无恙,是孕妇的自然反应,韩桢这才放下心来。

韩桢点头道:“既睡下了,那就不打扰她了。”

“县长,军中急报!”

忽地,前院传来一阵高呼。

韩桢神色微微一变,放下手中的馄饨,高声道:“进来!”

麻舒窈与安娘对视一眼,纷纷起身,识趣的去往后院。

两女刚出大厅,迎面便看见一名身披黑漆山纹甲的士兵,越过垂花门,大步踏进庭院。

一路来到大厅,士兵从怀中掏出一截细竹筒。

接过竹筒,韩桢先是检查了一遍火漆,这才打开竹筒,取出竹筒中的纸条。

待看完之后,他立刻起身,吩咐道:“来人,取甲备马!”

不多时,两名仆役吃力的抬着一套黑漆重甲来到大厅。

这套重甲,乃是工科院为他量身定做的黑光铠。

整副铠甲共三层,最里层是一套锁子甲,锁子甲之外还有一层薄棉甲。

这层棉甲的作用是减震,若受到重斧、铜锤这类钝器猛击时,能卸去一些力道。

最外层,就是黑光铠了。

整套铠甲重达八十二斤,虽不如步人甲全挂时重,但防御力却相差无几。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