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24章 【战事将起!】

大宋泼皮 第224章 【战事将起!】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不得不说,刘锜这厮虽中二,可眼光审美却一直在线。

黑光铠除了实用性之外,造型也格外威武,尤其是胸甲上描金的龙纹,让韩桢在霸气之余,多了几分雍容高贵。

当然了,帅是帅,但贵也是真的贵。

由于是定制的,仅一套黑光铠的造价,比普通黑漆山纹甲贵了近十倍。

其中胸甲上厚厚的龙纹,就耗费了二两黄金。

如今的金价,都快炒到天上去了,一两金子高达六十余贯钱,就这还有价无市。

好在黑光铠是军官用甲,只有营级以上将领才能穿戴。

韩桢本就高大魁梧,此刻穿上黑光铠,更显霸气,手握玄色铁槊,犹如一尊战神。

哗啦啦!

行走间,甲叶发出阵阵清脆的摩擦声。

大步来到前院,马夫已经备好了战马。

翻身跨上战马,韩桢朝着城外军营狂奔而去。

相比以往,今日的军营安静了许多,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

一路狂奔进军营,韩桢翻身下马,径直走进白虎堂。

此刻,白虎堂内,聂东、刘锜、小武等将领早已等在那里。

见到韩桢,众人齐齐起身,抱拳见礼:“见过县长!”

“不必多礼。”

韩桢单手虚压,示意他们坐下后,自己来到堂案后方,大马金大的坐下。

待到他落座后,聂东等人这才重新坐下。

环顾一圈众人,韩桢开门见山道:“将急报详细说一遍。”

史文辉起身道:“禀县长,昨日安插在周边各路的探子来报,袭庆府与东平府各县出现大量粮草调动,天平军、泰宁军两支禁军开始整军。与此同时,大名府周边各路也开始征集粮草辎重,疑似运往高唐、安德二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放在古代战争中,是一条不变的铁律。

哪怕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南下侵略之前,也会准备好几乎一切能带的食物与武器。

打赢了,分粮分钱分女人。

打输了,那就等死。

反正就算不打,他们也很难熬过寒冷且漫长的冬季。

十万西军不是一个小数目,并非想去哪就去哪,每一次有所动作之前,与之对应的就是粮草辎重供应。

大名府的大批粮草辎重调动,透露出一个明显的讯息。

西军即将南下!

聂东出声道:“末将以为,高托山或许眼下还在硬撑,但显然也撑不了太久。高唐和安德二县,一上一下,紧挨济南府。这摆明是准备南下后,兵分两路,一左一右同时攻入济南府。”

“并且,济南府南边紧挨的东平府和袭庆府也在整军备战,看样子是打算堵住后路,准备一鼓作气,彻底将张迪残部、黑山贼以及高托山解决。”

刘锜点点头附和道:“高托山如今去不去济南府,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末将若是西军主帅,定会围而不剿,故意留一道口子,将高托山一点点赶往济南府。”

他所说的策略,是上一次伐张万仙时,利用骑兵,不断将张万仙赶向自己事先设有伏兵之处。

这并非是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哪怕张万仙猜到渡口可能有埋伏,也不得不去,因为只有过了河,逃往昌乐才有一线生机。

同理,如今的高托山陷入了与张万仙一样的境地。

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去济南府,联合黑山贼一起抗击西军,是他唯一的活路。

“不得不说,西军这次战略部署很是漂亮。让几股反贼势力或被动,或主动的聚集在一起,一举歼灭。同时,将战场从太行山脉,挪到了济南府这片平原地带,便于西军施展身手。”小武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

刘锜评价道:“梁方平一内侍尔,不通军事。辛兴宗志大才疏,庸才而已,张俊、王渊有勇无谋,此次战略应当是杨惟忠或韩世忠策划。”

听完众人的分析,韩桢不由点了点头,问道:“你等觉得,西军还有多久南下?”

闻言,聂东不假思索道:“最迟不会超过下个月中旬。高托山聚众数十万,想要喂饱这么多张嘴不容易,如今河北之地愈发寒冷,大雪封山后,想找到吃食也更加困难。”

“并且,赵宋朝廷也不会让梁方平拖太久。尽管平夏城之战后,西夏一日不如一日,但其狼子野心却并未熄灭,如今抽调十万西军平叛,致使西北各路防备空虚,难保西夏不会趁机发难。”

刘锜附和道:“末将认为聂都统言之有理,就算梁方平想拖,赵宋朝廷也不会让他拖。”

“一个月时间,足够我们备战了。”

韩桢说罢,转头看向史文辉,问道:“军械库各军械几何?”

