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35章 【气数已尽,大势已去】

大宋泼皮 第535章 【气数已尽,大势已去】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越州,会稽。

“刘光世这蠢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帅帐之内,王渊满脸怒容,一脚踹翻木桌。

这厮竟然跑了,率领一万八千人以及大批粮草辎重逃亡福建。

他这一跑,不但把两浙路拱手相让,还把自己给卖了,这让王渊如何不怒?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齐军皆为北人,不耐南方湿热的环境,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从而害了病,致使两线攻势被迫停滞。

随着时间渐渐步入夏日,只会对齐军越来越不利。

结果,刘光世二话不说就跑了。

愤怒过后,王渊迈步来到舆图前,苦思冥想对策。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王渊皱起眉头,心下不喜,还不等发问,就见一众副将、偏将、都虞侯闯进帅帐。

王渊阴沉着脸,呵斥道:“军中何故喧哗?”

他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众人面色微微一变,旋即将目光投向副将杨沂中。

杨沂中乃杨宗闵之孙,祖宗是杨业杨无敌。

作为杨家将这一代的扛旗之人,如今却仅在王渊麾下任职副将,可见杨家也确实没落了。

杨沂中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道:“而今陛下被俘,太上皇不知所踪,刘光世又率兵前往福建,置我等于不顾,还请王将军早做决断!”

闻言,王渊叹了口气:“为今之计,只能撤往福建,与太上皇汇合后再行安排。”

话音落下,杨沂中等一众将领沉默不语。

王渊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不好。

果不其然,只见沉默片刻后,杨沂中说道:“王将军,军中将士多为江南人,在两浙还尚可,但若去福建,怕是不情愿,强行为之,恐会引起兵变。”

王渊神色一变,听出了杨沂中话中暗含的威胁之意。

这时,他身后亲卫指着杨沂中等人怒斥道:“你等是想造反么?”

然而,杨沂中却看都不看亲卫,目光盯着王渊,神色诚恳道:“王将军,卑职与军中的将士们都敬重你,只是大伙不少都是北人,离家已有数载,思乡情切,还请王将军为弟兄们着想一二。”

宋军大多是南方禁军,可将领却几乎都是北人。

杨沂中一家老小,如今还在东京城里,此去福建恐怕这辈子都见不到了。

家国家国,家与国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王将军,属下自西北之时就跟随你,至今已有八年,家中老母年迈,幼子尚小,属下已有四年没回过山东老家,怕是孩儿早已忘了俺这个爹爹。”一名都虞侯哽咽着说道。

环顾一圈众人,王渊苦笑一声。

大宋气数已尽,大势已去啊。

他心里清楚,思乡情切只是其一,另一方面是陛下被生擒,对将士们的打击太大了。

纵然退守福建,凭着福建与岭南的地利,挡住齐军又能如何?

与其在蛮荒之地苦熬,不如投了齐国,同为汉家儿郎,总不能苛待他们。

在大宋当兵已经够惨了,难不成在齐国还不如大宋?

念及此处,王渊颓然地说道:“罢了罢了,本将这就修书一封,送往杭州,骂名由我来担。”

“多谢将军!”

杨沂中等将领面色一喜,齐齐躬身道谢。

唉!

王渊心中叹了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提笔写归降书。

他此番也是被逼无奈,今日这些将领胆敢闯入帅帐,说明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若好言相劝不起效,说不得就得借自己这颗项上人头一用了。

不多时,一封归降书便写好了,交由亲卫快马加鞭送往杭州。

……

杭州城。

两浙作为赵宋主要的几处赋税地之一,自然要比山东等地富庶。

而杭州作为两浙路的治所,漕运畅通,又背靠杭州湾,渔业与海贸发达,有东南第一州的美称,比之金陵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时的杭州城内,一片萧条。

兵灾的阴影如乌云一般,笼罩在百姓的心头。

整个杭州都实行军管,粮草物资统一调配发放。

距离杭州城外十五里的西兴镇上,匡子新率领的一万海军驻扎于此。

齐军的攻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杭州水网众多,虽然齐国海军都擅水战,可问题是没船啊。

神舟战舰群能驰骋大海,却没法驶入内陆狭窄的水网河道,只能干瞪眼。

客船倒是可以,但数量太少,一支神舟战舰群只配备两艘客船,此次攻宋动用了四支神舟战舰群,加起来也不过才八艘客船。

王渊麾下水师的战船虽吨位比不上客船,在内陆河道却更为灵活,且数量足有数百艘。

加上连日阴雨,匡子新只得暂缓攻势,大肆招募匠人造船。

钱塘江边,一个个船坞拔地而起。

一批批木材顺流直下,被送进一个个船坞,加工之后,成为战船的一块零件。

匡子新巡视完船坞后,架马回到军营中。

还没来得及歇息,亲卫便兴匆匆的迎上来,满脸兴奋道:“将军,王渊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啊?”

匡子新先是一愣,旋即大喜道:“果真?”

“千真万确。”

亲卫用力点点头,指着帅帐道:“方才王渊派人送来了归降书,如今那人就在帅帐之中。”

闻言,匡子新快步朝着帅帐走去。

走进帅帐,果然见到一名身着红漆甲的宋军。

匡子新问道:“伱是何人?”

宋军答道:“俺乃王将军麾下执戟校尉赵前。”

校尉这个官职,在宋时极少出现,属于最低阶的武散官。

一般多为将领的亲卫担任。

金虏南下侵华时,时任邓州张叔夜为组织义军勤王,曾上奏:乞给降…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许依本价召人情愿承买。

也就是说,校尉是一个平民可以花钱买的官职。

但却没甚人愿意买,北宋的武散官,狗都不当,更何况还是最低品阶的。

有这笔钱,买个不入流的文散官不好么?

赵二时期,设立了赠官与买官两种制度,不过好在赵二拎的清,没有彻底昏了头,卖出的官儿只是个名头,没有任何权利,也没有俸禄,属于流外散官,仅为满足一些富商地主炫耀的心理,又能充实国库,何乐而不为呢?

匡子新一伸手:“归降书何在?”

“请将军过目。”

赵前从怀中取出归降书,神色复杂的双手奉上。

接过劝降书,翻看过后,匡子新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吩咐道:“你且稍待,本将这就派人随你一起回去。”

他怕拖下去生出变故,立即安排麾下将士,前往会稽接收王渊麾下的军队。

待赵前离去后,匡子新又写了封战报,与王渊的归降书一齐交由传令军,八百里加急送往开封府。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