史文辉没有丝毫迟疑,当即答道:“禀县长,如今所有步兵营军械齐备。骑兵营还有八百余幅马上重甲的缺口,不过最迟半个月,军械工坊就能制造完毕。三弓床弩二十六架,神臂弩四百三十一柄,火器共计一万八千六十三个。”

火器还是有些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韩桢的估算中,一次作战,平均每个士兵需消耗三至五个火器。

此次迎战西军,至少要准备六万个火器,才算稳妥。

事实上,如果没有日常训练的消耗,那么凑足六万个不成问题。

可偏偏训练又是必不可少的。

士兵要熟练掌握火器使用,如此上了战场后,才不会手忙脚乱。而战马等牲畜,也需适应火器爆炸时的巨响,所以省不得。

于军微微皱眉道:“县长,火器是否少了些?”

神臂弩是真没办法弄太多,这一点他们很清楚。

能弄来四百余柄,几乎已经是极限。

不过作为底牌和依仗的火器,只有不到两万个,这让于军等人心中升起一股紧迫感。

韩桢正色道:“稍后我会传令火药工坊,让他们加紧赶工,尽可能的多生产一些。”

众人点了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接着,众人纷纷起身,来到舆图前商议作战计划。

刘锜手指点在东平府上,提议道:“天平军与泰宁军糜烂,应当不会主动出击,接到的军令,大概率是负责堵死黑山贼等人南下逃窜之路,不过也不得不防。末将觉得,最好提前攻占界首镇,同时留待五百重甲骑兵,外加两千步卒,驻扎于此。”

“若两支禁军出动,能立刻阻挡击溃。若禁军不动,还可作为奇兵使用。”

界首镇,位于济南、东平、袭庆三府交接处,背靠泰山,与孙家镇一样属于关隘要地。

天平军与泰宁军想要北上济南府,绕不开界首镇。

还是那个问题,粮草辎重。

这就是为何,面对一处险关时,即使再高明的将帅,宁愿用无数士兵的命去填,也不愿绕路。

大军是可以绕过去,可身后扎着一根钉子,后续的粮草辎重部队怎么办?

一旦粮草被截,粮道被断,大军会立刻陷入绝境。

小股奇袭部队,可以不用管城寨,但大军出行,必然是层层推进,绝对不会给自己身后留下任何后患。

攻城拔寨,不外如是。

聂东赞同道:“刘营长此言大善,趁着如今敌明我暗,需尽快拿下。除了能阻挡禁军之外,还可作为粮草辎重堆积之地。”

眼前商议,基本都是韩桢、聂东与刘锜三人在说。

于军与小武等人大多时间是在倾听,很少开口。

他们虽骁勇,但在战略大局观上,还差了不少。

不过没关系,谁都不是天生的将军,多历练历练,总会成长。

不知不觉间,夜幕笼罩天际。

白虎堂里,亮起了明亮的灯光。

简单吃了些炊饼后,韩桢等人继续商议作战计划,利用多个沙盘,不断推演西军的所有动向。

不时有争吵声,从门缝中传出。

这一战,对韩桢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一切的努力,一切的准备,就是为了这一战!

赢了,整个山东唾手可得,并且韩桢能够彻底站稳脚跟,实现划地为王的最初愿景,不必再像眼下这般,遮遮掩掩,小心翼翼。

若是输了,那就万事皆休,逃亡海外。

……

翌日。

随着一道道命令从军中传出,郡城中数个粮仓打开,一辆辆满载粮草的牛车,驶出郡城,朝着孙家镇的方向行去。

与此同时,于军率领五百重甲骑兵,两千精锐步卒,以及一千辅军,无声无息的出发了。

没有激励人心的誓师大会,也没有澎湃的战前鼓舞。

有的,仅仅只是韩桢的一句话。

务必拿下界首镇!

临淄与益都两座水力军械工坊,开足了马力。

工人们彷佛打了鸡血,一个个在高额赏钱的刺激下,疯狂制造军械。

一时间,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悄然弥漫在郡城上空。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明显察觉到了异常。

宵禁提前了半个时辰,巡街的捕快队伍,也徒然变多了数倍。

进出城门的盘查,也比以往更加严格。

甚至于周边的各个村子中,都能看到巡逻的乡勇弓手,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立即拿下。

若敢反抗,当场格杀!

益都郡所有人,包括街边的乞丐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府邸中。

韩桢泡在浴桶之中,闭目养神,安娘坐在小马扎上,帮他搓着背。

搓着搓着,安娘忽然出声问道:“二郎,可是要打仗了?”

“嗯。”

韩桢并未睁眼,只是轻嗯了一声。

安娘沉默不语,看向他背影的眼中满是担忧。

就在这时,韩桢开口打破沉默:“稍后我便要搬去军营了,大战在即,我分不得心,家中你多照看着些。张大夫我已经交代过了,闰娘若是觉得不舒服,可随时唤他来府上看诊。遇上解决不了的难题,可寻悠悠和小虫。”

“奴家省的。”

安娘郑重的点了点头,旋即咬了咬唇道:“二郎你也要多多保重。若……若是败了,也莫要拼命,好日子过得,苦日子也过得,只要有二郎在,躲在山里也能逍遥一辈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放心,我晓得。”

韩桢微微一笑,安慰了一句,只是眼中却燃着战意。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拼命哪行!

西军?

赵宋精锐之师?

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洗完澡,在安娘的服侍下,韩桢换上一套崭新的锦袍。

迎着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他深深印了下去。

许久之后,两人才分开。

韩桢轻声道:“待明年开春了,给伱一个孩子。”

“嗯!”

安娘点了点头,叮嘱道:“去看看闰娘罢,这会儿她应是醒了。”

“好!”

韩桢应了一声,迈步走出浴室,径直走向正屋。

推开里屋的房门,一股热浪袭来。

两个暖炉子不断散发着热气,让房中温暖如春。

床榻之上,卧着一道熟睡的身影。

似是开门声吵醒了她,韩张氏睁开惺忪的睡眼,语气软糯中带着几分迷糊:“可是二郎回来了?”

“吵醒你了?”

韩桢迈步来到炉子边,借着热浪驱散身上的寒气。

“倒也没有,奴家这觉本就是一阵一阵的。”韩张氏说着坐起身,倚靠在床头。

将手烤热后,韩桢来到床边坐下,隔着棉被,动作轻柔的抚在韩张氏的肚皮之上。

过了三个月后,韩张氏已经开始有些显怀了,小肚子微微隆起。

显怀这东西看个人,有些女子孕期五六个月了,都不太看得出来,而有些三四个月就已经很明显了。

韩张氏就属于后者。

韩桢缓缓开口道:“你好好在家养胎,我要出一趟远门,估摸着年后才能回来。”

“是去打仗罢?”

韩张氏略显富态的俊俏脸庞上,满是担忧之色。

韩桢挑了挑眉,打趣道:“都说一孕傻三年,怎地感觉你怀了孕,反倒变聪慧了?”

“二郎又在作怪。”

韩张氏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不过韩桢这番调侃,成功冲散了一些她心中的担忧。

握住她的小手,韩桢保证道:“闰娘你放心,不管成败与否,我都会回来。”

韩张氏关心道:“二郎多多保重。”

“张大夫说了,三个月后胎儿稳固,便可以适当走动走动,往后生的时候,也能顺利一些。想吃什么,想干什么,莫要憋在心里,直接告诉安娘和悠悠……”

靠在韩桢怀中,一边感受着他的心跳,一边聆听着他的叮嘱,韩张氏眼中满是幸福之色。

两人耳鬓厮磨了片刻,韩桢起身离去。

出了里屋,他眼中的温存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无法直视的威严。

换上黑光铠,骑上战马,韩桢并未直接去军营,而是来到麻家府邸。

麻彦民似乎知晓他要来,早早地便等在书房中。

待到韩桢落座后,麻彦民亲手为他泡了一杯茶,用苍老的声音问道:“西军来了?”

“快了,快则二十日,慢则一个月。”

接过茶盏,韩桢轻轻吹了几口凉气,抿了一小口。

麻彦民神色郑重道:“放心去罢,郡城老拙会帮你照看。”

“这是一份调兵手谕,届时我会留下五百人,留守军营。持手谕,可随时调用那五百士兵,一旦城中有任何意动,不必手软!”韩桢放下茶盏,从怀中取出一份手谕递过去。

一旦大战开启,他无暇顾及郡城。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帮忙照应。

赵霆不行,刘宓也不行,苏家更不行。

唯有麻家,与他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麻彦民接过手谕,点头道:“老拙省的。”

交代完事宜,韩桢起身笑道:“岳祖父这段时日可准备准备,年后等我回来,便迎娶悠悠过门!”

听到迎娶二字,麻彦民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心照不宣道:“老拙定会安排妥当!”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